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亚太区域各国与地区的科技发展战略及其比较 


  综上所述,亚太地区的次区域经济合作尽管前景看好,然而发展的道路却是曲折、漫长的。

  在亚太地区各国各类经济区域发展的研究中,我们必须特别注意亚太区域各国与地区的科技发展战略。各国与地区的科技发展是新世纪亚太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与合作的主流,也是各国与地区的科技发展战略竞争的焦点所在。根据对世界各发达国家的跟踪研究资料,科学技术对长期经济增长的贡献至少占50%,技术进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资本产出率,创造了新产品、新工艺和新型服务。因此,现在大多数国家都把推动技术进步作为经济增长战略的重要手段,而经济持续发展和创造就业机会则是许多国家追求的优先目标。世界各地投入的研究开发经费空前增长。

  (一)亚太区域若干国家与地区的科技发展战略回顾与展望

  亚太区域各种类型的国家与地区都在实施宏大的科技战略,以确保在以知识为基础的世界竞争中的各自的国家利益与市场份额。这一点不仅给地区各国的科技发展本身增加了竞争的激烈性与残酷性,而且也为区域各国的经济贸易合作提供了巨大的机会与强大的动力。各国不仅从国外特别是从美国、日本等引进新的科学技术,同时也在加强本国的研究开发投资,并通过它们认为有利于创新的种种方法来改革经济体制。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为经济持续发展拟定的战略都有两个共同目标,一要建立有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与体系,二是不断要从国外吸引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例如,通过教育培训对人力投资,通过各项优惠政策对交通及资讯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投资等等。另外,发展中国家促进技术进步的主要做法往往是技术引进;而发达国家则主要是技术创新以及通过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创造新技术与提高附加值。

  下面让我们以东亚地区的日本、台湾、印度等国家与地区的例子来进一步阐述这个问题。(参见张详编着“新经济与国际经济贸易”有关章节)

  日本经济自战后起飞跻身于发达国家行列后,经过80年代的发展,经济实力有了进一步的增强。但是,世界经济进入90年代后,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与发展,世界经济竞争空前激烈,特别是在科技领域的竞争更是成为一个国家生死存亡的攸关的命脉。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为了继续维持其国家的竞争地位与竞争力,于1996年批准了科学技术基础计画,决定通过发展尖端技术、开拓现有技术的新应用来提供新产品和服务,开辟新的市场,以确保继续成为一个以创造性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国家。该计画旨在调整科学技术体制,同时大力改进研究环境,使之富于创新,并更有效益。

  2000年,日本的科学技术展望总括了发展科学技术的全面政策,要求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国有和私营企业全力以赴。政策的目标是:增加研究开发投资,增强研究开发的基础结构,刺激研究和创造性,加强国际科技活动,推进科技的地方化,保障有足够的科技人才基础。其中一个主要部分是增加对基础研究的投资,以便发展本国的技术创新能力,创造出新的产业和市场。日本历来基础研究薄弱,严重依赖引进外国技术。而这一次将大量经费直接投向基础研究和改进科学技术基础结构,这就明确而有力地显示出日本近期科技政策的主攻方向的改变。

  日本政府科技经费的增长一直高于全部预算的增长水准。1995年度,科技经费增长6.9%,是1979年以来的最高点。1996年度,更增长了12.5%,达到28107亿日元。1997年度提出的预算将再增加到30025亿日元,另外附加1570亿日元。这种状况表明,日本决心履行到2000年将其长远科技经费翻番的打算。在科技经费增长的条件下,日本科学技术基础计画力争加强科学技术基础结构,提出了新措施:结束对某些研究人员的终生雇佣制,建立开放式竞争机制,提供研究经费加强研究人员的流动,发展研究开发的资讯和智力基础结构等等。该计画推行的实例有:通产省与名古屋合作建立了新的陶瓷研究开发中心,计画不仅让政府、企业界和学术界的研究人员一同工作,还打破了研究者在三类机构之间流动的限制;文部省通过的“未来研究计画”,在不同大学建立21个风险企业实验室,加强大学和企业的联系,促进新技术的开发;通产省的日本技术基金会,正在建立一个有将近20万份未用专利的资料库,用于上Internet网,以便中小企业使用。这些行动大大改善了日本的研究环境,增强了日本在科学技术创新上的国际领导地位。

