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万物葳蕤。即将召开的中国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会议,吸引了海内外众多媒体的关注:中国新一届中央政府即将在会上产生,中共领导层的新老更替宣告完成,新一代中国领导人将正式步入舞台。
回顾以往五年,朱镕基内阁向全国人民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成功化解亚洲金融危机的威胁,实现了国企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的目标,保持了经济持续、快速、稳定的增长,初步构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框架结构,全社会初步达到小康的目标等等。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中国经济一枝独秀;加入WTO后的中国,已经成为国际投资热点及迈向世界工厂。中国不仅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更为世界经济的复苏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对于新一届中央政府而言,如何在上届政府打下的良好基础上继续开拓创新,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中国经济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也应该看到,过往经济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外延性的投入,中国经济的总量已经很大,但总体经济效益并不是很好;要保持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必须培育经济的内生性增长机制。也就是要在管理、品质、创新等方面下功夫,真正做到优质高效,在市场竞争中取胜。
另一方面,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重视八亿多农民的发展问题。应该清醒地看到,当前中国农村真正进入小康社会的人数并不多,大多数农民还停留在温饱阶段,中西部地区的少部分农民还未脱贫。因此,调整农村政策,增加农民收入,培育农户适应市场竞争机制,搞好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就成为新一届中央政府工作的重点。
八亿农民以何种方式步向现代化,是关系到整个中国能否实现现代化的关键。要改变农村面貌,改变中国农村千百年流传下来的生产、生活方式,决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中央政府一方面应抓紧财政转移支付,扶持农村公用事业的发展,另一面应帮助农民建立起面对市场的有效合作机制;同时还应严格监督一些地方官员贪大求快、劳民伤财的做法,以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让农民休养生息。
政府工作涉及方方面面,需要着力之处很多。中央政府应抓大放小,紧紧围绕上述两个方面努力。如此,中国的发展目标可望实现,中国新一届政府也将不负其历史使命。
(原载2003年3月号《中国评论》月刊)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