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雷州半岛海洋文化与海洋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人类的经济、文化、军事等活动,将逐步从陆地向海洋转移。有学者认为:“海洋综合开发的核心内容是海洋经济、海洋科技问题,说到底是文化问题,是怎样认识和把握、发展海洋文化的本质及其藴涵的问题。海洋世纪的到来,如果缺失了海洋文化的研究,会比现在更可怕。”\[1\]这一论断,颇为精到和卓有远见。笔者认为,雷州半岛海洋文化与雷州半岛海洋经济发展亦有如斯关系,需深入研究,以开发利用既有海洋文化资源,为海洋经济发展服务。

  一、雷州半岛海洋文化探源

  海洋文化是与内陆文化相对的一种文化。雷州半岛海洋文化是指人们认识、把握、开发利用雷州半岛海洋资源活动中产生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具体表现为人们对雷州半岛海洋的认识、思想观念、意识、心态以及由此而生成的海洋型生活方式和海洋型开发利用方式。雷州半岛位于广东西南部,扼南海交通要冲,历史上海陆交通和贸易兴旺,人员和物资往来频繁,文化信息丰富,半岛居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丰富的海洋文化,甲于我国沿海许多地区。

  (一)海洋农业文化源远流长

  历史上雷州半岛的居民既有岭南土著俚人,又有最富海洋文化特性的闽潮人。无论是土著俚人,还是入居闽潮人,都视海洋为经济生命线,以耕海为生活一个主要来源,从而形成了雷州海洋文化最基本的一个层次。在雷州半岛文化遗址中,有多处海洋性生产生活遗址,其文物中有大量的石和陶制网坠等捕鱼工具,还有大量的蚬、螺、鱼骨等,显示当地居民从远古时代起就与海洋有不解之缘。宋代之后,不少闽潮移民到来,修成海康南北大堤和多条灌渠,使大片斥卤化为沃壤,遍地荆榛变成稻粱。到明代,雷州东西两洋成为半岛最大粮仓,大批余粮输往今珠江三角洲等地。耕海同时向农业土地利用方向转变。故万历《雷州府志》说雷城附近“宋始筑岸防海,以开阡陌”。则此前,鱼盐生产是开发海洋资源的主要形式;此后,其地位也没有降低,志称雷州地区“山民务农圃以尽地力,海人谋鱼盐以养身家。”(道光《电白县志》卷一。除兴渔盐之利外,雷州半岛居民还有着久远的采珠历史。在雷州与合浦之间的海域称珠母海(今北部湾),从汉代以后一直是著名的产珠区,历代设官收税,南汉时成为南汉两个专事采珠的媚川都之一。明代,朝廷曾先后多次派官员和太监到雷州大量采办珍珠。在盐庭村西南1 km处发现的面积达2×104m2以上的珍珠贝殻遗址,堆积层厚达2 m以上,正是当年采珠业繁荣的历史佐证。在遗址中还采集到三国时期的瓷器,说明雷州采珠的历史有可能上溯到三国或更早的时期\[2\]。

  (二)海洋商业文化历史悠久

  雷州人善商有着悠久历史,汉代徐闻、合浦港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已与东南亚诸国直接交易。志称徐闻“汉置左右侯官,在徐闻县南七里,积货物于此,备其所求,与交易有利”,直到唐代仍有“欲拔贫,诣徐闻”(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八。之谚。海上商业贸易不失为当地经济支柱。雷州窑业也久负盛名,在今遂溪、廉江、海康等地均发现有大窑址,且多分布在海运方便的河岸、海边,产量大,非当地所能消费,于是大部分外销东南亚各地。海上丝路或称陶瓷之路成为雷州海洋文化一个强大载体。