  台湾自成为“亚洲四小龙”进入新兴工业化地区后,在80-90年代的世界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大潮中,又一次抓住了祖国大陆改革开放的大好机遇,实施了产业转移与结构调整,从而使台湾在当前的东亚地区区域经济合作中获取了一定的利益与好处。着眼于21世纪的世界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合作与竞争,台湾也开始了旨在继续提高它作为亚洲新的高技术竞争者与竞争力的科技发展战略。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台湾历来重视对科学技术的基础结构及将技术转化为出口产品的投资。

  台湾的科学技术基础结构将学校与研究实验室的科学家的知识、技术结合起来。大学从事基础研究,而且往往专攻某个特殊领域。大学与产业技术研究所配合,不断使技术成果商业化,从而直接占领和提高市场份额。例如,台湾产业技术研究所是一所政府设立的研究机构,在政府的基础研究和私人企业之间起桥梁作用。自1972年起,该研究所即从事工业研究,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将研究成果变为商品推向市场。此外,该所还强调分析产业发展,对新的产业技术进行可行性研究和评价,搜集外国科技资讯等。产业技术研究所接受当局资助,用于创建一个开展基础研究、实施应用研究计画和扶助中小企业的环境。他们还接受企业帮助,进行合作开发、承包技术服务专案、传播技术资讯。该所下属的产业技术投资公司从事研究成果的商业化。

  此外,从台湾近年来GDP中用于科学技术及其研究的数量的不断增长,也可以看出台湾在新一轮科技竞争中的决心与实力。

  1994年,台湾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40亿美元,当局用于科学技术的开支大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2%,以后逐年增加。具体的发展情况将在第四章中做进一步的阐述。

  在亚洲区域科技经济发展与合作的国家行列中,印度也是一个不可忽视、值得认真加以分析的国家。事实上,印度作为一个经济大国,过去一直都排不上队,没有真正被世界各国所认可,这不仅是因为它作为一个人口大国,确实在各项重要经济指标的世界排名中都是远远落在后面,而且还因为它在科学技术及其发展方面也没有什么特别能引起世界关注的成就。但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印度的形象有了重大变化。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政治和技术环境巨变,带给印度难得的机会和挑战。除了经济方面的发展以外,印度在科学技术,特别是在军事科学技术方面有了骄人的发展和进步,并且,印度也确实开始以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以发展中大国的身份进入了亚太地区区域经济的竞争与合作。印度已经是APEC成员国,南亚合作组织成员国等等。因此,在亚太地区区域经济合作与次区域经济合作与竞争中,印度的科技竞争与发展战略也是必须引起关注的。

  首先,研究开发经费在所有经济部门均得到增长。印度科技主管部门提出,像印度这样一个具有学术传统、创造性思维和伟大文化遗产的国家,理应全面向科学进军。为了成为有全球性竞争力的国家,印度于1991年实行了经济改革和市场自由化,对国家的经济和科学技术都产生了显着影响。1992-1993年间,研究开发总经费为20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73%。

  其次,政府确定新的优先目标是竞争力、技术转让和创新。印度政府将发展重点从重视基础研究转向应用研究,基础研究经费已降到占总经费的10%-15%。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政府鼓励政府实验室、企业和学术界合作,尤其是促使产业界发展与大学及国家实验室的牢固关系。印度科学和工业研究委员会控制着40个国家实验室,并负责这些实验室成果在工业开发中的应用。

