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事件后苏联政局和国际关系展望


  (一九九一年八月)
  
  苏联八一九事件的发生是苏联当前政治、经济、社会民族矛盾激化、危机严重的集中表现,而事件的迅速结束则清楚地显示出苏联已经发生的变化的严重程度和力量对比的重大变化。这一事件虽然时间短促,但对于苏联的政局和国际关系都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一、苏联政局发生重大转折,将迅速东欧化
  
  八一九事件实际上是苏联的传统派面临叶利钦“非党化”命令和签署新联盟条约等巨大压力的背城
  
  一战。这一事件以传统派的迅速失败而结束,意味着苏联政局发生了重大转折,已持续几年并在去年苏共二十八大后激化的激进派与传统派之间互有攻防的斗争,以传统派的最终失败而告一段落。今后一个时期内,激进派成为苏联政局的主导力量,苏联将迅速东欧化。
  
  1.传统派遭到毁灭性打击,中间派迅速瓦解并向激进派靠近,激进派成为苏联政局主导力量。
  
  八一九事件前,传统派虽然处境被动,但仍然有较强实力,他们的力量主要集中于军队、克格勃和内务部系统,同时在中央政府机关也有较大影响。此外,以戈巴契夫为代表的中间派游移于传统派和激进派之间,在某些情况下亦曾与传统派联手。所以,传统派一直对激进派有着不可低估的制衡作用,并且正因为存在这种制衡作用,形成了过去一年多苏联政局的跌宕起伏。
  
  传统派发起的八一九事件的迅速失败,为激进派摧毁传统派的力量基础提供了藉口与机会。激进派通
  
  过对于军队、克格勃和内务部系统和中央及地方政府机关的大清洗、“非党化”,以及安排忠于激进派的人士担任领导职务等措施,基本上将这些部门置于激进派的控制之下,从而使传统派失去最后的力量基础。以戈巴契夫为代表的中间派曾长期游移于激进派和传统派之间,八一九事件后中间派迅速瓦解,包括戈在内的大部分主动向激进派靠近,虽然彼此之间还存在矛盾,并未完全合流,但在激进派的压、拉兼施之下,中间派实际上已难以在苏联政局中发挥明显作用。
  
  八一九事件使苏共受到沉重打击,在激进派的压迫下,苏共实际已经瓦解,即便保留或重建的某些党
  
  组织,也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苏共,祇是一些地区性的政党。而且其中很多将不再是共产主义政党,而是社会民主党。苏共的瓦解从根本上摧毁了传统派的基础,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传统派都不会有东山再起的可能。
  
  以叶利钦为首的激进派是八一九事件真正的,也是唯一的赢家。在事件过程中,叶利钦大为增强了其在国内的政治影响和国际影响。更重要的是,叶利钦利用该事件,以俄罗斯联邦的名义,在事件中和事件结束后,大肆攫取中央权力,其中最重要的是:对军队、克格勃、内务部系统的控制;对舆论工具的控制;对中央政府的实际控制,等等。更值得注意的是,在事件结束后,以叶为首的激进派在俄罗斯联邦掀起大俄罗斯主义情绪,事态的这一发展将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由于八一九事件,戈巴契夫的地位已经削弱到不再可以和叶利钦抗衡的地步,戈祇有依靠叶为首的激进派才能保持其政治地位。但是,由于今后联盟的权力大为削弱,而叶的权力基础又在俄罗斯联邦,叶未必对直接掌握全联盟的权力感兴趣,而仍然参加联盟的其他共和国也未必会接受叶的全联盟领导地位,所以戈还有可能以某种名义保有全联盟的领导地位,但这基本上祇是一种有名无实的地位。今后,戈与叶之间不可避免地会有许多矛盾,但由于戈已失去自已的力量基础,已难有大的作为。
  
  2.作为统一国家的苏联迅速瓦解,将代之以主要靠经济关系维系的松散的邦联
  
  签署联盟条约是发生八一九事件的导火线,但事件结束后却不再会签署已拟定的条约。事件的发生和事件结束后各种矛盾的深化,不仅进一步加剧各共和国的离心倾向,而且出现了有利于分离的国际环境。所以,八一九事件后苏联的分裂和成为松散的邦联的进程都大为加速,原先可能在几年之后才成为现实的变化,现在很短时间内就将成为现实。
  
  波罗的海三共和国的独立已成定局。事件结束后,西方国家纷纷改变原先的较谨慎态度,承认这三个共和国独立,从而形成了利于三个共和国完全独立的国际环境。这三个共和国的迅速独立,对于要独立的其他共和国是重大促进,估计在不久的将来都会完全脱离苏联。
  
