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建构虚拟科学园区,推进闽澳台科技合作上新高度


  为了有效地推进上述各项合作,必须引入新的合作方式,这就是通过建构虚拟科学园区(下称虚拟园区)方式走一虚实并行,相互交织的合作路径。
  
  一、“虚拟园区”的发展模式
  
      1、“虚拟园区”的概念与内涵
  
  虚拟园区是一种新兴的组织观念。具体地说,它是由彼此相互独立的创新平台为了一定的目标所组成的合作伙伴网路;虚拟园区的总目标,是克服空间和时间的局限性,强化对外部资源的利用。因此,广义上说,它是没有“边界”的科学园区。
  
  从现实看,应该说,自“VR”(虚拟现实技术)走出实验室后,“虚拟”总是与实现的“扩张”联系在一起。例如,在资讯科学中,虚拟的记忆体管理使记忆体的逻辑容量大于其物理容量。这一“扩张”体现在虚拟园区的特点上至少有三:第一,开放性。虚拟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它极具优化外部资源与网路关系的能力,有利于引入外部资源。第二,导向性。网路的运行以共同目标为导向,为了完成网路使命,各方互扬所长而不需要通过“行政途径”来协调。第三,集成性。虚拟组织通过跨地区、多方位地集成分散的知识、技术、资讯,有利于缩短研发过程。这三点相互依赖、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虚拟园区”的概念与内涵。但其核心主要是集成性。也就是说,依托“集成”实现了传统的成功因素向新的成功因素扩张,从而提高了的效益量极。
  
  2、关于“虚拟园区”的建构设想
  
      (1)目标定位。
  
      虚拟园区的目标是确立有利于充分利用外部优势、有利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目的,以及有利于今后虚拟园区内涵、外延的扩大与延伸。因此除如前所述的“集成导向,共创发展加速度”做为核心定位外,还可以有与其他目标相联系构成的其他基本目标。
  
      (2) 基本架构
  
      科学园区是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平台。因此,在发挥园区的自身优势,强化外部资源利用上,可以是形式多样的。但从国外经验来看,“专案─委托加工─工厂虚拟”是基本方式。从项目意义上说,我们认为,从前瞻性看,可以是“闽澳台的尤里卡”;从现实角度看,可以是科学园区的更新。福建在科学园区建设上,已走过了量的扩张阶段,现在加速由量向质提升发展的步伐。 因此,我们认为,现阶段虚拟园区的架构可以是“三个虚拟中心,一个R&D系统”组成。
  
      “三个虚拟中心”:
  
     (1)创新技术交流虚拟中心。所谓创新技术交流虚拟中心,是指在网际网路设置专页,传送科学园区、产学研机构、企业等高技术产业技术资讯,并与相关专页连线,以促进产业技术资讯交流。设置创新技术交流虚拟中心,有以下的优点:①可以让入网者容易取得所需之技术,以及解决技术问题的相关资讯;②可以对高新技术、创新技术的关心者提供技术资讯;③可以使科学园区技术交流、学术活动、企业合作与交流的活动更趋活跃。
  
      (2)创意期货网上市场。创意期货网上市场具有其他商品期货市场的属性。只是交易的标的物主要是科研成果,即可在网上进行交易。很明显,这一市场将高新技术走向、趋势能迅速地反映在价格上。因此,创意期货网上市场是一个有益于创新且极富潜力的市场。
  
      (3)R&D虚拟中心。R&D虚拟中心有别于研发应如何满足营运的需求。它是以研发与营运为相辅相成的合作伙伴,进行双向的良性互动。因此,主要是通过合作研究的方式,将各研究机构(学校、企业研发部门与政府研究机构等)之资源集结、降低R&D之成本与风险,发挥整体科技资源之综效。合作网路的各成员(包括科技知识之创造者与使用者)彼此之间能基于利益而结合,进而发挥相乘效果。更重要的,在这样的网路关系下,网路成员并不仅局限在同一科技领域,而是多重科技之结合。
  
      “一个系统”,即闽澳台REP系统:
  
      所谓REP系统,即科研(Research)、教育(Education)、生产(Production)联合体。当今世界上REP系统,主要是通过科技资源的空间移动、重新配置和优化组合。建立福建、澳门和台湾的REP系统已具备条件。REP系统,应以三地的科技产业的发展与竞争力的提高为目标,即通过技术开发能力、生产能力、金融能力和市场能力的优化组合,形成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能力的新的生产力。
  
      就近阶段而言,REP的系统目标类型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1)技术扩散导向。以商业性开发为目标,主要把先进、成熟、适用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满足企业对科技的需求,促进新技术公司的生成。
  
      (2)“技术推进导向”。R&D只涉及中间阶段(应用研究、技术开发),而REP则有重点地延伸到发展相对优势的高附加值的产品、产业。与此同时,大力向工业发达国家出口技术性服务。
  
