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高技术与知识经济


  高技术与知识经济有着极密切的关系,它们相互交叉,相互包容。它们的关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技术与知识经济互为基础的发展

  首先,高技术的迅猛发展是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巨大推动力。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个社会经济的技术、知识的密集度愈益增高,高技术的发展就愈快,而知识经济也就越快形成与发展。人类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及后工业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的转变,是高技术及其产业化不断增强的结果。特别是资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知识的储存、传递和使用的成本大大降低,从而奠定了知识经济的基础。

  其次,由于通信、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新的制造技术及其他高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知识产业成为21世纪发展的主导产业,并创造出许多崭新的产业、产品与服务。产品和服务越来越知识化、智慧化、数位化;生产模式正从大批量的规模生产向个性化产品的规模生产转变;生产工艺越来越智慧化,其经济效益越来越依赖于知识和创新而不再是有形的资源(如厂房和资本),消费者的需求将得到越来越大的满足。从而使知识经济有了使自身发展可以得以物化的产业基础

  第三,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和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从而它对高技术及其产业有着迫切的要求,高技术产业将在知识经济社会里成为支柱产业。同时,知识经济的兴起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传统产业要向知识化发展,传统产业的升级和产品创新,以及服务产业和教育产业的发展,都需要高技术的渗透。这一切为高技术及其产业化创造了一个极大的需求市场。因此,知识经济为高技术的迅猛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高技术与知识经济的真正融合

  以往年代里,知识与经济常是脱节的,被称为“两张皮”。如在农业社会里,技术和知识活动在整个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很小,只是在工业社会时代,技术和知识才正式走上经济舞台,在这一阶段,由于机械和化工的技术发明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得到充分体现,人类才采取工业科研机构这一新的组织形式,以专职于技术和知识的生产,同时,有了技术学院和大学。但正是由于科学技术所显示的巨大作用,人们认为,只要有专职于知识研究的机构,知识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向企业、流向社会,推动经济发展。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把技术开发机构建立在企业之外,造成了我们今天所说的技术与经济“两张皮”的现象。在知识经济社会里由于高技术的地位日益突出,特别是由于资讯技术的飞速发展,研究机构与企业会比现在有着更多、更广泛和深入的联系,高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或者与企业的生产活动、生产工艺直接合并在一起,使知识的用户与知识的生产者之间沟通的障碍越来越少,使从知识的创造到知识的使用的时间大大缩短。最终,知识创造本身也将是经济活动本身,即从事高技术开发本身便是经济活动。这就是高技术与知识经济的直接融合。

  知识经济正逐渐成为国际经济的主导,在这个过程中,世界科技的发展将更加迅猛,技术向产业的转换周期将更短,发展中国家通过学习别国技术和经验而赶上发达国家的客观难度将提高,“后发优势”的作用将减弱。作为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创新能力与国家发展需求和国际先进水准相差较大,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效率不高,如果不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势必影响我国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

  我国创新能力与国家发展需求和国际先进水准相差较大,近年来这一差距还有被拉大的迹象。我国科技国际竞争力落后于经济国际竞争力,1996年我国GDP排世界第7位,而我国科技国际竞争力排世界第28位;我国科技竞争力连续3年下降,这是我国国际竞争力大类指标中唯一连续下降的指标。我国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效率不高,1996年我国从事研究与开发总人数和企业研究与开发总人数均列世界前4名,而我国科学研究和专利指标的国际竞争力分别为世界第32位和第21位。

  可见,在国家宏观层面,形成国家知识体系完整的总体战略布局,特别是在新世纪初,应当尽快形成高效运行的国家知识创新系统及其运行机制,建设一批国际知名的国家知识创新基地已是当务之急。只有这样,我国才能不断在新的世纪的发展与竞争中,不断推进我国高技术与知识经济的真正融合,并不断取得具有国际水准的重大科技成果,即培养和造就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科技人才,使我国知识创新实力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准,使中国科技的国际竞争力进入世界前列。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