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五章 大旗头村的风俗文化
三水的风俗习惯,具有典型的岭南风俗特色。建国前,地方经济较落后,人民生活较穷困,因此,形成三水民风勤劳、拼搏的特色,大旗头村在历史上由于地处僻野,交通不便,其民风风俗尤其朴实。据《广州府志》说三水风俗“简朴有余,仪文不足”,实则是各项风俗习惯,崇尚俭朴,不羡奢侈,虽有些颇事华饰之俗,也仍存质朴之意。
一、生产习俗
1.生产活动概况
晚清时期,乐平大旗头村村民的主要生活来源是靠耕田,主要是种植水稻,此外,还曾种植过芒果、荔枝、柑橘以及养鸡、鸭等,但仍以自给自足为主,现已少养。村民们的另一个主要生活来源是养鱼。当时,大旗头村还是非常闭塞的,由于交通的问题,商品经济也不发达,水路是连接三水、佛山和广州的最重要通道,这里呈现出一幅典型的岭南农耕和渔业结合的水乡风貌。今天的大旗头村由于地方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由于靠近佛山、广州,与外界联系的日益广泛,商品经济的大潮已经扑向这里。所以大旗头村的生产状况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据瞭解现在村民的生产不仅局限在种植水稻和渔业养殖方面,还出现了其他生产活动,比如人们减少了水稻的种植面积、扩大了蔬菜的种植,并将富余劳动力投入到流通和商贸中去,村里有很多人都在经商。
2.平时休闲方式
现在大旗头村的老人们早上一般饮早茶,然后在村东头文塔风水树下聊天、打牌,也有部分老人顺便向旅游者出售菜干、番薯等其他农产品。在进行田野调查过程中,每天我们都可以看到大约几十名老人聚集在榕树下活动。
3.农业土地所有权
据瞭解,大旗头村以前共有七个田庄,这些土地在解放前都是地主所有,现在实行土地承包所有制,承包的土地并不是永远都不调整的,例如村北面(钟姓)每8年调整一次承包的土地,郑家每5年调整一次承包的土地。
4.主要农产品及其他生产
以前种植的作物种类有水稻、甜菜、番薯以及番茄等,从上世纪的80年代开始,以种植蔬菜为主。大旗头村以前没有什么特种经济林,最初的时候曾经有些果树,但解放后就被毁掉了,在上世纪的80年代又进行了试种,但是不成功。据瞭解大旗头村以前主要养殖四大家鱼,现在还增养有桂花鱼等品种。在大旗头村里,家禽、家畜的饲养从历史上到现在都不是家庭里最重要的收入来源,据老人们讲大旗头村以前也只是养殖一些普通家禽、家畜,少量的拿到乐平集市上去售卖,这种状况到了今天都没有太大的不同,不过总的来讲养殖的数量仍然是也比较少的。历史上,大旗头村里几乎没有养蚕、染织、编织、手工业以及其他工匠,现阶段村里仍有一些普通的工匠。
5.水陆交通设施
(1)水路交通
大旗头村原名“大桥头村”,原来村里水系发达,其最主要的交通方式就是利用村东北处一座桥旁的码头,进出大旗头村。在文塔后面,我们看到一个小河的地方,当年这里有一条支流可以通往桥旁边的码头,有小船来往。不过这个连接的小水道已被填埋,大部分用于建房的宅基地,时光的流逝,沧桑的变幻,历史的印记快要湮没在岁月的长河中,不过今天我们仍然可见小河码头遗址。
另据《三水县大旗头村郑金地主庄园调查——中山大学中文系评“红”六组》介绍,郑金利用镇守虎门的机会,借重修炮台,在虎门开辟了两个采石场,共用二百多名石匠日夜开山采石,专程经水路运回三水,以建造二百多间房屋。仅建造 “尚书第”就花了好几年的时间,这座庄园包括建威厅、孔雀厅、酬思楼、会客厅、书房、休息室、卧室、花园、佛堂、猴子楼、鸽屋、马房等,还有一间可装谷六七十万斤的大谷仓。部分建筑墙内夹石板,墙外镶钢枝,屋顶嵌钢板。郑金大修道路,连村前后的田基也都用石灰拌沙,路面铺花岗岩石板筑成。
(2)陆路交通
据郑氏后人讲,以前大旗头村曾有十条石板灰沙路(见图2-7),这些道路是为郑绍忠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而修的,据说女儿嫁到何处,道路就修到何处,其中有一女嫁到南海县官窑麻奢,石板路也就一直修到那里,长达二十公里,且有特别标记。郑绍忠共修建了至南海、花都等地的6条灰沙石板路,这些石板灰沙路,高约1米,宽约2米,两旁路基用灰沙捣制,路面中间铺长条形花岗岩石板,十分坚固,每块石板长约2米、宽约0.6米,总长度近50公里。随着岁月的流逝,往日的石板灰沙路已经不复存在了,现在仅可从乡村田野间留下的部分残存的灰沙石板路,可见当时规模之恢弘。后来,由乐平镇通往芦苞镇的公路从大旗头村古建筑群东侧经过,大大便利了对外联系,而且正在建设的佛山市一环线离大旗头村仅一公里。