  宋代雷州城居民富甲一方,不但因为附近农产丰饶,而且依靠与闽浙、海外贸易。宋代海康港出口货物有“谷、米、牛、酒、黄鱼”(《宋史·食货志》下,八。。明清时潮商“恃重赀往各乡买糖……租船艚船装所货糖包,由海道上苏州、天津……贩棉花、色布四邑,下通雷琼等府,一往一来获息几倍”(干隆《澄海县志》卷十九《风俗》。。广东澄海等地所需粮食,“向借商民领照赴洋及高雷等处买回澄,以贾民食”(《粤东例案·平粜》。。明代吴川梅緑港“生齿盈万”,清代被称为“小佛山”,会馆汇集,福建商人在那里设“漳州街”,成为“岭西一大都会”(光绪《梅緑志稿》卷八《杂録》。。徐闻海安港,潮州、珠江三角洲各县、广西、澳门、湖北等商人云集,各式商号荟萃的“海安街”长1里多,为琼雷各地商品集散市场。遂溪赤坎港,各地商船猬集,设有闽、浙、湖、广会馆,商贾繁华不减梅緑。今徐闻县城有广府会馆、潮州会馆,湛江市区尚有“福建村”、“福建街”等地名,而据万历《雷州府志·地理志·圩市》载,海康县即有墟29处、市6处,还分猪羊市、鸡鹅市、鱼盐市、米谷市、槟榔市、布帛市等专业性市场,说明商品经济有一定发展,同时展示各地商人在雷州半岛活动盛况。

  (三)海神崇拜文化历史积淀深厚

  雷州海洋文化,还见于精神文化层面,其中海神崇拜又居独特地位。因半岛海陆相接地理环境,海陆相互作用产生的各种自然现象增加了人们对茫茫大海的神秘感,一方面是由此产生海神崇拜,另一方面是闽潮人带来妈祖(天妃、天后)崇拜。海神庙宇遍及雷州半岛各地。据有关方志统计,明清时妈祖庙在海康有12座,在徐闻有5座,在遂溪县有9座。另在电白有5座,吴川有8座,位居南海神、冼太夫人、龙母庙之上,在人们心目中地位甚高,各地大小不一天后宫,香火甚旺,信仰至笃。有关天后显灵记载不絶于书,光绪《电白县志》说:“圣女水神,江淮河汉多显灵,不独吾电也”。又宣统《海康县续志》云:“仕宦之过琼,商贾之海运,必祷于庙”。每逢天后诞日(一般为农历三月二十三),各地都有游神、演戏活动,届时万人空巷。反映了天后作为勇敢、无畏、正义化身,涉波履险,济世救人,热心公益事业,正是雷州人敢于开拓、进取海洋文化品格的表现。雷州半岛三面环海,远离陆地中心的地理环境,使该地区域文化中具有偏侠、守旧、刁蛮的半岛特征。但发达的海洋文化的发育及渗透,又使其具有了开放、兼容、重商、开拓等特点,在历代的扬弃与充实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的个性,发展成为雷州半岛传统海洋文化。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传统文化在现今发挥作用还存在一个与现代海洋文化整合的问题,如何对雷州半岛海洋文化去芜取精,如何赋予其新兴海洋文化之内容,仍需不断研究。

  二、雷州半岛海洋文化与海洋经济定位

  (一)海洋文化定位

  雷州半岛海洋文化在海洋经济活动中形成和发展。如伴随着早期的捕捞、制盐、采珠等耕海活动,形成的海洋农业文化;伴随着航海、港埠间物品交换形成的海洋商业文化;伴随着妈祖崇拜等活动形成的海神崇拜文化等。当今,海洋文化亦随着海洋经济的现代化而丰富与发展起来。随着海水养殖、海洋油气、造船、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的开发及经济的发展,形成了相应的海洋产业文化;随着海洋经济活动造成的负面影响,产生了海洋环保、海洋生态文化,如建立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雷州半岛白蝶贝自然资源保护区,硇洲岛鲍鱼、龙虾、江珧增殖保护区和雷州湾水产资源保护区,实施伏季休渔和两证(养殖使用证、海域使用证)制度等。与此同时,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在捕捞作业中祀海神的文化渐趋淡化,以往的庙会娱神活动被现今的经贸洽谈取而代之,真正达到“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效果。雷州半岛海洋文化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半岛先民在长期的耕海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海洋知识及有关技术。如利用咸淡水比重之差形成淡水舌灌溉农田,利用海洋生物特殊的生态生理现象进行捕捞\[3\]等。明代后期,电白一带海岸“渔箔横列,以海为田”,当地人“渔佃为生”( 道光《电白县志》卷十四。,即用竹制“渔箔”围滩涂,使鱼类养殖、储存、捕捞三者达到完善空间组合,有效利用水体滩涂和饵料,使渔业生产工场化,取得精养密放效果。这种方式类似今日网箱养鱼,为一项先进技术,其经济效益大于海洋捕捞,现今提出的海洋农牧化有着极其相似的思路。