  第三,印度政府建立了促进、加速研究成果商品化和技术转让的机制。政府推行了若干计画来促进技术创新,加速研究成果的商品化和技术转让。主要有:对从事研究开发,并与大学和国家实验室建立关系的企业提供税收优惠,包括对与研究开发有关的各种资源的关税折扣;同时,政府提供经费改进本国技术或引进技术,也资助开发难度大、风险高、而企业很难独力承担的研究,支援的重点部门是电子、微电子、制药和生物技术;技术开发基金来自一种特定进口税收,专用于印度的技术开发,尤其强调创新。

  第四,印度政府对资讯技术和生物技术寄予特别的期望。为了发展资讯技术,政府鼓励建立软体技术园,使这些软体园不仅成为资讯技术发展的商业基地,也是印度技术基础结构发展的关键因素。近年来,由于政府的出口税收优惠政策,资讯产业每年以50%的速度增长。此项政策还通用于在印度从事新技术产品制造的外国公司,如惠普、贝尔、康柏等都已利用巨大的印度市场和税收优惠政策推销它们的产品。

  (二)面向21世纪的亚洲主要国家与地区的高科技园区的比较

  亚太地区各个国家与地区的科技战略及科技发展不仅仅是一般体现在各自的发展规划或其他形式的档上,而是实实在在地贯穿与各自国家与地区的科技产业发展与各种不同类型的科技园区的兴起与发展之中。因此,有必要对亚太地区主要各国与地区的高科技园区发展进行深入的分析比较,以便我们在下一章开始对闽台两地的高新技术产业合作关系分析作出借鉴与对比。

  世界上科技园的建设已有40多年的历史。自从第一个科技园硅谷在斯坦福大学附近创建以来,至今世界各地陆续建立了200多个科技园区。科技园的名称也多种多样,如高新技术试验区、研发中心、创新中心、软体园等等。根据英国科技园协会对科技园的定义,我们将包含三个最基本特征——①建立在大学或研究机构附近,和它们有着密切的联系;②鼓励知识型企业或组织的创立和发展;③具有管理能力,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在园区内成长——的园区统称为科技园。

  一个科技园的成功受到许多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其中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为了便于对不同的科技园进行系统分析和比较研究,我们选出7个要素作为考察科技园的重要标准(如下图所示)。

  影响科技园的关键要素示意图

  图表说明:

  ①基础设施包括物质基础设施和制度环境。物质基础设施除了便利的交通、廉价的房地产地产,资讯基础设施对科技园区尤为重要。制度基础设施主要指政策环境和法律环境,它们是影响科技园的重要外部环境,这一点在亚洲国家表现得尤为特出。

  ②大学科研机构的实力、密集程度。成功的科技园显示它们与大学或科研机构有着密切的联系。大学不仅可以为科技园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技术支援,大学和科技园的密切联系还起到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作用。

  ③人力资源状况。拥有大量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人才以及具有丰富经验的管理人才是科技园发展的关键。例如硅谷汇集了大量来自亚洲的工程师。人力资源水准直接决定了科技园的技术水准。

  ④技术水准。由于科技园是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IT、生物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等)为主,技术水准直接影响到科技园的发展。

  ⑤风险资本。根据硅谷的经验,风险资本是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力量。除了投入资本,有些风险资本家还投入丰富的管理、市场行销等方面的经验,帮助新企业获得成功。

  ⑥市场情况。成熟的市场可以激发新技术的产生并吸纳高新技术产品,如美国市场;另一方面,不断提高的技术可以引导市场的成长,如中国市场。

  ⑦管理机构。科技园是具有管理功能的园区,高效的管理机构会创造出一个吸引高科技人才和企业的集聚的良好环境。

  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园区的历史始于80年代,如台湾新竹工业园、新加坡科技园等都是较早的科技园区。1988年,北京中关村科技园的前身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成立,标志着中国科技园区建设的开端。90年代中后期,亚洲地区再次兴起了建设科技园的高潮。一方面高新技术尤其是资讯技术开始展现其旺盛的生命力,同时,美国新经济的强劲增长发挥了强烈的示范作用;另一方面,亚洲国家普遍面临着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很明显,在资讯经济时代,高科技将成为一个国家提高劳动生产力、加强竞争力的重要法宝。因此亚洲发展中国家纷纷上马新专案,加强科技园的建设。马来西亚在1996年提出并开始建设宏伟的多媒体资讯走廊;香港政府想把香港建设成为亚洲的高科技港;新加坡在1998年启动了亚洲最先进的基础设施工程——“新加坡第一”;北京市政府在1999年提出了建设中关村科技园的新规划。

