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文化”?有人说,文化的定义有260多种,有人说有400多种。因为角度不同,学科不同,给文化下的定义也不同,可谓众说纷呈,莫衷一是。笔者的理解是,“文化”一词起源于拉丁文的动词“Colere”,原意是耕耘土地,后来引申为“由人类创造的,经过历史检验沉淀下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凡是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而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成果,皆可归为广义范畴的文化。简而言之,文化就是劳动,就是创造,就是人类文明的总和。没有人类,没有劳动和创造,就没有文化。马克思曾经说过:“劳动创造了人类”。人类在通过劳动改造大自然的同时,促进了自己的进步与发展,从而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北部湾与南海交汇处的雷州半岛,其气候和地理位置特殊,环境的典型,人类活动也较早。雷州半岛文化是本土文化与中原文化、海洋文化等诸多文化的碰撞、磨合以至融合,具有融汇性、多样性、开放性、边缘性等品格特色。雷州半岛文化就是雷州半岛人民改造、开发半岛的劳动与生活的真实反映。
一、受南亚热带气候和火山地貌的典型环境影响,产生了雷文化和火山文化,雷火交并成为红土文化
雷州半岛,地处南亚热带,天气炎热,夏季多雷。方志有言,炎海阴火,骇气奔激,鼓动为雷。其地薄不能蓄火,故奋击而成声。据说,每年有上百次雷暴,人畜多有伤亡。因而雷州半岛人敬畏雷,有雷公、雷神之供奉。雷,曾是雷州人的图腾。古时,雷州人遇旱,便祭雷求雨,“雷州换鼓”这种习俗曾经成为当时全国一絶。雷州半岛人民的日常生活和人文故事,多受雷的影响。民间流传有许许多多关于雷的传说、奇闻,如雷祖的传说。以雷名山,如擎雷山、雷公山。以雷命名州郡、城镇,如雷州、雷城。以“雷祖”来代称陈文玉。以雷祖祠、雷庙等纪念陈文玉,来表达半岛人对雷威力的崇敬之情。这样,就产生了一种反映半岛人普遍心理的雷文化。
据专家分析,雷州半岛多雷,除了气候的原因外,火山喷发所造成的火山地质、地貌,也是其原因之一。雷州半岛曾经历过64次火山喷发,露出地面的火山口就有53座。最老的火山,距今约有1151万年;最新的火山,距今约有10万年。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岩分布面积达3136平方公里,占雷州半岛总面积的38%;形成火山锥有76个,断陷盆地成湖泊的多个,例如湖光岩的玛珥湖等等。火山喷发在8万年前已经停息,虽然给雷州半岛带来一定灾难,但也带来丰富的矿物质,丰富的旅游资源,奇特的火山景观。特别是火山岩风化成肥沃的砖红壤,成为雷州半岛最主要的土壤类型,所以雷州半岛有“红土地”之称。
据史载,雷州半岛大约在五、六千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活动。人们通过劳动改造自然,创造自己生存、发展的环境,也创造了自己的历史和文化。火山文化就是这样产生的。雷文化与火山文化交并,形成了“红土文化”,也就是雷州半岛人民在红土地上所创造的文化。雷州半岛不仅有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雷州,也有现当代的名城湛江市,有众多的名镇、名村、名建筑、文物古迹、民俗风情、民间艺术、名优特产等等,亦有红土作家、艺术家群体,众多的名人雅士,可谓人才辈出,人文蔚起,创造了无数文艺作品,充分展示了红土文化的魅力、辐射力和竞争力。
二、土著文化与中原文化、福建文化以及西方文化互相碰撞、融合,形成了雷州半岛文化多元化、多样化的特色
(一)土著文化为雷州半岛文化的形成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雷州半岛,古属百越之地,地处蛮荒。以新石器文化区域看,百越是起源于中国东南部和南部的土著。百越,是族类相近的大族系,雷州半岛,应属百越大族系的南越族。越与瓯、闽等相通,“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1\]考古文化证明,越人在夏、商、周时期,已在岭南创造了自己的文化。以几何印纹陶为主要特征的青铜文化,就是古代百越的物质文化。古越人已有了自己的独立语言和记事表意的文字。他们断发文身,或“椎髻箕踞”,错臂左衽,“饭稻羹鱼”。因为他们发明瞭种稻,又善于驾舟捕鱼。晋代以后,古越人逐渐演变为俚人,亦称“俚僚”(即今之黎人)。俚人继承幷发展了古越人的语言、习俗文化,以狗、狸为图腾,还创造了有雷州半岛特色的铜鼓文化、石狗文化。至今铜鼓,在雷州半岛的几个县(市)都有发现。石狗则处处可见。由此可见,古越人及其后裔——俚人在各方面都创造了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为形成雷州半岛文化作出了最早的贡献。
