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香蕉枯萎病”为害严重必须尽快控制


  香蕉是我省最大宗的水果,1998年种植面积为79433公顷,产量1642100吨,占我省水果总量的322%。香蕉不仅要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水果消费的需要,同时还要出口创汇。但近年来,在我省局部地区发生了香蕉枯萎病,此病发展迅速,防止困难,为害严重,必须引起我省的高度重视,以便尽快控制。

  香蕉枯萎病于1967年在台湾首次发现,约5年的时间蔓延全岛,几乎摧毁了台湾的香蕉生产,经多年的艰苦防治,才逐渐恢复。在今天,台湾的香蕉仍然受此病的为害,减产在20%以上。

  目前,香蕉枯萎病已在我省番禺、中山等地区小面积发生,但病害的严重性和迅速蔓延,已给病区蕉农造成恐慌,已构成对我省香蕉生产的最大威胁。我国大陆对香蕉的引种极不规范,此病又是通过带菌的组培苗或吸芽传播,如果再不采取果断措施,有效地遏止病害的蔓延,那么,用不了多少年,广东以及华南各省的香蕉必将遭受毁灭性的灾害。

  当前,香蕉枯萎病尚局限在我省的局部地区,病害尚未达到爆发和流行的程度。因此,目前的首要任务是:迅速对疫区采取扑灭措施,彻底控制此病的扩散和蔓延。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香蕉产区的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将香蕉枯萎病的防治工作提到议事日程,做好各项的防治工作。

  二、由省农业厅主持,开展香蕉枯萎病的普查工作,查清疫区范围,并组织疫区内有关单位,实施有效的控制和扑灭工作。密切注意枯萎病的发生和发展。

  三、由省科技厅牵头,组织华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单位,进行科技攻关。

  四、落实经费,尽快拨出专项费用,以保证研究和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2000年12月)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