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汪道涵会长访台影响评析


  一、汪道涵会长访台的期望
  
  原订今秋十月汪道涵会长对台湾的访问,是海峡两岸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是本世纪最后一次可以影响两岸关系的一个机遇,海峡两岸对此无不各怀期望,美国与日本一些西方国家也各怀期望。但是两岸关系目前尚处互不信任阶段,汪会长作为第一位祖国使者的访台,不仅是去融冰破冰,而且是通过慰问台湾同胞去宣传我对台方针,去做广大台湾同胞工作,解除他们对统一的疑虑,去打破李登辉构筑的封闭的逆向的情緖化的台独围墙,去开创两岸关系的新局面,向世界树立起负责的和平的大国形象。因此对汪道涵会长访台的困难与阻力不宜估计过低。
  
  二、汪道涵会长访台的阻力
  
  这些年来,李登辉确有谋求成为“台湾之父”的欲望,他也表示欢迎汪会长访台,甚至要亲自陪汪会长到处走走,从而促进“汪李会”,进而来大陆一次,向国际社会谋求“诺贝尔和平奬”,两面获利,奠定他更高地位。如能这样做成,风险小,获利大,这是他企图之一,但这并非是他唯一的企图。
  
  随着岛内“总统”选举选情变异,他属意的连战或陈水扁都有落选可能,而被他打压下去的宋楚瑜选情却节节见好,这时他着慌了,他所有的美梦将随着宋楚瑜上台而破灭,落得如卢泰愚一样的被清算的下场。于是,李登辉铤而走险,使出毒招,祭出“两国论”,威逼所有“总统”参选人必须效忠于他的路线;并激怒大陆企图引起新的台海危机,使他有藉口拒绝下台;同时也是为了反击美国“中程协议”的压力。李登辉来了个一石多鸟,以保全自己为要,这时他也完全顾不了什么汪道涵会长访台了。对于两岸关系这种骤变与恶化,我们的思想准备显然是不足的。
  
  对于李登辉的认识,我们似乎付出了太多的代价,多年来对他的期望可以说始终未绝,对他的本质认识欠清,现在大家终于看清了李登辉就是两岸关系中最大障碍制造者,是“两个中国”的最终炮制者,是动荡之源。他执政的十一年,无论是实行“民主化和本土化”,还是“宪政改革”或“修宪”,都是假台湾同胞对国民党多年专制统治的不满而挑起省籍与统独对立,又将民众对国民党的不满转化为对“中国人”的痛恨,假民众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不瞭解转化成对中国的仇恨,他假民选“总统”,以第一位台湾人的“总统”来煽动“台独”,他一言一行无不为台湾的独立建国而服务。至于他一百多次讲“要统一”或“一个中国”,或建立“国统会”与制订《国统纲领》,都是口是心非,是其谋求台独的遮羞布。对这种两面派人物我们与之打交道的经验还不够丰富,故多付了一点代价。
  
  现在我们清楚地看到,李登辉这些年来在台湾思想领域构筑了一道封闭的逆向思考的情緖化的围墙,在这垛围墙内,他宣传台湾从来就是一个事实独立的国家,以敎主身份煽动起种种“台独”情緖,鼓吹“向一切不可能”挑战,使一些情緖化的民众真以为台湾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政治地位已强大到无所不能,可以向祖国说不,可以向世界说不,可以藐视历史、血缘、文化、规章、法律,可以在“敎主”李登辉率领下“出埃及”了。在这垛围墙里有相当多的民众的思维是逆向的情緖化的欠理性的,而说真话的人则被扣上出卖台湾的“台奸”的帽子。李登辉处心积虑地筑起了这垛墙,为了不使这垛墙被攻破,他拒绝祖国大陆一切理性声音,抗拒祖国一切善意,无论是汪道涵会长访台,还是祖国大陆救灾,甚至连美国的“中程协议”,他统统拒绝。他害怕善意与理性,害怕台湾民众变得清醒,他需要敌意与紧张,因为有敌意与紧张,他的“台独”才有“正当”理由,他才能扮演台湾民众的“保护神”,而善意与理性,将使他失去民意,他构筑的这垛墙将会倾塌,他头上的光环也将失去。这就是李登辉最害怕的!
  