6.巡城马制度
大旗头村古老的通讯与联络方式有一种被称为“巡城马”的制度,用来传达资讯,这种制度当时在整个珠江三角洲都非常盛行。从清末民初至建国前夕,因邮政业务不发达,又受到政局与战争的影响,广大乡村市镇,特别是交通落后的地区,邮路不通,投递无门。在此情况下,“巡城马”,这种个体经营投递业务的行业便应运而生,受到当时广泛的欢迎,据大旗头村老人讲当时每村一般只有一两个人从事该行业。
巡城马,或称“水客”。他们以若干日往返一次为“一水”,每水定出某条路线,每条路线上,某几个地点作为一个“站”。他们负责的任务是“三带”,即“带信件、带现款或贵重物品、带人”。“巡城马”有三个特点:一是讲信用。这样,能得到客户的信赖。二是熟悉地理与路线。“巡城马”对所行经的地段,舟车所及的地方非常瞭解。三是工作踏实,绝不欺客误客,以此而赢得信誉。在今天的大旗头村老人看来,人们最看重的是讲诚信。
调查中,大旗头村的老人已经记不清楚到底需要多少费用了。不过据文献中介绍说带工费,视所带东西价值的贵贱与路程的远近而定。那时候,托带一封普通手信,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县市范围内,大约为白银0.15元到0.2元左右都有;日军侵华沦陷时期,有人托“巡城马”带一名妇女到香港其亲属处,收带工费港币10元。
三水县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在县城河口开设二等邮局,至民国时期和建国初期,由于县城(1945年迁至西南镇)没有道路可通乐平,其时邮路是经水路从广州至南海县官窑,再转客货运木船抵乐平。外地寄来的函件,均要写明地址“寄广东南海官窑转三水乐平”等字样。1959年,南边至乐平公路建成,县城西南至乐平可通汽车,邮路便改为西南至乐平。
7.交易活动及场所
郑绍忠在大旗头村南面1公里处曾建立过“隆安圩”,即现在的乐平街,全部店铺都是郑绍忠的。其中有一当铺,占地面积数亩,建筑为石板墙基,后进的大型碉楼,三层高,墙体厚达半米左右,墙上有不少石制枪眼,整座建筑坚固异常。解放后一直是当地政府所在地和办公楼。上世纪八十年代,镇政府拆除新建办公楼。郑绍忠当时取“娱乐升平”之意,改“隆安圩”为“乐平圩”,为大旗头村及乐平一带地方的经济贸易发展做出了贡献。当时市场上摊铺的种类有商铺、当铺、碾米铺、裕民客栈、人安堂药店、传心堂药店、文乐茶楼、太平楼、合成理发店、竹安堂、长泰饼店、乐平社学、摆地摊。农贸集市交易时间也发生了改变,由当时每逢农历的五、十改到现在的逢新历二、五、八;当然货物种类方面,以前主要是农产品和其他生产生活用具,而今天人们则是有的饮早茶、有的赶集。有些时候与交易活动在一起举行的还有一些文化交流,主要就是唱大戏。相应的体育活动,则多以练武、舞狮等为主。
8.商店的称谓
在街市设铺摆卖生活用品的叫“店”,店号可称为“记”或“号”,在乐平镇这种成为“记”的商店是最多的,因为乐平的商店一般都较小。专营一业,有一定规模的称“庄”,如“布庄”、“酒庄”等。“庄”以经营批发生意为主,并多设有生产工厂,在乐平镇这种名称的商店比较少。专营一业而自产自销,稍具规模的叫“坊”,如“糖坊”、“梁坊”,在当时的乐平镇这种名称的商店几乎很少,其原因是乐平镇制糖业和纺纱业都不发达。供旅客住宿或经营储放货物业务,或专营批发生产的叫“栈”,如“客栈”、“货栈”。供吃喝玩乐的叫“楼”或“园”。经营批发生意,但只收取买卖双方佣金的称“栏”(相当于现在的代购代销),如猪栏,菜栏、果栏等。经营运输或以服务为主,规模较大的叫“行”,如运输行、代理行,不过据大旗头村的老人介绍由于“行”的规模较大,一般在城市里面才有,大旗头村则很少有“行”。没有固定营业场所而经营长途代购、代销、代运的称为“水客”,其中自己出资经营的可叫“行商”。一般三水人在外地开店多取一个“泰”字,意为“三水人”的含义。
9.民间隐语
过去,佛山地区各行业及民间中都流行着一些隐语,在乐平镇及大旗头村也不例外。隐语有两类,一是口语,一是手语,除七十二行业外,其他的瞽姬(盲妹)、女伶、戏剧、八音、市商贩(小贩)、走江湖等都有。如商贩说的“之、斗、辰、苏、马、零、猴、庄、湾、收,是代表1、2、3、4、5、6、7、8、9、10数目。若说之苏,便是14之数,余类推。走江湖的说:“流、穿、光、则、宗、辰、星、张、闯、共”,便是代表l至10数目,若说流宗,即是15之效。
