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我国广大农村的物质基础相对薄弱,文化基础相对落后,习惯势力相对深固,但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却方兴未艾,日益发展。主要原因在于,全党的工作重心已经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国家的物质基础有了较大的改善,各项事业有了较快的进展。这在客观上为我国广大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后盾力量。这也进一步说明,我国广大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状态,同国家的整个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关系。当然,整个国家经济形势的好转,固然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事业兴起的主要原因,但是,更为直接的原因,是大农村本身经济形势的好转以及广大农民在这个基础上提出的迫切愿望和要求。因此,要研究我国广大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方兴未艾的现状和规律,就必须对广大农村变化着的经济发展现状,有一个简略的瞭解。
一、开放与改革把广大农村置于两个大的转化之中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起了翻天复地的变化:1.已普遍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主的多种形式责任制。这是中国农民伟大的创举,它从根本上改变了束缚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的新路子。2.这几年,农业生产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粮食生产连续六年丰收,平均每年增产340亿斤。1984年粮食总产突破80OO亿斤,比1978年增产2051亿斤;棉花总产1.2亿担,打破了1958年至1978年长期徘徊在4000万担上下的局面。现在的农村,温饱问题基本上解决了。3.目前,我国农村专业户已发展到425万户,约占农村总户数的2.3%。这些专业户以农村商品生产的先行者的姿态登上了历史舞台,并以其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4.在农村,正在形成多样化合作经济体系,出现了家庭经营与合作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结构,集体、联合、个体经营并举的乡镇企业,涌现了46万多个新经济联合体,农村供销社、信用社逐步恢复合作性质,从而在根本上改变了“集中劳动,统一管理,统一分配”的单一集体经济旧模式。5.农村经济在改革、开放中日益活跃,“六五”计划期间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0.8%,远远超过了1978年前26年间平均每年3.2%的增长速度,1985年的农业总产值超过了3700亿元。6.农民的收入持续增长,198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约400元,比1984年提高13%,比1980年增长209元。农民消费水平每年增长9.1%,改变了1978年以前26年平均每年增长1.8%的停滞状态。7.70年代末踏上新起点的乡镇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产值已由1980年的720亿元增加到1985年的2300亿元。乡镇企业累计吸收农村劳动力6000万人。8.城乡之间由单一的产品交换转到共同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广泛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成份的经济技术合作,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9.全国农副产品购销制度改革起步顺利,原实行统派购的39种农副产品,除个别品种外都已先后退出。国家计划指导下的市场机制开始指挥农民的生产。10.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迈出了重大的一步,开始由单一的农业生产结构向多层次产品结构演进,林、牧、渔业和工副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已由1980年的36.30%上升到1985年的49%。其中,我国农村经济中长期处于“短腿”地位的畜牧业,1985年的总产值达552.4亿元,比1980年增长62.5%,年递增10.2%。11.村镇建设步伐加快,1979年至1984年全国乡村共建新房35亿平方米,超过前30年建设量的总和。现在,全国约有5万个集镇建设日益有所进展。
