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广西南宁现存有关王阳明石刻及相关问题探讨

  【中文摘要明嘉靖年间,王阳明前来广西平定农民起义。在南宁期间兴办敷文书院,讲授心学,对后世的影响极大。本文拟通过南宁现存有关王阳明的石刻遗存,对南宁敷文书院的地位与影响以及王阳明晚年践行心学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南宁王阳明石刻敷文书院心学影响

  Abstract: In the Jiajing years of Ming Dynasty, Wang Yangming came to Guangxi to pacify the peasant uprising. During this period he set up FuWen academy and teach Xin-xue(心学) the philosophy has a great effect on later generation. This article study the remains of stone inscription about Wang Yangming, to discuss the status and influence of FuWen academy of Nanning and the Xin-xue practice of Wang Yangming in his late years.

  Key words:NanningStone inscription about Wang YangmingFu-Wen Academy(敷文书院)Xin-XueInfluence

  广西南宁地处祖国南部边陲,古属百越之地。秦始皇帝三十三年(前214年),秦统一岭南,设南海、桂林、象郡,南宁属桂林郡辖地。西汉时为南越国地。三国时,属吴国辖地。东晋大兴元年(318)为建制之始。唐贞观八年(634)称“邕州”。元朝泰定元年(1324)改置南宁路,“南宁”由此得名。明洪武元年(1368)废南宁路,置南宁府,宣化县隶属南宁府,治所在今南宁城。明朝实行布政使司、府、县三级行政建制。广西承宣布政使司“领府十一,州四十有八,县五十,长官司四”。南宁府,治所在今南宁市,辖宣化、隆安、横州、永淳、新宁州、上思土州、归德土州、果化土州、土忠州、下雷土州等7州3县。思恩军民府,治所在今武鸣县,辖武缘、上林土县、奉议土州、上映土州等2州2县〔1〕。清朝实行行省制,改布政使司为广西省,省会在桂林,南宁府隶属于广西省分巡左江兵备道,所辖州、县,基本上沿袭明朝。

  明朝嘉靖年间,王阳明前来广西镇压壮瑶农民起义,入驻南宁,与南宁结下了不解之缘。由于历史的原因,王阳明在南宁留下的纪念性遗存不多,历次文物调查及南宁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资料显示,南宁现存有关王阳明的石刻近十处。本文拟对这些石刻进行介绍,并就相关问题作探讨,以求教于方家学者。

  一、王阳明生平及其在广西活动情况概述

  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自号阳明子、阳明山人,浙江余姚人,明代中叶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和文学家,因他曾经隐居会稽阳明洞,又于越城创办过阳明书院,故世称阳明先生。

  弘治十二年(1499),27岁的王阳明考中进士,正式步入仕途。

  正德十二年(1517),王阳明以左佥都御史巡抚南赣、汀、漳等处,在江西一带推行保甲联防制度,首倡“十家牌法”,并建立地方武装“团练民兵”,专以守城防隘为事。正德十二年至十三年(1517~1518)王阳明指挥官军在江西、闽南一带镇压陈曰能、谢志珊、兰天凤、钟景、池仲容、詹师富等人的农民起义,并在要害地区增设福建平和县、江西崇义县、广东和平县;在赣南各地订立“乡约”,兴办“社学”,使民既知“格面”,又知“格心”。正德十四年(1519)王阳明在戡处福建叛军途中,平定了南昌宁王朱宸濠的武装叛乱。还在军旅之暇刊行《大学古本》,编印《朱子晚年定论》,专提“致良知”是至善之本体。

  正德十六年(1521)六月,升南京吏部尚书,参赞机务。十月二日,封新建伯,特进光禄大夫柱国。

  嘉靖六年(1527),王阳明以左都御史总督两广兼巡抚,领兵进入广西。次年初招抚思恩府(治今武鸣)、田州(治今田阳)土酋卢苏、王受,建议实行土流并治,以流官知府约束土官、土目。在思恩、田州、南宁等地兴办学校、书院,幷亲自登台讲学,倡导读书习文,发展教育。七月,他率军攻破浔州府(治今桂平)大藤峡起义军营地。十月,因重病疏请离职还乡。十一月行至江西南安(今大余)时病逝。卒后三十八年即明隆庆元年﹙1567﹚追赠新建侯,谥“文成”。

