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中西规划与建筑文化在五邑侨乡的融合

  广东潭江流域台山、开平、新会、恩平、鹤山5县市,史称五邑,以华侨众多、人文昌盛,享有“中国第一侨乡”盛誉。这些华侨絶大部分是鸦片战争以后出国的,他们主要侨居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美国、加拿大等地。身居异国的五邑华侨,一方面保留着中华文化传统和基因,另一方面又浸淫于西方文化影响,在他们身上深刻打上中西二元文化的烙印。他们通过各种途经,保持与本乡联系,将西方文化移植过来,并与本土文化相融合,形成兼具两种文化特质的华侨文化。这种跨地域、跨民族的华侨文化,作为岭南文化一部分,在文化各个要素和层面上都有所表现,其中最直观、又有典型意义的一个方面,是西方的城镇规划制度和有文化符号或凝固音乐之称的建筑文化,主要是指骑楼和碉楼这两种建筑。它们在五邑侨乡的出现和发展,不仅展示土洋两种文化在当地的融合过程、性质、特点,而且它们的文化风格、历史影响,对认识华侨文化地位和作用、建设广东文化大省,也将提供历史借鉴和决策参考。但已有对华侨文化在这方面的研究,多囿于建筑形态及其技术层面分析,以及作为一般建筑景观的介绍,却罕有从文化传播和融合视角研究它们在文化融合、涵化和文化创新贡献。本文拟从作为文化地理主要组成部分的文化景观视野出发,结合这些建筑的历史过程,作上述内容的探索的尝试,以求教于方家。

  一、广东五邑侨乡的历史地理背景

  位处珠江三角洲西南的五邑侨乡虽然也有一定山地丘陵,但潭江流量大,水网稠密,常罹水患,淹没田园庐舍,居民不得不上高地躲避。这个地区开发较早,唐代以来相继置恩平、新会等县,宋代以后,大量岭外人口迁来,并采取聚族而居方式。姓氏、宗族之间往往为争夺山林、水源或风水问题等发生矛盾和争夺。清咸同年间(1855-1867年),粤西含五邑地区持续10多年土客械斗[1]。大量人口外逃,导致百业凋零,盗匪乘机而起,弄得五邑地区鸡犬不宁。各村自保联防,成为预防匪患一种有效手段,碉楼也由此应运而生。

  鸦片战争以后,五邑地区人地矛盾十分尖鋭,如新会,在道光年间“计每口得田不足一亩,一亩三人,岁以谷三百斤为率,是每口仅得半年之食“[2]。台山年产粮食,只够全县60万人“支半年”需求[3]。开平以人多,“地不足以容身”[4],民生困苦。而战后新开发美洲急需大批劳动力,成为五邑移民首选对象。经多年拼搏,一些华侨渐有积蓄,侨汇增多。基于根深蒂固传统文化因素影响,这些华侨除在家乡兴办实业以外,也投资修建房屋。侨乡丁壮多外出,留下老弱妇孺,更成为盗匪劫掠目标,这同样加速了碉楼兴起。

  1902年江门开埠, 1920年新宁铁路建成,沿线新兴起台城、三埠、赤坎、沙坪等工商业城镇,要求按照利于商品流通来规划和布局。民初,继广州之后,五邑地区拆除城垣,开辟马路,兴起城市建设高潮。在这种背景下,华侨首先将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和建筑形式引入城市建设中,从而揭开中西规划和建筑文化在五邑侨乡融合的历史篇章。

