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中日安全合作与东北亚安全合作机制



  近年来,中日两国都积极寻求双方在安全领域的合作。当前中国和日本有很多共同利益,双方的贸易和经济合作关系不断发展,在经济上日益相互依存。两国都希望亚太地区保持和平与稳定,都需要进行合作来解决一些全球性问题。中日保持稳定与合作的相互关系,是维持东北亚地区安全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并将对东北亚多边安全合作机制的建立产生重要影响。
  
  中日两国在安全领域合作的前景
  “中日睦邻友好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双方唯一正确的选择”。而拓展中日在安全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是建立两国长期睦邻友好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中日两国在安全领域现在存在越来越多的共同利益,因此双方的合作既有一定的基础,又有日益增长的需求。日本一些有远见的政治家也看到了这一点。日本国会参议院外交防卫委员会委员长、参议员武见敬三认为:“东亚各国应该建立协调安全观,通过相互协调来解决它们之间的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中日在安全方面的合作可分为在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和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为了加强这种合作,必须正确对待历史问题和台湾问题。
  
  中日在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
  中日两国在传统安全领域现在实际上存在很多共同利益,有进行交流与合作的基础。
  
  第一,中日都希望保持东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双方应加强在地区事务中的合作。东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符合中日两国的利益。江泽民主席说,(中日)双方应该努力做到“高瞻远瞩,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日本的有识之士也认为,中国和日本应该努力共同培育亚洲共同体的观念。中日两国在东亚地区安全问题上,应抛弃“零和理论”等冷战思维,争取双赢或共赢。双方应积极推动中日韩的合作、“十加三”框架下的合作,并就如何建立东北亚地区多边安全合作与协调机制进行探讨。
  
  第二,中日应加强在安全领域的双边交流与合作,为建立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中日关系作贡献。自从一九九四年以来,中国与日本的外交与防卫官员开始一系列安全对话,以改善相互之间的理解与信任。一九九八年二月,中国国防部长迟浩田访日,这是中国国防部长首次访问日本。迟浩田部长这次访日使中日在防卫交流方面迈出了一大步,这也是中日之间的一种建立信任措施。二○○○年十月朱总理在访问日本时,提出实现双方舰艇互访,推动双方在安全领域的对话。军舰互访虽然因历史问题的干扰(小泉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暂未实现,但双方仍对致力于安全领域的直接交流抱有很高的热情。
  
  中日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
   
  
  这包括以下主要方面:
  
  第一,中日在环境保护方面进行合作。环境问题是一个跨国问题。一个关系到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非传统安全领域的主要问题之一。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遭到破坏、酸雨蔓延、生物多样性丧失、江河湖海污染、土地沙漠化、沙尘暴肆虐等已经对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工业化国家百分之八十五的公民认为,环境是公众关注的首要问题。  
  
  中日在环境保护方面有许多直接的共同利益。日本方面认为,中国的大气污染已经严重影响到日本的空气质量,甚至在日本造成酸雨;从蒙古刮到北京的沙尘暴也影响到日本。因此,日本参与中国生态建设、帮助中国保护和治理环境,不仅有利于中国的环保,而且有利于日本自己生态环境的改善。
  
  中日在环保领域的合作已取得较大进展。其中,日本政府对中国环保领域的无偿援助达一点二亿美元(截至一九九七年),占世界上六个对中国环境领域无偿援助国(日本、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和挪威)援助总额(二点六亿美元)的百分之四十六点一。在从二○○一年开始的日本第五次对华日元贷款的十六个项目中,有九个是环境项目。近年来,日本通过“政府开发援助”(ODA)贷款和民间企业投资,帮助中国植树造林、培训环保工作人员和专家、研究开发环保产品、治理大气和水污染等,受到中国人民的广泛好评。中日两国在环保领域的合作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第二,中日在打击恐怖主义方面进行合作。恐怖主义是全球性问题,也是非传统安全领域当前最突出的问题之一。中日在打击恐怖主义方面有共同利益。
  
  九一一事件后,世界各国正在增强反恐怖主义的合作。中日两国应把握当前机遇,加强双方在反恐怖主义方面的情报信息交流和技术合作。
  
  第三,中日在反海盗方面进行合作。当前,海盗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亚太地区海上安全的严重问题之一,对海上航运构成重大威胁。最近亚太地区海盗问题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其一,海盗的手段残忍,杀人抢船。过去海盗登上在海上航行的船只主要是为了抢劫船上和海员的钱财,一般不伤害船员的性命。而现在海盗登上船只后会残忍地将船上所有人员都杀死,然后将船上货物卖掉,最后把船只改变形状、重新油漆后卖掉。
  
  其二,海盗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大。现在海盗主要在马六甲海峡、台湾东部海域作案,每年作案十多起,得手的有两三起。被袭击的船只一般每艘约值二千万美元,每艘船上的货物也约值二千万美元,因此一次就损失约四千万美元。而被袭击的每艘船只上一般约有二十余人,一般均被杀害。
  
  其三,海盗组织严密,手段狡猾。现在的海盗集团像一个跨国公司,分工严密;有些人专门负责收集情报,有些人专门负责登船作案,还有些人专门负责销赃。据说,这些海盗组织有国际犯罪集团的背景,并且把抢劫来的部分钱财支援国际恐怖主义组织。
  
  日本著名海上安全问题专家、海上自卫队退役少将川村纯彦最近提出:要消灭海盗,东亚国家必须采取下述措施:
  