  二、南宁现存有关王阳明的石刻

  1.青秀山“阳明先生过化之地”摩崖石刻

  青秀山“阳明先生过化之地”摩崖石刻位于南宁市青秀区青秀山风景区内的撷青岩上,距地面约8米。石刻呈横幅式,八个隶书大字:“阳明先生过化之地”,每字径约60×55厘米,其右侧刻“大明嘉靖四十年润五月吉日”, 左侧为“左江道兵佥事门生欧阳瑜刻”,左、右两侧字径约5×5厘米。所谓“过化”指圣人具盛德,所经之处,人人无不被感化。1983年公布为南宁市文物保护单位(图一)。

  图一青秀山“阳明先生过化之地”摩崖石刻

  这是明代嘉靖四十年(1561)左江兵备佥事欧阳瑜为了纪念在南宁办过敷文书院的明代哲学家王阳明先生而镌刻的。显然,此乃取意于王阳明倡导的“文德感化民众”的理念。清人梁兆吉赋诗一首《阳明洞天》,歌颂王阳明的文德武功:“古洞岿然枕碧流,风恬山静水悠悠。岸横笔阵江疑断,峰点墨烟翠炊浮。 偃武不须歌六日,修文便已格遐陋。只今过化存神处,胜迹犹传粤岭秋。”

  2.武鸣“阳明先生过化之地”摩崖石刻

  武鸣“阳明先生过化之地”摩崖石刻位于南宁市武鸣县府城镇喜庆村那琅屯西面1000米处的狮子岩内。狮子岩洞口向北,距山脚30米左右。石刻为横幅,长约18米,宽约11米,字楷体,未见落款(图二)。

  图二武鸣“阳明先生过化之地”摩崖石刻

  图三“王阳明老先生遗像”石碑

  3.“王阳明老先生遗像”石碑

  “王阳明老先生遗像”石碑现存于南宁市人民公园镇宁炮台内,碑高213米,宽139米。碑中线刻王阳明全身坐像,头戴冠,身穿朝服,正襟端坐,画像神态怡然。石碑刻于明代嘉靖末年,原立于敷文书院(今北宁街广西壮族自治区储备局内)。石碑解放后曾一度被遗弃、湮没、残断。20世纪80年代初经南宁市文物管理办公室寻找发现后,将其修复并迁存至现址安放(图三)。

  4.“王文成公像”石碑

  “王文成公像”石碑位于南宁市隆安县隆安中学校内,学校原为隆安孔庙旧址。石碑刻于清嘉庆元年(1796),高152、宽089、厚009米,中间以线刻王阳明全身坐像,头戴冠,身穿朝服,正襟危坐,画像左右上方均有题字,楷书阴刻,左侧为:“王文成公像赞:猗欤上哲,旷世名贤。德综将相,学贯人天。良知阐奥,性道独传。民求通隐,过愿绳愆。宸濠既定,复靖思田。干羽第化,顿净烽烟。泽流邕管,远近鸣弦。隆邑肇造,遗爱为先。冠裳宛在,道貌依然。谥崇爵懋,食报绵延。”右侧为:“邕郡敷文书院镌阳明先生遗像于石,志不忘也。隆之民尤感肇造斯邑之德,立有生祠,久亦荒芜,兹为改建神阁,复就其余地,设立书院,以广教化,是即所以仰体阳明先生讲学不倦之盛心也哉!其真像自应移摹于兹,但得崇奉祭祀以报功德,故既赞之,复记其大略云。知隆安县事昆明张树绩敬题   嘉庆元年林钟上浣榖旦” (图四)。

  图四“王文成公像”石碑拓片

  图五“王文成公讲学处”石碑

  5.“王文成公讲学处”石碑

  “王文成公讲学处”石碑位于南宁市兴宁区北宁街广西壮族自治区储备局右侧。该碑镶嵌于外墙上,花岗岩石质,竖条幅式,高152、宽048米,阴刻“王文成公讲学处”五个大字,未见落款。现广西壮族自治区储备局所在地原为南宁敷文书院旧址。莫炳奎《邕宁县志》民国二十六年(1937)铅印本,记载“敷文书院,在北门街口,即县学旧址。……建有正厅,东西廊房,后厅。日集诸生,讲学其中。后人因立公像于后厅,春秋祀之,名为文成公祠” 〔2〕。可见,此碑为文成公祠被拆毁后遗物(图五)。