民间生活中的隐喻有:强盗恶霸 (大天二)、横行乡里(土皇帝,即是大天二的头目)、掳人勒赎(标参)、出动劫掠(开大锅饭)、纠党行凶(做世界)、拦途抢劫(打脚骨)、入宅偷窃(掷冷格)、白天街上行窃(收晒凉)、人众偷窃(扒手)(擒荷包)、行骗(出老千)、揾笨(找老衬)、索取金钱(磅水)、行凶羽冀(死党)、任人指使者(爪牙)、械头(打大跤)、使晒钱(死火)、到处找不到人帮忙 (跳着舞)、行凶用物(架撑)、任何事的成功(得手)、吹了(你奈我不何)、卖出(澎左)、亏折、一无所有(乞米)、倒闭(执笠)、店东(主)(老板)、工人(打工仔)、开除(炒鱿鱼)、受骗(领野、上当)、好靓品物(正野)、残坏的货(箩底橙)、同业(行家)、吸鸦片(吞云吐雾)(道友)、赌番摊(赌档)、螟妓(打水围)、私娼(野鸡)、男妓(鸡公)、卖淫介绍人(扯皮条)、接客(开铺)、妇女妨忌(吃醋)、合作(拍档)、拆伙(掟煲)、包顶颈(瓦风领)、孤寒人(瓦猪脚)、媒人(大葵扇\鲁仲年)、讲头(妓女头)、老婆(痴头)、夫妻不睦(贴错门神)、有妻不贞(戴绿帽人)、少女不贞(唔食得烧猪)、地上行淫(打天醮)、老女未嫁(窃灶隙)、看女人(勾脂服粉或索油)、得姘头(撞板)、男女同行(拍拖)、无势力(软脚蟹)、遇到一件难做的事(恶啃)、败家仔(大良斗官)、样样皆好(陈村种)、赌仔回头(金不换)、枪决罪犯(打靶)、打赏(手震)、上茶楼(吃一盅两件)、拖死尸(拉柴)、入殆(埋于)、执骨殖(执金)、下葬测方向(吊金鱼)、未婚丧夫(打泻茶)、跟母再嫁(油瓶仔)、男小解(摆柳)、女小解(揻桔)。
二、 服饰习俗
1.帽
清代后期主要有红缨帽、软缎圆形枣顶硬身礼帽;民国时期有软缎尖形枣顶软身礼帽、布造孩童的狮头帽(多为一两岁小孩戴)、草帽;此外还有毡帽(样子像草帽)。而当时在佛山地区曾出现过的绒或布鸭舌帽、水松木通帽、遮太阳白纱凉帽、竹帽等,但据大旗头村老人说很少见。
2.袜
在大旗头村,清代先后有布袜,多为灰蓝色,与衿底布质一样、棉纱袜,民国时期有针织黑。
3.鞋
在大旗头村,清代先后有布鞋(唐鞋)、官靴,民国时有革履(西装鞋)、皮鞋、布或绒面的圆头鞋(牛皮底布面)、猪鼻云鞋(草鞋,鞋头像猪的鼻子包住脚趾)、双梁鞋(鞋头冲出鞋底一般在3公分左右,造型奇特,实用价值高,适应野外奔跑)、湛底鞋(尖头高根皮鞋)、孩童绣花鞋(有一条带绑住小朋友)、橡胶鞋、橡胶水鞋、明胶鞋、利便鞋、皮拖鞋、串珠拖鞋、妇女的绣花鞋(含扎脚鞋,古代的扎脚鞋。那种鞋,鞋跟是在中间位置凸出的,穿了后,整支脚都会被托高)。
4.屐
在大旗头村,清代先后有高低大小不同的棕面木屐、棉布带白身木屐,孩童的皮制猪仔屐。民国时有皮带白身屐,添皮带漆黑木屐和黑漆底绘有花鸟图案的木屐。
5.首饰
在大旗头村,清代民国有玉钏(镯子)、金、银玉的戒指(约指)、镜、银、珠项链(现代男人有戴)、钻石戒指、珍珠和金手链、金钏、金银珠玉的钗、簪、耳环、额云、衫钮等首饰,此外还有男子的金陀表金链。
6.发型
在大旗头村,清代先后有妇人的圆髻、扁髻、高髻(长髻)、盘龙髻、马鞍髻、富家女的红头绳扎髻;未婚少女则梳留荏大松辫或双辫,男女小孩则扎羊角髻或鼓架髻(三角形)、成人则留长辫;男子则拖长辫,头上额后剃光近半。民国时男子剪辫后,发型有剃光、剪光、或平头装、军装、西装等;如果谁家的小孩难养的话,则在后脑勺留一搓头发;民国时期至建国初期,妇女仍留长辫和髻。
7.纽扣
在大旗头村,晚清时多用铜纽扣,包括花身和光身两种,不过花身铜纽扣在大旗头村比较少见。民国时型式有桃、杏、梅花、蝴蝶等布纽,其中蝴蝶形最为常见;另外还有洋鸭舌纽、牛骨的黑、白纽,但比较少见。
8.服装
清朝时,大旗头村一般人身穿蓝袍、白色衣衫,足着鞋袜;其中百姓则着蓝、黑色便服;有钱人则多穿白、黄色等鲜艳颜色的衣服,富贵人家妇女身穿绫罗或锦绣衣裙;一般妇女则是便服布履,由土布制成,其右开襟,颜色多为黑蓝。
当时,民间的服装有便服(对胸衫、裤)、祭服、礼服、寿袍、裘服、教书先生穿的长衫、马褂和朝服及官差服装。妇女除旗装外,富贵人家多是锦绣衣裙、披肩霞佩、锦袄等;一般女性多是土布式黑蓝色右襟衫裤或镶边。
民国年代,在佛山已有洋布、洋纱、绒料侵入市场。据调查,大旗头村解放前很少有洋布等流入。而当时服装有中山装、军装、民间服装等类型,男子普遍所着多是中山装、劳动时穿着的马褂,点梅纱(大旗头百姓穿的多为黑色、较薄、较硬)、黑胶绸(多为大旗头有钱人着装布料,基调黑白,黑的胶绸,湿了汗,须臾便干透。)、竹纱(一般用毛竹为原料,不过在大旗头的老人则说不是用毛竹为原料)、天热时穿的笠(大衿底,多用土布薯莨制成)、大成蓝、各式土布等短衫裤。较富有的妇女们服装,多以纱、绸、绉、缎并以缎绣制成长裙;普通妇女多着大成蓝、土样布等做大衿衫裤,颜色比较单一,多为灰蓝色,内衣则多为自己用土布制造。
