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台湾高技术产业格局的沿革与发展
从第一、第二章的分析中,我们看到新世纪的高技术与高技术产业的竞争是十分激烈的。但是,最关键的将是新世纪初期的前二十年。如果不能把握住这一时期的发展机遇与挑战,那么,亚太地区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将必然会丧失继续参与这一竞争的资格,从而,所谓的21世纪是亚洲世纪等等说法都将成为一句空话。这是21世纪世界知识经济发展的规律,同时也是亚太地区各国知识经济发展的规律。
从第三章的分析中,我们看到加入WTO后,两岸事实上可以拥有更多更好的在高科技产业及其他高技术领域的合作机会,从而可以分享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及亚太地区经济发展等的利益。
因此,从这一章开始,我们就在上述的分析背景下,对中国知识经济在本世纪前20年发展中,作为整体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福建与台湾的高新技术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合作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台湾对高技术产业的定义及其涵义
对高技术和高技术产业,迄今尚未取得统一的定义。就高技术而言,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在不同的科学技术发展时期,高技术有着不同的内容。原先的高技术随着它的生命周期结束会有新一代的高技术取代。另一方面,由于各国、地区经济发展阶段不同、技术发展程度不同,技术自主能力不同,相关产业发展的条件不同,而对高科技产业的界定也不一样。
现实中对高技术和高技术产业的界定,大致有两类方式:一是定量分析,二是定性分析。前者,以美国为例,美国对高技术的定义主要表现在产品和产业两个方面。从产品角度看,高技术产品体现了科学家和工程人才的“超”集中。依美国全国科学基金会定义,高技术产品是指科学家和工程师占职工总数的比率大于10%的企业生产的产品。从产业角度看,美国劳工统计局将衡量高技术产业的尺度定为:R&D经费占产品销售值的比率大于10%的产业部门。后者则是以高技术的新兴产业的特性来定义高技术和高技术产业。高技术产业的特点,归纳而言,主要是:综合效益强、投入成本高、知识密集度高、产品生命周期短、技术变化快、产业风险性高。采取此类方式,OECD依国际标准工业产品分类(ISIC),明确列举高技术产品包括医药产品(ISIC3522)、电子产品(ISIC383)、通讯设备(ISIC3832)、太空科技产品(ISIC3845)及科学器械(ISIC385)机械等归类为高技术产品。
从台湾来看,岛内对高技术产业的表述有多种多样。但总体上看,属于后者。具体说,是以“六大原则”和“三大方向”来罗列台湾的高技术产业。所谓“六大原则”即市场潜力大、产业关联性大、技术层次高、附加值高、污染程度低、能源依赖程度低。所谓“三大方向”即前瞻性、兼顾世界技术发展与市场需求,以及国际竞争力。目前台湾所称的高技术产业,就是在这一架构下选出的“十大新兴工业”(通讯、资讯、消费性电子、半导体、精密机械与自动化、航太、高级材料、特用化学品与制药、医疗保健及污染防治)。
二、台湾高技术产业格局的演进与发展
时至今日,台湾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时间上大致跨越了两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以来。前一阶段,以“策略性工业”为主;进入90年代后,台湾对“策略性工业”的适用范围进行了调整,选定“十大新兴工业”为台湾高技术产的发展方向。目前台湾高技术产业总产值超过4兆元(新台币,下同),占台湾制造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46%;高技术产业的出口占台湾总出口的比率超50%,在台湾经济中已经占据重要地位。
20多年来,台湾高技术产业格局的变化特点,主要表现为:
(一)以资讯电子“一业独大”的产业格局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高技术产业的产值逐年递增,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的“技术含量”也逐年上升。若以产业观之,历年资讯电子产业发展远快于其他高技术产业。至2000年,电子资讯产业的产值、出口金额,均占台湾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和出口总额的8成。其他产业,特别是航太、高级材料、制药等产业,严格意义上说,产业或者说产业规模尚未浮现。
