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CEPA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若干问题研究


  福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中点,位于上海、香港和台湾“大金三角”经济圈中心,具有东临台湾、南承香港,北接上海、西对中部腹地的优越地理条件,区域合作前景可观,辐射半径大,覆盖面广泛,聚散能力强。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进一步培育壮大中心城市,既是我省顺应区域竞争规律必须迈出的重要一步,又是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战略重点。根据CEPA与新一轮区域经济合作课题研究要求,本课题围绕加快福州、厦门、泉州中心城市发展,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带动城乡统筹发展,重点对培育壮大中心城市问题进行思考。
  
  一、空间布局要突出三大中心,实现三层联动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关键要有中心城市的强有力带动,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区域之间的相互协调。而这恰恰是我省的弱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区域内城市发展形不成整体优势。城市数量少、规模小,大中城市占全国大中城市总数的2.6%,位列东南沿海五个省份末位元,难以形成区域发展的支撑力量。城市规模结构呈两头大、中间小状态,全省有100万人以上特大城市2个,20万人以下小城市15个,其中不足10万人的有7座,区域内城市等级结构很不合理,缺乏发挥传导作用的中间层次城市。甚至在区域内城际竞争中,大城市处于绝对优势,其他中小城市不能很好衔接,难以形成完善的城市网路体系。二是城市发展在区域内尚未形成主导作用的经济中心。一方面城市密度稀疏、分布失衡,全省每万平方公里城市密度为1.9个,仅是山东的63%,江苏的48%,浙江的54%,广东的69%;位于沿海地区的福、厦、漳、泉、莆GDP总量已占全省的82.6%,但仅辖10个设市城市,而其他地区城市数量则达13个,布局上城市设置与经济发展不相匹配;内陆山区城市由县城升格而形成的“准城市”状态,明显存在着“小城区、大农村”特征,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推动力远不如沿海地区,甚至有12个城市的城市化水准低于全省平均值,有的城市化率达不到15%,区域经济从整体上缺乏核心辐射源,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受全国其他大城市辐射的物件。另一方面,城市发展由于区划、体制、观念上尚有诸多障碍,还存在各自为政、自成体系、重复建设等问题。以闽南金三角为例,论经济规模,泉州最大;论产业优势,厦门最强;论发展腹地,漳州最近,但由于三个城市长期以来若即若离的关系,区内产业联系仍然偏弱,合力效应仍然不强。厦门作为省内龙头,虽有较强的经济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但由于受地理条件限制,缺乏经济腹地,其地位和作用却难以体现。上述问题,是我省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提出闽南金三角经济区、闽东南沿海经济区、海峡西岸繁荣带三次区域形象不能定位的主要原因,不仅加重了区域内部协调发展的矛盾,也使促进区域发展的措施因缺乏有力的空间和载体支撑,而难以具体落实。现阶段,应立足在省情实际上,把发展中心城市作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首要环节,努力构筑经济强劲发展的载体。
  
  加快发展中心城市,必须从单个城市的扩张式发展转向培育区域整体优势的集聚式发展,走全方位、多层面、一体化推动的路子。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虽然在空间上是指以福州、厦门为中心,以闽东南地区为主体,北起浙江温州,南至广东汕头的台湾海峡西部海域和陆地,但这一战略首先是立足福建,涵盖了全省范围,体现了分工的层次性和发展的统一性,这为我省坚持区域发展按照三个层面同时推进,城市发展实现中心突破、三个层次联动的格局提供了新的依据。随着我省福温、厦汕、赣龙省域铁路网和“三纵四横”高速公路网的加快建成,南联北接、东出西进通道将全部打通,形成省内4小时经济圈和省际8小时经济区,县域中心城市基本上在1个小时内可通达,山海自然隔阻在地理空间上被彻底打破,沿海区域范畴将扩大到全省,这为城市空间布局的有序调整创造了新的条件。近两年来我省中心城市建成区的规模范围已不断拓展,有的已扩张到上百平方公里,形成都市圈框架;现代交通发展在快速通道沿线已形成了新的城市带,城乡结合部不断伸展着新的城市空间,这个趋势为全省中心城市的整体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础。因此,就全省而言,加快发展中心城市的思路,应在布局上统筹考虑城乡一体化发展,注意三个层次中心城市的相互推进、有序联动,在优先发展省域大型中心城市,着力构造区域发展核心辐射源的同时,充分发挥中间层次城市的作用,加快发展地区性中心城市,有重点地培育壮大县域中心城市。让龙头城市的功能一层层分出去,把腹地一层层带起来,形成有序合理的城市等级规模结构,形成设置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进而形成统筹城乡协调的城市发展体系,让区域竞争优势通过城市群的形态多层次地表现出来,让各个层次的城市活力通过区域集聚效应充分体现出来。
  