  6.“左江道修复王文成公敷文书院碑”

  该碑1980年在南宁市兴宁区北宁街广西壮族自治区储备局内(原敷文书院旧址)出土,1981年移至人民公园镇宁炮台内。碑高212、宽110米,碑额篆刻“左江道修复王文成公敷文书院碑”,碑文为楷书,记述了王阳明创建敷文书院的功绩和意义,以及修复该书院的情况。修复工程竣工于乙酉年(1585),由广西提刑按察佥事陈希美撰文,明万历十三年(1585)三月立碑(图六)。

  图六“左江道修复王文成公敷文书院碑”石碑(局部)

  图七“重修王文成公敷文书院碑记”石碑拓片(局部)

  7.“重修王文成公敷文书院碑记”石碑

  1980年底,南宁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根据群众报告,在今共和路发现了此碑,因当地住户长期用作洗衣台,石碑碑面已被磨花,字迹模糊不清。碑拓片长1米,宽095米,碑额“重修王文成公敷文书院碑记”每字径013×011米,碑正文每字径25×25厘米。碑文可辨出“落成于甲子四月初一日”等字样。该碑落款为康熙二十三年即1684年(图七)

  三、南宁敷文书院的地位及影响

  上述碑记中所提及的南宁敷文书院由王阳明创建于明嘉靖七年。

  《王阳明全集》记载:“(嘉靖七年戊子)六月,兴南宁学校。先生谓:‘理学不明,人心陷溺,是以士习日偷,风教不振。’日与各学顺生朝夕开讲,已觉渐有奋发之志。又恐穷乡僻邑,不能身至其地,委原任监察御史降合浦县丞陈逅主教灵山诸县,原任监察御史降揭阳县主簿季本主教敷文书院”;“仰南宁府官吏即便馆谷陈生于学舍,于各学诸生之中,选取有志习礼及年少质美者,相与讲解演习。自此诸生得于观感兴起,砥砺切磋,修之于其家,而被于里巷,达于乡村;则边徼之地,遂化为邹鲁之乡,亦不难矣。”〔3〕

  王阳明死后,地方官绅在敷文书院内建“王文成公祠”,立像奉祀纪念。敷文书院自王阳明创建以来历经各朝代的查禁、焚毁,据史记载,明嘉靖十六年(1537)和嘉靖十七年(1538)敷文书院遭明朝廷查禁,万历七年(1579) 张居正大规模毁书院禁讲学,敷文书院改别署,明末又毁基址为兵舍。但各朝代的有志之士又修复、重建,明嘉靖十六年知府郭楠重修,万历十一年(1583)左江道陈希美、知府陈纪等修复;清康熙九年(1670)左江道宋翔、知府韩等章在原地捐资重建,十一年(1672)署知府周起歧重修,二十三年(1684)重修,二十五年(1686)知府赵良璧、五十一年(1712)知府戴锦、五十六年(1717)知府沈元佐同知闻人绅先后重修;道光二十一年(1841)知府刘梦兰、知县李天钰暨绅士劝捐重修,敷文书院一直延至民国初犹存,其对后世的影响可谓绵延不絶。

  历代更不乏有名人评述诗咏,清代周起岐《咏敷文书院》云:“南极文星耀,西荒武库雄,百年留古院,九郡息兵戎。夜月窥心境,春雷铸冶铜。斯文今未坠,俎豆赖群公。”清代颜鼎植《谒文成书院复新》:“岭外有文能止武,堂上习礼致精禋”清代闻人绅《敷文书院》:“奕世一儒宗,功名着鼎钟。文成垂令范,新建懋勋庸。异地犹观感,谁人不景从。后来同志者,莫使若云封”。

  王阳明创办的南宁敷文书院,作为“致良知”的心学宣讲阵地,其对广西书院建设及教育的影响是深远的,归纳有如下三个方面:

  1.发展速度快

  王阳明在南宁创办书院讲学的目的是由“破心中贼”而“破山中贼”,用武力镇压起义的同时,又想到要用仁德来感化民众,以达到“用夏变夷”、长治久安的目的,其形式就是创办书院讲学。虽然目的不是为了发展教育,但客观上大大地促进了南宁书院的发展,据统计,明朝在广西新建的64所书院中,南宁市就有16所〔4〕,位居广西各地域之首,而且南宁是在嘉靖七年(1528)后才第一次有建书院的记载,其发展速度之快,令各地叹为观止。直至清代,南宁建书院的数量一直位居广西榜首。在南宁敷文书院的影响下,广西书院呈现出了由北到南的发展态势,这莫不与王阳明在南宁办书院讲学的作用有关。

  2.影响范围广

  从统计数据看,明朝在南宁建书院的地域范围包括了现今的南宁市区及武鸣、宾阳、马山、横县、隆安五县,其中南宁敷文书院的名气也最大,随着王阳明在敷文书院“日聚幕僚诸生讲学”,各地纷纷效仿王阳明办书院讲学,梧州府学“依照南宁书院规制,鼎建书院一所”〔5〕;同时王阳明“恐穷乡僻邑”,“未暇身至其地”〔6〕,委以弟子陈诟为教官,主持灵山县学,传授心学;任揭阳县主簿季本主教敷文书院,嘉靖年间王阳明弟子王宗沐在临桂创办阳明书院。自王阳明创建书院讲学授课以来,经其及门人弟子的不断努力,广西新建书院迎来瞭高峰期。

  3.影响程度深

  在封建王朝,学术上的主张往往与其政治目的紧密联系在一起,王阳明在南宁办书院讲学,是把他对“心”学的研究和教学相结合,宣扬“致良知”,实际上正符合了明王朝“训官化民”的目的,既可化民又可培才,在中央政府的默许下,王阳明讲学教育之风在南宁乃至广西都得到了众多的支持,不仅“敷文书院生徒和南宁府、县学生员听讲,平民百姓也可听他宣讲”〔7〕。扩大了教学范围,就学人数增多,同时也扩大了书院的影响,提高了书院的地位,也为中央培养了不少地方人才。南宁敷文书院自创办后,广西举人数量急剧增加。据县志记载,整个明代二百七十八年间,宣化(南宁旧名)共有举人258人,而在嘉靖八年(1529)到崇祯十七年(1644)的后一百一十五年间,就有138人〔8〕。至今南宁二中校歌仍有云:“惟吾校友,星聚南邕;阳明过化,郁此葱葱,含英咀华,正义是从;如沐时雨,如坐春风……”。

  四、王阳明晚年践行心学及其影响

  1.王阳明心学概述

  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至明朝,由王阳明首度提出“心学”两字,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心学最不同于其他儒学者,在于其强调生命活泼的灵明体验。

  其实,王阳明心学的起点是“龙场悟道”,它奠定了王阳明心学的基石,并构建起“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基本理论框架。如果说,早年的王阳明力主的是“格物”观,那么,到了晚年,他所极力主张的便是“致良知”。早在贵州龙场的时候,王阳明在《象祠记》中,就已经阐述了“天下无不可化之人”的哲理,萌发了“致良知”的思想。王阳明所说的“致良知”,就是强调在实践活动中达到“知行合一”。

  对于王阳明心学的演变和发展,他的门生钱德洪曾有这样的表述:“先生之学凡三变,其为教也亦三变:少之时,驰骋于辞章;已而出入于二氏;继乃居夷处困,豁然有得于圣贤之旨:是三变而至道也。居贵阳时,首与学者为‘知行合一’之说;自滁阳后,多教学者静坐;江右以来,始单提‘致良知’三字,直指本体,令学者言下有悟:是教亦三变也。”〔9〕

  嘉靖六年(1527)丁亥九月壬午,王阳明自越中出发前往广西之前,与钱德洪、王畿访张元冲于舟中,因论为学宗旨,曾言到:“二君以后与学者言,务要依我四句宗旨: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以此自修,直跻圣位;以此接人,更无差失”;“我年来立教,亦更几番,今始立此四句。人心自有知识以来,已为习俗所染,今不教他在良知上实用为善去恶功夫,只去悬空想个本体,一切事为,俱不着实。”〔10〕这些,都表明瞭王阳明在晚年致力于传授其心学的心愿。