  二、城镇规划布局体现中西文化融合

  近世西风东渐,西方城市规划布局制度首先流布广东,并在澳门、香港、广州等城市实施。五邑侨乡也属其列。据光绪《新宁县志》,台山县城原有18街3巷,同姓8里,呈东西、南北走向。1922年开始,台山由县长刘栽甫主持,成立市政建设办事处,在拆除城墙基础上,按欧美规划和建筑式样,重建西门路、县前路、环城北、南、西路,改建南昌路、中和街、北盛街等10条马路,以及其他道路、市政工程,形成新商业中心。马路平直宽阔,井然有序,县城面貌焕然一新,经济迅速发展,台城被时人交口称誉为“小广州”[5]。江门市1925年成为省辖市,即新建多条马路、运动场等公共设施,不久又制定市政建设大纲,建设工业区、商业市场、侨眷住宅区等,成为一座崭新工商业城市。此外,开平赤坎、鹤山沙坪作为县城,也按西方规划制度开展城建,与台城、江门等一样,形成以骑楼为街景新城区,如开平市永福路、新华路、风采路、中和路等骑楼街;台山东华路、通济路、北塘路、健康路、县前路、南门路等骑楼街都是受西方整体式网络布局思想影响,整体连片布局,与广州等一些城市镂空式非连续布局不同,反映接受西方文化差异,这些城镇骑楼其格局大部分留存至今。

  在五邑墟镇乡落,西方城镇规划制度也渗入其中,这主要反映在巷道用地和其他公共附属设施布局上,实行统一划分宅基地,统一规定建筑物占地面积,统一安排道路网络和排水系统,统一规范民居建筑式样和附属建筑,统一种植风景树种等,这显然与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零乱的传统的乡镇布局形制有很大区别。最典型事例如开平塘口、赤坎等镇村落,呈梳式格局,主要巷道纵横相交,纵巷道宽约1.5 m,横巷道宽0.9 m,将房屋分隔,利于防火,祠堂、水井、畜栏、厕所、粪池等公共建筑分布在村子两头或防护林中,形成功能分区明显、布局井然有序、环境优雅、安全舒适方格网状平面结构。又如台山海宴镇甄姓村,该姓成员原分布在4个村落。光绪年间(1875-1908年),生齿日繁,出现地狭人稠现象,重新规划村落,全族5 600多人被安排在新旧两围共93村[6]。其配置格局与上述开平新建村落完全一致[7]。这些新规划兴建村落,加上西洋建筑风貌,文化景观独具一格,卓然屹立于五邑大地,故被称为“加拿大村”、“南洋村“等。因五邑华侨集中的中美洲曾是西班牙殖民地,几个世纪以前,当地市镇和村落布局已采用方格网状[8]。五邑华侨凭藉他们的印象、风景画、明信片、相片之类将这种规划布局移植于家乡。如著名开平塘口“立园”作为一组由中西风格别墅和小花园构成的建筑群,其景点设计参考《红楼梦》中对大观园景致描写,其周围运河或围墙类似中国古城垣,园中雷峰塔、打虎鞭等建筑又不乏中国传统风水韵味。更典型的如开平蚬岗和百合区某村落,布局为方格网状,但村落选址、村前后有近乎半圆形风水塘,或小山,种植风水林,塘前布置晒坪[9],村落一般坐北朝南,既符合广东气候特点,夏纳凉风,冬避北风,又与中国“南尊北卑”建筑思想相一致。在这些乡镇中西城镇规划布局和建筑文化达到完美整合。

  三、骑楼建筑反映中西文化融合

  骑楼原为适应地中海一带地理环境而出现一种敞廊式建筑,有“廊房(bungalow)”、“拱廊(arcade)”等名称,具有集商业、居住、人行交通、休息、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优点,因而备受湿热气候地区的欢迎。后随着欧洲殖民主义扩张,骑楼传到印度和南洋,继在20世纪初传入广州和华南一些城镇。在我国,骑楼一称初见1912年广州市政厅颁布《取缔建筑章程和施行细则》第十四款有曰“有脚骑楼“之称,后简称骑楼。这种建筑既有西方敞廊式商业建筑特点,又结合广东三间两廊民居传统格式组合而成,因而普遍被认为是中西建筑文化结合的产物。其优点在于作为一个开放空间,既能直接面对顾客,做活生意,又适应岭南炎热多雨气候,故产生以后迅速获得推广,在侨乡尤甚。20世纪20-30年代,骑楼在五邑地区接踵而起,成为新建城镇最主要建筑景观。据林琳统计[10],广东各个市县现存部分骑楼总共4 984栋,其中分布在五邑之开平市区、赤坎、江门、台山的有2 236栋,占采样总数44.90%,次为五邑以外珠江三角洲地区,有1 444栋,约占29%强。五邑能成为广东骑楼一个集中地区,除了当时广东省政府硬性规定新辟城镇必须采取这种建筑形式以外,主要还是适应五邑工商业发展需要。1902年江门开埠,1920年新宁铁路建成通车,促使墟镇大量增加。台山县在道光年间(1821-1850年)有墟镇52个,光绪十九年(1893年)增至75个,抗战前夕又上升到77个[11]。另据有关县志,清咸丰到宣统年间(1851-1911年),五邑各县墟市数量,开平为24个,鹤山为26个,恩平为22个,共72个,到民国时期,三县相应增加到58个、63个和32个,共153个,增加了1.1倍[12]。很显然,骑楼首先是受商业发展驱动的,五邑骑楼也由此而勃兴一时。