(二)福建莆田文化对雷州半岛文化的形成产生过重要影响
据《雷祖志》所述:“雷州人之祖先,大多在唐、宋、明之时,来自莆田等地。”\[2\]自唐代以来,从福建莆田来雷州半岛开发的移民逐渐增多。最为集中的几个时期,是唐、南宋末,元末明初、明朝中叶、明末清初。这几次人口转移,改变雷州半岛人口的格局,莆田人逐渐成为雷州半岛人口的主体。同时原在雷州半岛的越人外迁,或融入另一个族体,或蜕化为另一个新的族群。莆田人的日益增多,自然带来了莆田文化。由于莆田文化是融汇了古闽越文化、汉唐中原文化以及宋元明清时东渐的欧洲文化等异质文化而形成以中原汉文化为主体的独特质优的区域文化,在与雷州半岛古越人文化的双向交融中,逐渐融合、同化了雷州半岛古越人文化。到了今天,整个雷州半岛没有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村落;壮、黎、苗、瑶等古越人的后裔族群只占雷州半岛总人口的极小比例,而在此极小比例中絶大多数是新中国成立后迁入雷州半岛的。
在文化融汇过程中,雷州半岛文化不可避免地带上了莆田文化的印记,具有诸如农商并重、尚武冒险、重地域血缘宗派、诸神并奉等等特征。
(三)中原汉民族文化不断充实与丰富雷州半岛文化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嬴政出兵攻占南越、西瓯、骆越等地,把雷州半岛纳入中华统一版图,并设南海、桂林、象郡等三个郡来治理。雷州半岛属象郡。秦始皇派遣50多万秦军到岭南,与当地各民族杂居通婚,此为中原汉民族南移之始。
秦末汉初,南海郡龙川县令赵佗趁中原战乱之际自立为王,号称“南越王”,割据包括雷州半岛在内的岭南地区。其在位期间,大力实行“和揖百越”的政策,促进汉越民族大融合。中原人与越人杂居其间,语言逐渐沟通,中原人教越人耕种,制作帽鞋,建立学校,学习礼仪,幷且通过媒娉,汉越通婚。中原文化与雷州半岛土著文化在碰撞中融合,在融合中得到充实、丰富与发展。
西汉以后,由于战乱,中原的汉族移民大量迁入雷州半岛。正如苏轼在徐闻《伏波庙记》中所载:“自汉末至五代,中原避乱之人,多家于此。”\[3\]西汉路博德、东汉马援两位伏波将军,曾先后率师南来平乱,扎营于雷州。平定叛乱之后,也有不少汉军留守落籍于雷州半岛。
三国时期,东吴君主励精图治,加强了对其辖区的开发,促进了中原文化向包括雷州半岛在内的岭南地区的传播。
到了唐朝,中原统治者为了加强对雷州半岛的统治,重用了土著陈文玉,任陈文玉为东合州(雷州前称)刺史。陈文玉不负众望,他一上任就深入汉越等民族杂居的地方,瞭解民情,精察吏治,解除百姓之苦。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安抚境内,教育各民族和睦相处;修筑州城,消除匪贼,保证地方安宁;施行德政,改变雷州半岛落后面貌,得到各族士民的拥戴。从此,雷州半岛的少数民族,一部分与汉族同化,另一部分与广西壮族融合。
后来,经历了两宋、明末、清代几次战乱,漫长的民族认同、压迫斗争、迁徙等过程,汉族居民逐步成为雷州半岛本地居民的主体。这期间,有一批大臣名贤,如宋代寇准、李纲、赵鼎、胡铨、苏轼、苏辙、秦观、李光、王岩叟、任伯雨“十贤”,被迁谪南来雷州和琼州,带来了中原文化。仅是宋朝被贬流放来雷州的臣子、文士就有100多人。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流人文化,对雷州半岛文化起到了一定的催化和促进作用。
直至新中国建立前后,特别是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解放海南岛南下大军,驻扎、训练都在雷州半岛。为粉碎帝国主义经济封锁,10万军民在雷州半岛垦荒种橡胶。还有修建鹤地水库、青年运河、湛江港及开发南油基地等大型建设,使全国各地人口大量涌入雷州半岛。他们在改造自然环境,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创造了精神文明,充实和丰富了红土文化。
按照目前的行政建制,雷州半岛由北向南分别有廉江、吴川、遂溪、雷州、徐闻等县(市)和霞山、赤坎、坡头、麻章等市区。各地的语言语种丰富多彩。湛江地区700多万人,讲雷州话的占半数以上,还有白话、吴川话、话(客家话)等方言,正在推广普通话。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语言构成了丰富多彩的雷州半岛文化。雷州歌、吴川山歌、廉江歌、东海嫁、咸水歌,雷剧、白戏仔、木偶戏、粤曲、安铺八音,吴川的飘色、泥塑、花桥,东海的人龙舞、廉江的雄鹰舞、雷州的傩舞、乌石的蜈蚣舞,还有散花舞等等,每逢重大节日,都得到展示,充分显示了雷州半岛红土文化的独特风格。有许多民间舞蹈,都可以追溯雷州半岛文化的渊源。例如傩舞,就是在唐宋时期从中原传入雷州的,经过雷州人的发展,已成为群众喜爱的一种富有地方特色的舞蹈。