  下面我们主要考察比较马来西亚多媒体走廊、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新加坡科技园和印度班加罗尔软体技术园四个亚洲典型的科技园的优势和劣势,特点和发展前途。

  1.马来西亚多媒体资讯走廊(MSC)

  马来西亚多媒体资讯走廊是马来西亚迈进资讯化时代,实现其“2020展望”远景规划的核心,由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倡议提出。多媒体走廊位于首都吉隆玻郊区,长50公里,宽15公里。北起吉隆玻市中心——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楼“双塔”,南到亚洲最大的机场——1998年6月落成的吉隆玻国际机场。在这道绿色走廊中马来西亚计画建设两个“智慧城”——普特拉贾亚(Putrajaya)和塞柏贾亚(Cyberjaya)。普特拉贾亚是“电子政府”的中心;塞柏贾亚计画建设成云集多媒体制造、研究开发、多媒体总部和跨国公司总部的多媒体天堂。

  多媒体走廊的优势分析:

  (1)马来西亚政府承诺:提供世界一流的物质和资讯基础设施,交通方面计画以智慧高速公路及城市快铁将两个智慧城与吉隆玻、吉隆玻国际机场相连接;在资讯和通讯设施方面,建成一条具备2.5-10千兆/秒传输能力的光纤中枢支援虚拟交易、远端CAD/CAM运作以及多媒体互联网广播等,并和美国、日本、欧洲、东南亚相连接。

  (2)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吸引:IT企业入驻多媒体走廊减免10年收入税或得到100%的投资税津贴;多媒体设备进口免除关税;允许自由雇佣当地及外国技术人员;可以自由从全球引进资本或借人资金;提供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电信关税;对当地中小企业给予R&D津贴等。

  (3)完善多媒体法律法规: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鼓励电子商务、方便多媒体应用,力争使马来西亚成为知识产权立法和保护的地区先锋。已制定的法律法规包括:数位签名法案、电脑犯罪法案、版权补充法案、电子政府法案及多媒体通讯法案等。另外,马来西亚政府还承诺了多媒体无审查制度。

  (4)成立了高效的管理机构——多媒体发展公司:该司是由马来西亚政府提供资金、按马来西亚公司法成立的国有公司,它兼备私人公司的高效率和政府机构的决策权威。它为入驻走廊的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包括为企业办理营业执照、许可证、护照等,提供各种资讯和谘询服务;多媒体发展公司还在全球宣传推广多媒体走廊;通过给政府提建议形成多媒体走廊特殊的政策法律体系;并制定多媒体走廊的资讯基础设施和城市发展规划。

  多媒体走廊的劣势:

  (1)缺少著名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多媒体走廊是一个按新规则开发的科技园,在走廊里原来没有著名的大学或科研机构,现在新建了多媒体大学为走廊内企业提供IT人才。但是作为一所新学校,能否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的人才、与企业建立起密切的互助关系、为园区内的高新技术发展提供技术支援还有待观察。

  (2)高科技人才匮乏。据估计马来西亚目前只有8000多名专职和兼职的科学家及研究人员,其比例为1万人中4人,远远低于新兴工业国1万人中15人的比例。

  (3)缺乏先进技术。马来西亚开始高新技术研究的历史很短,无论是基础理论研究还是应用技术研究都不具备优势。人才的严重匮乏使其研发能力难以在短期内提高。以前通过廉价的劳动力和优惠的政策环境,马来西亚发展了电子工业,但是缺乏高科技人才和先进技术,要将低附加值的电子产业提升为全球领先的资讯技术产业是非常困难的。