  基于广东区域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差异,内地骑楼数量少,类型单调,规模小,体量轻,多采取中国宫殿或民居式屋顶,即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上占优势,如粤北、西江地区,甚至惠州一些城镇骑楼即属其列。但五邑地区一是华侨遍布世界各地,引进建筑形式多样;二是侨资雄厚,加上20世纪20-30年代,地方政府鼓励华侨回乡投资,开展大规模建设,故所建骑楼风格多样,规模大、体量重。开平赤坎、台山台城骑楼街,即为侨资所建,或沿河、或沿路摆布,纵深大,其平面类型既有单开间式,也有双开间式和多开间式,如台城即有不少骑楼是双开间幷联组合型的,江门长堤路中华酒店则是三开间型,成为当地标志性建筑。但五邑絶大多数骑楼又为单家独户式,突出楼主财大、尊贵气派;开平赤坎镇即有不少骑楼采取单间式,蔚为壮观,多保持至今,成为城市文化遗产。至其建筑立面类型,除中国传统形式以外,计有上部为三角形构图,开间大小变化,运用曲线、曲面等波形立面等特征仿巴洛克式;具有拱形窗和穹窿顶,以及壁柱形式的仿文艺复兴式;强调建筑造型中数学比例关系意义的仿古典主义式;通透、轻巧的南洋式等,异彩纷呈,各具特色。据统计[13],在广东现存4 720座部分骑楼中,五邑侨乡有2 238座,占全省的47%,包括中国传统式、仿文艺复兴式、仿巴洛克式、仿古典主义式、南洋式、芝加哥学派式等,分别为290座、625座、1225座、15座、72座和9座,相应占全省同类形式骑楼的18%、64.6%、72.2%、35.7%、28.9%和6%,五邑侨乡堪称是骑楼建筑文化一个博物馆。其中仿文艺复兴式以台山最多,仿巴洛克式又占全省大部分,显见五邑是西方建筑文化在广东一个最重要登陆区。

  问题不仅在于西方建筑能深深植根于五邑肥田沃土,还在于它与当地文化有机结合,达到文化创新。第一,至今在五邑地区尚未发现骑楼建筑设计图纸,但凭华侨对西式建筑印象、图画、明信片、照片等加以学习、模仿,依靠当地工匠聪明才智,终成杰构;第二,在上世纪初水泥、钢铁工业在广东尚不发达条件下,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采用砖木结构,或少量水泥、钢材,建成新式骑楼;第三,骑楼平面布局上采用广东地区常见竹筒屋,但立面为骑楼,使外来文化要素发生重组,达到两种文化有机组合;第四,骑楼虽有多种形式,但不少碎部仍体现中国风水建筑思想。如仿巴洛克式骑楼为三开间,女儿墙装饰有涡旋,中间有类似碑亭构件,中置神龛,都为传统文化体现。又如南洋式骑楼,女儿墙上开个圆洞,减少台风压力,又适应广东炎热气候,使建筑显得通透,也是一种独创。