  其一,应加强在反海盗方面的合作。可以考虑在东盟地区论坛(ARF)框架内达成协议,建立一个东亚国家反海盗合作机制。
  
  其二,对海盗作案必须予以严惩。一旦发现海盗作案,不仅要抓到犯罪嫌疑人,而且要顺藤摸瓜,抓到海盗组织的头子,并破获其组织。
  
  其三,在东亚地区设立一个有关反海盗的信息中心。成员国警方不仅通报发生海盗事件的情况,还应通报海盗的动向,并请求其他成员国警方协助追捕。还可以在所有海运船只及其运载的货物上安装电子装置,通过卫星将其位置传到反海盗信息中心。
  
  川村纯彦建议,中国作为一个亚太地区大国和正在迅速发展的海运大国,必须在反海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日本与中国在反海盗情报交流方面已进行了很好的合作,但这还很不够。他表示希望中国边防武警能派出巡逻船前往东海,特别是台湾东部海域与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联合执行反海盗巡逻任务,以对海盗起到震慑作用。
  
   
  中日在安全领域合作对东北亚安全机制的影响
  东北亚地区,包括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蒙古五国和俄罗斯的远东地区。该地区是美、俄、中、日四大国战略利益交汇和碰撞的一个重要地区,大国关系错综复杂。冷战结束以来,建立东北亚地区安全对话与合作机制的进程有所进展。中国和日本作为该地区的两个主要大国,应该努力发展和平、稳定、友好、互惠、双赢的双边关系。这将有利于东北亚地区安全对话与合作机制的建立和巩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对东北亚地区安全形势影响最大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各大国相互之间的关系,另一个是朝鲜半岛问题。这两个因素是互相作用和互相影响的。二○○○年以来朝鲜半岛局势的变化显示该半岛的冷战格局正在开始逐步走向终结,尽管这一进程将是长期复杂曲折的,但它将对东北亚地区乃至整个亚太地区战略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在当前情况下,东北亚地区安全面临的主要课题有两个,一是如何建立朝鲜半岛的和平机制,二是如何建立未来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对话与合作机制。而决定这两个课题如何解决的主要因素之一是东北亚的大国关系。
  
  目前,在东北亚,大国关系处于调整过程之中,呈现出既依存又竞争、既协调又制约、既合作又斗争的复杂状况。在冷战后时期,中美日俄四边关系正在东北亚地区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其中又存在着两个三角关系,一个是中美日三角关系,另一个是中美俄三角关系。这两个三角关系与冷战时期的中美苏大三角关系相比有两个显着的不同特点:第一,中美苏大三角关系里美苏和中苏之间都存在对抗的关系,而在新的两个三角关系中,大国之间的关系竞争与合作并存,摩擦与协调交替;第二,中美苏大三角关系中军事因素占主导地位,而在新的两个三角关系中,经济因素的重要性大大上升,军事安全因素虽然仍很重要,但其地位已比过去有所降低。总的来说,当前大国关系仍处在调整中,尚未定位和理顺,因而显得多变和不稳定。
  
  如果美、俄、中、日四大国关系能够实现稳定和合作,将有利于促进东北亚对话与合作安全机制的形成。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该地区主要国家美国、中国、日本、俄罗斯应该建立紧密的协调关系。这种协调关系不仅应包括第一轨道官方的交流,也应包括第二轨道的非官方交流。但这四大国之间建立紧密的协调关系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要逐步朝这个方向努力。
  
  近年来,东北亚地区多边安全对话开始起步。这包括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的多边安全对话。
  
  第一轨道的多边安全对话现在主要有朝鲜、韩国、美国、中国高级官员参加的有关朝鲜半岛问题的四方会谈。自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四方会谈举行首次正式会议以来,朝鲜半岛形势已发生重大变化,这有利于四方会谈通过谈判建立朝鲜半岛新的和平机制以取代停战协定,进而实现半岛和平。近年来,日本和俄罗斯都希望加入四方会谈,使其扩大为六方会谈。从长期看,随着朝鲜半岛问题的逐步解决,东北亚地区有可能形成类似六方会谈的多边安全对话合作机制。
  
  第二轨道的多边安全对话包括东北亚合作对话会(英文缩写NEACD),中美日三边学术研讨会、东北亚有限无核武器区高级研讨会等。
  
  此外,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英文缩写CSCAP)的北太平洋工作组在建立东北亚安全合作框架方面也进行了一些努力。该理事会使亚太地区的安全研究机构和有着广泛基础的成员国委员会连结在一起,包括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印尼、日本、韩国、朝鲜、马来西亚、蒙古、新西兰、菲律宾、俄罗斯、新加坡、泰国、美国和越南的委员会,这些委员会由各国的学者、安全专家、前(现)任外交官和国防部门的官员组成。该理事会成立于东盟地区论坛之前,现在主要是为东盟地区论坛这一官方的多边安全对话论坛提供直接支持,同时寻求其他形式的第二轨道外交尝试。它建立了几个国际工作组,包括北太平洋工作组、在亚洲建立安全与信任措施的工作组、综合安全与合作安全工作组、海上安全工作组等。
  
  以上这些讨论安全问题的重要渠道,有利于增进东北亚各国相互瞭解与信任,促进地区和平与稳定。中国积极参加了这些多边安全对话合作进程。
  
  从长远来看,未来东北亚有可能形成一个多层次(包括次区域、多边和双边),多渠道(各种安全论坛和会议相互补充),多类型(包括官方和非官方)共存的安全合作机制,这种机制应建立在“共同安全”、“综合安全”、“协调安全”和“合作安全”的基础之上。而且,随着新的安全合作机制的建立,应逐步弱化军事联盟的作用,并最终取代军事联盟。
  
  (原载《中国评论》二○○二年十一月号,作者系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