上述数字不可能是絶对准确的数字,但大体上是可信的。这说明,我国农村在成功地进行了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心的第一步改革的基础上,目前又迈开了以改革农产品统派购制度、调整农村产品结构为中心的重大的一步,并取得很大成绩,最主要的标志是农村经济开始搞活了,商品流通渠道开始增多了,商品经济的横向联系开始加强了,农民按市场需求进行生产的积极性提高了,我国农村已开始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
二、两个大的转化引动了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马克思曾经深刻地指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生产活动中,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出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我国现阶段的广大农民,在改革与开放中,在两个大的转化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和精神活动,正是这样一种情况。
第一,广大农民对文化教育的渴求日益迫切
物质基础有了一定的改善之后,农民最为关心的事情就是要使自己有一定的文化,没有文化或文化水平低,就不能进一步发展农村物质力量,不能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不能从愚昧无知的状态中解放出来。这是农民决不甘心承受的苦果。
这种切肤之痛,开始把农民同文化教育之间长期脱节,甚至毫不相关的漫长的历史所造成的距离逐步地缩短了。这是中国农村历史的巨大一跃。“村富不治本,将来要变穷”,农民自觉或不自觉地意识到,自己的命运同是否掌握文化是休戚与共的。
这几年,许多地区的农民自动集资办学,办夜校,办识字班,办文化站,在那里开展扫盲活动。有些农民还自费上大学。据统计,到1984年初,全国已兴办了3500多个学文化、学科学技术的农村文化站;县级夜校15000多间,考入中国农业广播学校的农民达460000之众。此外,许多农村掀起了多种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热。过去农村生活单调枯燥,“白天杠锄头,晚上靠枕头”,现在“饱暖思娱乐”。许多农民自己集资办起电影院、电影队、文化宫、演出队和业余文艺创作社;许多农家还订阅了各种报刊杂志。仅1982年,农村共放映电影2400万场,观众达194亿人次,每天平均有5000多万农民看电影,每个农民平均一年看24场;农村集镇电影(剧)院达7360座;新增电影队9095个,相当于1949年——1972年23年发展数的总和;各地专业艺术团体到农村演出50多万场,观众达5亿多人次,比1979年的观众增长60%以上;农村书报杂志销售总额达11.3亿元,比1981年增长19.1%。许多农民已购买了黑白或彩色电视机、録音机,劳动之余,可以享受现代文娱生活的乐趣,可以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有的还通过电视机或録音机,坚持学习外语。例如珠江三角洲一带,不少农民为了做活贸工农,打进国外市场,有的已经能用外语与外商洽谈生意。以前凡农民只需要“下里巴人”而不需要“阳春自雪”的陈旧观念应当改变了。
在当前,农村出现的文化户是一项应运而生的新事物。它包括以文化为专门业务和主要经济来源的文化专业户,及其它经营为主兼营文化事业的文化兼业户和从事无偿服务的文化义务服务户三种类型。在组织形式上有个体户单营的,几户联营的,也有与集体合营的,是一种多内容,多形式的文化事业与经济手段相结合的社会实体。适应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具有中国的特色,闪烁着改革的火花,为农村文化工作带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经营者多是农村中有知识、有技艺的文化能人,他们以农村智能结构的精英的姿态,为密切乡亲而就近服务,既灵活又有针对性,较之国家办或集体办这些事业有其独特的优势。因此深受农民群众欢迎。那些文化户中的文化室,实际上是传播科学技术,指导农业生产的中心阵地。有的文化户还用自己的书刊报纸,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调解家庭纠纷,开展法律谘询,成为团结群众,教育群众的骨干力量。总而言之,农村文化户的出现,是新中国30多年来农村文化工作的重大突破。
在当前,有些地方的农民还对文化生活不断地提出了求乐、求知、求美、求新的要求,正由低档次向高档次的方向发展;群众生活的范围,正由单一的“小文化”向综合型的“大文化”方向发展;群众文化活动的网络,正由三级文化网向四级文化网的方向发展;在文化建设中的民办事业中,部分个体文化户正向联合体的方向发展;群众文化生活的内容正由单调贫乏向丰富多样的方向发展;群众参加文化活动的方式,正由被动的接受型向主动的参与型的方向发展。
第二,广大农民对于科学技术的渴求日益迫切
恩格斯曾经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广大农民在治旧变新、治脏变净、治乱变安、治穷变富的过程中,无不深切地认识到治愚变智的重要。“金山银山,党的政策是靠山;金丹银丹,科学技术是仙丹”,这样简檏的语言,确实道出了8亿农民对党的改革和开放政策的衷心拥护及对科学技术的学习、应用和推广的追求与向往。
