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倡导·创新·求实——评《珠江文化论》



  黄伟宗的《珠江文化论》是一部讨论珠江文化的重要文集,是作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自找苦吃”转入珠江文化研究领域结出的“甜果”。我欣赏黄伟宗的“自讨苦吃”的精神,赞扬他不断扩展研究领域、与时俱进的韧劲。
  
  读罢《珠江文化论》,感到其中的倡导、创新、求实精神,特别值得我学习。“珠江文化”这一概念的提出,虽然见诸于1926年郭沫若写的《我来广东的志望》一文中参见司徒尚纪:《珠江文化与史地研究》,第5页,中国评论文化有限公司,2003年。,但以后则较少见学者论及。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黄伟宗从珠江文化批评切入,撰写了《论珠江文化的典型代表陈残云》等论文,从文学领域跨进了珠江文化研究领域。他倡导开展珠江文化的研究,并身体力行;他结合珠江源流的探讨,推动现实发展的需要,到珠江流域各地考察,将许多新的发现转化为科学的开发策划和建议;他创建并主持多学科的专家组成的珠江文化研究会,组织各种力量,系统地、跨学科、全方位地进行立体研究,与世界文化学研究,同黄河文化、长江文化研究对接。《珠江文化论》贯串着创新精神,提出了不少创见,如舜帝是珠江文化的始祖,惠能是珠江文化的哲圣,海上丝绸之路丰富了珠江文化,广东封开和广西梧州是“古广信”所在地,是“岭南文化古都”,珠江文化发展的五个时期,珠江文化的特质,现代珠江文化的特征,等等。书中还体现了求实精神。书的作者积极组织和参与珠江文化的实地考察,并从各地的实际出发,提出了许多建设珠江文化工程的建议和设想,这些建议和设想,都收集在本书的第二部分中。黄伟宗对于现代珠江文化的特点,也不是一味肯定,而是同时指出它的不足。如谈到“敏感性与浮动性并驾”时,指出“敏感性往往伴随着浮动性,即活跃、易变、不稳定、不持久,表现为不断更新,不断变化,往往新潮乍到,风行一时,虎头蛇尾,很快便以新的更替。”又如谈到“发展性与保守性相克”之时,指出“在发展性中的保守性表现”之一,“是所谓 ‘精仔’意识。‘精仔’即聪明人之粤语称谓,其意思是会投机,不做出头鸟,不吃眼前亏。”“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人大都奉行‘多做少说’甚至‘只做不说’的哲学,这既与政治环境有关,又与‘精仔’意识有关。经济实践上不断突破,不断创新,而在理论上则小心翼翼。”“科学研究也是重自然科学与现代科技,轻社会科学;在社会科学方面则是重古轻今,重实用学科,轻基础理论。吸收国外先进文化,多半侧重于通俗性的娱乐文化及现代技术,较少引进西方理论研究的新成果。”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现代珠江文化保守性的表现。上述保守性如不逐步克服,不仅不利于珠江文化的发展,而且也会影响到广东“文化大省”的建设。
  
  综观全书,我觉得它有如下特点:(一)运用多学科的理论与知识来论述珠江文化。书中运用文化学、文史学、考古学、人类学、语言学、民俗学、地理学、海洋学、气象学、建筑学、生物学、美学等理论与知识,探讨珠江文化的界定、形成、发展走向,以及它的特质、风格、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关系等,“找出其历史与现实和将来的结合点,并以多学科的并行和交叉研究论证的方法,将这些契合点科学化、综合化、立体化、实用化,使其可作为决策的依据和出发点,作为具有实用价值的新产品或具有可操作性的方略,具有可转化为生产力的科学理论或文化精品。”黄伟宗:《珠江文化论》,第2页,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年。
  
  (二)宏观描述与微观剖析相结合。第一部分“珠江文化概论”,侧重从宏观方面论述珠江文化的源流、形成、发展、总体形象、特征、风格及其始祖、哲圣等。第四部分“珠江文化批评,”则主要从微观方面评价当代珠江文化一些代表作家、作品和某些文学现象(如“打工文学”),从个案方面来充实第一部分的论述,并显示珠江文化在当代的发展与走向。没有第四部分,则第一部分会显得不够充实;没有第一部分,则第四部分可能会被看成一般的文化批评。但作为“珠江文化批评”,绝大部分篇幅放在文学批评方面,似乎欠全面。这方面仍有补足的余地。
  
