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8号,中共十八大在北京召开,胡锦涛总书记最后一次代表中央作政治报告。十八大政治报告无疑是引人关注的,因为她代表了中共中央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路向和战略部署,不仅引领中国,更牵动世界。对于两岸关系也是如此,两岸的政治观察家们都在关切十八大后中国大陆的对台方针路线有何发展变化,都在字敲句推地分析报告中关于台湾问题和两岸关系的论述。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和平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实现和平统一首先要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坚持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全面贯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为和平统一创造更充分的条件。”这是首次通过政治报告的形式明确了和平发展与和平统一的关系,表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思想已经定型,在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全面贯彻和落实、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是大陆对台工作的方向和目标。
众所周知,两岸分离六十多年来,大陆对台政策经历了武力解放、和平解放、和平统一到和平发展三个重要阶段,实现了重大的战略转换。和平统一战略思想的提出,与改革开放大政方针息息相关,顺应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时代主题,也是国内外形势发展的必然产物。和平统一方针提出后,在二十余年的实践中,大陆逐渐认识到:和平统一的远大目标是需要分阶段分步骤来逐步实施的;在国家统一与中华复兴的关系中,统一是服从并服务于复兴大业的,统一是过程而非目的;在和平统一进程中,海峡两岸均是统一的主体,两岸要共议统一,共同缔造一个文明、民主、繁荣、富强、统一的新中国;台湾的主流民意是求安定、求和平、求发展的。由此,以胡锦涛为首的中共第四代领导集体根据时代发展和主流民意要求,结合两岸关系的现实情况,提出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并形成一系列指导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具体政策。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政策的内涵十分丰富:在政治上,坚持“一中原则”,反对台独,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在此基础上求同存异;以“九二共识”作为两岸协商,增进两岸互信的重要政治基础。通过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方式,累积互信,逐步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框架。在经济上,建立起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培植和扩大共同利益,实现两岸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让台湾民众分享和平发展的成果,形成命运共同体,构建共同家园,为两岸和平统一奠定物质基础,创造条件。在文化上,通过交流合作,以中华文化为共同基础,建立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最终达成共同的国家认同。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思想内核是科学发展观,其思维模式是融合性思维,其理念是“以民为本”。如胡锦涛阐明,为两岸同胞谋福祉,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根本归宿。这些思想内涵,大大丰富了和平统一的具体内容,极大地推进了祖国统一事业的发展,为实现和平统一开拓出一条全新的路径。经过六年实践,证明和平发展思想和政策的确符合两岸关系的现实,两岸关系在短短数年之间发展迅速,两岸实现了全面三通,人流、物流、财流交流频密,两岸执政党建立了交流合作平台,两岸社会往来密切,已经步入一个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全新阶段。
当前,两岸关系发展进入巩固深化阶段。巩固深化,最重要的还是巩固和夯实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这个政治基础,简而言之就是对于“两岸一中”的认同。国民党方面,马英九关于“一国两区”的表述,使两岸关系的法理地位获得进一步强化,这是值得肯定的。而民进党前主席谢长廷十月初的登陆之旅及他关于“宪法一中”、“宪法共识”的论述,也使我们看到“万绿丛中一点红”,看到理性在民进党智者思维中的闪耀。我们相信,随着和平发展政策的深化与扩大,会有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思索和认同“两岸一中”,民进党的大陆政策,势必要做出适合台湾民众和平发展要求和两岸关系发展现实的调整。到了那个时候,两岸开展“探讨国家尚未统一特殊情况下的两岸政治关系,作出合情合理安排;商谈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稳定台海局势;协商达成两岸和平协议,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前景”,也就水到渠成了。
从年初国民党马英九胜选到十月初谢长廷访陆,在在证明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政策已经在岛内发挥效能,出现令人期待的政策效果。最近岛内的民调显示,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民众已达七成以上,充分说明和平发展路线方向正确,深入人心。正如胡锦涛近期在会见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时所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方向是正确的,前景是光明的。”
可以预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路线大势底定,势将长期延续!
(原载2012年12月号《中国评论》月刊)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