  整体有序推进中心城市发展,在空间布局组织上应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快速交通体系为依托,积极促进都市圈建设,聚合城市集群优势,并由点到面、到线进行设计。一是以闽东南沿海一线为重点,首先加快福州、厦门、泉州三大省域中心城市发展,并以福州为中心构建闽江口城市群,把宁德、南平两市的产业和市场纳入区域分工协作范围,带动闽东北地区发展;以厦门为中心构建厦门湾城市群,把漳州、龙岩两市的产业和市场纳入区域分工协作范围,带动闽西南地区发展;以泉州为中心构建泉州湾城市群,把莆田、三明两市的产业和市场纳入区域分工协作范围,带动中部地区发展,形成三大都市圈基本框架。二是以我省城市群的二级结构为重点,依托福、厦、泉三个都市圈,加快宁德、莆田、漳州、南平、三明、龙岩6个地区性中心城市和福清、永安、邵武3个经济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福清是著名侨乡,地处中部沿海突出部,拥有大规模土地成片开发优势,且拥有松下和江阴深水港,人口与产业集聚效应强,可分担福州中心城市部分职能,带动平潭与永泰发展;永安是重要原材料工业基地,地处闽江上游沙溪流域,具有与沿海腹地和闽南地区经贸联系的优势,能带动大田的发展;邵武是闽北交通枢纽,地处富屯溪流域,具有闽赣联系的基础,能带动建宁、泰宁和光泽发展。这三个城市发展有利于优化我省在中间城市布局上的空间结构。三是以形成现代交通沿线城市伸展带为重点,培育壮大连江、福鼎、福安、霞浦、武夷山、建阳、建瓯、仙游、江口、石狮、南安、晋江、安海、东山、诏安、龙海、角美、长汀、漳平、大田20个县域中心城市。经过若干年努力,全省将拥有32座等级规模不同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总体上呈现福州、厦门、泉州三个特大型城市框架;由福鼎至诏安,包括闽江口、泉州湾、厦门湾城市群在内的沿海一线纵向城市密集带;北以福州为龙头对接南平至邵武沿闽江流域伸展,中以泉州为龙头对接三明沿泉三高速路伸展,南以厦门为龙头对接龙岩沿漳龙高速路伸展的三条横向城市发展聚合轴,基本上与省域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网布局相吻合。整个发展将建成海峡西岸城市连绵区,成为我国环海岸城市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继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辽中地区、胶东半岛、江汉平原城市群之后的我国第七大城市群。
  
  当前,主要应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完善基础。
  
  抓住关键,是指我省把做大做强中心城市作为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整个城市发展要首先注意强化经济和人口的空间集聚,着力促其壮大规模,形成中心。这必然涉及复杂面广的行政区划调整问题。省里应尽快出台政策,适当打破现有城市发展中管理体制的限制,适当放大城市边界限定,赋予分级实施行政区划调整许可权。在基本维持地级市行政划界的同时,对同一区划内的县市镇合并和调整,应允许在行政区内调整解决;对跨地级市行政界限的城镇区划调整,可采取城市联盟的办法解决,以密切配合中心城市发展体系建设,促进城市体系完善,优化布局和分工。
  