9.扇
晚清时,大旗头村一般人则多持鹅毛扇、葵扇,年轻人则多持折扇。
10.现在的情况
现在,民间男女,对于衣服装饰多崇尚时髦,穿着日新月异,有各种布料制成的连衣裙、牛仔裤、印花、对胸衫等。
四、饮食习俗
1.日常饮食
大旗头村村民的日常饮食与广府其他大部分并无大异。上世纪60年代以前,乐平一带村民每天仅有午、晚两餐,只有少数人常到圩上饮早茶。出田时间分4节,早上1节,午饭后至晚饭前2节,晚饭后1节。这样的劳动时间并不科学和合理,在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起,便改为早、午、晚三餐,劳动时间为上、下午两节,时间上分为早、午、晚三次。人们在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岭南特色的饮食就是注重中草药在饮食中添加,这样更适合在乾燥高温的气候下清热解毒,例如,水瓜干煮水可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又如木棉花晒乾,有去湿的疗效,也可以应用到饮食当中去。大米是主食,以前一般人家是两餐大米饭,穷苦的或煮粥,或以甘薯、芋头作杂粮。
肉食以猪肉和家禽为主。吃牛肉的较少,特别在农村,但改革开发后,耕牛少了,菜牛多了,圩上有牛肉卖,吃牛肉的才逐渐多起来。羊肉则更少人吃,但在大旗头村的菜市场有销售。吃鱼则以四大家鱼居多。西、北两江鱼类甚多,桂花、鲈鱼、嘉鱼、鲟鱼、鲥鱼等按季节捞捕,挞沙、鳝、虾、蟹则较少。过去,在大旗头村比较少吃这些,较多的是田螺和蚌。三鸟以鸡为上品,从前多是在节日或招待客人时吃,一般鸡的做法有白切鸡、芝麻鸡、冬菇鸡等。虽然广东有“无鸡不成宴”的说法,但是在大旗头村,宴会一定要有猪、鸡、鸭、鹅。上世纪80年代后,养鸡业发展迅速,以鸡作菜肴已是家常事。另外,近些年大旗头村所在的乐平镇豪苑宾馆酒家自己开发出的乐平大包,颇具特色,远近驰名。
俗语说:“日求两餐,夜求一宿”,上世纪60年代以前,大多数人家都是一日两餐,早饭在上午九时,晚饭在下午五时,俗叫“朝九晚五”。现在则普遍一日三餐,早上起床后吃粥、粉、面及包点、饼食,也有喝牛奶、吃面包。当时在大旗头,劳动量比较大的人都更愿意吃饭食,早饭在11时至12时之间,晚饭在下午5时至6时左右。晚上有工作或娱乐的还喜欢吃“夜宵”。
在时令佳节,如团圆饭、开年饭或遇上生日一般都是在家里设宴,很少上酒楼吃饭,因为他们更喜欢自己动手,其乐融融。大旗头村人结婚、抱孙开灯也都是在祠堂里设宴。
2.宴会开餐习俗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前,佛山民间有喜事在正菜未上桌之前,一定先打副菜若干碟上桌。这些副菜,作为正菜上席前让人们一边谈天一边先品尝一下的小食,以增加乐趣和消除食客等待正菜上桌的不耐烦心理。
在大旗头村调查时,我们瞭解到这里在宴会前却没有这些正餐前的小点,因为这里一般采用的是流水席,一放炮仗则意味着开餐了,这种习俗一直保持到今天。
3.饭桌上的招呼礼
在佛山,三十年代以前,当家庭成员同台吃饭的时候,晚辈进食之前,一定要对长辈逐个说声:“××吃饭”以表示敬意,否则,就被认为失礼,而受到尊辈的批评乃至叱责。根据调查,在大旗头村对此习俗很简单,一般就只是说‘吃饭’即可,前面一般不加称呼,但一般先由长辈发号司令。
4.其他季节与特色食品
“冬至鱼生夏至狗” 其实这是误导。鱼生是冷吃的,怎适宜在冬至这寒冷气候吃;狗肉是燥热的,同样不宜在夏至时吃。据说,原来这句话是“冬止鱼生夏止狗”,冬季停止吃鱼生,夏季停止吃狗肉才对。不知从何时起,以讹传讹,形成这种违反进令的食习。“鱼生”普遍用鲩鱼,去骨起肉后用干毛巾揩净水份,切成薄片,用酸姜、酸养头、酸辣椒切成细丝,油炸粉丝等作佐料,吃时放在浅铜盘中将各物拌匀,边拌边浇上煎熟的花生油、酱油及胡椒粉,吃起来爽滑酸咸可口。男女都嗜此,而以男性为多。鱼肉有华枝睾吸虫寄生,吃鱼生易染肝吸虫病,后来吃的人渐少。虽然在三水吃鱼生是非常流行,但在大旗头村不吃鱼生,只是吃火锅时偶有吃而已,但也不常吃。
大旗头这里有句俗话,“夏至狗,无地走”。狗肉据说健脾补肾,以二十余公斤重的雄性黑狗、土狗为佳。煮法简单,先用禾草将狗皮熏成金黄色,然后切成块下锅脱水,再用生姜煮,配以糖、酒少许及酱料。最好以瓦罐、小火炉边煮边食。俗语说:“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