  (4)缺乏资金。多媒体走廊的规划宏大,完成整个计画大约需要200亿美元的投资。到1999年3月为止,政府投入了约47亿美元。马来西亚政府原来希望从一些著名的跨国公司如微软、英国Oracle等吸收到40亿美元的投资,但实际上吸收到的投资不足10亿美元。同时,支援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风险资金也非常缺乏,虽然马来西亚的风险投资公司已有1992年的6家增加到1999年的30家,但仍不能形成对高新技术发展的支援。

  总体来看,马来西亚多媒体走廊计画宏伟,但是实际发展和计画有很大距离。虽然政府积极推动,创造了有利于多媒体发展的政策法律环境和优良的基础设施,但是缺乏技术、人才以及资金等科技园发展的关键要素,要实现该宏伟计画是困难重重。由于在国际市场上不具备竞争优势,国内市场的成长成为多媒体走廊发展的一线曙光。金融危机中马来西亚复苏情况良好,经济继续增长,这会带动对IT产品的需求;马来西亚政府如果坚持投资推动电子政府、智慧学校等计画,也会带动很大一部分需求。

  2.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

  70年代末80年代初,台湾为了促进工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按照硅谷模式在距离台北约70公里的海滨城市新竹建立了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经过20年的建设,新竹工业园已成为台湾高科技产业的中心,并且是亚洲地区最为成功的科技园之一。截止到1998年,园区内共有272家公司,年销售收入约137亿美元。新竹工业园形成了积体电路、电脑及辅助设备、通讯、光电、精密机械和生物技术六大产业,其中积体电路和电脑的总产值占到园区总营业额的90%以上。

  新竹科技园的主要优势

  (1)优良的基础设施。新竹工业园距台北大约70公里,离桃园国际机场、基隆港、台中港都不远,岛上的纵贯铁路和南北高速公路都经过此地,交通十分方便。到1998年为止,政府已投入6.2亿美元改善园区软硬体设施。现在新竹的资讯网路系统达到了国际水准,能提供如自动关税清算、电子档传送、可视会议、远端学习等多种网路服务。

  (2)大学和科研机构密集。新竹园内有众多颇具实力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如清华大学、交通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精密仪器发展中心等,它们通过人才培训、技术转移或直接建立新公司等方式为新竹工业园内提供了重要的人才和技术支援。新竹园内有15家企业直接诞生于台湾清华和交大的学术研究小组,31家企业派生于工业技术研究院。此外,园区管委会创造各种有利条件积极引留美学生到新竹工业园工作,1998年有3000多位返台专家在新竹工作,他们在园区内创办了109家企业。留美返台的专家学者成为新竹重要的人力资源。

  (3)优惠政策刺激。台湾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鼓励园区内企业发展,主要有:园区内新建科技企业免征5年所得税;园区内企业自用的机器设备、原材料、半成品等免征进口税,外销产品免征货物税及营业税;为厂商提供廉价厂房、宿舍和住宅。此外,在办理各种投资申请手续、进出口结汇、仓储运输、食宿供应、邮电服务、卫生保健、侨外商子女双语教育等方面都提供最大方便。

  (4)风险投资发展较早。台湾在80年代初就成立了“创业风险投资基金”。1984年台湾颁布了“创业风险投资事业推动方案”。至今为止风险投资在台湾已发展成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行业,成为支撑台湾高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

  (5)重视技术跟进和研发。台湾在技术上采取追随战略,即在技术和产品的成长期切入市场,大大降低了研发费用。先进技术由官方引进、开发,此后转给民间产业化,提高了整体技术水准并保证了技术市场化。1997年新竹工业园的公司R&D投入平均占销售收入的6.2%,远远高于制造业的1%。

  新竹科学工业园的劣势:

  虽然台湾R&D的投入不断增加,但长期以来台湾R&D侧重于应用技术,基础技术薄弱。从种子技术到关键零部件台湾仍依赖美、日等国。以笔记本电脑为例,台湾是仅次于美国的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但电脑的心脏CPU掌握在美国厂商手中,大面积的液晶显示器则掌握在日本厂商手中。在这一格局下,台湾厂商所赚取的大部分是加工装配利润。

