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研究主要内容
本研究拟以宗教社会学、文化学、政治学为理论基础,通过对台湾地区一贯道组织、人士的访谈和对一贯道佛堂、仪式的考察,重点分析一贯道在当代台湾地区发展现状及其社会影响,并就在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中重视和发挥民间宗教作用提出意见和建议。主要内容拟分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通过对海峡两岸对一贯道研究状况的回顾与分析,说明本研究的缘起,论述本研究的意义。
第二部分溯源论,通过对一贯道源流的分析,论述一贯道编造创教前史道统用意及其从清代民间秘密结社传教到现代一贯道在大陆兴起与覆灭的过程。
第三部分发展论,通过对一贯道在台湾合法化前后发展际遇、过程和现状的分析,论述台湾一贯道生存与发展的社会背景与文化生态。第四部分教义论,通过比较研究当代台湾社会与过往大陆时期一贯道信仰的异同,重点分析台湾一贯道教义与神灵、组织与修行、传道方式及其信仰特质。
第五部分功能论,通过分析一贯道在当代台湾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生中的作为,阐述一贯道对台湾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第六部分结论,指出研究台湾一贯道值得关注的议题和节点,成功转型带来的启示,并就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发挥一贯道的作用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主要研究方法
牟钟鉴先生在一篇介绍汤用彤先生治学态度的论文中提出:「研究宗教的最佳位置和态度便是在信与不信之间」①。我以为牟先生的这一论断非常精彩,是我们研究宗教问题应参考的态度。他说,所谓信与不信之间,第一个含义是进得去也出得来,也就是要进行心灵的沟通和客观的评价;第二个含义是有所信取也有所剔除,也就是要从中汲取智慧而弃其虚妄,在尊重宗教信仰的同时保持清醒的理性。宗教既然是一种立体化的社会文化体系,研究方法便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用唯物史观的方法研究宗教的社会根源,用人类学的方法研究宗教的发生,用一般史学的方法研究宗教的发展,用文化学的方法研究宗教的文化意义,用心理学的方法研究宗教感情,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宗教的社会功能,如此等等。这些方法之间又可以互相交叉,综合作用。因此,本文拟交叉采用文献分析、历史比较、田野调查、理论阐述等多种研究方法,运用社会学、文化学、政治学等学科理论,来分析和阐述台湾一贯道的发展过程及其社会影响。同时,鉴于研究一贯道在大陆是敏感议题,既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对其评价要尽可能做到客观、公正;又必须遵守政府政策,维护国家利益,对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最终达致两岸和平统一有利。
三、研究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一贯道被党和政府定性为邪教、反动会道门,是研究禁区;对台湾一贯道的研究还涉及台湾问题与两岸关系,因此,本研究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非常强的工作,非常敏感、复杂,稍不注意就有犯错误的危险。解决的办法,就是要认真学习、掌握党的宗教政策、对台政策和国家相关法律,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
(二)与其他宗教研究议题相比,在大陆,有关一贯道的文献资料、专著和论文非常少。大陆方面的有关研究,多为政治批判,台湾方面的有关研究,多为教义阐释,可资吸收、参考的论点、论据稀缺,给本专题研究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同时,鉴于两岸关系现状和本人工作岗位,要到台湾从事本议题实地田野调查也有相当难度。在理论上,要全面、真实阐述一贯道在当代台湾社会发展的状况、特点与影响,本论文将涉及宗教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化学、两岸关系学等多门学科知识和理论,这对本人的学识要求和整体把握都是严峻挑战。解决的办法,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对研究资料的搜集与占有,并对其进行全面、客观、公正地分析研究;二是进一步加强学习,以科学、严谨、创新的精神对待本专题研究,不畏定论,以事实说话。三是要克服困难,想方设法去解决政策、时间、资金等问题,务必争取到台湾岛内进行一次实地田野调查,充分掌握第一手材料。
四、论文预期目标
(一)通过对台湾一贯道教义、宗旨的分析和教团发展脉络的梳理与研究,进一步论证两岸民间宗教源流关系,认识当代台湾一贯道已脱离秘密宗教原型,转变为公众合法信仰。一贯道以自命代表中华文化道统而为自身存在求取合理性来源,以推行传统伦理道德规范作为社会宣传资本,以佛、道教神学观念和神秘主义操作技法为诱导手段,成为近代儒教失去「国家宗教」地位后,以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一种多元混合信仰型态,显现出民间儒教统绪在当代社会需求面前的复兴样式。
(二)通过对一贯道在当代台湾社会政治、文化、民生等层面发挥作用与影响的分析研究,为我有关决策部门评估一贯道在台湾政治生态条件下标榜坚持中华传统文化的客观积极意义,切实重视一贯道在促进中华文化认同和族群凝聚方面的作用提供理论思考。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