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新春,台湾经济情况恶化愈加显现: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严重依赖外销的台湾经济自然会受到强烈冲击。订单快速萎缩,出口急剧下滑,致使失业率飙升,台湾面临五十年来最严峻的经济形势。所幸执政当局及早绸缪,提出消费券政策,总算让民众过了个还算满意的年。
马英九上台以来,由于遭遇国际经济风云变幻的大环境,加上执政之初的种种纠葛、龃龉,致使执政效能未能显现,与民众对其的期望有比较显着的落差,这也是其民调满意度低下的根本原因。但民众对马英九团队的批评决不是失望的怨恨,而是“爱之深,责之切”的表现。台湾民众希望马英九团队不仅要清白、廉洁,与陈水扁政权有明显的区别,而且最要紧的是展献其高超的执政能力,带领台湾跳脱经济危机的陷阱,使人民安居乐业,让台湾重拾繁荣和信心。
经济的问题只能靠经济的方法来解决。众所周知,提高经济增长的方式只有出口、消费和投资三途。盱衡当今全球经济形势,欧美日各国无不陷入经济衰退之中,要想增加出口,只能另辟蹊径,向第三世界发展;但以台湾本土产业的要素成本而言,显然不具备此项出口的比较优势,因此,依靠出口几乎完全无望。而消费方面虽然在年初发放消费券的带动下有所回升,但在厂商倒闭频传、失业率高企之下,民众无经济安全感,愈加不敢消费。所以行政当局能操作的,仅剩投资一途。马政府也意识到此问题的严重性,加班召开会议,制订出扩大内需、抢救失业等计划。
但总体来看,台湾执政当局振兴经济的这些措施及手段,如提前推动大专院校劳建工程、地方建设如“国土”复育计划、都市景观拉皮、骑楼人行道整平计划等,仅属短期、小规模、临时性计划,远远不足以应对当下严峻的经济形势。正如瑞士信贷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陶冬指出的,台湾是亚洲四小龙中,唯一没有长远定位的。他建议台湾拟订十年经济建设前瞻规划,找到自身定位,然后在此基础上与中国大陆合作,才能真正走出目前的困境。
台湾并不缺经济学家和财经专家,甚至可说是四小龙中最多的。之所以没有做长期经济规划及长远定位,根本原因在于民进党执政时期的台湾一切以意识形态为主导,在狂热的“台湾优先”吶喊声中,以对抗性思维处理与中国大陆的关系。致使在经济区域化及全球化大潮中,无法找到自己的合适定位,也就无法做出经济发展长期规划。马英九上台后,政府的一些相关部门仍未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以岛内意识形态纷争为优先考量,迁就政治对立集团的压力,拖延与大陆签署综合经济合作协定;甚至对岛内众多媒体期盼已久、纯属利台的经济议题如大陆厂商广告在台刊登以及陆资入岛投资经济合作专案等议案也久拖不决,至今没有下落。对于陆客赴台旅游,马政府仅希望越多越好,但未做好全方位接待的准备,全然不顾及陆客希望及时了解大陆家乡资讯、看到大陆电视节目的要求。凡此种种,均暴露了台湾执政团队中仍有不少官员以意识形态为考量、缩手畏脚的执政风格。背着这样的意识形态包袱,再加上官僚主义作风等,难免使身陷经济危机之中的民众对马政府慢半拍的决策观感不佳,怨声不止。
当下台湾一切问题、一切矛盾的焦点所在唯“经济”二字。明乎于此,就应集中全部精力,施展一切执政手段,千方百计地提振经济,把处理好经济问题当作头等大事死死扭住不放松。如此,则必需放下意识形态包袱,一切以是否有利于促进台湾经济发展、是否有利于增加台湾就业、是否有利于扩大台湾的内需、是否有利于台湾在全球化及区域经济合作中合理定位、是否有利于未来台湾及两岸关系的长期发展,作为制定政策的出发点。唯如此,台湾才有望冲出全球经济危机的重围,马政府和国民党才有望赢得绝大多数人民的信任而长期执政!
(原载2009年3月号《中国评论》月刊)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