千百年来农业生产主要靠人力、畜力和简陋手工工具经营的状况,这几年明显地有了变化。如今半数以上的作业量已由农业机械负担。据农机部提供的有关资料表明,到1983年底,我国农机总动力已达2.45亿马力,大大超过3亿多个劳动力和548多万头役畜折合马力数的总和。在我国一些条件较好的农村,已经试用电脑技术种田。如辽宁新民县中古城子村,1984年安装了“微型电整控制系统”开发水田2000亩,全部用电脑控制灌溉,因而节约了14个看井人员,节约了水电费用12000元,平均亩产1200斤,全村共增产水稻80万斤,增加产值20万元。
据有关专家预测,在今后10至20年内在农业中广泛地应用电脑技术,将使:1.劳动生产率将提高20~30%,昼夜不息的劳作将成为过去;2.离土不离乡的“双栖人口”和进城做季节工、合同工的“候鸟入口”将分别增至2.5亿和1亿左右;3.市县将普遍建立“电脑皇历”(农业气象和自然灾害的数据率)将使“土地庙”消失;4.万元户将多达农村人口的几千分之一,他们将买得起万元机(拖拉机、汽车、飞机等);5.庙会、集会上将出现新的信息市场,软件成交额迅速增长;6.通过视频终端,牛也会对人“说话”;7.闭路电视将代替电话会议;8.将大兴土木追求新的居住文明热;9.种子银行将成为新兴产业;10.许多农家将把外语作为一项重要的业余学习。上述预测是不无根据的。目前世界农业出现五大趋势,即:1.农机具、农产品储藏设备高度机械化、自动化;2.电子计算机和人造卫星观测功能应用于农业领域,大大增强了人类控制自然的能力;3.利用生物、化学、遗传和基因工程的研究成果、培养营养丰富、产量高的优良品种;4.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上更加科学和合理化;5.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大大加强。这五大趋势将迫使我们前进。事实上我国一些农村也试图这样走了,而且初见成效,这可说是冲破我国传统农业的报春花,有朝一日,当会红遍山乡原野。
这几年,凡是富得快的地区,一条非常重要的经验就是相当重视科学技术的普及。例如广东南海县的大沥、平洲、南庄、盐步、西樵区,顺德县的龙口、杏坛、勒流、桂林区,中山县的小榄区,工农业总产值均在1亿元以上,被祢为广东十大富翁区。其中桂林区为1.7090亿元,居全国之冠。概括起来,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形式与方法:1.自己不懂请进来。例如广东台山县白沙区下屯乡鹤溪村,1983年从外地请了一位已退休的化工专业方面的工程师来指导化工生产,先后制成的粘合剂、白乳胶等6种工业产品,都成了畅销货。村中120多个劳动力,一半以上从事这些产品的生产。结果在当年全村人均收入就达到649元,第二年上半年的工农业总收入达39万元,其中化工生产收入为36万元。同时还买了3辆汽车,新建了塑料车间等。全村50户人家都富裕了。那里的农民高兴地说:“请来一位工程师,富了全村50家。”2.自己不懂请人教。广东潮州市东风区办了许多的服装、刺绣、毛织等对外加工工业,但女工苦于没有文化,掌握不了较复杂的加工技术和操作设备,许多人处于被淘汰的险境。在该区妇联的关心和支持下,先后请了小学、中学教师和技工人员为她们扫盲,普及初中业余教育,上技术辅导课。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区共900多名35岁以下女工脱了盲,80%青年女工能写信,能设计绣花图案,能看懂衣服裁剪图纸,500多名女工成了珠绣技术骨干并带出2500多名珠绣女徒,现在,该区的乡镇企业中,已有2千至3千多个从事家庭手工业的妇女成了多面手,在对外加工业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3.就地取才,因才置宜,自己学用科学技术,也带动左邻右舍学用科学技术。农村中的乡、村干部或当过干部的农民,有一定经营管理经验,接受党的政策快,因而成了农村中较早劳动致富的人。山西省应县一份调查报告说明,在20989个专业户中,这部分人占了43%;其次是回乡知青、复退转业军人,他们有知识,有点子,信科学,占42%;再次是有一技之长的能工巧匠,约占9%。这些人不仅是劳动致富的模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进分子,具有继承我国农民优良传统和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的一些新气质,而且是农村中对科学技术的追求者、示范者和传播者。4.不仅走出家门村门,跨区过省,而且有的还出国学习农业科学技术。如上海市郊区,已有23位青年农民出国学习水稻、蔬菜、花卉与种养技术。5、是上述四种方式的相互混合的方法。这种混合的方法,比较有利于选取最佳方案。事实上,目前农村所使用的方法,都并非絶对地固定哪一种,而是请中有学,学中有请;帮中有学,学中有帮;出中有进,进中有出。
1985年中国家科委拟定的“星火计划”,提出把科学技术引向农村,推动乡镇企业技术进步。中央领导同志对此强调指出,这是一件既有现实意义又有长远利益的事业。进行农业结构的改造,不发展乡镇企业不行,发展乡镇企业不依靠科技不会有前途。两者结合将可能闯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新路。因此,作为一项基本政策长期坚持下去,必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三,广大农民对于改革陈旧观念提高思想觉悟的渴求日益迫切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经指出,人们在改造环境的同时也改变了自己。因此,我国广大农民在改造农村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的同时,首先无疑也在改变着自身的素质和许多陈旧的观念,而逐步形成更加完善的素质和更多新的观念。