娶媳妇时,女方要带一煮熟的汤圆、腊肠、腊肉、咸鱼到男方家一起吃上一顿饭,称之为“缘分饭”,以寓意日后相处和睦不争吵。
中秋传统食品有煲芋头、炒土螺。
5.饮料与酒
在三水,人们习惯饮红茶,如铁观音,不喜欢绿茶,认为绿茶性寒凉,会削弱胃力。三水其他地方的农村有用龙眼叶晒乾作茶叶饮用,但大旗头没有用龙眼叶冲茶的习俗,而且大旗头村民喝的是杂茶,对茶的品味要求也不高。
村民多饮用白酒,都是去外面买来的,一般是在节日、喜庆日及有亲朋到访就餐时才饮用,嗜酒的人很少。各种补身体的药酒如三蛇酒、红枣酒等则多是年老体弱,或有疾病的人在秋、冬季节饮用。还有一种孕妇补酒,用糯米、红枣、当归、沙参等酿造而成。
五、岁时习俗
1.春节
谢灶 又称“祭灶”、“送灶”,在十二月二十三、四、五这几天。有这么一个规例叫“官三民四疍家五”,即做官的人家在二十三日谢灶,老百姓在二十四日,疍家(水上居民)在二十五日,所以大旗头村“祭灶”一定是在腊月二十三进行。传说灶神上天,是向玉皇大帝汇报主家善恶的。所以谢灶的供品中必有糖,灶神尝到甜头,就会多说主家的好话。过去用饴搪则是更绝的手段,饴糖胶着灶神的牙,使它不能胡言乱语。虽然民间有这样一个说法,但在以前的大旗头村,糖是一种很稀少的东西,所以他们也就没有用糖点祭祀灶神的习俗了。谢灶过后,各家择吉日开油锅,炸煎堆、油角等物,准备过年。
除夕 俗称“三十夜”,这天家家贴新春联、门神,在厅堂祖先牌位前摆设煎堆、油角、年糕、橙和桔子等上供,而在以前煎堆、油角则由斋代替,很可能的原因是以前煎堆和油角较少,并且大旗头村比较贫穷,同时要点上蜡烛或长明油灯。这些摆设要到初七(人日)过后,有的甚至十五(元宵)后才撤去。除夕晚上,各户杀鸡、用赤菇、莲子、百合,先在院子里拜天神地神。拜天地时,将供品摆在桌子上,桌子上放茶三杯,酒三杯,筷三双(头向里),香三大支及十三支小的,蜡烛两支大的及两支小的,大门口插三支香,以及鸡(让鸡头对天)、赤菇、莲子、百合、粉丝、腐竹、芹菜,生菜(两菜为生)、葱、蒜、油角、煎堆等供品。由家长先拜,然后家人依次再拜。其念词主要为希望神灵保佑全家来年顺利,如“出入平安、一帆风顺”等语。拜毕,在供桌神前烧元宝十双,在大门三门烧元宝各九双。接着依次再拜地神、堂屋祖先神,俗称:“先拜当天,再拜祖先”。拜祖先后,家中按长幼之序,幼者叩拜尊长,长辈对未婚晚辈分派“利是”——用红包封着的钱币,但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年龄如果超过三十岁无论结婚与否都要给晚辈“利事“。不过给“利事”的习惯一般是年初二才给,而不是年初一。然后全家才吃团年饭。贴新春联、门神,在厅堂祖牌位前,家中供奉神像前,摆设煎堆、神角、年糕、橙和桔子等,点上长明油灯。
晚上吃团年饭很讲究,拜祭天地及祖先后,全家老幼围桌共食。菜肴多取吉利之意,如用猪横脷(猪胰)与猪右前蹄(猪右手)煲汤,是“横财就手”之意,发菜炆蚝豉是“发财好市”,蒸大鲤鱼是“年年有鱼(余)”,还有鱼丸表示“团圆”,猪利(舌)表示“大吉大利”,粉丝表示“白发长寿”等。饭后他们通常都煎两条鲢鱼放在米缸里到正月的十五。
晚饭后,妇女带着小儿女,持香上街卖懒,边行边唱“卖做,卖懒,卖到年三十晚,人懒我唔(不)懒。”晚上灯火通明,备上香茶、果品、点心、瓜子,一家人等候明年子时的来临,叫做“守岁”。过去没有电视机,多以搓麻将、打天九牌为乐。子时一到,爆竹声震耳欲聋,彼落此起。小孩们捧着“压岁钱”,回到床上压在枕下,高高兴兴地入睡。
外嫁女是决不能在娘家过年的,确有特殊情况不能回夫家,也要去旅店住宿。这种规例不独在过年,冬至和清明节也一样,谚云“过冬凶,过年穷,过着清明死老公”。这几个节日,娘家是决不准外嫁女留宿的,而且很多农历的节日都是不行的。但现在,遵守这个习俗的人已越来越少了。
初一 正月初一,天刚发亮,就有贫家孩子,手持写上“财神”两字的小红纸,在门外大呼——“财神到”。对于第一个来呼者务必接下,叫“接财神”,接后付给孩子一两个铜元。跟着来的“财神”就不必接,但却不能说是“不要”。“不要财神”是很不吉祥的,大年初一说这种话更犯禁忌。有的孩子很调皮,喊过“财神到”如无人回应,他就高声问“你家要不要财神呀?”“正确”的回答是“有喇!”甚而说“我家有很多财神喇!”此习俗于建国后渐废。
初一这天的菜肴,人们习惯吃素,有表示一年行善之意。这天不扫地,不汲水,不洗头,不说诸如“死、伤、衰、病”等不吉利字眼。人们处处小心,不敢打破器物,倘偶有失手,忙说“缸瓦开花,富贵荣华”,以作补救。年初一(舞狮,好意兴),但在村中并无舞狮,因为狮音为“输”,行军打仗的大忌。
