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两岸入世后的挑战与对策
中国大陆与台湾分别自一九八六年及一九九○年开始申请入会,由早期的关贸总协定(GATT)一路谈到去年十一月十日、十一日,终于以一天之差同一会期入世(WTO)。究竟入世对台湾与大陆有何冲击?两岸经贸关系将受到何种影响及其因应之道为何?深值各方之瞩目与关注。
WTO将成为台湾最大的国际舞台
台湾入世之后,世贸组织将是台湾立足国际社会的最大舞台,不仅可确认台湾在国际经贸体系的地位,台湾也将与大陆在世贸组织的架构下,秉持互利互惠原则,进行经贸交流,开创双赢新局。
台湾自申请入关贸总协定(GATT)起至完成入世,已近十二年,一路走来十分艰辛。到底台湾入世的利弊得失如何?就利益而言,台湾入世后可享有最惠国待遇及国民待遇,也就是“不歧视”原则,可参与制订国际经贸规则,透过争端解决机制处理经贸纠纷,促进产业升级及改善企业体质,更可增进消费福祉及提升生活品质。换言之,台湾将因入世扩大国际活动空间、提升国际经贸地位,与国际政经体系接轨并行。
对台湾冲击最大的五大行业
惟就冲击而言,台湾也会因入世而损及部分产业利益,包括农业、部分工业与服务业。惟台湾农业将从产业、农地资源、劳动力资源等三方面规划调整,以因应入世后的挑战。至于工业方面,家电业、汽车工业、汽车轮胎工业、重电机工业及造纸工业是台湾入世冲击最大的五个产业。为减少入世对岛内产业带来的冲击,岛内业者除应调整企业体质、致力于产业升级、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以迎接贸易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外,台湾政府相关单位业已研拟协助岛内产业因应之必要措施,包括:合理运用防卫条款、反倾销及平衡税机制、协助岛内产业界从事研发等。而在服务业方面,对人员移动、金融市场、土地利用等各方面的冲击有限,且有助于健全台湾服务业市场及提升消费者福祉;惟个别服务业,如保险、律师、敎育、旅游的市场开放将对现有业者造成较大的竞争压力。
台湾的大陆政策势必进一步调整
两岸入世后,扁政府势必作出符合WTO规范的政策调整,包括:放宽资金流向大陆、开放陆资来台、取消大陆人民与大陆产品进入台湾的限制等,并倾向入世后不对大陆使用“排除条款”。准此,大陆的商业、通讯、营造、金融、敎育、观光、旅游、娱乐、文化、运输等各类服务业均可来台投资或设立商业据点,在在皆挑战目前台湾对大陆的经贸政策。当然最直接的是,两岸入世后,两岸间接通商的现况即将打破,扁政府在第一阶段倾向先开放两岸商品与服务贸易直接通商,而大陆农产品势必大举入台。
大陆面临挑战性机遇
入世给中国大陆经济带来的是具挑战性的机遇,并不能保证大陆经济的顺利发展。虽然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是大陆实现现代化所必需,惟大陆经济技术相对落后,未来与已开发国家竞争将面临很大的压力。易言之,对大陆而言,入世仅是获得入场券,未来几年必须提高大陆经济的竞争力,方能通过全球化的考验。尤有进者,入世象征着大陆经济体制改革已进入新阶段,必须建立与国际市场经济规则接轨的市场经济体制,否则入世后大陆许多企业会因竞争力不强而导致经营困难。中共当局将面临社会经济大变动的关键考验,仍须审慎处理“改革、发展、社会稳定”三者的关系及其尺度拿捏。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大陆入世后进口增长,今年大陆的贸易顺差将持续萎缩,亦即近期内大陆不会因入世而获得增加出口的动力。由于今年是大陆入世的第一年,大陆将开始履行承诺,降低农产品、汽车、化工产品、移动通讯产品等工业产品的进口关税,逐步削减相应的非关税壁垒,将使大陆在短期内进口增长过快,进口成长大于出口,增加贸易平衡的压力。再者,外资在电子产业、汽车与化妆品方面,对消费者较具吸引力;在某些传统服务行业,短期内不易发挥优势,但依然会冲击到大陆某些传统垄断产业,如金融服务、旅游服务与物业管理等。
五大挑战不容忽视
加入世贸组织,不仅将对中共在制度与思想方面的变革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共之融入国际经贸体系,亦有利于国际社会变化。中共本身评估入世后将面临诸多挑战,其中尤以农业、农村、农民所构成的“三农问题”冲击最大,若未能妥善处理,入世后恐将挑战大陆之政治与社会的稳定。其次,中共自认入世是利大于弊,惟事实上,大陆入世后将面临诸如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不够、企业素质不高、法令不健全与过时、大陆经营理念与世界已开发国家差异太大、人才的竞争等五大挑战,其中尤以法令规章待修最值得注意。而且入世后,大陆的农业、农产品、汽车业、电子业、银行与保险业受到的冲击最大,大陆如何有效因应,更是紧迫的挑战。