他们正在日益渴求的农、工、商、才四者逐步统一起来的观念,是促进农民素质总体改善的重要动力。面朝黄土背朝天,满身是泥巴,双脚是牛粪。这就是过去农民留给人们的形象。可是现在这种形象已经发生了变化。“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无才不兴”既是农民向传统观念挑战的宣言,又是推动以往单纯农民素质向农、工、商、才多种化素质前进的力量,因而引起农民总体素质的改善。现在由农民转化为工人、为脑力劳动者、为企业家的,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确实不算罕见,这是合乎规律的发展。国务院农业发展中心发言人指出,到本世纪末,我们有可能把50%以上的直接从事农业的过剩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部门。现在的6000万农民转化为工人,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伴随这一开始的,是农、工、商、才多样化的农民总体素质的确立和农民对于传统观念的更新,由此而引起一系列的新观念、新品质。概括起来主要有:1.力求产品能做到高、精、尖、稀、优、偏、新,并以此取胜于人的竞争概念;2.力求实惠,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注重经济核算,以最少的代价取得最佳收入的效益观念;3.力求以才生财,重视智力开发,尊重科学技术和科学技术人员的知识观念;4.力求扩大纵向和横向关系,摆脱血缘和地缘关系,走向以业缘关系为主的交往观念;5.力求建立男女平等,分工合作,民主管理,劳动致富的家庭观念;6.力求摆脱金钱致上,门当户对,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旧习,开始重视对象才能,逐步赞同男嫁女娶的婚姻观念;7.力求改变生儿传宗,生女吃亏,多子多福,无后为大的传统生育观,代之以生男生女一个样和少生优育的生育观念;8.力求树立独立思考,追求进取,通过体力、智力,勤劳致富的观念;9.力求具有自己早富,同时带动左邻右舍共同富裕,富了不忘国家和集体的观念;10.富了敢于树立改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的现代消费观念。上述十个方面的新观念、新品质,是广大农村改革和开放成果的折射,是当今农民风貌和追求的豪光。
“文明村”的建设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形式,也是推动我国广大农村逐步走向富裕、民主和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形式。从社会生产三种情况看,它首先是物质生产的基本形式,包括农、副、牧、渔、加工、运输、交通、贸易等等活动,都是在“文明村”中进行或向外扩展的;其次是精神生产的基本形式,包括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思想、道德、纪律等活动,以及精神生活、精神享受一系列的活动,无不与“文明村”的建设息息相关;再次是人口生产的基本形式,包括计划生育、卫生保健、幼儿教育、家庭教育、中小学教育、业余大学、中专教育、劳动职业教育、老年农民退休和尊老爱幼教育等活动,体现“文明村”建设在这些环节上的有机调配。根据近几年农民建设“文明村”的情况,其主要做法是:1.广泛制订乡规民约;2.从基层抓起,从建设“文明家庭”抓起;3.大力提倡兴办公益事业的义务劳动和致富扶贫、互帮互助的新风尚;4.开展群众性、经常性评选先进、表彰先进的活动;5.落实包教责任制,做好后进个人的思想转化工作;6.关心老年人,发挥他们在建设“文明村”中的重要作用;7.因地制宜,开展健康活泼、乡土气息浓厚的文化体育活动,陶冶人们的心灵,培养人们高尚的情操。当前,“文明村”的建设还处于发展过程中,本身也存在如何进一步全面提高的问题。但它比之单纯的乡规民约阶段或“五讲四美三热爱”阶段,是大大地提高了的。能否说“文明村”建设的本身也存在着由比较低的层次逐步向比较高的层次发展、完善和提高?我们认为是可以的。
在我国广大农村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如同建设物质文明一样,必须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的作用。他们处在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一线,是党密切联系8亿农业人口的关键。这就必须把当前农村的整党工作搞好。这不仅是促使农村物质文明建设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更是推动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兴未艾的重要保证。
(这是作者发表在《探求》1986年第3期上的论文。)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