  王阳明心学的精髓在于知行合一,致良知。王阳明死后,詹事黄绾在上疏中对王阳明的心学作了表述:“其学之大要有三:一曰‘致良知’,实本先民之言,盖致知出于孔氏,而良知出于孟轲性善之论。二曰‘亲民’,亦本先民之言,盖《大学》旧本所谓亲民者,即百姓不亲之亲,凡亲贤乐利,与民同其好恶,而为洁矩之道者是已。此所据以从旧本之意,非创为之说也。三曰‘知行合一’,亦本先民之言,盖知至至之,知终终之,只一事也。守仁发此,欲人言行相顾,勿事空言以为学也。”〔11〕

  2.王阳明晚年践行心学的表现及影响

  嘉靖六年(1527)九月,闲居讲学六年之久的王阳明再度被起用,以左都御史总督两广及湖广军务身份,赴广西镇压田州、思恩岑猛之乱。据《赴任谢恩遂陈肤见疏》示,王阳明受命后,于九月初八日扶病起程,开始远赴广西,沿途就医,舟行劳顿,十一月二十日扺广西梧州,十二月二十六扺南宁。

  在即将来广西之前,王阳明在与邹守益的书信往来中说:“后世心学不讲,人失其情,难乎与之言礼。然良知之在人心,则万古如一日,苟顺吾心之良知以致之,则所谓不知足而为屦,我知其不为蒉矣。”〔12〕又在十二月作《惜阴说》中感叹到:“呜乎!天道之运,无一息之或停,吾心良知之运,亦无一息之或停。良知即天道”,“知良知之运无一息之或停者,则知惜阴矣。知惜阴者,则知致其良知矣。”〔13〕

  在广西军旅之中,“闻龙山之讲,至今不废,亦殊可喜”〔14〕。平乱的同时,他在当地举乡约、重礼教、兴学校,“日与各学师生朝夕开讲”,“务在兴起圣贤之学”,以挽救日益陷溺之人心士风。可以说,王阳明晚年践行心学的实践,除了兴校讲学之外,也贯穿于他在广西平乱抚民的始终。

  (1)兴办学校,笃行讲学

  嘉靖六年(1527),王阳明以左都御史总督两广兼巡抚,领兵进入广西,开始了他平乱抚民的历程。同时,也开始了他晚年笃行讲学、践行心学的举措。

  嘉靖七年(1528)六月,他在南宁创建敷文书院,聘其门人季本主讲。《牌行南宁府延师设教》有载:“看得理学不明,人心陷溺,是以士习益偷,风教不振。近该本院久住南宁,与该府县学师生朝夕开道训告,颇觉渐有兴起向上之志;本院又以八寨进兵,前往贵州等处调度,则兴起诸生,未免又有一暴十寒之患。看得原任监察御史,今降揭阳县主簿季本,久抱温故知新之学,素有成己成物之心,即今见在军门,相应委以师资之任。除行本官外,仰南宁府掌印官即便具礼率领府县学师生敦请本官前去新创敷文书院,阐明正学,讲析义理。”〔15〕此外,还明确:“各该师生务要专心致志,考德问业,毋得玩易怠忽,徒应虚文。其应该赴省考试者,扣算程期,临时起送;不该赴试者,仍要如常朝夕质疑问难。或时出与经书题目,量作课程;务加时敏之功,以求日新之益,该府县仍要日逐量送柴米供给。”〔16〕

  关于创办南宁敷文书院的目的,王阳明在《敷文书院记》中有较详细的记述:“……乃命新建伯臣王守仁:‘曷往视师,勿以兵歼,其以德绥。’乃班师撤旅,散其党翼,宣扬至仁,诞敷文德。凡乱之起,由学不明,人失其心,肆恶纵情,遂相侵暴,荐成叛逆,中上且然,而况夷狄?不教而杀,帝所不忍。熟近弗绳而远能准!爰进诸生,爰辟讲室,决蔽启迷,云开日出。各悟本心,匪从外德。厥风之动,翕然无远。诸夷感慕,如草斯偃。我则自灭,帝不我殄。释干自缚,泣诉有泫。旬日来归,七万一千。濈濈道路,踊跃欢阗。放之还农,两省以安,昔有苗徂征,七旬来格;今未期月而蛮夷率服。绥之斯来,速于邮传,舞干之化,何以加焉!明朝天子,神武不杀,好生之德;上下孚格,神运无方,莫窥其迹。爰告思田,毋忘帝德。既勒山石,昭此赫赫。复识于此,俾知兹院之所始。”〔17〕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他办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宣扬至仁,诞敷文德”,以免人们“肆恶纵情,遂相侵暴”。

