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珠江文化的立体研究



  黄伟宗教授的新著《珠江文化论》一书,是作者多年来研究珠江文化的优秀学术论文合集,汇集了珠江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作者从文化学的角度,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珠江文化进行了综合化、多元化、全方位、多层面的立体研究,这体现了作者将文化研究的视野从理论引向实践并与现实发展相结合的学科研究的努力。
  
  文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任何国家、任何民族、任何地区的文化,无不受该国、该民族、该地区的政治、经济、科技和传统的影响与制约,并反过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较快的发展,许多国家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有的甚至制定了文化发展战略。义大利提出对古代文化遗产进行大规模开发,并把它作为文化经济新战略的重要步骤。法国、日本、埃及等国也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文化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在中国,“文化热”也渗透到各个领域、各个学科,各个行业。在这样的文化时代潮流和社会需要的情势下,黄伟宗教授注意到了水流地域文化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重大的学术及应用课题。正如他在总序中所说:“这个领域(水流地域文化)的研究,将会给每个水流地域总体特征作出科学的解释,找出其历史与现实和将来的契合点,并以多学科的并行和交叉研究论证的方法,将这些契合点科学化、综合化、立体化、实用化,使其可作为具有实用价值的新产品或具有可操作性的方略,具有可转化为生产力的科学理论或文化精品。”可以说,本书的学术价值和理论创新的意义亦在于此。
  
  全书共分五个部分:(一)珠江文化概论;(二)珠江文化建议;(三)珠江文化散文;(四)珠江文化批评;(五)增录。从内容上不难看出,第一部分是从文化学视域来进行区域文化的研究,是对珠江文化基本概貌的本质探讨。第二部分用文化学理论来解释文化的实际建设,为珠江文化的经济和文化的开发与发展献计献策。第三部分体现了作者用艺术形象以概括珠江各地文化内蕴、文化品格的独到匠心。第四部分作者把文化作为文艺批评的参照系进行作品研究,而从这些文化批评又折射出了珠江文化的许多特点。第五部分则是作者通过“他者”以审视自己的文化研究的补充。这几个部分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不同侧重点立体地再现或重构了珠江文化。
  
  在水流区域文化中,黄河文化、长江文化已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却忽视了作为第三大河流的珠江文化。本书的第一部分,作者提出了珠江文化概念,并把它提到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这可谓是第一人。作者首先指出,“珠江文化,是指五岭以南的珠江流域地区的文化,故又称岭南文化,主要包括广东、广西、海南,以及香港、澳门。”然后又一步步地对珠江文化的形成、发展、总体形象、社会特质、源流、文化特征、文化风格等周密详细地进行了叙述和论证。作者在研究珠江文化时不是孤立地看待珠江文化,而是将珠江文化置于整个社会背景中去研究,既注重考察珠江文化的交流融合,又活生生比较其与其他水流区域文化的差异,因而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见解。如作者通过对珠江文化的宏观考察,总结出珠江文化的特征:多元性与相容性;海洋性与开放性;前沿性与变通性;敏感性与争先性;适应性与实效性;民俗性与大众性。这几大特征,准确地揭示了珠江文化的本质特点。
  
  以文化始祖、文化哲圣的独特考察与研究更是体现了作者对珠江文化研究更深一层思考的推进与探索。作者经过多年的研究与论证认为:“如果说,黄河文化的始祖是黄帝,长江文化的始祖是炎帝,那么,珠江文化的始祖则是舜帝。因为在开创中华民族文化的祖先中,——‘三皇’和‘五帝’中,只有虞舜(舜帝)到过作为中国南方的珠江流域地区,并且在这地区逝世,而又葬在这地区的‘苍梧之野’”。同时还指出:舜帝以伦理道德规范全民之道德,自然也以此规范他亲自开发和统一的南方地带,使这片未受过道德规范熏陶的“南蛮”地区,受到了道德文化的滋润和启蒙。这对于珠江文化地域来说,是具有文化开创意义的,舜帝开发和统一南方的进程中,在运用武力和国家法制之力的同时,也是运用德教和诗乐之力的。至今在南方各地,苍梧、乐昌、韶关、英德等地尚有舜乐之传说和古迹。说明舜帝既是中华民族德教与诗乐之开创之祖,也是珠江文化德教与诗乐之祖。对于惠能是珠江文化的哲圣,作者经过大量的史料研究,实地考察,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惠能不仅是佛教禅宗派的六祖,是佛教的一位大师和领袖,而且是中国禅学文化的创始人,是中国和世界思想史、哲学史上有重要地位的思想家、哲学家。特别是,他创始的禅学文化,典型地体现了珠江文化的传统特质,尤其是在中古兴旺时期的思想文化意识,体现了珠江文化在古代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标志着珠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的明显区别,创造了与孔子的儒学、老子的道学并驾齐驱、广传天下的一套完整哲学——禅学。”这一结论,据我所知,在国内外还是第一次,颇具拓新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对“海上丝绸之路”的考察与关注。一直以来,西方的理论和观念认为,中国文化是大陆文化,是封闭和落后的。作者从有关各种史籍的记载中进行多年的发掘、研究和论证,提出了珠江文化是代表着中国海洋文化,是开放和进步的文化的观点。其论据是“海上丝绸之路”在珠江流域的发现:“历史记载的‘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在徐闻,而海路交通的都会则是广州。”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逐步深入,不断浮现出的史实越来越深刻有力地证实,“中国早就是海洋文化大国,是世界海洋国家的一个重要成员,与世界各国共同创造了历史和现代文明。”种种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考证匡正了世人将中国视为封闭的内陆国家的偏见。纠正了黑格尔所代表的西方学者认为的“中国并没有分享海洋所赋予的文明”和“海洋不影响中国的文化”等观点。在这个意义上看,作者的贡献无疑是非常大的。
  