  四、碉楼龢民居建筑中西文化基因与融合

  清末民初,直到建国前夕,为适应五邑历史地理环境的需要,一种兼具防卫、避灾和居住功能的碉楼建筑与骑楼差不多同时兴起,成为五邑侨乡中西建筑文化珠联璧合另一大景观。

  清初,在开平一带已出现一种碉楼式建筑,现赤坎镇三门里关氏家族建于明嘉靖(1522-1568年)碉楼,称”迎龙楼”[14]。清末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兴建碉楼在五邑蔚为风气,开平过去有碉楼数千座,经历代战乱,现仅存1 883座[15]。台山盛时有碉楼5 000多座,恩平、新会、鹤山也有数量不等碉楼。但也有个别地方,碉楼特别多。如台山市斗山镇南华村,仅60多户,有碉楼18座。但五邑碉楼建筑年代不同,楼主人侨居世界各地,故其建筑风格丰富多彩,展示了中西文化交流整合历史过程和特质。这反映在多个方面,首先为碉楼立面形式多种多样,一是传统屋顶式,属于早期碉楼,有悬山顶、歇山顶、硬山顶、攒尖顶等;二是仿意大利穹隆顶式,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大教堂屋顶的简化形式;三是仿欧洲中世纪教堂式,体型硕大,尖顶有十字架;四是仿中亚伊斯兰教寺院穹顶式,屋顶呈圆拱形;五是仿英国寨堡式,外观呈方形,上有圆柱形和半六角形望台;六是仿罗马敞廊式,主要在挑台柱廊中有拱形和椭圆拱形空间,具瞭望、生活两种功能;七是哥特式,立面挺拔,尖顶直逼云霄,意象升腾向上;八是折衷式,保留西方古典拱穹、尖顶窗洞、卷草托脚、仿石柱式等;九是中国近代式,为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与外来形式结合的产物,既有稳健的实体,又有传统柱廊挑台,还有坡顶与平顶相结合的屋顶。这些形式碉楼,立面和造型以西式为主,保留部分岭南风格,使用材料以钢筋水泥为主,也有部分砖石木材;其次为碉楼也和上述骑楼一样,也是缺乏外来图纸情况下,由华侨与当地工匠结合地方环境兴建的,也不乏创新。如出于防卫需要,碉楼顶设悬挑的“燕子窝”,可以居高临下,凭藉广阔视野,构成交叉火力网,射击匪盗,乃五邑人独创。

  碉楼无论外观还是内部陈设,都反映了中西两种文化融合和共存共荣、协调统一。碉楼大门对联所书内容完全为中国文化,如开平百合区均和村一座碉楼联曰:“蛟腾凤起,桂馥兰芳”,又一座碉楼联曰:“行道有福,与德为邻”。楼外部灰雕多饰以石榴、佛手、喜鹊、麒麟、梅花鹿、鳌鱼、蔬菜、琴、荷花、中国结、金钱、龙凤等图案,喜、福、寿等字形,以及壁画、山水画、历史人物、中国古诗词等。如开平塘口新开里一座碉楼,即在门楣上书写王羲之《兰亭序》部分文字,它们充满了岭南建筑风情。这些雕饰与西式草、缨络、涡卷、走兽和几何图形,特别是山花、三角形、曲线形等充分体现浓厚巴洛克建筑风格相匹配,达到两种文化完美结合。

  碉楼内部空间,厅堂一般设祖宗神坛(台),以及天官、灶君等神只神龛,摆设岭南式红木家具、雕花木床、皮箱(金山箱)、竹木器具和中式服饰等,窗户为典型满洲窗,挂中国山水壁画、对联等。但又不乏银质餐具、地板墙、地毯、吊灯、壁炉、浴缸、抽水马桶、沙发、留声机、抽水机、水枪、油画等西洋器物和艺术作品,其中还有飞机、轮船、小轿车等反映西方近现代工业文明的壁画,体现楼主人身份、地位和生活方式与情趣,也说明侨乡人以一种健康心态和宽广的襟怀接受、吸收这些异质文化,并与本土文化有机结合,形成一种和谐、协调文化风格,堪为岭南文化一个缩影。无论作为防卫、居住或两者兼备功能的碉楼,其命名都充分反映中国文化传统。作为通名使用的有“楼”、“庐”、“台”、“别墅”等,除个别表示方位碉楼如:东楼、南楼、北楼和公共活动的“众楼”、巡视作用“更楼”等,絶大多数以寓意命名,按其性质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震慑:振安、振武、振声、镇亮、振昌、捷安、兴安、治安、卫安、卫祺、长安、永宁、安怀、举安。