  突出重点,是指围绕闽东南沿海一线这个发展最具潜力的经济增长密集带,突出建立都市圈这个关键,重点建设福州、厦门、泉州三个特大型中心城市,促其形成区域发展的极核效应。福州——要以现有的主城为依托,以空港、海港为导向,沿江向海,加快实施“东扩南进西拓”发展战略,把长乐市区、闽侯县城和南通、连江南部城镇整体纳入福州市区发展,形成一个以主城为核心,大学城、闽侯荆溪、南通至青口、长乐、马尾、长安至  头、琅岐七个组团为枢纽的布局结构,力争总人口达325万、建成区面积达350平方公里以上,带动闽江口城镇群的一体化发展。厦门——要以海岛城区为核心,走向岛外,着眼于全市行政区范围,把海沧、集美、杏林、同安城区整体融入市区发展,沿同集路和环同安湾“一线两环”三个发展轴拓展,形成环厦门湾由一个厦门岛为核心,海沧马銮城区、杏林集美城区、大同城区、马巷城区四个组团为枢纽,紧密相联东西海域两环的海湾型城市布局,力争连片建成区人口规模扩大到245万人以上、面积达300平方公里以上,带动岛内、岛外与周边地区城镇的互动发展。泉州——要以市区为核心,以港口为依托,以沿海、沿江、沿路的城市和卫星城镇为支撑,东进南下北拓,在进一步形成洛江中心区、泉港城区和江南、北峰、东海组团的同时,应把惠安洛阳和秀涂、晋江陈埭和紫帽、南安丰州和霞美等并入城区,拓展城市空间,通过完善内外环路网,大踏步向“两湾”扩展,形成以鲤城和洛江两个中心区为核心,东海、城东、北峰、洛秀、江南、泉港、滨海七个组团为枢纽的城市格局,力争连片建成区人口规模达230万人以上,面积达285平方公里以上,为加快泉州湾和湄洲湾城市群发展奠定基础。
  
  完善基础,是指围绕中心城市空间拓展,加大与城市发展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完善交通、能源、通讯、生态等基础设施和城市公用事业等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以尽快缩短城市扩张周期。目前,应按“城市扩容、交通先行”要求,以省域三大都市圈为枢纽,建设综合性的对外交通网络;以各个层次中心城市为枢纽,建设市域快速通道网路;以中心城区为枢纽,建设连接城镇、快速便捷的市区交通网络。重点是加快福州、厦门、湄洲湾等主要港口和沙埕、三都澳、泉州湾、古雷湾、东山湾等重要港区的交通连接线建设,尤其要撬开“东出西进”交通大通道,形成全省与沿海港口群相连接的交通网,缩短东西时空距离,让我省内地城市发展有更强的优势依托、有更大的拓展空间,让赣、湘等内陆省份成为福建中心城市聚散的广阔腹地。要加快福温、漳汕和赣龙铁路建设,贯通沿海铁路全线,形成“二纵三横”省域铁路网;加快双福、邵福以及南平和三明连接线、泉三、龙长、浦南和宁德至邵武高速公路建设,形成强化各条城市发展轴联系的高速路基本骨架。同时要加快沟通福、厦、泉的城际轻轨交通和三大中心城市环城高速路建设;加快闽江口、泉州湾和厦门湾城镇密集区快速交通网建设,形成福州至福清、连江、闽清、罗源、永泰的1小时交通圈,泉州至晋江、石狮、南安、惠安的半小时交通圈,厦门湾与东山湾联结至诏安、南靖、平和、华安的2小时交通圈。
  
  二、功能定位要融入区域整体,引导错位竞争
  
  中心城市作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要载体,很重要的是定位问题,并通过功能定位让各个中心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真正发挥有效组织生产活动、市场消费和文化传播作用。在加快中心城市发展过程中,省里应及时把握当前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有利时机,适时引导有关城市从定位不清中解脱出来,从趋同中走出来,促成各自资源的整合和调配,确定新的发展方向。
  
  福州、厦门、泉州三大中心城市发展的功能定位,必须根据区域发展要求,按照市场竞争规律,首先打破省域行政级别阻隔,树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观念,推动区域内市场一体化的形成。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目的是把福建放到环海峡经济圈的重要位置上去定位,摆到与长三角、珠三角携手并进的意义上去发展,充分发挥地处“两岸三地”结合点和“两个三角洲”联接点的区位优势,成为我国中西部腹地与世界经济交流融合的一个重要枢纽,为祖国统一构建一个有效开展工作的载体和平台。这一功能发挥有赖于城市间的互动互补。目前,福州、厦门、泉州三个城市在我省经济发展中都有着自身优势、资源优势和创新优势,在发展布局上都尽力往海滨、海湾、港口发展。如果能够服从区域发展的战略定位,把自身优势与区位优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在产业、资本、市场等资源要素上进行合理的集聚和配置并且对外扩散,在技术和体制上进行创新并且对外示范,必然会成为区域发展的新增长极。要达到这个要求,应做到定位清楚、分工明确、错位竞争。
  