  敷文书院建成以后,嘉靖七年(1528)八月,王阳明发布《经理书院事宜》:“据参事吴天挺呈称:‘将南宁城东西二壕花利,通收府库;支与书院师生应用,剩银修理,仍置教官私宅号房,以为定规。’看得所呈事宜,足见该道官留心学校,兴起士习之美意,俱准照议施行。但事无成规,难垂久远,而管理非人,终归废坠。该道仍须置立文簿,将区处过事宜逐件开载,给付该府县学及管理书院官各收一本存照,相继查考举行,以防日后埋没侵渔之弊。仍于各教官内推举学行端方、堪为师范者呈来定委,专管书院诸务,训励诸生,庶几法立事行,人存政举,而今日书院之设为不虚矣。仍行提督学校官知会,一体查督举行;及备行该府县学官吏师生查照施行,俱毋违错。此缴。”〔18〕加强对书院的管理,为书院的正常运作提供经费保障。

  (2)罢兵行抚,土流并治

  嘉靖六年(1527)十二月,在赴广西途中,虽思、田之事尚未及会同各官查审区处,但王阳明沿途涉历,访诸士夫之论,询诸行旅之口,于是上疏建言,表达了他“修军政、布德威,抚人民”方能令蛮夷悦服的平乱谋略。有了这样的思想作指导,王阳明平定思田之乱可谓轻而易举,“二十六日,臣至南宁府,乃下令尽撤调集防守之兵,数日之内,解散而归者数万有余。湖兵数千,道阻且远,不易即归,仍使分留南宁、宾州,解甲休养,待间而发。”于是乎,卢苏、王受等“投生之念益坚”〔19〕,于嘉靖七年(1528)二月收降卢苏、王受等头目数百人,不费一兵一卒平思、田之乱。

  平定田、思之后,王阳明在《奏报田州思恩平复疏》中说到:“故为今日之举,莫善于罢兵而行抚;抚之有十善。 活数万无辜之死命,以明昭皇上好生之仁,同符虞舜有苗之征,使远夷荒服无不感恩怀德,培国家元气以贻燕翼之谋,其善一也。息财省费,得节缩赢余以备他虞,百姓无椎脂刻髓之苦,其善二也。久戍之兵得遂其思归之愿,而免于疾病死亡脱锋镝之惨,无土崩瓦解之患,其善三也。又得及时耕种,不废农作,虽在困穷之际,然皆获顾其家室,亦各渐有回生之望,不致转徙自弃而为盗,其善四也。罢散土官之兵,各归守其境土,使知朝廷自有神武不杀之威,而无所恃赖于彼,阴消其桀骜之气,而沮慑其僭妄之心,反侧之奸自息,其善五也。远近之兵,各归旧守,穷边沿海,咸得修复其备御,盗贼有所惮而不敢肆,城郭乡村免于惊扰劫掠,无虚内事外,顾此失彼之患,其善六也。息馈运之劳,省夫马之役,贫民解于倒悬,得以稍稍苏复,起呻吟于沟壑之中,其善七也。土民释兔死狐悲之憾,土官无唇亡齿寒之危,湖兵遂全师早归之愿,莫不安心定志,涵育深仁而感慕德化,其善八也。思、田遗民得还旧土,招集散亡,复其家室,因其土俗,仍置酋长,彼将各保其境土而人自为守,内制瑶、僮,外防边夷,中土得以安枕无事,其善九也,土民既皆诚心悦服,不须复以兵守,省调发之费,岁以数千官军,免踣顿道途之苦,居民无往来骚屑之患,商旅能通行,农安其业,近悦远来,德威覃被,其善十也。”〔20〕

  此外,在增加建制、实行土流并治方面,王阳明亦上疏建议:“特设流官知府以制土官之势;仍立土官知府以顺土夷之情;分设土官巡检以散各夷之党” 〔21〕。幷且建议田州拟更府名为‘田宁’,以应谶謡而定人心;设州治于府之西北,立岑猛子邦相为吏目,待其有功,渐升为知州;分设田州各甲、思恩各城头为九土巡检司,由各头目暂且分掌管各地。