  安居乐业:普安、静安、合安、居安、吉祥、东宁、双安、隆兴、惠安居、北乐、美南。

  福禄寿:福星、天禄、寿田、百岁流芳。

  伦理:亲义、宣德、五和、崇礼、贤德、启明、遵仁、明达、品吾、中坚、贤昌、惠民。

  功名:国贤、宝树、荣桂、迪光、光周、耀华、华焕。

  环境:景星、云幻、月波、竹林、大观、兰厅(别墅)、光天化日、山顶葫芦、登春(台)等。

  这些楼或庐命名,横书于它们顶部,有的大门配以对联。如开平蚬岗南兴里“门迎百福时时有,户纳千祥日日来“,百合镇坪口村“卫祺”楼联曰:“卫据三河地,祺开五福图”,塘口镇龙蟠村华焕楼门联则曰:“聚宝财旺福自来,天时地利人和贵”,百合镇永兴村凉亭曰:“喜雨名亭到底功归北极,熏风满座随时来南方”等,都反映楼主人志望和追求。其价值取向仍未能摆脱中华传统文化范畴,也说明侨乡文化仍深深植根于本乡本土。

  五、历史价值和影响

  上述五邑侨乡规划和建筑文化,不仅在当时称盛一时,至今日其意义也未泯灭,值得借鉴、传承和开发的价值颇大。

  1.这种历史文化景观是广东,尤其是珠江三角洲从传统社会走向近代社会的一个文化景观见证。自此,西方规划和建筑文化不断从沿海向内地传播,对塑造近代城镇新风貌,起了示范作用。

  2.这些历史文化景观,不但展现了广东华侨文化开放、自信、包容、创新的文化风格,而且也代表了岭南文化在这方面的特质,这对今天吸收外来先进文化提供了历史借鉴。

  3.这些建筑文化景观富丽堂皇、雄伟壮观的立面和内部豪华陈设的最大特色是张扬、炫耀,突出个性,风格各异,充满了建筑美学的魅力,因而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正作为一笔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

  4.广东骑楼已被历史和实践验证是一种适应岭南的地理环境、充满人文关怀的建筑,在近年旧城改造中被大量破坏后,人们重新审视和发现它的价值,正在城市建设中大力恢复或新建(如在广州),显示骑楼价值在岭南的回归;而五邑庞大的碉楼群,为全国独有,备受各方关注,已被列入中国拟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人类文化遗产的名单中,恰是它历史价值之所在。

  六、小结

  广东五邑侨乡中西文化交流、融合过程和文化景观反映在多个文化层面上,最直观的是城镇规划布局、骑楼与碉楼建筑等。它们充分展示五邑华侨在吸收西方文化并与本土文化相结合上表现的大胆的文化创新,与当地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有机结合的智慧。它们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经受了时间考验,现已被认为是适应历史地理环境、调适人地关系达到和谐共存一种良好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华侨文化也是一种时代先进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尤其是建设广东文化大省中,应予继承和发扬,达到历史为现实服务之目的。

  参考文献:
  [1] 广东省志·华侨志[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143.
  [2] 光绪新会乡土志,卷9.
  [3] 郑德华.台山侨乡成因及其剖析,见台山文史,第4辑,1987.
  [4] 宣统开平县乡土志,户口.
  [5] 新编台山县志,城市建设[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
  [6] 宣统海宴都乡土志,卷4.
  [7] 张国雄,刘兴邦.五邑文化源流[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12.
  [8] [美]德伯里H J.人文地理:文化、社会和空间[M].王民,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180.
  [9] 陆元鼎,魏彦钧.广东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23.
  [10] 林琳.广东地域建筑——骑楼的空间差异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2001:75.
  [11] 广东省志·华侨志[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145.
  [12] 司徒尚纪.珠江三角洲经济地理网络的嬗变M岭南史地论集[C].广州;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94:106.
  [13] 林琳.广东地域建筑——骑楼的空间差异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2001:75.
  [14] 李玉祥.老房子·开平碉楼与民居[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2:6.
  [15] 同[14].

  (本文原载《中山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收入本文集改称今名)

  (许桂灵,广东省委党校战略研究所研究员、博士;司徒尚纪,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中山大学地理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