  定位清楚,是指中心城市发展在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既要突出自己的地位和作用,又要根据自身的经济、资源、人文、区位、历史等因素确定目标。一是要从构建三个城市群或三大都市圈的目标出发,把福州、厦门、泉州作为带动区域发展的第一层次中心城市提出来,同时鼓励引导他们尽其可能有序扩张、做大做强,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这一思路是从区域的经济和城市发展角度提出的,不是要改变福州作为省会中心、厦门作为全省龙头的不争事实,是为了完善和聚合区域整体功能,进一步明确城市发展定位,与行政级别无关,不存在谁主谁次、谁高谁低、谁大谁小的问题,更不存在谁服从谁的问题。这有利于对闽江口、厦门湾和泉州湾三大城市群进行因势利导,形成以省域中心城市为核心,带动地区性中心城市,辐射县域中心城市,以城市带动村镇发展的格局。二是要从区域整体有机衔接和配套上考虑福州、厦门、泉州中心城市发展的目标,同时也要由经济发展和市场发展来确定城市定位。福州规模全省最大,有较强的科技文化和产业集聚功能,有交叉立体的现代交通网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且拥有闽江中上游地区以及江口周边地区广阔腹地,又是辐射范围达闽浙赣皖4省16个地市经济协作的重要城市,应明确定位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经贸中心城市、现代滨海港口城市,突出发挥衔接长三角、珠三角和对接台湾海峡两岸的商贸服务、物流枢纽、科技文教和交通资讯中心的作用。厦门发展全省最快,有较好的国际金融资本合作基础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础,有环球航运和国内航运的突出优势,港口吞吐能力很强,国际文化交流频繁,厦门港作为我国沿海的主枢纽港口之一,是亚太大陆桥运输的理想中转港,特别是厦门作为东南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视窗和龙头,在辐射和联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配置两种资源中处于重要节点的地位,应明确定位为东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城市、我国重要的港口风景旅游城市,突出发挥国际交流、对台合作、港口航运、金融服务、旅游会展和科技研发中心的作用。泉州发展环境全省最优,有发达的民营经济和密集的资金优势,有程度较高的产业集群和主导明确的重化工业,且拥有实力较强的侨、台、外优势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其经济总量已居全省各地市首位,位列全国地级市第三,特色商品制造业加工产品在全国著名,又是泉州湾、湄州湾城镇密集区的核心,区域积聚扩散能力很强,应明确定位为东南沿海先进的加工制造中心城市,现代港口工贸城市,突出发挥商品制造、石化工业、产品出口、商贸服务和机制创新中心的作用。
  
  分工明确,是指为了在功能上整体突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港口和口岸优势,三个中心城市都共同面对依托口岸资源加快发展的问题,必须充分考虑与周边城市的关系,加强城市间的分工和协作。分工越明确,协作性越高,其功能发挥就越充分,城市发展就越快。福州要朝全国运输主通道上的重点枢纽港发展,结合临海工业发展,加大对海空两港和以口岸集疏运为主体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健全口岸城市多功能服务系统,形成对内具有腹地大宗散货运输特色,对外具有中转换装功能的重要口岸,成为对台“三通”的重要口岸,以扩大城市对区域的聚集功能。厦门要朝国际性枢纽组合港岸发展,结合“以港立市”战略实施,大力推进海港、空港和资讯港建设,拓展航线和运输网路,完善国际化口岸城市的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形成我国枢纽港地位突出、航运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高的重点口岸,成为大陆对台“三通”的主要口岸,真正发挥区域的“龙头”作用。泉州要善于联接湄州湾两岸,重点放在港口,朝东南沿海主要工业中心港发展,结合石化、电力等大型临海工业发展,加强中转、接卸、储备并具有多功能兼备的港口群建设,形成以石化工业为主和多功能的国内外中转贸易港口,成为国际制造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
  