初二 正月初二叫“开年”。族中各人相拜年,小辈向长辈拜年,长辈发红包。这天很早起床吃饭,荤菜很丰富,鸡鸭鱼肉部有。有新添丁人家举行“出火把”仪式,俗称“开灯”习俗。初二“挂灯”,十六“圆灯”。有的在祠堂、祖屋分别挂一个大灯笼;有的人家还在年前就用新竹子数十根一把,去叶,泡在池塘,再晒乾,初二拿在祠堂来“出火把”、“开灯”。嫁出的姑娘也在这天回娘家拜年,近处一般当天返回。吃过饭就拖儿带女到亲戚家拜年,尤其是女婿,惯例这天要去岳家拜年。这天村内舞狮拜年,每家放鞭炮,表演踩青时节众人要送红包、生菜。舞狮拜年,走村串寨,各家热烈欢迎,是当地最隆重的节日之一。
初三 初三日叫“赤口”,人们都闲在家里,上街游逛,一般不去别家拜年。相传是日如有互访的两家,他们在当年就会发生“口角之争”。初四到十五,天天都可以互访拜年了。
初七 由于该村为郑钟两姓,自古合睦团结,又有正月初七两姓同时“挂花灯”之举,届时,郑钟两姓共同出钱杀猪祭寨神,分猪肉,称为“分众肉”。当年生有男孩者,亦同时请众亲友吃酒庆祝,称“灯酒”。
元霄 农历正月十五称元宵节,是日有挂花灯习俗,凡在去年元宵节后及今年元宵节前生有男孩的家,都要挂起纸扎的花灯,不仅在家里挂,还要在祠堂里挂,叫做“开灯”(“灯”与“丁”偕音)。有的地方还要送一坛酒到祠堂,族中人可随意饮用。晚上“游灯”,每个小孩有用竹子做的“火把”一根,在游灯时点燃火把,敲锣打鼓,围着村转,长长的人流和火把在夜间很是壮观。邻近有的村则不用火把,而每人提一个灯笼,到村外游一圈,好像是夜间的长龙飞舞。如大旗头村郑姓的始祖所在的蚺蛇村就是提着灯笼“游灯”的。队伍中还有“游灯菩萨”抬着游行,其神名曰“洪圣公、菩萨、金北帝、文昌君、盘古大王”及其下的数个“马子”(每姓出一马子,用纸扎,长约50公分)。还有“行公”,众神之中“行公”个头最小。“元宵游神”是为了祈望风调雨顺,不过现已不在了。在此活动中,有的人还得意将“游灯”火把留一点作为“好预头”放在家中。
其他事项
初一,十五这二天,还有拜神做神的干儿女之举,用红纸写明求神者名字及出生年月帖在神物之上以求平安,俗称“上契”。仪式需要带猪肉一块、烧肉一块、白切鸡一个、鞭炮、蜡烛、元宝等敬拜。“上契” 观音者,将求者之名贴到观音脚上即可。“上契”神树者,通常是找一些古树,将“上契”贴在树上即可。解放前该村有古榕神树四棵,分在东南西北各一棵,就是人们崇拜的物件之一。
初二、十六这二天则拜做牙,为商人拜神日。猪肉一块、烧肉一块、白切鸡一只、鞭炮、蜡烛、金银纸等敬拜神灵,希望生意人生意兴隆。
2.清明
清明扫墓,与全省各地略同。一般由郑氏家族中有威望的长辈组织携带大烧猪、甘蔗等应节物品一同前往。以前是每家每户贡献二亩田地的收入给“太公”,用来筹集拜祖活动经费。祭祀之后,回到自家村中,宗祠大排宴席,每个男丁能领取“太公”给予的一份恩肉。古时,女人不准参加,而是立于山头吃甘蔗。现在,由于田地已是国家所有,就采用募集每男丁至少15元,多有多出。祭祖先后,把烧猪的头、尾、四肢进行拍卖,价高者得,讨个吉利。重头戏是投标点燃“太公鞭炮”,也是博个彩头,讨个大吉利。这样,“太公资金”有赚无亏,人人都有恩肉分,不过恩肉一定要是熟的,而不是生的。现在女人也可以去祭祖,并且可以带上女儿。从清明节那天起,一个月内可择任何一天扫墓。清明节那日叫“正清”,扫墓无须查历书。以后就要选择是否“吉日”了。不过在大旗头村,清明前一天他们都要规定去拜太公庙,一般来说闰年是四号,平年是五号,这是大旗头村与其他地方不同之处。又规定,新坟的头三年,扫墓必须在“正清”,三年后才可随意择日。清明节后,家家门前插杨柳新条,谓能避邪。
2005年4月4日,清明前一天,我们对大旗头村郑氏祭祖活动进行现场记录。整个祭祖活动也需要做前期准备。在2005年春节期间,由大旗头村郑氏长辈中几个威望较高的人到清远禾云、南海、里水贤寮、三水蚺蛇联络清明祭祖事宜。据说郑氏兄弟8人,分别从蚺蛇迁居到另外7个地方,这些地方分别是大旗头、清远禾云、南海里水、四会、顺德、增城、博罗,而长房则留在蚺蛇。(但从禾云《郑氏渊源》族谱中,只有关于大旗头、禾云的记载。)4月4日上午,有来自禾云、贤寮、蚺蛇的郑氏后人在大旗头村汇合,禾云方面来了三辆大客车和一辆面包车。根据中午开餐时共设50席,每席8人;晚上110席,每席8人计算,总人数超千人。
每当外村祭祖队伍进入村里,先从南向村口进入,由醒狮开路。大旗头村则以醒狮在村南路口相迎,两狮相会后互拜、换帖,并且由大旗头醒狮先进南面门楼,禾云醒狮、贤寮醒狮则对南门楼左右相拜,谓“左青龙,右白虎”,然后从中间进入。大旗头村醒狮在里面等候禾云狮进入,然后两狮相互嬉戏,边舞边走向郑氏祠堂。一路上表现出兄弟之间的惺惺相惜和兄弟情深的神情,整个过程以鞭炮相伴。至祠堂前,两狮舞动,表现出欢腾、拜庙等各种动作,然后由大旗头村醒狮先进入祠堂,大旗头村则以鞭炮迎接禾云、贤寮醒狮。鞭炮越响越热闹,狮的表现就越生猛,主人也越热情。之后,由各村村民在郑氏宗祠德荫堂进香拜祖。