  原准备签署联盟条约的九个共和国,对待联盟的态度在八一九事件后已发生重大变化,其中乌克兰、白俄罗斯已宣布独立。但估计这九个共和国中的多数,还会同意保持某种形式的联系,而不会成为完全独立的国家,不过把它们联系在一起的将主要是经济关系,而不是政治关系,从而使联盟成为一个十分松散的邦联,作为统一国家的苏联将不再存在。
  
  八一九事件结束后,在俄罗斯联邦出现的大俄罗斯主义的狂热情绪,以及在事件中和结束后俄罗斯联邦攫取的权力和实惠,引起其他各共和国的警觉和不满。显然,这祇能更增加各共和国的离心倾向,增多签署新条约时的争吵和讨价还价,而不大可能接受以俄罗斯联邦为核心的统一国家。
  
  3.苏联将加快进行“激进”的改革,加快东欧化的进程
  
  八一九事件之前,在激进派和西方国家的压力下,苏联的政治、经济改革日益“激进”,但还没有全盘接受激进派的主张。事件结束后,随着对激进派制衡力量的消失和激进派成为苏联政局的主导力量,以及西方国家将通过各种方式更直接、更积极地干预苏联国内事务,苏联将全盘实行“激进”的政治、经济改革,加快东欧化的进程。
  
  今后一个时期内,“激进”的政治改革将是苏联东欧化的主要方面。事件结束后,立即在全苏军、政部门实行了“非党化”,而苏共的自行瓦解则更进一步排除了苏共对于国家机器的影响。执政七十多年的苏共在短短几天内就失去执政地位,标志着苏联“激进”的政治改革迅速达到顶点,今后的发展将会基本上按照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相似的模式。
  
  “激进”的经济改革将缓慢得多,尽管由于已确定由西拉耶夫、亚夫林斯基等“激进”的经济改革鼓吹者负责管理全苏经济,采用“激进”的经济改革方案,例如“哈佛计画”等已确定无疑,但在苏联经济现在的状况下,能在多大程度上顺利实施则是难以预料的。而且可以肯定,苏联经济东欧化的进程将比东欧国家困难得多,因而也缓慢得多。
  
  4.今后一段时期苏联的危机更明显、局势更动荡
  
  八一九事件使传统派与激进派的矛盾不再居于主导地位,但其他更深层的矛盾并未触及,不仅继续存在,而且在苏联政局的新形势下,还将继续发展,今后一段时期苏联国内的危机将进一步加深,局势将更加动荡。
  
  苏联的政治动荡将格外突出。八一九事件结束后出现的反共浪潮和狂热的大俄罗斯主义情绪,在莫斯科已达到难以遏制的地步,并且势必引起其他地区的回应,从而成为近期内政治动荡的主要内容。随着政权更迭、议会和总统选举的进行,社会上各个利益集团和各种政治势力之间的矛盾将日益明朗化,他们之间的利害冲突和争夺将成为未来相当长时间内苏联政治动荡的基本内容。
  
  八一九事件结束后,激进派控制了经济大权,并将按“激进”的方案来治理和改造苏联经济。但可以肯定,苏联严重的经济危机不会在短短几年中真正解决,甚至也不可能在较短时间内有所缓解。正在发展的政治动荡将会使苏联经济在近期内更加困难,今冬明春苏联很可能将经历一个最困难时期,即使西方国家及时提供大量援助,形势也将是极为严峻的。
  
  八一九事件之前,激进派基本上是以反对派的身份对于政治、经济、社会危机进行抨击,事件结束后激进派处于全面的当权地位,必须实际地承担起政治、经济、社会责任。他们是否有足够能力缓解严重的危机,还是十分不确定的事情。叶利钦在事件过程中政治影响大为增加,但同时野心也大为膨胀,所以他能否谨慎地保持和运用这些影响,同样十分不确定。这些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就意味着苏联的进一步动荡是难以避免的。
  
  二、八一九事件后苏联完全倒向西方
  
  八一九事件后,苏联政局重大转折对于国际关系的最主要影响就是从此苏联完全倒向西方。
  
  1.八一九事件后,苏联迅速实现了西方国家希望的演变,西方国家将更直接地插手苏联内部事务
  
  一九八九年东欧国家发生剧变之后,西方国家一直在着重促进苏联的演变。两年来,他们以支持苏联改革为名,对苏软硬兼施,又压又拉,希望苏联逐渐东欧化。但西方国家对于苏联演变的方向和程度并没有很肯定的把握,尤其对于苏联的演变可能出现大的逆转忧虑重重。所以过去两年中,西方国家对于发展与苏联的关系,特别在提供经济技术援助方面十分谨慎,十分有限。
  