  作者在重视理论建树的同时,不忘其指导实践的最终目的。本书的第二部分是作者指导各级各地进行具体文化建设的周详缕析,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与操作性。无论是文化品牌的树立、旅游文化区的建设,还是文化经济的定位与开发等,作者无不深思熟虑,以求其完善,并提出各种具体的文化建设思路与设计,皆能持之有故,言之在理,授实施者以圭臬。如在《关于两广合作开发“古广信文化风景区”的建议》一文中,作者首先提出其可利用的价值,明志建“古广信文化风景区”的依据,然后从文化内涵、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方面进行全面评述,最后提出建设的具体方案与步骤。以理论考察为途经,以实践指导为目的,将文化透视与现实发展有机结合在一起,成为本书的一大亮点。
  
  本书的第三部分作者通过文学的文本角度来描绘珠江文化的具体特征,这既是从文学透视文化,是珠江文化特征的形象概括与定位,更是从哲学的思考意义上表现、再造珠江文化的一种高度向度。作者在珠江流域各地考察的过程中,每到一个地方都特别留心该地方的文化特点,并通过生动丰富的艺术形象深刻地体现出来。澳门之“门”、香港之“风”、深圳之“窗”、深圳之“龙”、深圳之“鹏”、珠海之“珠”、高州“三树”、河源四“源”、肇庆五“气”、岭南英都、岭南燕都、岭南“龙”都、古美之都、南珠之都,以及徐闻涛声、乐昌乐音、南雄雄根、韶关文流等,都定位得贴切精彩,栩栩而有生色。以心理、观念等形式保存在风俗、哲学、宗教、艺术、道德规范、伦理之中的各种丰富的文化现象、深厚的文化内涵都在作者娓娓生情的笔调中表达了出来。因此,精美的文采和坚挺的文化品格,精细的艺术感觉和出色的感悟能力,无疑是本书的一大特色。
  
  作者在研究中发现,“将民族传统文化与地域本土文化的观念和理论对文学的影响,视若根本性的出发点和归宿,将文化作为文艺批评的参照系,是别开生面的。”文学是文化的产物,也是文化的载体之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各地方都积淀出别他的文化传统、风土人情、价值观念、审美心理和性格特征。这诸多的文化因素必然对文学作品产生影响,赋予文学作品有别他的独特的文化风格。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在本书的第四部分作者把文化作为参照系用于对岭南作家的作品研究与批评。这种写法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社会学批评的模式,从而具有了新意。它不仅把文艺批评推向一个新的理论层次,而且在现代文化研究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譬如作者在《论珠江文化及其典型代表陈残云》一文中,就深入而细致地分析了珠江文化的特质与陈残云两者之间的联系:“珠江与黄河、长江最大的不同是它由三条干流——西江、北江、东江汇合而成。这种结构形态即多样性。珠江流域的自然与社会体现着符合这种多样性的多姿多彩。其地理、地质、气候、动植物以及经济、文化、风俗等均如此。陈残云创作的最大特点也表现了这种多彩多姿。从内容上说,他的作品写了历史和现实中珠江流域各式各样的生活;从文学样式说,他几乎使用了各种文学体裁,并都写出有影响的作品。”从作者的分析中由此而得出,一方面,从文化学的角度解释种种文化现象,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文化批评方式。另一面,建立在珠江文化基础上的岭南作家文学,是瞭解珠江文化的一面镜子,同样生动具体地反映了珠江文化的特色和风格。
  
  本书的第五部分不是作者的著述,但并非多余的。就如作者在附记中所说:“这些篇什,是对我历来著述和学术活动的评析,是学术价值和社会效果的返照,更是对我所进行的学术探讨作出有力的补正和发展。”从这些“他者”的文章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黄伟宗教授作为一个学者所走过的学术研究历程。他的学术研究集中于文艺理论批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文化研究等领域,同时他还是一位著作甚丰的作家。先后出版的著述有:《创作方法史》、《创作方法论》、《新时期文艺论》、《欧阳山评传》、《当代中国文学》、《文艺辩证学》、《文化与文学》、《当代中国文艺思潮论》、《浮生文旅》等。可以说,“他者”的这些评论,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完整的黄伟宗教授关于现代文学和文化学思想和理论的座标系。从最早的文艺批评到80年代提出“以文化观照文学,从文学透视文化”的主张,再到今天的珠江文化的探讨,其学术研究是前后一贯的,其学术成果是非常有价值、有建树的。
  
  总之,《珠江文化论》是一部富有创见的优秀著作。我们相信,这部著述不但是作者学术研究的一大收获,更能为当前的珠江流域的建设和开发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借鉴。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