台湾电子资讯产业,从涵盖面上,包括 消费性电子工业、资讯工业和通讯工业。在台湾又称“3C工业”。从贸易面上,是指台湾贸易分类(SRTC)中的75类“资讯产品”、76类“电讯、录音和录影设备”以及77类“一般家电及电子零件”,即以这三项作为广义的电子资讯产品贸易范围。目前台湾电子资讯产业的生产厂家共有1300多家,从业人员约14万人。
从台湾资讯电子产业发展的轨迹看, 台湾的电子资讯产业最早由加工出口电动玩具起步。20世纪70年代未转以OEM方式生产家电产品、资讯产品、通讯产品。其间,台湾电子资讯产业历程了多次“产业扩张”,每一次产业扩张不仅在数量上有相应的增加,而且在“质”的方面也有明显的变化。大致说来,第一次是1984年,当年台湾电子资讯产业总产值首次超过台湾出口第一的纺织业。第二次是90年代以来,资讯电子产业内部结构重心开始从“三业”并行,向以资讯工业和通讯工业为主转移。从1995-1997年这一时段看,1995年,台湾消费性电子工业总产值比通讯工业总产值多40亿元;到了1997年,台湾通讯工业总产值比消费性电子工业总产值反多400亿元。可见,在台湾电子资讯产业的“三大板块”中,原来的“资讯工业──消费性电子工业──通讯工业”格局,已向“资讯工业──通讯工业──消费性电子工业”格局转变。目前,资讯工业、通讯工业、消费性电子的结构为:85:9:6。其中,资讯工业岛内外总产值为304亿美元(在世界名列第5位/1999年);通讯工业(通讯设备)总产值为32亿美元(在世界排名第11位/1999年)。
从产业外向度看,台湾电子资讯产业具有较高的外向度。消费性电子工业、资讯工业和通讯工业的内/外销比例,分别为31/69、9/91和22/78。此外,倘若从全过程看,即从产品的概念、标准的制定、零元件制造设计、半成品制造设计、成品制造设计和销售和服务看,除标准、概念制定外,台湾都占有一席之地。
概括地说,台湾电子资讯产业不仅是影响台湾高技术产业景气的重要产业,也是台湾经济发展的“领头羊”。
(二)以硅谷模式发展高技术产业
从某种意义上说,高技术产业发展,它是特指围绕高技术而生成的新兴的企业群体。美国硅谷是其典型代表。美国硅谷是20世纪50年代开始崛起的,它是当今世界高技术产业的中心。美国硅谷的成功,其意义至少表现两个方面:一是它创造了产学研结合的成功模式,解决了如何加快高技术的产业化进程的问题。二是自美国创建硅谷之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地区仿效硅谷建立了各种各样的科学园区,“硅谷现象”成为全球性的趋势。
以硅谷模式发展高技术产业,台湾可以说是一个成功的典型。这突出表现在,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的发展,写下了台湾高技术产业的辉煌发展史。
首先,从历史上看,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台湾的经济曾有过多次调整,大致上说,每一调整都伴随着一些“园区”(产业群集)的兴起。在60年代,台湾经济发展从进口替代向出口扩张调整,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为主,出口加工区在这一时期兴起。进入70年代后,台湾劳动密集产业的优势是递减的。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世界新技术革命飞速发展,自动化、电脑技术大量使用,越来越挤压着台湾劳动密集型产品。二是70年代中期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世界石油危机对台湾经济产生较大的冲击。因此,为了扭转这种趋势,进入80年代后,台湾经济调整的重心开始由劳动密集产业转向发展“策略性工业”。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就兴起于这一调整中。
广义上说,台湾的“出口加工区”与“科学工业园区”都属于经济特区。但是,前者以“出口加工”为主,而后者则是定位“科学工业”。从台湾的《科学工业园区设置条例》看,“科学工业”是指“制造及研究发展高级技术之事业”,设立园区旨在“引进高级技术工业及科学技术人才,以激励岛内工业技术之研究创新,并促进高级技术工业的发展。”也就是说,台湾希冀将美国硅谷的经验移植到新竹,促使上述目标尽快向实现演进。
其次,就新竹科学工业园区而言,它从1980年始建至今,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即发育期、推进期、扩张期。每个阶段都创造了台湾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最佳纪录,成了台湾高技术产业格局发展的里程碑。