  在破八寨、断藤峡之后,王阳明又上疏曰:“臣因督兵,亲历诸巢,见其形势要害,各有宜改立卫所,开设县治,以断其脉络而扼其咽喉者。若失今不为,则数年之间,贼以渐复,归聚生息,不过十年,又有地方之患矣。……计开:移南丹卫城于八寨。……改筑思恩府城于荒田……改凤化县治于三里……添设流官县治于思龙(今南宁隆安县),以属之田宁;……增筑守镇城堡于五屯。”〔22〕

  现存南宁隆安中学内的“王文成公像”石碑,其铭文有载:“……隆之民尤感肇造斯邑之德,立有生祠,久亦荒芜,兹为改建神阁,复就其余地,设立书院,以广教化,是即所以仰体阳明先生讲学不倦之盛心也哉!其真像自应移摹于兹,但得崇奉祭祀以报功德……”这即是王阳明增设隆安县治的实物见证和纪念。

  如前所述,我们不难看出,正是王阳明罢兵行抚,进言建制,实行土流并治,才使得广西的蛮夷之乱得到平息,从而达到安抚边疆的统治目的。

  (3)赈济安民,过化存神

  王阳明始终认为,“处夷之道,攻心为上”。因此,在平定广西边乱之后,王阳明即开始了他的抚民安民策略。

  嘉靖七年(1528)五月,王阳明牌谕指出:“盖用兵之法,伐谋为先;处夷之道,攻心为上。今各瑶征剿之后,有司即宜诚心抚恤,以安其心。若不服其心,而徒欲久留湖兵,多调狼卒,凭藉兵力以威劫把持,谓为可久之计,则亦末矣。“,”即行知府程云鹏、公同指挥周胤宗,及各县知县等官,亲至已破贼巢各邻近良善村寨,以次加厚抚恤,给以告示,犒以鱼盐,待以诚信,敷以德恩。”〔23〕

  在《牌行领兵官》中,他说:“今兹之举,惟以定乱安民为事,不以多获首级为功;各官务要仰体朝廷忧悯困穷之心,俯念地方久罹荼毒之苦,仍要禁约军民人等,所过良民村分,毋得侵扰一草一木,有犯令者,当以军法斩首示众。……当兹委用,务竭心力,大展才猷,以祛患安民。一应机宜,牌内该载不尽者,听公同各官计议从便施行,一面呈报。事完之日,通将获过功次,开报纪功御史衙门纪验,以凭奏报。仍密行总镇镇巡等衙门知会,俱毋违错。”〔24〕

  王阳明在南宁期间赈济安民的举措,我们则可以从下面的叙述中窥见一斑。

  嘉靖七年(1528)八月初十日,王阳明在《行左江道赈济牌》中明确批复:“案照先因南宁府军民困苦骚扰二年有余,况天道亢旱,青黄不接,已经行仰同知史立诚将停歇湖兵之家,量行赈给。然各色军民人等,同被骚扰,均合行赈。为此牌仰本道官吏,会同分巡道,即行南宁府,备查府城内外大小人户,照依后开等第,就于军饷米内照数通行赈给。务使各沾实惠,毋容奸吏斗级人等作弊克减,有名无实。事完开报查考。计开: 乡官、举人、监生之家,每家三石。 生员每家二石。大小人户每家一石。贫难小官,通行查出,量分差等,呈来给赈。”〔25〕

  《犒谕都康等州官男彭一等》载:“ 看得广西某州县官孙族某,官男头目某等,统领土兵前来南宁宾州地方,屯哨日久,劳苦良多;即今岁暮天寒,各兵远离乡土,岂无室家之念,故今特加犒劳,通放归复业安生。本族官目务要严整行伍,经过地方,毋得侵扰人家一草一木,有犯令者,即时照依军法斩首。到家之后,仰本州县官仍要爱惜下人,辑和邻境,毋得恃强凌弱,倚众暴寡,越理逾分,自取罪累,遵守朝廷法制,保尔土地人民。牌仰本州县官执照遵守,到家之日,俱依准回报。”〔26〕