  雷州半岛海洋文化属于我国东南闽粤海洋文化的一个部分,具有闽南、潮汕、港澳等地海洋文化中开放、重商、海神妈祖崇拜等共同特征。因此,雷州半岛海洋文化可以打上“广东海洋文化”的品牌,在对外开放前沿,改革开放窗口的广东西翼占有重要地位。

  (二)海洋经济定位

  雷州半岛所在的湛江市面积12687 km2,2000年末人口695万,所辖的9个市、县、区均濒临大海,海岸线共计长1556 km,居全国地级市之首\[4\],海域面积广大,沿海岛屿30多个,海洋渔业资源、港湾资源、矿产资源和滨海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海洋地理环境良好。海洋经济发展有了一定基础,某些水产品产量多年居全省首位。例如,在海水养殖中,1999年对虾产量占全省60%,海水珍珠产量占全国的2/3,远洋渔船数量占全省61%,2000年原盐生产能力15×104t,占全省50%以上\[4\]。广东海洋大学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力量雄厚,湛江港是全国八大海港之一。可见,海洋是雷州半岛最大的优势,雷州半岛产业结构中,海洋产业应定为支柱产业;海洋城市是其中心城市湛江的定位;海洋经济应为雷州半岛的主导经济。然而,雷州半岛近些年海洋开发及产业发展现状却与其优势极不相称,如10 m等深线浅海利用率仅9%\[5\],与山东省目前已利用40m等深线以内水域的差距甚大。海洋经济的总量虽有一定规模,但同国内外海洋产业发达地区相比,产业结构层次仍然较低,三大产业发展很不平衡。第一产业比较单调,以捕捞、养殖为主;二、三产业发展缓慢,海上交通运输业竞争力减弱;各产业在发展中常有相互摩擦、制约现象;产业内部又存在产品结构单一,缺少知名品牌等问题。因此,将海洋资源优势转化为海洋经济优势是海洋世纪雷州半岛的必然选择。海洋经济与海洋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在以海洋产业为核心的海洋经济开发中,汲雷州半岛海洋文化之精华,发展特色海洋产业,是海洋文化产业化的具体表现,也是区域文化与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要求。

  三、传承雷州半岛海洋文化,发展特色海洋产业

  (一)重塑“南珠故乡”形象,发展海水养殖及加工业

  珍珠,璀璨夺目,历来是华丽、贵重、富有的象征。它既是装饰品,又可做药材。珍珠养殖成了一项经济效益较高的产业。雷州半岛气候温和,属热带北缘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无霜,岸线潮间带宽广,低潮位至水深10m的面积广,是天然珍珠的良好栖息环境。据嘉庆《雷州府志》记载“迨秦开疆百粤,尉屠睢采南海之珠以献”。“海产珠方内唯雷廉为然。”可知,早在秦统一六国之前,雷州大地就有珠民采珠了。据清屈大均《广东新语·货语》载:“合浦珠名曰南珠……南珠自雷、廉至交趾,千里间六池。”这里所说古合浦郡在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前辖今雷州半岛沿北部湾海区的徐闻、雷州,故南珠产地为今广西合浦之说有欠妥当,雷州亦为南珠的故乡。又据同书说:“出西洋者曰西珠,出东洋者为东珠,东珠者青色,其光润不如西珠,西珠又不如南珠。”显示南珠自古以其浑圆、凝重、莹润、皎洁、玲珑雅致、色泽鲜艳、光彩夺目而驰名于世,是珍珠中的上品。