  面对岛内选情压力、汪道涵会长访台压力、美国“中程协议”压力,李登辉公开抛出“两国论”了。在他抛出“两国论”的第二天,“陆委会”主任苏起说出了“两国论”出笼的真实意图,他说:“目前已显示出大陆正在调整对台政策,汪道涵提出的‘八十六字方针’,已表明大陆的‘一个中国’政策已宽得无所不包了,若汪道涵会长来台再进一步发挥,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这番话再清楚不过说明,汪道涵会长的访台,去慰问受到伤害而被迫远离祖国的台湾同胞,去宣传祖国统一方针的善意与诚意,去解释邓小平——江泽民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主张,加上汪道涵会长个人的人格魅力,这是台湾当局难以抗拒的,尤其汪道涵会长访台不是去与台湾当局开“口水战”,也不是去敎训台湾同胞,这恰恰是李登辉和台湾当局所无法承受的一种压力。
  
  汪道涵会长访台,本身就是在美国强大压力之下李登辉的无奈选择,为了应付美国与岛内民意压力,他不得不做出欢迎的姿态,因此我们对于访问的阻力与困难确实低估了,如今重新来评估访台的影响及障碍,实在是很有必要的。尤其如何面对所谓的“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有半数以上民意支持率的民意盾牌,确实要认真对待。
  
  应该说,目前两岸关系确实存在着一种“特殊性”,这与港、澳回归有所不同,如我们谈判对手是谁,中华民国是否消亡,台湾是不是政治实体,两岸可否对等谈判,两岸是处于分裂还是分治或分隔状态,台湾的国际空间应如何解决……等等,都事关台湾民众对自己身份的鉴定和对国家的认同这样一些切身利益,他们得不到这些问题的回答,是不愿与我们贸然谈统一的,这种要求并非完全不合理,是需要我们在统一前予以正视的。汪道涵会长提出的“八十六字”,本身就有解决这些疑虑的考虑,可惜没有进一步展开与宣传,而李登辉又一次抢先利用民众这种情緖,提出了“特殊的国与国论”,将统独观念变为“两国观”,满足了广大台湾同胞求身份的愿望,其用心是险恶的,其手法是狡猾的。但李登辉的主张与真正的台湾民众主张,并不是一回事。民众要求我们承认两岸的“特殊性”,而李登辉则推行“两国论”,这种挟民意闹独立的手法,是李登辉破坏两岸关系的主要特点,也是汪道涵会长访台会遇到的最棘手问题。
  
  三、汪道涵会长访台的影响
  
  综括前述,汪道涵会长访台的意义显然是正面而重要的,其影响是深远的,这意义不在于能否带回什么政治谈判结果,也不在于融化了多少冰层,而是因为它将打破封闭,突破围墙的封锁,改变李登辉一统天下的闭塞,有利于开创两岸关系的新局面。因此,我们有必要坚持高举汪老访台的旗帜,不因为一遇困难便辄言放弃访台,要打破“李登辉出牌,我们接牌”的被动局面,坚持以我为主。党中央目前正在这样做,这是很英明正确的。
  
  我认为,统一前的两岸关系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台湾《国统纲领》也是分成三个阶段的,的确,统一不可能一蹴而就。没有时间表,没有阶段性统一目标,我们会自陷被动。我认为第一阶段应是交流交往阶段,是争取互信阶段,是期待港澳回归后通过实践产生影响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通过经贸往来文化交流两会互动乃至汪道涵会长访台,尽可能消除台湾同胞对统一的疑虑和对“一国两制”的抵触,这实际上是对李登辉影响的反制,旨在反独促统、对统一的好处与模式进行广泛协商,使广大台胞对统一产生欲望。而我们大陆也急切需要在这个阶段集中精力实现现代化,尤其是在加入WTO后进一步深化改革与开放。第二阶段是政治谈判与法律定位阶段,通过第一阶段的努力,政治谈判条件就比较成熟了,敌意也少了,力量对比也起了根本变化,我们优势就更大了,可以通过谈判签署从《终止敌对状态条约》到《台湾基本法》等相关条约。这种谈判比港澳回归只需与英国或葡萄牙一家谈判要复杂得多,而谈判一旦取得成功,还得有个过渡阶段,从有《香港基本法》到香港回归,共花了十四年,台湾回归也不会少于这些时间。第三阶段是贯彻《基本法》到完成统一的程序。通过这三个阶段努力,我们就能实现江总书记所说的在建国一百周年前,即下世纪中叶前,完成祖国的最终统一。
  