(四)国外特别是西方文化的介入对雷州半岛文化产生了一定影响
雷州半岛早在汉代就开始对外贸易。据考古发现,我国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就在徐闻。出口的货物主要是“杂缯”(各色丝绸织品),入口的是明珠、璧琉璃、奇石、异物等。缅甸、印度、斯里兰卡以及欧洲一些国家在不同时期也派官员使者和商人到雷州半岛经商,带来了海外文化。明朝以来,雷州半岛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以后,中外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
三国东吴以来,佛教和伊斯兰教先后传入雷州半岛。明清时期,西方传教士又传来了基督教,在今湛江霞山兴建了天主教堂,传播教义。清末,法国强占广州湾为租借地。1943年日本侵略雷州半岛。列强在打开我国南大门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文化以及东洋文化(日本)。国外特别是西方文化的传入,使人们学习了多种外国语言文字及各种科学知识,扩大了视野。雷州有识之士吸收了外国文化中有用的东西,如西洋绘画、西方建筑、西方医学和教育以及东洋工艺等,在不同程度上接受了西方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三、三面环海的独特而优越的地理位置,使雷州半岛文化不可避免地具有海洋的特征
雷州半岛三面环海,海岸线长1566公里,有众多的港口、岛屿、沙滩、渔村、渔民、船民和水手等,演绎成多姿多彩的海洋文化。
(一) 历史悠久的航海文化
位于雷州半岛最南端的徐闻港,早在汉代就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这里集中了运到国外的丝织品和从国外运回来的进口物资。外国的使者和商人也在这里登岸。当时的航海业是相当发达的。只是航海技术和设备较落后。西汉派出的船队从徐闻启航,沿着海岸线行驶,经北部湾,折向南,沿越南半岛东海岸入南海诸岛,向西入印度洋。沿途到达都元国(马来半岛)、邑卢没国、谌离国、夫甘都卢国(今缅甸)、黄支国(今印度),经已程不国(今斯里兰卡),然后返航,穿过马六甲海峡,扺达皮宗国,向北到达日南郡象林登陆回国。往返需数年时间。这就是“海上丝路”航线。这条线路的使用,并不属于民间,而是专供皇室贸易使用。据《后汉书》记载,公元2年,黄支国(今印度)派使臣从海道来中国,把犀牛献给汉平帝。公元166年,大秦国亦派使臣从这条海道来到中国,把象牙等礼物献给汉桓帝。可见,这条“海上丝路”,是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经济文化交流的海上通道。晋代以后,番禺港取代了徐闻港。
唐宋时期,雷州半岛中部的雷州港兴起,成为雷州半岛水陆交通枢纽。通过海道,主要出口米、谷、牛、酒、黄鱼和雷州陶瓷品。到了清初因海禁而中落。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随着海禁的解除,赤坎港逐渐繁荣起来,成为福建商人云集经商的地方。当时,在赤坎注册的商船竟达400艘之多。自法国租占广州湾,赤坎港才渐渐衰落。
新中国成立后,湛江港逐步成为全国十大外贸港口之一。水深浪静,海面开阔。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年货物吞吐量达2000万吨以上。
(二) 兴旺发达的捕捞文化
雷州半岛的捕捞文化,在明朝初年就已经很兴旺。当时海洋捕捞业很发达,捕鲸业亦具有相当规模,但明中叶由于内患外忧,以及清初的海禁,捕捞业被迫停滞。海禁解除后,渔民纷纷复业。又有福建莆田等地大批移民在雷州半岛定居,渔业得以复兴。清末民初,渔业生产再次兴旺起来,特别是拖网渔业发展迅速。1929年,仅“企水、乌石、外罗、硇洲四港,就有渔民8466人,大型渔船277艘,年产量255365市担”。至抗战前夕,渔业进入历史最鼎盛时期,大小渔船有9243艘,其中大型渔船1792艘,占全省同类渔船的173%。这些渔船结帮成队出海,至香港、越南、南沙、西沙、汕尾等地进行捕捞作业。其船只数量以及捕捞数量之多,船体之大,作业范围之广,全国罕有。
现在湛江有全国远洋渔业基地,远洋渔船有300多艘,结队到南太平洋、马来西亚、斐济、贝劳、密克罗尼西亚等国际渔场捕捞金枪鱼,每艘船年收入高达20万美元。
雷州半岛不仅渔船、渔港众多,捕捞业发达,而且海产品也非常丰富,鱼、虾、蟹、贝等样样俱全,其中不乏名贵产品,鲍鱼、龙虾、鱼翅等海珍远销海内外。
