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教授黄伟宗先生最近在多次考察台山后指出:台山是广府文化与华侨文化的汇聚点,已形成独特的“广侨文化”,散布全市的82处侨墟楼是“广侨文化”的生动载体。〔1〕台山属于岭南三大民系中的广府文化,又是我国著名的侨乡。台山人飘洋过海的历史较为悠久,尤其是在土客大械斗后更形成高潮。台山人以侨居美洲为主,因而台山文化也深受美洲文化的影响,但广府文化始终居于絶对的主导地位,由广府文化和华侨文化混合而成的“广侨文化”,也就成为台山文化的特色之一。这种文化现象在实物形态的表现上就是带有“侨”字特色的墟市、碉楼等建设上。本文试图以民国《赤溪县志》为线索,对黄伟宗教授提出的“广侨文化”进行历史学的夯实。
一、碉楼与枪炮
光绪《广州府志》卷七《沿革表》记载,同治六年,土客大械斗之后,两广总督瑞麟、广东巡抚蒋益澧等上奏朝廷,以新宁县漕冲客民“就抚”,要求将新宁县属潮居都之赤溪、磅礴、漕冲、铜皷四堡及深湾、腰古、金头等处,以及矬峝都之田头一堡及冲金、长沙、大麻、小麻等处,割置出来设置赤溪厅,并添设直隶同知一员,司狱一员,在厅驻理。这就是赤溪县的由来。这在民国九年刊刻的《赤溪县志·凡例》中得到说明:“赤溪五堡地方,昔隶属新宁,自同治六年土客息斗联和,始划分厅治,今改为县,则赤溪设厅之所由来,与夫土客械斗之所由起止,宜有以纪之。故特编开厅始未一门,附于纪述志后,欲使后之览者,有所参稽云尔。”可见,赤溪作为地方行政建制始于同治六年。又据民国《赤溪县志·沿革考》记载,赤溪厅在民国元年五月改为赤溪县。
可能因为土客大械斗的缘故,也因为清末民初地方盗匪较多的原因,清末民初,赤溪县掀起了兴建碉楼炮台的高潮,据民国《赤溪县志》卷三《建置》记载,赤溪县修建碉楼炮台的高潮是在民国六年,在记载的7处碉楼、炮台中,有5处修建于民国六年,而且均分布在田头村,见下表:
山碉楼在田头村右,民国六年民建。
西栅山碉楼在田头村左,民国六年民建。
黄狗背碉楼在田头村后山,民国六年民建。
横塘村碉楼在田头区,民国六年民建。
圆山炮台在田头区,民国六年民建。
白蕉角炮台在田头区,年久失修,废扯。
旗角炮台在铜鼓区,年久失修,废。
从后两处的炮台“年久失修”且废毁来看,它们应该修建在清代末年,甚至更早。但很显然高潮以民国六年为主。碉楼和炮台的修建,应该均是为了防御对手的进攻而建立。一般来讲,这些建筑物都配有枪炮火药,这从今天遗存下来的碉楼中的枪眼中可以得以证明。事实上,这些现代化的枪械武器在清末的土客大械斗中已经被派上了用场,所以土客大械斗之后,广东巡抚蒋益澧旋即下令收缴民间的枪械,民国《赤溪县志》卷八《事纪》中专门收録了“同治六年蒋巡抚告示”,内容涉及收缴枪械如下:
四月二十五日催土人缴械告示,为晓谕新宁县土著绅民呈缴军械、以睦乡邻事。照得民间私藏军械,定例綦严,如有置备枪炮火药等件者,加等治罪。自尔土人与客民结仇肇衅,日寻干戈,于是彼此逞雄,遂至士农习战,人皆带剑,户尽佩刀,巨炮洋枪视为故物,碉楼寨栅俨若长城,本为盛世之良民,竟类潢池之弄盗。
本部院恭行天讨彼,客民已悔罪投诚,所有田头、曹冲、赤溪、铜鼓、磅礴等处,客寨炮台,业已一律拆毁,所藏刀矛枪炮,亦皆悉数缴完。本部院复派文武大员入寨搜查,实已寸铁皆销,尺竿尽削,是客众既屈刀而为镜,尔土人当释甲而饮冰。本部院况又派将拨兵严加弹压,大可相安,更复何嫌何疑,除委文武员弁会同新宁县督饬公正绅耆挨户搜查催缴外,合行岀示晓谕。
为此示谕尔新宁土著绅民人等知悉,凡尔等向日所藏枪炮刀矛各器械,不过借为拒敌,原非敢以弄兵,今既化彼凶残,自当同归乐土,自岀示之日起,限至本月二十九日为止,悉将尔土人所藏军械,尽赴本部院大营呈缴,或就近交委员点收,毋许私留一件,再启衅端。敢有不遵定照,私藏违禁军器械,谋为不法,律从严究办。本部院不分土客,止论从违,自经此次调处之后,客民有首发其难者,即当尽法惩治。若系土人恃众欺寡,亦当痛加究办尔等,其各凛遵,毋贻后悔。