两岸将融入全球分工体系
两岸入世将带动新一波的台湾投资大陆热潮。然而台湾部分厂商可能因竞争力不足,或为了进一步提升未来竞争力,必须进口半成品或零组件,甚至赴海外投资来降低生产成本,逐渐与大陆形成区域分工现象。事实上,台湾在全球经贸体系中,地理区位特殊、经济实力坚强,入世后可望与大陆融入全球分工体系,共同分享亚洲新一波的经济利益,巩固在全球经贸体系中的关键地位。尤有进者,两岸入世后台湾期待可在国际多边架构下,以会员体间的对等方式与大陆协商三通及台商投资保障协定等议题,惟大陆是否愿意接受与配合,实在不无疑问。
台湾对大陆采防卫措施在所难免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两岸迄今未有双边谘商管道,也没有正式沟通入世后的双边关系,因此两岸入世后的经贸关系,包括货品、服务业等贸易的开放程度,迄未明朗。尽管扁政府已明确宣示,不会在入世前对大陆提出排除条款,但却强调入世后两岸的市场开放程度,因仍在政治干预之下,故较台湾对国际市场的开放较为保守,意味着会对大陆货品、服务业贸易采取防卫措施。准此,扁政府正在进行全面评估,究竟要使用多少程度的防卫机制 ,亦即针对大陆特定产品,或有些产业在特殊情况下对台湾市场造成的影响,台湾将依协定采取各种不同程度的防卫。当然依据WTO争端解决机制规定,中共亦可要求双边谘商或有第三者介入的争端解决,此为两岸经贸关系在入世后可能会有较大的结构变化。而入世后的两岸经贸关系维持一种既竞争又互补的动态平衡关系,因此台湾需要一个收放自如的弹性回旋空间。
台湾希望在世贸架构下协商三通
众所周知,尽管两岸入世与三通并无必然的直接关联,惟两岸入世后根据WTO的相关规范,双方间接贸易将改为直接贸易(通商),对两岸开放直接通航虽无迫切性,却有催化作用。准此,扁政府规划两岸入世后在WTO的国际多边架构下协议三通议题,既可回避“一个中国”原则而能复谈,又能顺势化解必须面对开放三通的趋势与压力。陈水扁不久前即指出,两岸入世后在WTO的架构下无论三通或其它经贸议题都须对话协商,显示扁政府计划以世贸组织的国际多边架构取代两岸协商的双边架构。
若就两岸三通最关键的直接通航而言,扁政府仍将遵循“先海后空、先货后人”的谈判原则,惟WTO服务业贸易总协定(GATS)尚未在“海运服务”方面达成共识,继续维持双边海运经协商签署协定的模式,因此目前仍不适用WTO“最惠国待遇”的基本规范,并无立即开放两岸海运直接通航的压力。若WTO确定新回合谈判议题可以包括恢复海运服务业协商,则扁政府期望在WTO架构下,以会员体对会员体的方式与大陆进行对等协商。至于“空运服务”虽载明于服务业贸易总协定的附则中,台湾也在入世承诺书中同意入世后对外开放,但该协定并不适用于航权部分。两岸航线开放仍依循航权相关规定,必须经由双边协商才能确定开放方式,更何况台湾对空权的开放较为保留,宁采逐步迈向自由化之步骤。
然而对北京而言,渠等系将大陆与台湾“先后”加入WTO后的两岸关系,定位为“一个国家不同关税区”之间的关系,两岸经贸往来既要符合“一中”原则,也要依WTO架构下的国际规范处理。换言之,中共坚持入世后也绝不能改变两岸关系的定位,对两岸复谈设定“九二共识”与“一中原则”为前提条件,以及在“一个国家内部事务”的定位下协商三通,包括可弹性采“不挂旗”及循“台港模式”进行“民间对民间、公司对公司”的两岸海空直航协商。准此,中共并不愿接受台湾把包括三通在内的两岸问题置于WTO之国际多边架构下展开协商,包括不乐见台湾利用WTO的争端处理机制解决两岸的贸易争执,以免彰显台湾与大陆的国际政治地位对等的意涵与现实。
承认九二共识无可避免
总之,我们认为,扁政府欲借WTO之国际多边架构取代两岸双边协商架构,进而达成复谈与解决三通问题的目的,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北京不乐见依此促成的三通,却沦为“国与国之间的三通”,势将得不偿失,因此频频抛出具有“弹性与灵活”之协商两岸三通的倡议,惟仍不脱“一中”框架。事实上,入世后两岸三通仍须透过双方对等协商、循序渐进才能达成,两岸三通协商的主体仍是两岸两会而非民间组织。扁政府在两岸入世后若要复谈及协商三通,则承认“九二共识”,实无可回避。
两岸入世后,双方已非常频密的经贸与投资关系将更加深化,并也将产生一种新而独特的经济问题对话管道。惟由于台湾扁政府欲借此国际多边对话机制,回避“一中”进而复谈,透过协商包括三通在内的议题解决两岸政治分歧并凸显对等地位,而北京又不乐见台湾以类似WTO国际经济组织商谈两岸各种关键问题,以免造成“虽促成三通,却是国与国之间的三通”的政治效应,堪视为入世后两岸政经关系发展的局限与制约。
(原载《中国评论》二○○二年一月号,作者系台湾淡江大学大陆研究所敎授、海峡两岸学术文化交流协会副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