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1日,台湾新任“国防部长”严明赴“立法院外交及国防委员会”备询时称,“两岸关系就军事部分而言仍是敌对关系”。无独有偶,台“国防部”不久前发表最新《102年国防报告书》指出,中共将在2020年建置完成对台用武全面性作战能力,显示大陆对台军事威胁并未减少。
很明显,台湾防务部门的言行与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现状及主流民意是相背离的,其目的一是拒绝两岸协商结束敌对状态,拒绝两岸军事关系的良性互动;二是通过制造假想的紧张状态,对内要求更多资源投入,维护台军方的利益,对外则向美日作出表态,显示不与大陆站在一边的立场。
台湾防务部门及其首长的上述表态,决不是偶然的“失言”,而是马政府的经济关系亲中,获取大陆的市场、资源及商业机会,帮助台湾摆脱经济困境;政治与安全关系上则亲美,选择站在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一边,依靠美国的保护来维护台湾的自主现状与建构主体意识的整体战略的表露。
军事安全关系是政治关系的核心,是高阶政治内容。没有军事安全互信,也就没有根本的政治互信;而没有深厚的政治互信基础,两岸关系无疑是根基浮浅,难以建立起持久和平发展的大厦,即使有密切的经济关系,却无法从根本上维护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由此,人们就不难了解,为何马政府上台五年多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重大进展,两岸实现了“三通”,达成ECFA等十九项重大协定,和平发展已经成为两岸民意主流的情况下,两岸的政治对话依旧难以启动,两岸政治关系发展缓慢,岛内依旧充斥着过时的“反共”思维。民众一方面乐享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又受冷战思维和传统反共教育影响,对大陆心存疑虑,害怕政治谈判,甚至害怕和平协议,误以为和平协议就是“统一协定”。也因此,造就了“台湾主体意识”的高涨,这样的意识形态土壤,使台独势力死灰复燃,更借马政府执政失误之机搅乱是非,蛊惑人心,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隐患。这股力量现在已经开始肆虐台湾政经领域,对台湾经济发展和两岸关系发展造成严重伤害,这恐怕也是马政府当初无法预料得到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大陆方面在继续大力发展两岸经济关系的同时,提出要开展政治对话,为两岸未来的政治商谈和洽签和平协议做准备。为了能使台湾民众不至于产生误会,误认为两岸现在要开展的是关于统一的终极谈判,还特别提出现阶段由两岸民间先行开始政治对话的建议,并表示在政治对话和政治商谈中,要考虑两岸关系的实际情况,“作出合情合理的安排”。
对于两岸适时开展政治对话与政治商谈,岛内舆论普遍持乐观其成的态度,《中国时报》的社论指出,政治对话并不是洪水猛兽,政治谈判并不等于统一谈判,既然现况对台湾逐渐不利,而军事冲突又是双输的最坏结果,两岸未来只有透过政治谈判解决问题,所以只要在条件成熟,准备周详的情况下,双方循序渐进的由政治对话进入政治谈判并非绝不可为。
两岸民间政治对话刻下已经展开,10月上中旬在上海举办的首届和平论坛,就是一个良好的沟通管道与平台。两岸红蓝绿三方十四家研究机构和民间团体共同参与,大家就两岸政治议题充分发表意见,达成十项基本共识,并依据讨论结果列举出存在的七项分歧。这些讨论和对话无疑有助于未来两岸政治商谈的开展。
民间政治对话的目的是促进两岸官方的政治对话,并就两岸官方对话的议题及可能碰到的难点、难题预作研讨,以免正式对话商谈时触礁。从当前两岸关系发展的实际情况看,首先应该开始对话的当属两岸如何正式结束敌对状态,实现真正法理和制度意义上的和平。
说起来很吊诡,两岸目前的和平状态已经持续了三十多年,但依旧停留在事实和平的初级状态下,而非法律和制度意义上的和平形态。须知事实和平只是对现状的陈述,并不具备规范和制度法律层面上必须强制遵守的意义。因此,事实和平只是一种暂时的形态,尽管这种暂时形态已经持续了三十多年之久,但它仍然很脆弱,也无任何约束力。在表像和平的后面,双方军事安全部门仍心存敌意,将对方直接视为“敌方”,是“敌对关系”。这种观念指导下的行动,当然是暗中仍在时刻准备打仗的行为。
军事是政治的延续,是政治手段的最后表现。军事安全当局的这种行为当然会投射、反映到政治领域,其直接的后果就是两岸无法达成高层次的政治互信。大陆由于明确以党领军,军队必须听从党的领导,而自2008年后,党的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期,军队自然也以和平发展作为处理对台军事关系的准则,不再视台湾军队为敌。
反观台湾方面,由于党政分离、军政分离,所以尽管执政的国民党将和平发展五项共同愿景列入党纲,但国民党推举的执政者却并未在其执政时制定明确、系统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政策。这就造成执政当局各部门、各机构和军事防务部门各行其是,很多部门仍以大陆为“敌人”。台湾执政当局虽然也不时地表示要和平发展,但由于其并未制定明确的具体政策,并未在政策层面建构和平发展的制度框架,于是出现了经济层面要和平发展,政治军事层面依然敌对的怪像。这种怪像投射到台湾社会上,就造成整体社会意识混乱不清,认同模糊不明。可以说,今天台湾社会之所以仍停留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冷战反共思维窠臼中迟迟不能自省,行为保守偏执,严重脱离了和平发展的时代潮流,皆与此有莫大关系。其后果,是导致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发展迟滞凋敝。
马政府执政期仅剩二年多了,在剩下的执政期中如果想留下历史定位,就需大胆改革,首先要在政策层面明确推行和平发展政策。作为第一步,当然是顺应主流民意,果断开展终止结束两岸敌对状态的协商,为台湾建构法理和制度层面的永久和平。能做到此,无论对马个人还是台湾人民而言,都是“善莫大焉”,历史都会留下应有的美名!
(原载2013年12月号《中国评论》月刊)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