  八一九事件中,西方国家在十分短暂的犹豫后,即坚决支持以叶利钦为首的激进派。以八一九事件为契机,苏联已迅速地向着西方国家希望的方向演变。
  
  正如美国总统布希得知戈巴契夫辞去苏共总书记职务并建议苏共中央自行解散的消息所声称的,苏联事态的发展符合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利益。西方国家最重视苏联事态发展中的两个变化,其一,苏共已迅速全面失去执政党地位并濒于瓦解,因而苏联的演变已不大可能出现大的逆转;其二,作为统一国家的苏联迅速解体后,从长远看已难以构成对西方的严重威胁。今后一个时期中,西方国家的对苏政策将围绕巩固苏联这两个变化而调整。一方面,西方国家一改前两年对苏提供经济技术援助的谨慎做法,纷纷表示将增加援助,以支持激进派掌权,巩固演变成果,其中尤以西欧国家态度积极、行动迅速。另一方面,一改在对待波罗的海沿岸三个共和国独立问题上的谨慎态度,纷纷承认这三国独立,并且对于其他共和国的分离倾向也予以鼓励。显然,西方国家的目的首先是巩固苏联的演变,尽快将苏联纳入西方轨道,同时尽量彻底地消除统一而强大的苏联对西方国家的长远威胁。
  
  已成为苏联政局主导力量的激进派,将以跻身于西方国家作为自己对外政策的基点。激进派一方面把摆脱严重的政治、经济、社会危机的希望寄托于西方国家的大量援助上,必然会主动迎合西方国家,以求建立密切的政治,经济联系,得到西方国家更多、更直接的援助;另一方面,为了跻身于西方国家之列,也必然会在更多的国际问题上与西方采取一致行动。今后苏联与西方国家之间肯定还会有诸多矛盾,但这些矛盾都不再具有过去的那种意义。
  
  2.苏联政局的转折性变化没有改变国际形势发展的总趋势,但一些动向需要及早注意
  
  八一九事件后苏联局势的动荡和苏联的解体将增加国际局势的不稳定因素,估计这种影响仍将限于局部性而不致于扩大为世界性的动荡。
  
  但是,苏联完全倒向西方后,国际形势变化中的一些动向可能会具有比以前更重要的地位。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动向就是西方国家之间的矛盾的发展。过去四十年中,苏联的威胁是促使西方国家团结在美国周围的最重要原因。一九八九年以来,随苏联威胁的明显减少,西方国家之间的矛盾已有明显发展。现在,苏联完全倒向西方,西方国家之间的矛盾,特别是西欧各国与美国之间的矛盾肯定会有进一步发展。美国在西方国家中的领导地位势必进一步削弱。这一动向的发展对于今后的国际形势将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三、八一九事件后中苏国家关系不会有明显变化,但我国在国际上所受压力将明显增大
  
   
  
  从国际环境的变化来看,八一九事件对我国的直接影响并不明显,而间接影响却可能十分重要。
  
  1.近期内中苏国家关系不会有明显变化
  
  一九八九年中苏关系正常化以来,中苏国家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有长足的发展。八一九事件后,苏联的许多政策,包括外交政策都会有程度不同的调整,但在与我保持正常的国家关系,并且在经济关系方面还适当有所发展这一点上,近期内不致有明显改变。估计某些极端反共分子和极端狂热的民族主义分子可能对我国有一些不友好的言论甚至行动,但近期内不会对整个中苏国家关系造成明显影响。不过今年四月以来中苏关系的发展势头会减慢,特别在军贸方面可能有明显变化。
  
  2.我国在国际上所受压力将明显增大
  
  八一九事件后,苏联加快实现西方国家所希望的演变和完全倒向西方,将使我国在国际上所受压力明显加大。
  
  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都认为,八一九事件后苏联事态的发展是西方价值观念和西方制度的胜利,共产主义的严重失败。他们除大力支持苏联的激进派以巩固苏联演变的成果外,必然对仍然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施加更大压力,我国是他们施压的重点对象。
  
  政治方面,特别是意识形态方面一直是西方国家有对我国施加压力的主要方面。在苏联政局发生转折性变化之后,西方国家除了继续在“人权”、“民主”等问题上施加压力外,肯定要利用苏联政局的变化,特别是苏共的瓦解,以及由于苏共瓦解而必然出现的世界性反共浪潮,对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进行全面攻击,并由此对我国直接施加压力。
  
  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认为经济手段是促使苏联向西方希望的方向演变的重要手段,八一九事件后苏联事态的发展证明了这一点。所以他们在继续利用经济手段大力支持苏联的激进派,以巩固苏联演变的成果的同时,必然会更直接、更有意识地运用经济手段对包括我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施加压力。这种压力将主要表现在限制各种经济援助以至贸易和投资上,将为此提出各种苛刻的,甚至直接干涉内政的条件。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