  新竹科学工业园一开始就定位于高科技制造业,通过台湾留学专家学者与硅谷保持着密切联系。在技术上采取跟随战略,以低成本优势迅速占领市场。园内高科技中小企业非常活跃,它们技术领域广、产品多样化、应变能力强,往往能抢在价格高峰期开发出新产品并及时推向市场。企业之间保持着专业化分工和合作,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和专长,这与台湾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相适应,较好地发挥了台湾的优势。

  3.新加坡科技园

  为了促进新加坡R&D的发展,为新加坡和东南亚地区的研究、开发和创新活动提供一个集中的场所,1980年在新加坡政府的宣导下,新加坡科技园开始建设。现在,新加坡科技园汇集了200多家公司、7000多名专业技术人才,已成为东南亚地区的研发重镇。

  新加坡科技园位于中心商业和裕廊工业区之间,由肯特岗和裕廊两个园组成。在园区内和园区附近云集了肯特岗数位实验室、高能电脑研究所、微电子研究所、无线通讯中心等科研机构以及国家科技委员会、国家电脑委员会等国家机关。除了优良的基础设施、众多的科研结构、高效的园区管理等特色外,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外资企业占主导地位是新加坡科技园的两个鲜明特点。

  外资企业在新加坡科技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为新加坡带来了资金、技术、管理经验以及国际市场。许多著名的跨国公司如索尼、朗讯科技、美国希捷公司、英国石油等落户于新加坡科技园。新加坡的半导体、电讯等产业基本上由跨国公司所主导。

  新加坡的经济规模较小,政府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来设计和实施各项政策措施。在新加坡的IT产业发展中,政府积极提倡、推动IT产业,提供政策指导,并创造了有利于IT发展的商业环境。这促使IT公司在科技园中的比例占到一半以上。80年代末开始,新加坡政府鼓励工业部门,尤其是电子和IT产业提高研发能力;政府在1991-1995年投资了20亿新加坡币于国家技术计画,1996-2000年又投资40亿新加坡币于国家科技计画。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视IT基础设施的建设,1994年新加坡国家电话网已全部数位化,而“新加坡第一”工程的完工又将全岛由一个宽频网路相连接。新加坡骄人的基础设施为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制度环境方面,政府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工作,并且修改了“破产法”,以创造一种鼓励冒险、容忍失败的社会环境。政府积极从海外吸引有创造力的专业人才到新加坡工作,新加坡的外国侨民和“永久居民”的比例已从1980年占总人口的9%上升到1999年的24%。最近几年,新加坡又从中国大陆招募了大量IT人才。

  4.印度班加罗尔软体园区

  班加罗尔软体园是印度软体园是最重要、最负盛名的软体园,也是印度资讯技术的发源地,其软体技术出口占到印度软体总出口的50%以上。1998年班加罗尔软体园拥有软体企业273家(其中83家是外资企业),出口软体价值8.33亿美元。近十年来,印度软体业发展迅猛,其增长速度是全球的10倍、美国的两倍,班加罗尔软体园的成功正是印度软体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班加罗尔软体园的优势:

  (1)大学和研究机构云集。班加罗尔拥有印度理工大学、印度管理学院、印度资讯技术学院等著名的大学,以及印度太空研究组织、国家航空实验室、科学与工业研究委员会等研究中心。印度理工大学不仅是IT业的研究中心,而且在印度IT科研中占主导地位。

  (2)拥有大量IT技术人才。班加罗尔拥有55000多名高素质的软体设计和服务方面的专家。印度以英语为官方语言,加上印度人在数学等方面的天赋,印度培养了大量电脑人才。印度大学每年有61000名电脑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此外还有大量其他工程专业的毕业生转入电脑行业。而印度软体人员工资较低,只有美国相同人员工资的1/10到1/5,因此印度软体人才非常具有竞争力和吸引力。