(三) 璀璨的南海明珠文化
雷州半岛是中国“南珠”的重要产地,历史悠久,负有盛名。从汉代以来,雷州半岛一直是著名的产珠区。历代设官在这里收税。明代,朝廷曾先后多次派官员到雷州半岛大量采办珍珠。考古工作者在雷州盐庭村西南1公里处发现的珍珠贝殻遗址,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堆积厚达2米多,正是当年采珠业繁荣的历史佐证。遂溪县的乐民城,就是明朝朱元璋下令建的珍珠城。昔日镇守官衙门,现在尚有遗址可辨。据《遂溪县志珠海》载:“对乐珠池(即乐民珠池),在遂溪县西南一百五十里(一说170里)第八都乐民千户所城西海内。……自后汉刘鋹置媚川都,宋开宝以还,遂置场司,或采或罢。”据说,明朝廷规定乐民珍珠城每年要贡珠一斗。珍珠城在鼎盛时期每年征集珍珠可达三斗多。守城的官兵有100—300多人。民间流行一首《采珠謡》,反映了当时珠民对封建统治者贪得无厌,不顾人民死活,无休止地采珠的怨恨情绪。由于珠民的竭力反对,乐民珠池至清道光年间被完全废弃。解放后文物普查发现,在乐民珍珠城的北面,有100多亩宽的空地底下,埋藏有大量的珍珠贝殻,可见当年采珠规模之大。
建国后,雷州半岛人民办起了海水珍珠养殖场。特别是改革开放到现在,海水珍珠养殖面积达5563万亩,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0%以上,是我国海水珍珠养殖的最大基地。湛江市,被称为全国珍珠第一市;覃斗镇(原流沙镇并入),是全国珍珠第一镇;流沙村和大井村,是全国珍珠第一村;广东海洋大学珍珠研究室,是全国珍珠研究第一室。
此外,海洋文化还包含有制盐文化、妈祖文化等等。因篇幅限制,在这里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雷州半岛文化是土著文化(主要为古越与俚僚文化)与福建莆田文化、中原汉文化、海外文化(主要是西方文化)等诸多文化,在漫长的岁月中,相互碰撞、融合,不断充实、更新而逐渐形成。古越与俚僚文化是雷州半岛最早的土生土长的历史文化,其主要反映在原始崇拜、民间信仰、风俗活动、地名等方面,具有底层文化特质,是雷州半岛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原汉文化,属官方文化,主要反映在历史政治、经济制度、社会伦理、道德礼仪等方面,是雷州半岛文化的主体。同时,海外文化也参与了雷州半岛文化的形成和传播,因而在雷州半岛文化中占有一定的位置。诸多文化的糅合、融合的过程,就是一个互相沟通、互相比较、互相磨合、互相补充的过程。这种经过比较找到本文化的不足,用人家的文化来弥补,就是矛盾中的融合,成为一种文化新体。这种文化新体相对原来文化,是一种进步、一种发展。雷州半岛文化就是这样的一个文化新体,它集中了诸多文化的优势,具有较为完善的独特的品格。因此,它能够在我国众多的地域文化之林中占有重要一席,成为岭南文化中一个占有重要地位的亚地域文化。
发展雷州半岛文化,应该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第一,正确处理中外文化关系,做到“洋为中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雷州半岛文化要与时俱进,走向世界,就要选择、吸取外来文化的先进健康内容、科学成分,为我所用,创造具有我们民族风格的、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文化。这种新文化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政治和经济的。
第二,正确处理古今文化关系,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雷州半岛文化的发展,需要继承传统文化中的优良传统,要以新的眼光看待古文化,给古文化一个新的启迪,以新的思想发扬传统文化中好的东西。对文化遗产,要发掘、整理、保存、反思、创造。因为只有创造,才能产生变异,才具有生命力。
第三,正确处理本地与外地的文化关系,嫁接红土文化。开展跨地区、跨行业的文化活动,经常与外地交流,要善于学习、吸收外地文化的长处,以补本地文化之短。同时,注意招聘外地人才,或者交流人才。大家一道努力,为发展雷州半岛文化,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而努力奋斗。
黄战(广东海洋大学文学院讲师。)
参考文献
\[1\]《汉书·地理志》下颜师古注。
\[2\]《雷祖志》(光绪版)卷二。
\[3\]《徐闻县志》。
(本文原载《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