  (三)对古代珠江文化的描述与提出发展当代珠江文化的建议相结合。本书第二部分17篇文章,多数是作者通过实地考察有所发现、有所思考后,向地方政府或有关部门提出的宝贵建议。如《开发和建设“岭南文化古都”——封开》,是作者于1996年带领多学科专家到两广交界地考察西江文化源流时,有新发现而提出的。这一建议提出后,受到了当地政府的重视,在国内外也引起了强烈反响。又如《开发南雄珠玑巷和中华姓氏文化的建议》,是作者在2000年,再次到南雄珠玑巷考察后提出的。早在1993年,作者偕同几位专家到粤北考察北江文化之源时,发现珠江文化的这个源头,不仅与中原文化,而且与海外文化密切关联,于是向当地提出了以珠玑巷后裔的联谊和寻根方式,将海外华侨与珠江三角洲各地的关系联结沟通。这一建议,受到全国政协一些领导人和地方领导的支援,成立了联谊会,港澳台同胞和华侨纷纷前来寻根问祖,捐款投资,使其成为新的旅游热点和经济增长点,2000年,作者再到珠玑巷,看到它有了很大变化。根据珠玑巷的传统文化特征,就它的进一步开发和更好地发展姓氏文化问题,他又提出了8点建议。再如《应当重视“海上丝绸之路”的开发》,这是作者于2000年夏率领“海上丝绸之路”考察团,赴雷州半岛的徐闻县考察后写成的向省政府提交的建议。文中指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出口港是雷州半岛的徐闻县”,并提出了“开发海上丝绸之路”的8点建议。此建议受到广东省领导的高度重视,批示成立专题专案研究开发组,统筹进行系列的研究开发工作。
  
  (五) 论文的论证方法与文学的描写手法相结合。本书的第一部分,多属于论说文,主要使用论证的方法。第三部分“珠江文化散文”则不同,是理论与形象的有机结合。作者“在对各地进行考察的过程中,将每个地方的人文历史与自然地理的特点结合起来,对其构成的文化特质进行科学的定位,并且将这个定位的文化内涵化为艺术形象,用文化观照的散文的形式表现出来。”黄伟宗:《珠江文化论》,第599页,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年。如《深圳之窗》、《珠海之珠》、《清远飞霞》、《仁化丹霞》、《高州三树》、《河源四源》、《肇庆五气》等。这种发表研究心得和写作方式,使作者“放开了多年从事理论研究和学术论文的思维方式与表达方式的束缚,得心应手地将研究成果与心灵感受画龙点睛地凝现出来,可谓给每个地方塑造出文化品位的艺术形象。”黄伟宗:《珠江文化论》,第599页,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年。
  
  (六) 
  
  本书的第五部分“增录”,乍看起来,似乎与《珠江文化论》这一书名没有什么关系。但细读之后,我也同意作者在第600页“附记”所说的:“‘增录’者,乃在本书命题内容基础上增之篇什也。这些篇什,是对我历来著述和学术活动的评析,是学术价值和社会效果的返照,更是对我所进行的学术探讨作出有力的补正和发展。所以是本书的有机组成部分,不是‘附录’,而是‘增录’,是增加内容之录。”不仅如此,“增录”中评论到的黄伟宗的著作,虽属不是直接讨论珠江文化的论著,但是作为在全国有影响的当代广东学者的代表作,完全可以把它看作当代珠江文化的组成部分。至于其中的《珠江文化考察散记》、《珠江文化,引领风骚》、《抒写海洋文化的辉煌》、《为珠江文化喝彩》、《黄伟宗:倡导珠江文化的著名学者》等,更是与本书命题密切不可分了。
  
  《珠江文化论》作为一部探讨珠江文化的文集,读后很受启发,得益良多,但仍感到有些不满足。关于珠江文化,似乎还有许多领域值得继续探讨。我希望黄伟宗再接再厉进一步深入研究,在不久的将来,写出一本《珠江文化专论》来。这本专论的内容,除应包括珠江文化提出的依据,它的基本特征和发展历史外,还应有:珠江文化内部几个分支文化(广府文化、客家文化、福佬文化、华侨文化、移民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等)之间的相互关系,珠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的相互关系,珠江文化今后的发展趋向等等内容。
  
  黄伟宗在本书《代跋》中说:“我逐渐感到将‘岭南文化’与‘珠江文化’两个概念等同或混用,是不科学的,应当将两者明确界定和区别。”我同意此看法。但他接下去说:“我从水文化的理论上考虑,应当以‘珠江文化’取代、扩大和包括现行的‘岭南文化’概念为好。”这我就不敢苟同了。关于岭南文化和珠江文化概念的界定和区别问题,司徒尚纪曾撰有专文讨论。他从六个方面对两者进行比较后,认为“岭南文化和珠江文化概念使用已久,深入人心。前者近年更为热门,为珠江文化所不及,但两相比较珠江文化概念又有其优势,在这种情况下这两个文化概念宜视具体场合分别使用或混用。如要突出某个政区文化,特别是它全部或大部在岭南这个地区范围内,宜使用岭南文化。广东的情况即如此,以致不少人干脆把岭南文化等同广东文化;如属跨省区文化,则宜使用珠江文化”。司徒尚纪:《珠江文化与史地研究》,第3页——第9页,中国评论文化有限公司,2003年。司徒尚纪的上述意见,考虑较全面,又能从实际出发,估计能为多数学者所接受。至于有学者提到“岭海文化”的概念,也可略备一说。查旧《辞海》“岭海”条:“谓两粤之地,其地北倚五岭,南临南海,故有此称。韩愈《谪潮州剌史谢上表》:‘虽在岭海之陬,一如几甸之间’。”看来“岭海文化”与“岭南文化”两者涵盖的地域范围相近,可以混用或互相取代,但不能与“珠江文化”这一概念相等同。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