  错位竞争,是指为了形成区域城市的集群优势,必须整合三大中心城市的各自优势,既引导他们按照城市功能和发展基础,相对全面发展,又引导他们根据城市本性和发展特色,突出强项、独树一帜,以增强城市互动和内聚外射的活力。福州具有优越的物流枢纽条件和明显的科技后发优势,应着力打造区域的物流中心和科技中心,形成功能上与海峡东西两岸中心城市的互补格局。厦门不仅是对外开放的重要视窗和龙头,还经过多年对外开放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地方性金融资本,应重点构建国际航运中心和区域性金融资本中心,以带动产业升级,形成与“两岸三地”和“两个三角洲”在功能分工上的相互呼应。以整合区域产业分工看,泉州有强势积聚能力,应该把制造业中心的地位留给泉州,让泉州依托福州厦门两港优势,着重建设制造业中心,特别是要在商品制造业基础上,努力朝装备制造业中心发展,形成与福厦两大中心城市的紧密协作。
  
  三、产业发展要形成集群优势,强化分工协作
  
  产业是中心城市迅速发展的经济基础和重要依托。只有不断提升壮大城市产业,城市综合实力才能进一步增强。目前全省23个建制城市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综合经济实力已有较大增强,GDP占全省比重达73.6%,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全省84.2%;产业结构水准有所提高,2003年三次产业结构比重已由1995年6.7:60.2:33.1调整到5.2:54.7:40.1。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产业带动功能,基本形成了以福州显示器及配件、汽车及配件、软体、纺织等产业集群,厦门电子、纺织、化纤、食品、机械等产业集群,泉州纺织、建材、陶瓷、食品等产业集群为代表的三大城市产业群体,成为我省经济最为活跃、产业结构较为合理的地区,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但随着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的实施,我省城市必然要在更深程度上参与国内外产业分工合作;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城市经济也将逐步进入了以数量扩张为主向品质提高为主、以第二产业为主向第三产业为主转变的新阶段,这给我省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挑战。一是面临着增强产业产出能力的压力。全省建制城市建成区地均产出率、GDP总量和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全省的比重,分别为广东的63%、51%和47%,为江苏的54%、57%和42%,为浙江的64%、67%和56%。福州、厦门两个特大城市2003年地方财政收入总和,仅为广州的51.4%和深圳的49.7%,城市实力与先进省份相比差距在扩大。二是面临着加快结构升级的压力。在城市产业结构中虽然也以二、三产业为主,但第二产业仍以原材料工业或是轻纺工业为主,大多属于低技术含量、低度加工产品,三大中心城市的电子、机械、石化主导产业的专业性远比综合性突出。第三产业在福州、厦门所占比重已超过45%,但大部分城市所占比重低于全国城市平均水准,且内部层次更低,市场及服务体系尚不健全,与其他沿海省份城市相比存在较大的结构性差距。三是面临着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的压力。全省企业规模普遍较小,部分大型企业始终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龙头骨干企业的专业分工配套能力还很有限。企业生产和销售市场集中度偏低、规模效益差的问题,与长三角、珠三角企业群体相比差距更大。加快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必须以集聚产业优势为基础,加大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力度,推动产业优化和结构升级,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发展与中心城市相适应的新型产业。
  