  雷州半岛采珠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虽然,宋代雷州珠民已创造了人工植珠的培育技术\[6\],但发展缓慢,直至20世纪60年代仍以自然捕珠为主,效率极低。自1966年6月1日创办雷州流沙珍珠场后,珍珠养殖才在雷州半岛蓬勃发展起来,至1999年,共养殖珍珠3 500 hm2,产珠237 t,占全国同类产品的2/3\[5\]。可是,这样一个优势明显的产业却未能起到第一产业龙头的作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欠佳。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产品深加工未跟上。一般说来, 1T珍珠加工后出口产值超过1亿元,比出售原珠价格增加几十倍至上百倍。但雷州半岛的珍珠加工量1999年只占产量的114%\[5\],且加工中心不在该区域。二是销路不畅,市场未打开。当今信息时代,产品的宣传推介是产业的前期工作,产品形象至关重要。因此,应将“南珠故乡”的形象树立起来,配之以一系列的文化活动:海洋经济博览会、农业博览会、一年一度珍珠节等。推动珍珠养殖成为雷州半岛农业的拳头产业,并以此带动对虾、牡蛎、鲍鱼等名品发展,增加文化附加值,提高综合效益。目前,海水养殖及加工业已初具规模,应考虑建立基地化养殖格局,推行立体化多元生态养殖模式,改进养殖区生态环境,开辟新的养殖区,积极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的工厂化养殖,以形成有雷州半岛海域特色的现代化海水养殖及加工业。

  (二) 重塑“海上丝路始发港”形象,发展港口运输贸易业

  雷州半岛港湾众多,岸线深广,是我国古代与海外交通贸易接触最早的地区。远在秦汉时代,今湛江属下的徐闻港就是我国南方海上“丝绸之路”的起航地。西汉武帝时,组织了大规模的船队,由黄门率领,带着大量的丝绸与黄金,从徐闻港起航,前往东南亚、西亚各国,揭开了我国海上活动的序幕,成为我国百越文化、中原文化的融合交汇点之一,对雷州半岛乃至我国海洋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7\]。湛江港是雷州半岛的明珠,是我国在港口条件、地理位置上可与荷兰鹿特丹媲美的唯一天然良港,其港湾有大、深、宽、优的特点,且有独特的地缘优势,是我国大陆通往东南亚、南亚、非洲、欧洲、大洋洲和中东等地航程最短的对外贸易港口;有广阔的经济腹地;有良好的配套环境。2001年吞吐量2 100×104t,是我国八大港口之一。我国河口海岸学家,华东师大陈吉余、罗祖德教授认为,上海作为我国第一大港和世界第五大港因长江河水带来的泥沙淤积,其水深条件远不及湛江港,因此,在湛江再造第二个“香港”以缓解我国外贸迅速增长与运力不足之矛盾是可能的\[8\]。湛江应传承开放、进取的传统海洋文化理念,抓住西部开发、加入WTO等机遇,建设国际大港。雷州半岛沿海港口现存在功能单一,均以运输为主,产业、贸易功能尚未发挥,港口附近缺少具深加工能力的工业区等问题。同时港口规划与城市规划缺乏协调,导致湛江与其它产业布局在岸线利用上存在一定矛盾\[9\]。因此,要将湛江港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应重点考虑以下两个方面:1.搞好港口配套建设,发挥综合功能,形成以湛江港为中心,以海安、乌石、流沙、北潭、黄坡等大中小港口相配套的现代港口群;2.以深水港为依托,合理配置工业区,完善港口工业、贸易功能。

