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略述中国南方的梯田稻作文化

  【中文摘要】梯田稻作文化在长江以南的丘陵地区相当普遍。云南哈尼梯田是一个典型。隋唐时代,南方梯田进入大发展阶段。宋代,随着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梯田在南方大规模开发起来。中国古代南方梯田稻作文化已经属于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关键词】中国南方地区 梯田 稻作文化 开发
  
  Abstract:Rice cultivation on terrace fields is common in the hilly areas to the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The terrace fields in Hani, Yunnan province are typical. The terrace fields in the south began developing since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and reached the peak in Song Dynasty along with the country's economic center moving from the north to the south China. The culture of terrace field cultivation in the south is a part of the Chinese culture. 
  
  Key words:South China terrace field rice cultivation development
  
  如果说1987年浙江省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文化遗址中发现的150吨稻米碳化稻谷殻是公元前5000-公元前3000年长江下游以南地域的水稻种植相当规模,那么,今年6月下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东埔寨首都金边召开的第三十九届世界遗产大会决议云南哈尼梯田稻作文化列入《世界遗产名録》则是中国南方稻作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值得加以关注和研究。本文拟就以哈尼梯田稻作文化为代表的中国南方梯田稻作文化作—阐述。
  
  哈尼梯田位于离昆明市270公里的云南省元阳县哀牢山南部,离县城南沙镇约30公里。整个梯田幅员166平方公里,包坝达景区、老虎咀景区、多依树景区和箐口景区,由山脚延伸至海拔2000多米的山顶高处,梯阶达3700多级,倾斜度15-75度。整个景区融合山顶的箐林、山间的河流、山腰的村寨和山下的梯田“四素同构”的特色,反映出精密复杂的农业、林业及水源分配系统和经过长期历史而形成的独特社会、经济和宗教体系,彰显了人与环境互动的生态模式;即人住的村寨建筑在箐林的山凹中,由一座座古意盎然的蘑菇屋组合而成、箐林矗立于村寨的上方,以提供人们用水、用材、薪炭之用,但其有神圣不可侵犯的“寨碑森”:梯田则位于村寨的下方,用以种植水稻,提供人们生存发展条件的粮食(图一)
  
  图一 哈尼梯田(选自《星岛日报》2013年7月3日)
  
  据《尚书》记载,早在3000年的春秋战国时代,哈尼族的先民“和夷”在其居住的“黑水”(今四川省大渡河,雅砻江、安宁河流域)已经开垦梯田种植水稻,至唐代初年(约1200年),哈尼族人在红河南岸的哀岸山区定居下来,开垦大量梯田种植水稻为生。于是梯田稻作文化成了哈尼族的灵魂。据说哈尼人往往把一生与梯田缠绕在一起而形成一种民俗,流传至今的“命名礼”就是这种民俗的象征,即当一个哈尼族人出生时,家人举行一种梯田劳动仪式,在院子的地上画一个象征梯田的方格,如果是生男孩,就由一个七岁的男孩用小锄头在方格内表演挖梯田的动作;如果生女孩,就由一个七岁女孩在方格表演摸捉黄鳝的动作,经过这一仪式,纔可以拥有自己的名字。如果一个哈尼人去世了,则将其尸体埋葬在梯田旁边的山坡上,意指其在另一个世界里守望着梯田。据云南者社会科学院史军超先生调查,直到今天,哈尼族人仍然把生育子女命名与梯田联系在一起,说是“大田是哈尼的独儿子,大田是哈尼的独姑娘,世代祖先传下的古规,哈尼要像对儿女一样守护梯田。”
  
  哈尼梯田是一个典型。其实梯田稻作文化在长江以南的丘陵地区是相当普遍的。隋唐时代,随善南方的不断开发南方梯田进入大发展阶段。史籍中有大量关于梯田的记载,例如广东“新沐等川山田,楝荒平处为町畦,饲春,丘中聚水,既先买脘鱼子散于田内,一二年后,鱼儿长大,食草根并尽。既为熟田,又收鱼利。及种稻,且无草。”这说明广东的梯田已出现了综合利用的生态模式。
  
  到宋代,随着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梯田在南方大规模开发起来,范成大在《骖鸾録》一书中对江西宣春县仰山的梯田描写:
  
   “出庙三十里至仰山,緑山复乔松之磴甚危,岭阪上皆禾田,层层而上至顶,名梯田。”
  
  福建“其人垦山陇为田”曰梯田。
  
  至元代,广西龙胜县龙脊梯田也很出名,据龙胜当地人说:——“山是龙的脊,田是云中梯。”龙脊因山脉如龙脊而得名,山脉左边是桑江,右边是壮族和瑶族先人开辟的梯田。梯田属于两个古老的平安寨和大寨。平安寨旁的梯田叫龙脊梯田,是壮族人耕种,大寨的梯田叫全坑梯田,是红瑶人耕种梯田。平安寨梯田有“七星伴月”和“九龙五虎两个景观;全坑梯田有”大界千层天梯、“西山韵乐”和“金佛顶”三大景观。十分壮丽。贵州省惠水县的苗族摆榜梯田共1万亩,海拔1450米,周边有草原,仿佛将中国南北方的力与美巧妙结合起来,另有特色。
  
  到了明传时期,在三山四水一分田的南方,由于人口增多,加上生产工具先进,人们大量开辟梯田种植水稻,以满足人们的粮食需求。幷且在史书上出现了系统的梯田的论说和记载:
  
  “梯田,谓梯山为田也。夫山多地少之处,除垒石峭壁例同不毛,其余所在土山,下至横麓,上至危巅,一体之间,载作垂磴,即可种艺。如土石相伴,则必叠石相次,包土成田。又有山势俊极,不可展足,插殖之际,人则伛佝蚁沿而上,褥土而种,蹑坎而耘。”
  
  中国古代南方梯田稻作文化已经属于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正如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Henry Kissinger)博士在他的巨著《论中国》一书中给予肯定的描写:
  
  “古代中国疆域最大的时期,文化势力圈覆盖整个亚洲大陆,远非欧洲国家可比……从北部,绵延至西比利亚的草原和森林,到南都的热带雨林和层层梯田的水乡,东部港湾密布,运河交织,渔村点点,西部有戈壁荒漠及终年冰雪的喜马拉雅山。疆土辽阔的中国加深了自成一体的观念。皇帝威加海内,“君临天下,”或者说“天下一统”(第五页)。

  (黄启臣,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