中午开席后,三狮共舞于祠堂前,拜祭先祖,鸣响鞭炮,后由祭祖主持人宣布拜祖时投点炮仗、投贡品,多以30元、50元起投。
蚺蛇祭拜大太公时,三狮在蚺蛇郑氏大宗祠前起舞、拜祖、鸣炮仗。然后,人们进入宗祠内上香祭祖。祭祖后,再在醒狮引导下来到大太公墓前拜祭。祭祀物品主要有大烧猪、甘蔗、橙、苹果、烧鹅、鸭、鸡、鸭蛋、猪肉、鱼、面点等。
同样在大旗头村也会拜祭大旗头村郑氏始祖,然后在醒狮引导下拜祭队伍分两路绕村到太公墓前,然后进行舞狮、鸣炮仗和拜祭。当晚,开祭祖宴会。
清明祭祖经费来源于大旗头村每人收15元,禾云村等外村每人收30元(由当地组织者收取),如果开支不够的话,由大旗头村祠堂的旅游收入来补贴。
3.端午节
端午节(包粽子,拜水神)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或叫端五、重五、端阳节等。其习俗与各地无异,吃棕子,赛龙舟,挂菖蒲剑,也有人买龟、鱼、螺、蚌,到河边去放生。包粽子供祖,又拿到河边去拜神,用香烛粽子放在地上,拜后将粽子丢到河中。这天父母还带儿女去洗澡,小孩下大到河中游泳,称为“游龙舟水”。大人用河水洗脸,意味将不好的全部洗掉。这天吃棕子、赛龙舟、挂菖蒲剑,小孩子用朱砂点囟或额前和圈肚脐,意为可除百病。
4.七夕
七月初七日叫“七姐节”,相传是牛郎织女相会之期。是日未嫁的少女,结集起来举行乞巧会。初六日晚,各家设方桌在门外或庭院中,上放各种奇巧玩品,有从市场买来的,有别出心裁自制的,还有脂粉、鲜花、时果,更有一小盆一小盆的秧苗,是节前用稻谷在水中浸发的,长约四五寸,名为“七姐秧”。这些秧在节后晒乾收藏,据说煲水饮用可以治发热病。各家争妍斗丽,任由途人观赏品评。初更焚香叩拜,名为“迎仙”。迎仙后各取针一枚,在暗处用五色丝线穿之,穿过的叫“得巧”。礼神至三更甚至五更始散。初七日,陈设仍不撤去,晚上仍如前夕一样礼神。又有一大型纸制的圆盆叫“梳妆盆”,形如一只大碟,盆中分布着七份衣服、鞋袜、头巾、镜台、脂粉、梳蓖等物,因七姐是七名仙女,梳妆盆小的直径约一尺,大的至五六尺。拜仙后焚之。此习俗在抗日战争前很热闹,富家大户,鼎力以赴,贫家小户亦勉力为之。抗日战争后逐渐式微,至建国后就慢慢消失。
5.七月节
从七月初一至十五,俗称“鬼节”。各家都择日拜祭祖先,其中必不可少的冥具是用各种色纸剪裁的冥衣,以及大量的纸制金银元宝和冥钞,在以酒撰祭祖后焚化之,俗称“烧衣”。晚饭后入夜时,各家又用水酒饭菜香烛冥镪等物,在门前拜祭无主的孤魂野鬼,名为“烧幽”。在烧冥镪时,把拜祭用的酒饭、芽菜、豆腐泡都洒泼在火上。
6.中秋节
初一开始,市场便有月饼出售。茶楼饼肆,不惜出资大事装饰,大张旗鼓宣传以吸引顾客。乐平街边卖月饼的摊档亦星罗棋布。
八月节还是一个馈赠的节日,节前人多买月饼送亲友,特别是出嫁女,一定要送月饼回娘家,名叫“送节”。中秋晚饭,俗例一家团圆,在外地工作的人,除有要事不能抽身外,必干方百计赶回家中,围桌共食,畅叙天伦。晚上用生菜、月饼放在台上拜月神。解放前用芋头、柚子供月神,同时杀鸡鸭,做丰盛饭菜供祖先。晚饭后陈设方桌在天台或庭院中,也有在阳台上,桌上列月饼、香芋、袖子、柿子、香蕉、杨桃、菱角等,坐在明月之下,谈话、唱歌、吃果饼,名叫赏月。也有吃炒螺或堡螺粥的,在大旗头村的传统食品还有煲芋头、土螺。
6.重阳节
九月初九日,叫重阳节,又叫重九节。当天,村中每个当年生了男孩的做父亲的人都要带上自制米酒到池塘请众人喝酒,也有人自带下酒菜去吃,众人借此作秋高气爽的郊游欢乐。
7.冬至
冬至是农历二十四气节之一,民间叫“过冬”。这天也举行祭祖,撰肴亦甚丰盛,俗语说:“冬大过年”,可见其隆重。人们用冬至来预卜天气的冷暖晴雨,说是“冬在初,冷暖(不)多;冬在尾,卖牛买棉被”,“干冬湿年”等。
冬至后,民间择吉日扫屋(当年有丧事的则在冬至前),把居屋从厅堂至厨房,来一次彻底的大扫除,乾乾净净迎春节。而且通常都有煮汤圆的习惯。
8.烧花炮
三水过去有一民间游艺活动,名为“烧炮”,又称“抢炮”或“执炮”,乐平镇也不例外,据说当年郑绍忠还在乐平社学曾经主持过“烧花炮”的活动。开始时这项活动逢春节之际举行,后发展为庙寺社坛创建成立时举行。