可见,赤溪碉楼炮台的建立是在“士农习战,人皆带剑,户尽佩刀,巨炮洋枪视为故物,碉楼寨栅俨若长城”的环境下出现的。而这些“巨炮洋枪”极有可能是从海外购买。若将这些巨炮洋枪和碉楼炮台联系起来考察,一方面可以看出当地社会矛盾的尖鋭,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当地与海外联系之密切。
其实,无论是碉楼炮台还是巨炮洋枪,都需要有较大的资金作为建设之经济后盾,而这一切又与侨乡社会的特色分不开。笔者姑且以另一侨乡开平县为例加以说明。开平人到海外谋生在晚清已经形成社会风气,据民国《开平县志》卷2《生计》记载,道咸同年间,因红兵、太平天国以及土客大械斗等影响,开平民众纷走海外,由避难到寻求发展,“金山客无一千有八百”的民谚很快在当地流行。至光绪初,“侨外寖盛,财力渐张,工商杂作各有所营”,描写的就是海外开平人的生活状况,“开平人富于冒险性质,五洲各地均有邑人足迹。”这些海外打工者不断向家乡汇款,改变了当地人的生活水平,“盖由内地农工商事业未能振兴,故近年以来而家号称小康者,全恃出洋汇款以为挹注。”其中生活在美国和加拿大的侨民汇款最多,民国《开平县志》分纂者之一吴鼎新在1922年到美洲为建设私立开侨中学校及治匪筹募款项,据他调查,美国48省有华侨5万余人,开平占1/10,加拿大7省华侨6万余人,开平占1/10。以1912至1929年间金价计算,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开平华侨每年汇回款项达三千数百万元省币。不过,这些侨资并没有投入到生产领域,民国《开平县志》卷2《生计附》记载,他们更多仍“为求田问舍之谋”,导致当地田价迅速增涨。随着“洋货大兴”,又造成开平洋银日涨、土银日跌的局面,以致有“衣食信行无一不资外洋”的说法。
二、墟市与教堂
墟市是岭南民间交易的重要场所。据光绪《新宁县志》卷10《建置下》记载的墟市(埠)名称就有76处。而民国《赤溪县志》卷三《建置》记载“墟市”一开始就加按语:“按叶石洞云:昔圣人日中为市,聚则盈,散则虚,今北人名集,从聚也,南人名虚从散也。又商贾货物辐辏处谓之务,谓之集,亦谓之墟市。……故村镇赶集者谓之赶墟,亦曰趁墟。赤溪则俱名墟市,而无集务之称,亦沿粤俗也。”这些分布在侨乡各地的墟市,被今人称之为“侨墟”,已经成为侨乡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之一。从民国《赤溪县志》来看,赤溪县的墟市计有12处,其中田头占了4处,可见田头在赤溪经济中的地位。如下所示:
四方街墟,二七,在城内四方街。
榕树头市在城北恩堡。
趁市墟在磅礴堡。
渡头市在城外东成里。
南阳市在漕冲堡。
东阳市在漕冲堡。
大街市在田头堡。
上街市在田头堡。
西栅市在田头堡。
圆山市在田头堡。
钦头市在铜鼓堡。
沙栏市在铜鼓堡。
有意思的是,方志编修者在叙述外“墟市”后,接着就将敎堂附在其后,可见墟市与教堂关系的密切。
法国天主堂,一在城外东华里,同治四年神甫文铎德建;一在距城八里南阳,同上;一在田头区北安堡文塔脚,神甫黄葆光建。
初光绪十一年,先在田头乡购地建筑,乡人持风水之说阻之,互相龃龉,酿成敎案。至光绪二十一年同知福海、千总杨逢春判结,互释嫌怨,择建今地。信敎徒众约数百人。
美国福音堂,一在城内四方街,光绪二十八年牧师喜嘉里建;一在田头区西安堡,同上;一在铜鼓区大村,同上。信敎徒众约数百人。
于此可见,田头不仅有法国人建立的天主教堂也有美国人建立的福音堂。而法国在田头建立教徒还在当地掀起过风波,光绪十一年动工就遭到村民反对,直到10年后才动工建成。而两处教徒均在数百人以上,从此可以想象,赤溪普通民众对西方宗教文化的认可。这一现象再次说明,赤溪县的墟市发展与海外侨民有巨大的关系,也充分体现了赤溪的侨乡特色。