  (3)适宜的气候和低廉的生活费用吸引了高科技企业和技术人才。

  (4)政府支持。印度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支援软体技术园的发展,包括:减免10年收入税、园区内企业进口完全免税、外资可拥有百分之百的股权、提供单一视窗清算等。

  (5)面向国际市场。印度软体技术园的发展目标是出口软体或相关的技术服务,其市场主要在国外。印度低廉的成本和较高素质的专业队伍使印度软体业在国际上已具备相当竞争力。印度软体业务市场主要分布在北美和欧洲,在1998-1999年软体出口总收入中北美(美、加)占61%、欧洲占23%、日本占4%、东南亚占4%。

  班加罗尔软体园的劣势:

  (1)基础设施较差。班加罗尔交通拥护,水电能源缺乏,环境日益恶化,园区中50%的人认为基础设施不合格。基础设施差已成为班加罗尔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2)人才流失严重。印度显然拥有并每年培养大批电脑人才,但人才流失严重。许多优秀人才选择到海外发展,例如印度理工学院中最好的学生(前10-15%)毕业后大部分出国工作(主要赴美国),1998年美国签发的H-B1签证的50%签发给了印度人。优秀人才的大批流失从长期看将削减印度软体园的竞争力。

  班加罗尔软体园是亚洲科技园中少有的软体技术园。通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使软体技术和相关服务的出口得以迅速发展,而印度大量的技术人才、低廉的劳动力价格使其在国际软体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是由于班加罗尔基础设施条件差,工资上升,加上印度国内其他一些软体园纷纷出台优惠政策吸引高新技术企业,班加罗尔软体园吸引力已有所下降。

  通过对以上四个科技园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亚洲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园普遍具有以下几个优势:第一,亚洲各国政府对科技园的发展抱有很高的热情,纷纷出台各种政策措施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各国政府为科技园尽力创造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同时加强法制建设、保护知识产权。第二,科技园一般建立在大学和研究机构密集的地区,以利用其人才和科技优势。第三,在积极吸引跨国公司进入的同时,鼓励本地企业的R&D活动。例如新竹工业园、马来西亚多媒体走廊等都设有资助本地企业R&D的奖金或津贴。第四,科技园的管理机构具有较高的效率。为了使科技园的管理更贴近市场需要,新加坡还在1990年将管理机构私有化。

  虽然亚洲发展中国家具有自己的优势,但一个成功的科技园不是仅靠热情和大量投资就能建成的。亚洲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园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以下几个缺陷:第一,缺乏富有创造性的人才和企业家。虽然亚洲国家长期重视教育,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但亚洲的教育体制比较重视知识教育,人才的冒险、创新等意识较弱。企业家也缺乏创新精神,更热衷于模仿追随。第二,技术水准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科技园。以IT技术为例,亚洲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园基本上处于中下游水平。跨国公司的尖端技术研究一般设在母公司的研发部,而设在亚洲科技园的研发部主要从事应用技术以及本土化等方面的研究。第三,缺少风险资本和风险资本家。亚洲国家风险资本发展的历史较短,职业风险资本家的队伍尚未形成。

  综合来看,上述四个科技园除了班加罗尔软体园以外,基本上是以IT硬体制造为特色的,而且处在产业链的中下游。由于PC机配件的生产标准化、模组化使PC制造业可以在全球进行专业化分工合作。亚洲发展中国家利用自己低成本高水准的劳动力资源优势,辅以良好的基础设施和优惠的政策环境,成为全球PC制造业中的重要一环。随着软体业的成熟和发展,软体业也可能出现和硬体相似的全球分工布局。如果拥有丰富的软体技术人才,有良好的基础设施环境,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园也可以在世界软体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园要想复制硅谷是非常困难的。硅谷的成功集中了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才(技术创新人才和具有丰富经验的管理人才),最雄厚的资金(世界上三分之一的风险资金),和灵活有效的市场经济制度,这些是发展中国家很难同时具备的。但是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园可以集中有限的资金、人力、物力去跟踪、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将其本土化,向国内传播,这是推动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