  中心城市发展以集聚产业优势为基础,要适应我省工业发展处于中期阶段这一实际,坚持走突出工业、突破工业发展这条路子,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提高中心城市发展水准。福州、厦门、泉州发展都要形成“三、二、一”的产业格局,加快第二产业发展带动一、三产业发展,调整优化三次产业的内部结构,提升产业层次。第二产业应从更高层次上培育壮大产业集群来考虑发展,这是做大做强中心城市的一个关键性措施和重要抓手。重点是围绕电子、机械、石化三大主导产业,以建设福厦沿海电子资讯产品产业集群为基础,加快发展新一代数位音像、通讯终端及网路产品产业链群,发展规模化电脑及积体电路产业链群;以福建炼化一体化工程为契机,延伸石油化工、合成材料、精细化工等下游产品、重点推进聚氯乙稀、PTA、PX等石化中下游深加工项目建设,不断拓展石化产业链;以构建东南沿海重要制造业基地为目标,进一步增强汽车产业链、船舶产业链和工程机械产业链的整体活力,形成一批在全国具有优势和特色的大中型客车、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电工电器、环保机械等产业群体,并延伸轮式装载机、叉车、中压开关成套装置、中小型电机、特种漆包线、振动式压路机等产品产业链。同时,要以冶金、纺织、服装、鞋业、纸板、化纤等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一批产业集群,以电子资讯、生物医药、海洋利用、新材料为主要领域,形成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第一产业应充分考虑城乡产业融合,围绕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农村工业化进程,加快农业经济内部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与非农产业、城市与农村实现良性互动,提高县域经济的综合实力。重点要按照市场需求,做大水产、畜牧、花卉、果蔬和食用菌等农业五大产业,稳定粮食生产,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完善农副产品流通仲介服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第三产业应形成城市经济的主导,加快以口岸运输、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科技研发为重点的旅游业、会展业、现代物业、仲介服务业、资讯谘询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和科教文化事业等能够形成消费热点的新兴产业发展,吸引周边要素向中心城市集中。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提高中心城市发展水准,必须按照比较优势原则,突出地区优势特色,努力形成一批个性显着的特色产业基地,实现城市间产业功能的优势互补。就区域整体而言,全省在培育壮大一批产业集群同时,重点要建设电子资讯及软体、石化产业、机械制造业和造船工业四个产业基地。三大中心城市要围绕这一重头戏,采取互补联动、优化群体结构的方式,加快产业园区化、基地化发展。福州要发挥临港产业优势和软体产业的先发优势,着力建设大型物流园区和电子资讯、软体基地,形成相当规模的大型软体产业园区和软体产业带;突出东南汽车品牌优势,加快形成东南沿海重要汽车制造基地;依托港口大运量优势,加紧建设钢铁工业基地;围绕构建闽江口城市群,带动并辐射闽东北和浙南发展,致力形成以光、机、电、仪为主导的产业带。厦门要以现代港口设施和先进工业为基础,加快航运中心、生产研发基地、高新技术园区电子产业基地、能源工业基地和对台交流合作重要基地建设;依托金龙客车、厦工机械、翔鹭石化、太古维修等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汽车制造基地、机械成套装备基地、石化后加工产品基地和民用飞机“一站式”维修服务基地;围绕构建厦门湾城市群,带动并辐射闽西南及粤东、赣南发展,着力形成以旅游业、金融业、物流业、会展业、资讯业和现代农业为特色的产业体系。泉州要围绕“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积极推进石化工业基地建设;依托船舶修造的工业基础,建设造船工业基地;挖掘传统产业优势,发展壮大冶金工业、轻纺工业、建材加工业和食品加工业基地;围绕构建泉州湾城市群,带动闽中并向三明、赣南拓展,应形成以重化工业、能源工业、出口加工业、机械配件制造业和家用电子产品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群体。
  
  增强中心城市产业集群优势,必须提高集聚效应。一是要在培育壮大产业集群过程中,及时发现和识别正在形成的产业群体,审视周边环境,从人才、技术、金融、体制、市场、资源等方面研究分析产业集群发展所需要的条件,搞好规划引导,重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条件。二是要在加快发展产业园区化、基地化过程中,既注意把产业结构大同小异的综合性园区通过整顿分别转化为分工更细、配置效率更高、功能更突出的专业园区,形成主导产业支撑。三是要在扶优扶强一批龙头骨干企业上求突破,通过抓大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集团,发挥他们的品牌优势和吸引配套企业、延伸产业链群、增强区域吸附能力的带动作用。同时帮助集群企业在技术、制度和管理上加快创新,在一些重点产业集群区域内应面向大型龙头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技术资讯服务中心、产品检测中心,组建职业技术学院,加快集群内部企业产权制度创新。四是要不断适应国家对产业、投资政策进行引导和宏观调控的变化,通过壮大民营经济带动发展,进一步启动新的民间资本,让更多的民间资金和生产要素在产业集群和新生领域中高速扩张、衍生裂变。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