西方的宗教文化能否在中国得以传播,还与地方士大夫的态度有密切关系,由于侨乡社会的一些士人或多或少都沾染上西洋的风气,他们的心态也显得较为开放,如民国《开平县志》卷45《杂録》记载,护龙人邓荫南幼孤贫,从伯兄经商檀香山,“积有巨赀”,罄其所有支持孙文革命,后在香港设干亨行,为革命党筹饷运械。古宅人方伯梁在同光间作为官费生游学美国,毕业于耶鲁大学电工科,光绪初归国,是开平以官费游美毕业之始。杜澄人谭根幼随父侨美学习飞行,民国初年回国,在广东组织航空学校,首倡中国航空学校之始。龙塘何胜芳之女金兰,字栴理,随父侨居美国,在美国读书,光绪三十三年,康有为游美演说,两人一见倾心,在纽约成婚,“寻偕游欧洲,凡康赴王公卿士燕会,皆金兰为舌人,所过英、德、法、奥、瑞典、瑞士、比利时、丹麦、日本诸国及星加坡庇能西贡香港环大地数十万里,莫不从焉。”民国元年随夫归国,居上海。生子同凝、女同琰。这些受到海外文化侵润的士大夫们也对侨乡文化建设留下了海外文化印记,开平报业始于1914年护龙人邓翼云,资金来源于美国侨资。1922年秋,关雨田、谢奕彬又利用加拿大侨资创办开平明报。到1933年时,开平各类报刊达近10种。这些媒体的创办,本身就是西方文化在侨乡的反映。
这些曾经出洋后又回到祖国的士人,他们在修纂地方志时,对西方文化多少表现出了认同的心态,如民国《开平县志》卷25《选举表》记载,该县沙冈人张启煌在光绪二十九年中癸卯科科举第二名,山西补用知县,后奉派赴美国考察,被聘为侨办中文报馆编辑。归国后,在家乡授徒。1932年受聘主修县志。周钟岳在《开平县志》序中说:“去岁二月,设局长沙,凡编纂、参阅、采访诸执事皆礼聘,以至又征及菲材,俾佐吾师张筱峰先生总厥成,先生讲学自晦志事,自香港遥领弟子服劳,义无所辞,而钟岳所负荷者乃愈重而愈弗胜矣。”总纂在香港“遥领”,真正主事是周钟岳,而且修纂经费也有侨资成分,如民国《开平县志》的刊刻费就“以香港开平商会名义招工开镌”,彰显了开平的侨乡文化特色。
也正因为如此,民国《赤溪县志》卷三《建置·墟市》的编修者在对待家乡墟市中的教堂时,是以保护的心态加以记録,他们为了证明教堂存在的合理性,还特别附録了清末重臣张之洞的《劝学篇·非攻敎篇》,张之洞在文中说:
中外大通以来,西教堂布满中国,传敎既为条约所准行,而焚毁敎堂又为明旨所申禁。比因山东盗杀敎士一案,德国藉口遂踞胶州,各国乘机要求,而中国事变日亟,有志之土但当砥砺学问,激发忠义,明我中国尊亲之大义,讲我中国富强之要术,国势日强,儒效日章,则彼敎不过如佛寺道观,听其自然可也,……试思西敎创立千余年,流行地球数十国,其新敎、旧敎争权攻击,则多有之矣,从无以残忍之事为口实者,若有此事则西国之人早已尽将敎堂残毁,无完肤无遗种矣。若谓不戕西人惟残华民,则未通中华以前,此千余年中之药物镪水银条,安所取之,且方今外洋各国所需之药物镪水所来之银条,一日之内即已无算,中国各省虽有敎堂,又安得日毙数千万之敎民,日抉数千万之眸子,以供其取求耶。语云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荐绅先生缝掖儒者,皆有启导愚蒙之责,慎勿以不智为海外之人所窃笑也。
民国《赤溪县志》编者之所以全文引用张之洞的话语,无非是要证明西方宗教在中国的存在有其合理性,这也明显反映了赤溪县士人对西方宗教文化的价值取向。而这一心态与侨乡士人沾染西洋文化可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三、海路与海外
上述之一中所说的田头是赤溪县通过外界的重要地点,据民国《赤溪县志》卷三《津渡》记载:赤溪通过海洋与海外联系的线路有三条,其中一路为澳门渡由县城至香山南北水澳门。而田头区的线路也有“澳门渡由田头至澳门”。可见,田头在赤溪的重要性。而通过海路扺达澳门后,再经过澳门口岸走向世界各地。
有关赤溪与海外的海上交通,据民国《赤溪县志》卷三《建置·道路》附载了光绪十六年任赤溪厅最高长官金武祥〔2〕所编着的《赤溪杂志》记载:
赤溪水程至澳门【旧名濠镜】由黄茅、靑洲岛东行即入香山县境,先过黄良渡五十里至南水阜【其左名北水阜亦可绕至三灶,盖海心一山,水分南北二流也】,又二十里至三灶。南水、三灶之间有浪白滘,自成一港,环拱如门,明正统间,佛郎机夷泊居于此,欲成澳埠,为有司所逐,今三灶为大岛,中有村墟,赤溪未有渡船之前,则用小舟至此,再附三灶渡至澳。又经大门口、白藤、鹤洲、芒洲、企人石,共六十里至马留洲,有税厂须泊候查验乃行,又五里扺澳门,统计水程一百四十里,横过厓门、虎跳门、磨刀门,不特商货之要道,亦山海形势所宜审度者也。
