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读卖新闻》透露,美国与日本将于2008年1月举行首次导弹防御演习;届时,来自美、日的宙斯盾导弹巡洋舰及驱逐舰将演示其导弹防御系统的功效。联系到今年四月美、日、澳三国官员在东京的会晤承诺共享导弹情报以及六月初三国国防部长会议的举行,一个美国主导下的亚太反导体系似乎正在成型。
美国花费巨资、千方百计地拉拢日本及澳大利亚在亚太地区构筑导弹防御体系,当然不会是为了对付所谓“北韩和伊朗的导弹攻击”,套用朝鲜外务省发言人的评论——“这是十分幼稚的藉口”。在世人眼里,其剑锋所指,十分明晰。
导弹防御网路,是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的重要构成。冷战结束后,美国加快了其全球军事战略部署调整,将亚太地区作为未来最主要的战略重点予以加强。美国的亚太安全战略目标,已经由所谓应付“功能性挑战”改为应对“结构性挑战”。也就是说,由应对朝鲜等中小国家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等问题转变为应对地区内大国崛起的挑战。
为此,除了构筑反导网路及加强与其主要盟国的双边军事合作外,在过去的十年中,美国不断加大向亚太地区军事力量转移的力度,其战略性进攻力量已经由夏威夷前进到关岛:不仅重新启用了关闭多年的潜艇基地,将攻击型核潜艇部署到关岛,而且大力扩建关岛机场,将B2隐型战略轰炸机及大量巡航导弹部署到关岛。关岛,已经成为太平洋上堆满军火的“不太平之岛”。
在此背景下,美军在亚太地区的军事演习也呈急速上升之势:据美国国防部的资料显示,去年美军在亚太地区举行的各类演习达一千五百次之多,平均每天举行四次以上。利用这些军事演习,美国不仅强化了美军的实战能力,更拉近了与传统盟国的军事联系,将这些国家牢牢地绑在美国的战车上;此外,还利用演习拉拢印度等非盟友国家,显示了美国的外交政策越来越趋向军事化。
外交政策军事化,不仅暴露了冷战后美国力图建立单极世界、在国际关系中推行霸权主义的本质;更反映了美国保守势力政治上的冷战逻辑至今未改,未能跳脱冷战思维。
众所周知,冷战的结束,并非由于军事对抗的成功;恰恰是由于前苏联领导人违背了二十世纪后半叶以来的和平发展世界大势,一味搞对抗、军备竞赛,忽视国计民生的结果。如果美国的政客以为前苏联的解体是由于他们坚定不移地推行冷战策略的胜利,并以此作为成功的经验继续在亚太地区复制的话,势必将重蹈前苏联的覆辙。
在经济全球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和平、合作、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亚太地区的繁荣、安全、和平、稳定,靠的是区内各主要国家之间的协调、沟通、对话、合作。美国应该清楚,今天面临的主要威胁与危险来自何方,这些威胁与危险又是如何形成的,消除它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试问,“基地”组织有能力发射洲际导弹吗?“九一一”事件靠导弹防御系统能阻止吗?伊拉克和平靠炮弹能实现吗?
世界在变,潮流在变,人的思维与观念也在变。冷战思维及其对抗性政策,背离了全球发展大势,注定是没有前途的。亚太地区和平与繁荣的目标,不是靠导弹防御体系、靠搞所谓军事同盟实现的,而是靠区内各主要国家之间协调合作,互惠互利,和谐共生实现的。中美共同抑制台独、维护台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不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吗?!美国的主政者既然明晰于此,也许应该对其亚太安全战略作深入的检视与反思。毕竟,炮舰外交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原载2007年8月号《中国评论》月刊)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