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问题,既是个理论问题,也是个实践问题。理论工作者不仅要对它进行理论学术方面的探索,要进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应用方面的研究,而且必须重视基本知识方面的普及工作。尤其是对于具有高小初中文化程度的广大农民群众和乡村基层干部,进行这方面的普及工作,是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有鉴于此,我们力求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对我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实践中诸多方面的问题,试图选取其中230多个紧迫的问题加以简要的回答,以便于广大农民群众和基层干部学习时参考。这就是我们编写本书的主要目的。
本书共设四个部分,即农村发展的思想动力、农村发展的文化动力、农村发展的法制动力和农村发展的审美动力等。
本书是把广大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即农村发展的思想动力、文化动力、法制动力和审美动力等看成是广大农村发展的精神动力的。在农村,也客观地存在着发展的精神阻力。对于那些妨碍农村发展的精神阻力以及各种错误的东西,理所当然地要加以揭示,才能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各方面的顺利发展。同时,今天处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换阶段的中国农村,许多问题都反映了新旧交替时期所必然出现的繁荣与病态,我们只有如实地加以描述,才能找到进一步解决的方法。这是必须说清楚的。
本书是由集体编写的。参与的同志有冯达才、王可、冼美新、何蔚荣、周聘秋、周华、谭湛明、范英等。由冯达才负责数据和文字校对,范英担任全书的统稿和主编工作。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王定中、蔡传仗、梁烂盛、李景韬、周日方、黄抗健、钟华生、钟尼、黄永东、李干红、龚洪永、叶琼、李贤锋、谭思哲、曾春华、郎盛业、贝兆汉等同志和广东省社科联、广东社会科学大学、广东社会学学会、广东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的支持和帮助。在此,谨致以真诚的感谢。
由于时间和水平的关系,本书的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这是作者于1989年1月8日为范英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5月出版、20多万字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答》一书所写的前言,此书是较早对我国广大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进行科普宣传的大众读物,国内近20家报刊均有报导,广东广播电台作了连播。)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