正是在这样相对便捷的海洋交通下,赤溪县人走出家门,移居亚洲、美洲等世界各地。他们在海外抱团发展,典型的表现就是建立会馆组织。1822年台山人在新加坡建立了第一个也是最早的华人地缘性组织——宁阳会馆。1865年台山人又在缅甸成立了宁阳会馆。而在美洲的加拿大华人建立的地缘性组织又称“房口”,一般以善堂名目出现,主要任务是运送华侨遗骸回乡和为家乡筹集赈灾款项。19世纪末,五邑人在加拿大建立的善堂主要有新宁余庆堂、新会福庆堂、开平广福堂、恩平同福堂等。美国华侨华人以“四邑人(开平、恩平、新会、台山)”最多,四邑中又以台山人最多。1876年赴美国参观各国展览会的李圭在《环游地球新録》卷3《环览随笔》中记载:“美国卡厘方利亚省之三藩谢司戈城,华人以其地产金,称为金山,嗣南洋澳大利亚岛亦产金,称金山,而以新旧别之,称此为旧金山,美西海湾一大都会也。计华人在美男女约16万人名口,居三藩城者约4万人,居卡省别城者约10万人,余皆散处腹地,各属三藩城,立有粤人六大会馆:计三邑会馆(南海、番禺、顺德,附三水、清远、花县)约11000人;阳和会馆(香山、东莞、增城,附博罗)约12000人;冈州会馆(新会,附鹤山、四会)约15000人;宁阳会馆(新宁,凡余姓人不入)约75000人;合和会馆(新宁余姓,开平、恩平)约35000人;人和会馆(新安、归善、嘉应州)约4000人。”可见,冈州、宁阳、合和会馆加在一起的人数超过12万以上,成为美国最大的华人群体。〔3〕
黄伟宗认为,江门侨乡属于广府文化区,明代以后,大量江门人移民海外,成了华人华侨,也带回来很多海外的西洋文化,两种文化在台山这个地方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简称为广侨文化,具体就表现在侨墟和侨楼上。黄伟宗用“贯通中西古商市,独占鳌头侨墟楼”来概括台山的侨墟特点。“侨墟楼,建筑上是中西结合,功能上也是中西结合的。”墟场建筑结构都有楼,有的是骑楼,有的是炮楼,有的是大院,侨墟和侨楼结合在一起,应该统称侨墟楼。从功能来说,与开平碉楼主要是防卫性质不同,台山的碉楼很多是墟场的管理性质,其中放置着当铺、银庄、银行,是经济、市场性质的楼。从结构上来说,楼的结构与市场的结构,既有西方建筑结构,又有中国的布局,所以是中西结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商市,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侨墟楼,这两方面体现了广府文化和华侨文化的结合。”〔4〕姑且不论这一结论是否准确,但当下台山文化建设少不了带有侨乡特色的墟市和碉楼文化则是毋庸怀疑的事实。因为这些墟市和碉楼是有丰富的侨乡历史文化底藴作支撑的。
注释:
〔1〕黄伟宗:《台山侨墟楼或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南方都市报》2012年9月3日。
〔2〕民国《赤溪县志》卷五《宦绩》记载,金武祥,字溎生,江苏江阴人,光绪十六年十月摄厅事,甫下车以渡头为商贾辐辏之区,每遇凄风苦雨无处托足,自捐廉俸创建济川亭,以便行人栖止。他崇学爱士,在书院常课外,复设古学课,延番禺举人汪兆镛在署考校,録其优者厚给膏火。又以厅志未修,掌故多逸,编辑《赤溪杂志》一卷,巨细必録,赤溪之有纪载,此实先河。任未一年,因丁外艰而去。
〔3〕刘正刚:《广东会馆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344-348页。
〔4〕《南方都市报》2012年9月7日报导。
(刘正刚,暨南大学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教授、博导。)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