  (三)树“大陆最南端,椰风海韵文化游”形象,发展滨海旅游业

  旅游业是一种文化型的经济事业。旅游业的这种行业特性决定了它必须在经济和文化的契合点上寻找发展的广阔空间\[10\]。雷州半岛地处祖国大陆最南端,登上最南端标志的徐闻灯楼角灯塔眺望琼州海峡对面的海南岛,遥望茫茫南海及太平洋,感受水天一色的情景,能赋予旅游活动特别的意义。雷州半岛还具有成为全国最优良的滨海旅游度假基地的发展潜质。有13段优质沙滩,其中,王村港—吉兆湾、南三岛东岸和东海岛东岸均是长度超过20 km的特大型沙滩。这些海滩介乎20°15′—21°25′N之间,纬度与夏威夷、古巴大致相同。有着适于长年开展滨海度假活动的热带海洋气候和优美独特的緑色生态景观。旅游者无需过海就可体察热带滨海的椰风海韵景致。雷州半岛还是我国大陆目前红树林分布,种类最多、长势最好、面积最大的地区,有12423hm2,占全国红树林总面积的一半。1991年,在廉江高桥镇建立了“广东湛江红树林省级自然保护区”;1998年底,经国务院批准将雷州半岛红树林划为广东湛江红树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998年12月中荷两国政府达成协议,由荷方无偿援助300万美元用于实施广东省雷州半岛红树林海岸综合管护工程\[4\]。另外,在硇洲岛斗龙角、徐闻灯楼角、乌石东土角和海康港盐庭角等4处有5至10 km2未受破坏的热带珊瑚礁,水深4至8 m,能见度5至7 m,离岸500 m,十分适宜开展潜水观光旅游。以上这些滨海资源优势均是深居温带的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无法比拟的。因此,雷州半岛可利用自身优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悠久的海洋开发历史,配之以陆上雷州历史文化名城、玛珥湖湖光岩等旅游资源树立起大陆最南端“椰风海韵文化游”形象。以此为“商标”乃至“产品说明书”,通过宣传学上的“口碑效应”,使雷州半岛海洋文化在旅游者中造成深刻印象。同时,不断进行旅游产品的更新换代,在传统的“看海、吃海、玩海”等项目基础上挖掘海洋文化深层内涵,通过开展滨海度假、出海捕捞、红树林及海底潜水观光、海洋文化节、接待国际豪华邮轮等活动,使滨海旅游集观赏性、参与性、知识性、趣味性、刺激性于一体,吸引更多的旅游者,为区域旅游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海洋产业的内涵十分丰富,通过发展上述特色产业,可带动其它海洋经济部门进步,促进雷州半岛海洋开发格局的形成。各产业的发展均需强调增加科技含量,维护海洋生态平衡。这是发扬雷州半岛海洋文化优势,符合海洋世纪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李巧玲(湛江师范学院法政学院副教授。)

  参考文献

  \[1\] 曲金良:《海洋文化概论》,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 吴建华:《雷州传统文化初探》,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3\] 孙关龙:《岭南:中国和世界海洋农业文化的源地》,见广东炎黄文化研究会:《岭峤春秋》,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 郑耀,王一波:《我市海洋资源综合立体开发显成效》,《湛江日报》2002年12月27日。

  \[5\] 周镇宏:《构造海洋综合开发新格局,建设“蓝色产业”聚集带》,《湛江通讯》2000年第5期。

  \[6\] 蔡庭:《得天独厚的雷州南珠驰誉中外》,《湛江文史》1998年第17期。

  \[7\] 陈代光:《实施海洋战略,发挥港口优势建设现代化的湛江》,见广东炎黄文化研究会:《岭峤春秋》,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8\] 湛江市地方志办公室:《今日湛江》,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9\] 刘俊杰:《雷州半岛地域开发与产业布局分析》,《湛江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

  \[10\] 张述林,罗光华:《论文化经济与重庆旅游业再发展》,《人文地理》2001年第6期。

  (本文原载《热带地理》2003年第2期)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