      (3)合作建立一批高科技企业。通过开发利用内地丰富的科技智力资源优势,紧密结合台湾、澳门灵活的市场机制和资金优势,运用多种合作方式创办一大批实力较强,拥有三地合作优势的高科技技术企业。
  
  此外,关于虚拟园区的管理问题。虚拟园区总体是“无为而治”的。但由于虚实相间的因素,要涉及到一些必要的协调,特别是对虚拟企业层面更是如此。因此,可以采取评价指标管理。
  
  二 、对闽澳台高技术产业合作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个国家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是技术、组织、管理及社会创新方面的结合。因此,我们认为,建立“虚拟”研发平台,对闽澳台高技术产业发展是一个有潜力的新增长点。基此观点,建议如下:
  
      1、推进传统线性创新模式向非线性创新模式转换。
  
      由于传统的发展逻辑已经难以承担科教兴国的重任,因此这一转换至少含三个层次:一是创新政策与经济政策融为一体;二是创新目标由“模仿创新”向“优势创新”转变;三是创新体系由单一结构向国际化、区域化的“互联网路”转变。这“三大跨越”可以作为组建虚拟园区的基础工程。
  
      对高技术产业发展要从区域扶持向产业扶持转变。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围绕塑造闽澳台的竞争强项,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前瞻性技术,并进行二次创新,这些工作都可以通过虚拟园区进行,从而走一条“一号机引进──二号机创新──三号机出口”的新路子。
  
  2、建立三个体系网路
  
  在组建虚拟平台过程中,至少建立三个体系网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开发体系;建立以科研机制和高等院校为主体的科学研究体系;建立社会化和科技服务体系。
  
      要创造条件,加快R&D活动的网路化进程。使更多有实力的企业成为“网上企业”,参与资讯时代的国际企业科技合作,在与国际市场紧密关联的实践中形成全球性企业网路。由于美国是高技术发展的制高点,因此,虚拟园区的内涵、外延都要扩大。要以进入美国市场,与美国科技界、企业界连接触合,包括学术研讨会、代培研究生、讲学进修、合作研究、联合建造、技术转移(或委托加工)等等作为虚拟园区的发展目标。
  
  此外,很关键的一点是强化资讯资讯建设。闽澳台三地中小企业约占全体企业总数的90%以上,而中小企业对于产业资讯的收集、整理及应用能力较薄弱,有赖各级政府特别是科技管理部门协助建立产业资讯系统,以提升其竞争力。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第一、在科技发展上,与工业发达的经济体相比,闽澳台都凸现出发展的差距,但是,在当今世界的大变动中,“后来居上”的规律没有变。第二、把闽台科技合作推向一个新高度,需要各方科技界、产业界、金融界等各界人士开拓性努力,要进一步开发互补性,善于利用各种有利因素,把福建、澳门和台湾的现实优势、潜在优势紧密地结合起来,那么,就会出现多赢的局面,就会进一步促进三地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吴志良等编者 《澳门1997》、《澳门2001》、《澳门2002》 澳门基金会出版
  
  2、陈多等编着《澳门纵横》新华出版社
  
  3、杨道匡等着《澳门经济述评》 澳门基金会出版
  
  4、余振等编着《澳门:超越九九》 香港广角镜出版社出版
  
  5、陈致平主编《2002澳门年鉴》 澳门特区政府新闻局出版
  
  6、杨允中着《微型经济:定位与发展》  澳门经济学会出版
  
  7、刘伯龙  陈守信编着《澳门:发展与改革》  澳门社会科学学会出版
  
  8、王建明、毕福臣着,《台湾省地理》,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9、福建省统计局:《福建对外经济统计年鉴》2002年版。
  
  10、严正、夏桂年等:《闽澳经济关系》,澳门基金会出版,1997年版。
  
  11、马元柱着:《WTO框架与福建外向型经济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2、林世渊:《从纳米列车看台湾纳米技术的发展》《海峡科技与产业》2002年第2期
  
  13、林世渊:知识经济与科学园区演进.东亚第三届科学园区年会论文集.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1999。10
  
  14、王开明:《海峡西岸走向繁荣》,海峡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15、福建《五十年丰碑》编委会:《五十年丰碑》,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6、《台湾研究》(季刊),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台湾研究会主办,2002年1-4期;
  
  16、《台湾研究集刊》(季刊)厦门大学台研究所主办,2002年1-4期;
  
  17、《现代台湾研究》(双月刊),福建社会科学院现代台湾研究所、福建省中外企业家联谊会  联合主办2002年1-6期;
  
  18、《亚太经济》(双月刊)福建社会科学院亚太经济研究所主办,2000-2003年各期。
  
  19、澳门国际银行网站资料
  
  20、朱丽兰.知识正成为创新的核心.全球科技经济瞭望.1998。11  
  
  21、齐二石.现代IE理论与发展特征.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5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