  在南宁期间,王阳明还十分重视修建城垣,修复庙宇。这或许也可以作为他抚民亲民的佐证。《批右江道议筑思恩府城垣呈》有载:“据副使翁素呈:‘估计起造思恩府城池等项,通用银八千五百七十七两零。’看得,思恩府城垣,仰行知府桂鏊自行督工起筑,合用料价工食等项银两,准照议于南宁府军饷银内动支。就仰桂鏊公同该府掌印官,当堂秤明,匣锁领回,寄贮宾州库内,查明前批南丹卫事理,置立文簿支销。该道守巡官,仍要不时亲至地方料理催督,务要修筑坚固,工程早完。事毕,开报查考。缴。”〔27〕

  《批南宁府表扬先哲申》载:“据南宁府申称:‘北门外高岭原有庙宇,以祠宋枢密使狄武襄公青,经略使余公靖,枢密直学士孙公沔,邕州太守忠壮苏公缄,推官忠愍谭公必缘,年久倾颓,止存基址;今思、田既平,所宜修复,以系属人心,以耸示诸夷。’看得表扬先哲,以激励有位,此正风教之首;况旧基犹存,相应修复,准支在库无碍官银,重建祠宇;其牌位祭物等项,照旧修举;完日具由回报。此缴。”〔28〕

  过化者,过化存神也。王阳明在南宁的过化行迹,不仅仅是通过举办学校,笃行讲学来促进民众“致良知”的教化,而且还通过土流并治,赈济抚民的治夷策略,来达到安定南疆巩固统治的政治目的。南宁现存的两处“阳明先生过化之地”摩崖石刻即是对王阳明“过化存神”最好的肯定和最诚挚的纪念。王阳明在南宁的最后时期,曾作《谒伏波庙》一首: 

  楼船金鼓宿乌蛮,鱼丽群舟夜上滩。 

  月绕旌旗千嶂静,风传铃柝九溪寒。 

  荒夷未必先声服,神武由来不杀难。 

  想见虞廷新气象,两阶干羽五云端。〔29〕

  斯人已去矣。或许,从这首诗,我们还能隐约看到王阳明其晚年践行心学的心迹和期望。

  黄晓(南宁市博物馆。)

  注释:

  〔1〕(清)张廷玉撰:《明史》卷四十五《地理志》。

  〔2〕(民国)莫炳奎:《邕宁县志》(民国二十六年铅印本)卷二《学校志一》,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5年,页886。

  〔3〕(明)王阳明:《王阳明全集》卷三十五《年谱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页1316-1317。

  〔4〕李彦福、雷坚:《试论宋元明清时期的广西书院》,《广西社会科学》1986年第4期。

  〔5〕(明)王阳明:《王阳明全集》卷三十一《续编六·征潘公移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页1123。

  〔6〕(明)王阳明:《王阳明全集》卷十八《别録十·公移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页633。

  〔7〕蒙荫昭:《广西教育史》,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页186。

  〔8〕同注〔4〕。

  〔9〕(明)钱德洪:《刻文録叙说》,《王阳明全集》卷四十一《序说·序跋增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页1574。

  〔10〕同注〔3〕,页1307。

  〔11〕同注〔3〕,页1326。

  〔12〕同注〔3〕,页1298。

  〔13〕(明)王阳明:《王阳明全集》卷七《文録四·序记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页267。

  〔14〕同注〔3〕,页1321。

  〔15〕同注〔6〕,页634。

  〔16〕同注〔6〕,页634~635。

  〔17〕(明)王阳明《王阳明全集》(新编本)卷四十六《补録八》,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年,页1886。

  〔18〕同注〔6〕,页638。

  〔19〕(明)王阳明:《王阳明全集》卷十四《别録六·奏疏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页474。

  〔20〕同注〔19〕,页472~473。

  〔21〕同注〔19〕,页481~482。

  〔22〕(明)王阳明:《王阳明全集》卷十五《别録七·奏疏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页510-517。

  〔23〕同注〔6〕,页650~651。

  〔24〕同注〔6〕,页644~645。

  〔25〕(明)王阳明:《王阳明全集》卷三十《续编五·三征公移逸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页1119。

  〔26〕同注〔6〕,页625。

  〔27〕同注〔25〕,页1119~1120。

  〔28〕同注〔6〕,页637。

  〔29〕(明)王阳明:《王阳明全集》卷二十《外集二·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页797。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