  统一需要时间,需要制订阶段性目标,这样台湾问题就不能无限期拖延下去了,而时间绝对对我们有利,提前摊牌则不利于我们实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目标,台湾这次地震就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点。台湾无论遭遇天灾还是人祸,无论军扩或花钱买外交,他们力量是有限的,是经不起消耗的,而我们将利用这段时间实现现代化和完成政治经济的改革,届时双方力量对比就不是在现在的等量级上了。一个强大富强文明民主的祖国,是一个巨大的磁场,台湾的归宿也将在此基础上完成。这时中国的实力和影响大增,西方与中国的合作进一步扩大,在这样的大局中,还能听任台湾牵了美中、日中关系走吗?至于忧虑台湾民众对祖国的认同感日薄一日,最后会不认中国了,这种顾虑是没有必要的。当年台湾被日本强割五十年,殖民了半个多世纪,也没能让台湾人变成日本人,世上的归宗认祖是不可逆转的,分离六七十年的兄弟姐妹,最终也会抱头相认,关键是祖国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汪道涵会长访台,无疑是第一阶段的重要一幕。其意义是深远的,其作用是重大的,对台湾而言是瓦解李登辉构筑的防卫体系,对大陆而言是争取深入改革开放的寳贵时间,对国际社会而言是树立中国和平大国形象的良机。因此,我们要坚持访问的旗帜,揭露李登辉阻止访问的意图,牢牢把握住契机与主动权。
  
  四、汪道涵会长访台的建议
  
  应该看到,李登辉时代行将结束,我们再也不能随李登辉起舞,虽然他的后任不至于会完全抛弃李登辉路线,也不至于会率台湾民众来“归顺”大陆,但明年3月18日新一任领导人选出,将是我们影响台湾当局和重塑两岸关系的时机。汪道涵会长若能宣布访问将顺延到新领导人产生后,原因是我们不愿和一个主张“两国论”的李登辉来讨论两岸关系,而愿与新的领导人来讨论两岸关系,这就既保持了主动,也给新领导人一个台阶下。
  
  江总书记宣布汪道涵会长访台的二个前提,一是台湾必须收回“两国论”,二是李登辉不能以“总统”身份见汪,这是一个主权国家必须坚持的原则,有相当正面的意义,有助于国际社会对我们反“两国论”的理解。这两个前提既限止了台湾当局借汪访台制造事实上的两个中国,同时也限止了我们访台的机遇。因为要台湾当局收回“两国论”是困难的,也许任何一个台湾领导人都不敢公开这样做,就像民进党已认同中华民国、放弃独立建国诉求、提出新中间路线,但要他公开拿掉《党纲》中的“台独诉求条款”,同样是难以做到的。
  
  如何解决上述矛盾,我认为一要有强大的压力,让台湾当局与民众清醒认识到“两国论”是灾难,是很危险的;同时又加紧宣传我们的方针政策,其实从“邓六条”——“江八条”——“八十六字”,我们从来正视两岸关系的特殊性,我们将与台湾民众共同协商解决的办法。我们的利益与台湾民众利益实际是一致的,大家都是求稳定求发展,要把这道理用各种方式向台湾同胞讲清楚,这就是中央说的做台湾民众工作。只有台湾民众深刻认识到“两国论”不是台湾的福而是台湾的祸,唯有“平等协商”、“共议统一”才是阳关大道,台湾朝野才会抛弃“两国论”。两岸关系其实就是一个中国关系,正是由于一个中国尚未统一而衍生出两岸关系,只要讨论两岸关系即可视为讨论一个中国关系,只要台湾新领导人不以“两国论”作为汪老访台前提,只要他们愿意无条件邀请汪老访台讨论两岸关系,我们是否可以视为台湾当局已回到一个中国前提下而使访问得以成行。
  
  至于新的领导人以什么身份见,我们已声明不可以“总统”身份见,若他不接受,那么就不与他见,访台湾做民众工作为大,见他们领导人为小,他若见不到汪道涵会长,也未必对这位领导人有利,对我们则无伤大雅也。
  
  这里有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如今台湾民意正在向中间价值观高度民主凝聚,台湾“总统”选情也在向中间民意迅速靠拢,统独市场严重萎缩,要求安定、稳定、发展、自保愈来愈成为多数台湾民意的主流价值,这也反应了人们对台湾政治生态的厌恶。台湾政党间界线越来越模糊,国民党与民进党价值趋同,国民党的宋楚瑜找了有民进党背景的张昭雄作竞选伙伴,原民进党的许信良则找了新党立委朱惠良作竞选伙伴,这是不可思议的,这在世界上标榜政党政治的选举中也是罕见的。辜振甫在改选后的“海基会”会上声称:“中华民国在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大陆,目前尚未统一,这种关系是特殊的,与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不同”,这样的说法,与“两国论”出笼时的讲法已有所变化,虽不能说立场完全改变了,但在渐渐向中间民意转变与靠拢。这说明台湾民意的困惑,同时也说明台湾民意在台湾的作用,因而国民党、民进党、新党,乃至美国与日本,无不在努力影响台湾民意。在这样的情形下,汪道涵会长访台去做民意工作的努力可以轻易放弃吗?
  
  汪道涵会长访台是本世纪末与新世纪始可以影响两岸关系的一个重要举措,这必然会有重大较量,也一定会有重大斩获,为此我们要作出不懈的努力!
  
  (一九九九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