(1)发育期(20世纪80年代),其主要标志:一是台湾IC产业的第一家企业是联华电子公司,1981年在园区创立。这标志着台湾IT产业开始起步。二是,至20世纪80年代末,园区逐步形成了以IC(积体电路)、电脑及周边、通讯、光电、精密机械、生物技术为主的“六大”产业群集。它为台湾高技术产业后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推进期(90年初至90年代中期),其主要标志:1993年园区IC产业的产值首次超过电脑周边成为园区最大的产业。此后,IC产业经济规模逐年扩张,并成为台湾高技术产业的相对强项。
如果从世界IC产业来看,新竹科学工业园区是具有活力的生产基地之一。一方面,台湾IC产业以OEM为主,含晶圆制造、设计、晶圆针试、封装、测试等。从1997年统计资料看,台湾IC领域的厂家有222家,其中115家IC设计公司,3家晶体材料厂家,20家晶体制造公司,36家封装公司,30家测试公司,13家导线架生产厂家,5家光罩公司。目前台湾IC产业产值约占世界IC产值7% ,居第4位。
另一方面,从产业链的角度看,尽管美国英代尔公司主导全球IC生产和拥有高科技产品的技术创新,但它必须依靠台湾厂商进行中央处理器的生产,以及提供应用技术使之最终商品化、产业化。
(3) 扩张期(20世纪90后期以来),这里所说的“扩张”涉及两个含义:一是,在“微观”上,表现为新竹工业科学园区自身的扩建。尽管园区经过第1、2、3期的建设,但是由于高科技厂商成长快速,用地需求殷切,园区已有土地已不敷使用,园区的扩建势在必行。另一方面,“921”震灾造成台湾大停电,仅无法正常供电、供水一项就对园区晶圆半导体产业造成的损失约100亿元。园区的供水体系、供电体系面临着新的调整与升级。因此,90年后期,开始兴建“竹南基地”和“铜锣基地”。这两个基地距新竹40公里,竹南基地的面积为118公顷;铜锣基地的面积为350公顷,这两个基地面积合计468公顷,比园区原来面积扩增了77%。
二是在“宏观”上,是以新竹科学工业园区为“样板”,克隆新的科学工业园区,以调整台湾高技术产业的布局。亦即在台北市、台中(云林)、台南,分别兴建“南港软体工业区”、“云林县科技工业区”和“台南科学工业园区”。这些园区,既是新竹园他的延伸,也促进了台湾高技术产业布局的改变,由原来主要集中新竹,向分散化发展。
(三)以“跟进导向”为特点的产业生态
就世界高技术产业生态而言,如果作简单的分类,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是“领先型”,二是“追赶型”。台湾则属于后者。它主要采用“后发优势”逐步实现高技术产业化,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台湾的这一产业生态,有以下表现:
(1)引进技术与R&D并行。总体上说,引进国外技术,充分利用“跟进效应”是台湾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主线。从早期的电动玩具、黑白电视机和半导体收音机到当今的电脑工业和超大型积体电路,台湾都是通过引进工业发达国家的微电子技术、制造系统以及关键零元件而迅速发展起来的。然而,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台湾也十分重视R&D。即通过R&D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改良,从而塑造出台湾产品的相对优势。
(2)在R&D上,台湾不以基础研究为目标,而是以商品开发为目的。因而,台湾把大部分的R&D资源都配置到商品开发上,藉以提高跟进的增殖目标。从台湾高技术产业的“主流产品”的变迁看,80年代上半期大致是彩电、冰箱、收录机等;而90年代以来,台湾较具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则转向诸如监视器、笔记本电脑、主机板、SPS、 桌上型扫描器、绘图卡、键盘、音放卡、滑鼠、掌上型扫描器、视讯卡、机壳等电脑工业相关产品。1997年,这些产品在世界市场的占有率分别为53.7% 、31.9%、60.5%、63%、68.7%、43.6%、62.2%、45.2%、62.8%、44.6%、74.7%。这里不乏由引进技术派生出来的台湾“专利产品”。
(3)从“高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关系看,台湾侧重于后者。因此,包括产品跟进模仿的速度、“代工”制造优势等,台湾都表现得比较突出。以IC产业例,台湾IC产业的发展,不是从“上游”做起,而是依靠OEM建立了与美国IC产业的跟进机制,密切了与硅谷的多种联系,同时也是依靠OEM的规模优势,使台湾成为美国IC产业的支援和加工体系。象园区的联电、台积电等台湾一流的IC厂家就是依赖于美国的英代尔、AMD英代尔等公司的OEM订单而成长起来的。
因此可以说,得益于上述因素,至20世纪90年代末,台湾高技术产业生态呈现出一些变化。一方面,OEM仍居主体地位,另一方面,设计加工和自创品牌的比例在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