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英德牛栏洞遗址坐落在史前遗址群中,当地的石灰岩喀斯特地貌和生态环境适宜古人类的生存,也具备了稻作农业发源的各方面有利条件。遗址的发掘和测试为稻作起源研究提供了难得的数据和资料。今后还会有更重大的发现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牛栏洞遗址 古人类 生态环境 稻作起源 研究
Abstract:The site of Niulandong locates among groups of pre-historic sites in Yingde. The karst landform and biological environment there were not only suitable for the living of remote ancestors, but also bore positive conditions to the origin of rice planting. Discoveries from this site provide valuable data and materials for the study on the origin of rice planting. More important achievements will possibly be made in the future.
Key words:site of Niulandong remote ancestors biological environment origin of rice planting study
最近,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报导,考古工作者在伊朗西部札格洛斯山脉山麓的Chogha Golan地区发掘出目前最早的人工种植、栽培的小麦、大麦、扁豆等遗存,测年结果在距今12000-9800年间。由此引发了学术界和媒体对农业起源问题的新一轮关注和讨论。
农业起源是长期以来学术界十分关注和热衷研究的课题。这一课题又可分解为几个方面,包括小麦、粟、黍等旱地作物的驯化、种植,水稻的驯化、栽培,家畜的驯养,以及具有可食性根茎、瓜果植物的驯化、栽种。学术界探讨这些与现代人类生存密切相关(民以食为天)的动植物于何时、何地、在何条件下被先民认识、选择、驯服、养殖、栽种,经过怎样的过程成为人们高度依赖、不可或缺的盆中餐,对此提出了很多的理论和假说。
中国被认为是粟、黍作物(北方)和水稻(南方)的起源地。多年来,考古科研工作者不断东挖西探,北找南寻,致力得到更精确、更充分的证据,将农业起源的细节搞清楚,将作物、家畜的栽种、驯化过程重建起来,并对农业起源的动因、机制做出科学的理论阐述。每每有新的发现和研究结果,学术界都会屏息审视,或争论,或欢呼,都是缘于这个问题实在太重大,太敏感,大家都想得到坚实的证据,都想破解这些科学的难题,都想得到确凿的答案。几年前,在湖南省道县玉蟾岩遗址,1万年前的人工栽培水稻被发现;近年,河北武安磁山遗址出土的已被驯化的黍粒的年代被推前到距今 1万年左右,江西万年仙人洞出土的陶器被测定为距今2万年,并认为可能导致1万年后的水稻栽培。这些发现都引起过轰动,都引发过热烈的讨论。
其实,广东英德牛栏洞遗址的相关材料同样重要,不应该被忽视。这里发现超过1万年的人工栽培水稻硅质体的消息,是我在阅读1999年12月在英德召开的中国中石器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石器文化及有关问题讨论会论文集》)时得到的,而且知晓所发现的是处于演化阶段非粳非籼性质的水稻。这是由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顾海滨研究员和北京中国农业大学的张文绪教授共同发现的。
这一发现的公布,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和讨论。由于当时还未来得及做深入的分析研究,同时遗址T1方还未发掘到底,有些学者提出了一些质疑。在此情况下,自2000年以来,以领队张镇洪教授为首的中山大学岭南考古研究中心(2007年改为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岭南考古研究专业委员会),组成有多学科参与的牛栏洞稻作起源综合研究组,对遗址出土的文化遗存进行系统的整理分析,包括出土的石器、陶器、骨器、蚌器的类型、技术和功能,动物群的组成和个体特征,出土的人骨、人牙的解剖学和演化特点等。这些研究使牛栏洞遗址的信息逐渐丰满、翔实起来。研究组于2011年3月对遗址进行了补充发掘,将第一次未挖到底的T1方由2.66米挖深至4米,到达基岩面,并系统地采集了孢粉、硅质体、年代、粒度等分析样品,送交以郑卓教授为首的中山大学地学院地球科学系环境考古研究室进行了一次系统测试,所得的结果和顾海滨研究员、张文绪教授当初的结果吻合,数据的可信度得以验证和强化。据悉他们检出的水稻硅质体在不同层位中有所变异,从早到晚显示出从原始到进步的演化过程。这种结果为稻作起源研究提供了难得的数据和资料。
课题组对遗址周边地区进行了调查,踏勘路线总长超过15公里,目的是调查遗址所处的地理环境、自然生态及古人类打制、磨制石制品的材料来源等。粤北是广东省乃至华南地区史前文化遗址众多的地区:牛栏洞遗址北面80公里处坐落着马坝人遗址(距今12.9万年)和石峡遗址(公元前2700—前2300年),其中石峡遗址出土过大量碳化谷,地处产水稻的地方。北面约10公里处有英德境内沙口镇史老墩遗址(距今6000—5000年)、狗了冲旧石器遗存采集点(可能是旧石器晚期),东南面约30公里有英德青塘镇的朱屋岩遗址、仙佛岩遗址、吊珠岩遗址、狮头岩遗址等,南面约20公里有英德宝晶宫旧石器采集点。由此可见,牛栏洞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坐落在史前遗址群中,说明自古以来先民在这里生生不息,延绵不絶。
史前人类在这里生存繁衍,得益于当地石灰岩喀斯特地貌和生态环境。这里大大小小的溶洞数不胜数,是古人类理想的栖息地;这里植被茂盛、河网纵横,为从事狩猎、生产的古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源;这里气候温暖,水源充足,为农业生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遗址东侧为北江古河道,河漫滩上的砾石层厚1-6米,砾石大小混杂,多数砾径在10厘米左右,形状呈扁平状或长条状,磨圆度较好,是制造石器工具的良好原料;牛栏洞前地势平缓,是当今农业种植区,远古时期也该适宜作物栽种。
课题组通过动物考古学研究,发现在动物种类上,偶蹄类占多数(60%),大小鹿类占偶蹄类动物的75%,而在年龄分布上,青壮年个体占65%之多。课题组认为:牛栏洞遗址附近没有悬崖峭壁的地形,不像山西峙峪那样,古人可以把整群食草动物赶下悬崖进行狩猎,由此推测,大量的青壮年动物只能从饲养中获得。如果这一推测成立,家畜饲养在牛栏洞已经开始!当然,这样的结论还需更深入的组分、形态和DNA分析加以验证。
课题组的另一项研究结论是:这里的陶器工艺表现为原始到进步,由不成型一直发展到有粗绳纹的粗褐陶,同时还有石刀、骨刀、蚌刀,应该与收割作物和采集野生植物的种子、果实有关。
岭南地区气候条件温暖、潮湿,光照充足,适合稻谷的生长。众所周知,农业的起源除了有适合的温湿和光照条件外,还需要具有野生的种苗。野生稻在粤北地区普遍存在,在整个岭南地区也多有分布。因而,牛栏洞遗址所在的地区具备了稻作农业发源的各方面有利条件。
课题组的勘探表明,以狮石山为中心半径2公里的范围是古人类主要的活动场所。狮石山溶洞发育,牛栏洞只是靠近山脚的一层,半山处还有几处洞穴,崩塌了的洞内堆积虽然还未仔细调查和试挖,但地层中已有古生物化石暴露出来,如果有计划地进行系统发掘应该会有其他重要发现。《英德牛栏洞遗址——稻作起源与环境综合研究》一书的出版仅仅是一项重要成果的初步宣示。我相信在各位同仁的不断努力下,会有更多的证据和更大的成果展示在世人面前,对农业起源的研究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星,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