“炮”分“花炮”和“炮胆”两种:“花炮”用竹和彩色纸编制而成,高约二、三丈,分八、九层,层层迭存起,逐层缩小如塔形;开三面,正面较宽,面面俱制作宫殿亭台、池苑楼阁、古装人物等;呈戏剧形式,惟妙惟肖,具体而微。花炮最顶一层,配一约三尺左右的“紫薇”,束发伸手,踏龙脚,手持大印据坐其上。此花炮是供人欣赏之手,也是众人要争守的“好意头”。每逢炮会前夕,主会(即举办该次烧炮活动的东道主)需一次制作花炮若干座,编号陈列于显眼的地方。
“炮胆”,实际上是花炮的“替身”。因为花炮是纸扎的工艺品,经不起争夺,只能借助“炮胆”。炮胆实际上是一个大如碗口的铁制炮圈,其边缘刻有第几号花炮等字样。点炮前,炮胆放至特制的大炮仗(大爆竹)顶上。点炮后,火燃其引(导火线)轰然巨响,炮胆便被弹上空中又随即落下,于是人们争相抢夺。难分难解之时,又燃响第二炮、第三炮,直至烧炮结束。
烧炮后,就是接炮,即看哪一个炮会(各乡村成立的烧炮组织)执到第几号炮胆,然后对号把花炮接回炮会所在乡村,以示吉祥。是晚,便在本村祠堂大摆斋宴,宴罢开始席上投炮。所谓投炮,就是花炮接回来后,层层卸下,分堆摆好,各配若干灯笼于上,灯笼上写上“添丁发财”、“万事如意”、“水陆平安”等字,然后开投(即投标),以价最高者得之。投得之钱,除支付本次炮会一切费会之外,还留作翌年还炮之用。
9.与生产与生活有关的节日
有关节日活动与生产、社会生活主要有春秋二祭,大旗头村人祈盼丰收、风调雨顺,为先人剪道牌,摆筵席。
六、人生仪礼
1.生育习俗与禁忌
当地对生育子女传宗接代极为重视,其中禁忌也多。妇女怀孕称为“有喜”,同时要求孕妇一举一动必须小心翼翼,尤其注意不要触犯“胎神”。一般认为,妇女怀孕后,便有了“胎神”,因此孕期之中,孕妇极不准在家中钉钉子,据说有打掉胎儿嫌疑;不可在床上剪东西,最好不要举高手拿东西,收割时倒谷入缸孕妇不可在旁,不能在屋子里动工程等等,这些习俗,多数是为了保证孕妇平安的目的。但也有迷信成份,如孕妇不能吃生姜,因生姜形似手指,吃了生姜将来婴儿就会多手指;不能吃兔肉,否则将来生下孩子就会象兔子一样豁嘴。还忌讳拿针,说这样胎儿手指不会分开;禁忌吃柚子,说这样会导致畸胎,难产的发生;忌讳其他人在家里敲击墙壁,意为“反六甲”;产妇忌在娘家生产,否则不利;产妇分娩时用过的水,忌泼出门外,因为会污及鬼神。而这些禁忌到今天人们依然相信和遵守着。
另一方面,孕妇又被认为是“不洁”的,所以家庭和族中的祭祀、婚礼、吊丧、播种、兴工动土等,都不准孕妇在场。
以前孕妇生产多在家中找接生婆帮忙,而工具也只有简单的剪刀,现在人们当然一定会到医院生产。对于产妇的态度,村民及家人还是非常尊敬的,今天依然是这样的爱护、尊敬她们。对产妇和婴儿的护理方面,常让产妇食用米醋,令产妇开胃;今天则利用多种营养品,加上传统食品,在衣物方面更是让他们衣物保暖。 产期休息在以前大约1月左右,出月后出门后要挡头,戴竹编头或者遮头布外出。现在休产假一般会超过一个月以上,分娩的一个月内,生客不得进入产妇房间,因初生婴儿怕生人冲撞,于生长不利。一般至亲在分娩当天去探视,就不算“生客”。当天没有探视的,要到满月后才能进房。婴儿在睡熟时,忌往他脸上涂颜色,或者更换衣服。说是他的灵魂回来时会认不出躯体。许多地方忌搔未满周岁婴儿的脚板,说这样会使他长大后不敢过桥或行路容易跌倒,在大旗头村不是特别强调这一点。小孩忌吃鱼卵。因广东叫鱼卵作“鱼春”,与“愚蠢”谐音。正是由于有这样的说法,在大旗头村一般小孩一般都不会吃鱼卵。
小孩生下第十二天“还神”,由小孩母亲带着拜祖神。届时在自家堂屋神龛前点上香烛,做上好菜好饭敬供。先用箓子叶加热水为小孩洗澡,又称“洗稣”,洗后去拜神,再给他穿上外婆家送来的新衣。小孩“洗稣”前,大人们不可在小孩面前称赞小孩,据说怕把小孩宠坏,此俗现在依旧。
小孩满月之日,也需由小孩母亲带着去外婆家拜外家祖神,并带上红鸡蛋、猪肉、鸡、自制酸姜等物为礼。去时在小孩额头上点上黑痣,回来时外婆把其黑痣点成红色,表示小孩已到外婆家拜过神。
满月酒在小孩满月后选择吉日举行,主家摆酒,众亲友前来庆贺,吃红鸡蛋,俗称“摆灯”。但“摆灯”庆贺仪式,只限对生男孩而言,生女孩不“摆灯”,是明显的重男轻女观念。此外,还有不可在大庭广众下给小孩喂奶的习俗。
2.取名与祈福
婴儿的命名在以前是按族谱起名,如果生了男丁要开灯,而今天外出生得同房中首个孩子起“排制”。 满月一定要摆酒席、吃红鸡蛋、姜醋、猪脚姜。以前人民在免疫方面,要种牛痘、拱火盆、胡萝卜马蹄粥;而今天一般是去防疫站。小孩过生日的时候,父母要给小孩起“乳名”,念书时则有“书名”,结婚又必须另起一个名字,这时的名字俗称“大名”,起好后将名字写在一块牌子上,挂在本族的词堂里。不是正式结婚的不能起“大名”,更不能将名字挂在祠堂上。到了参加工作时,又可另起一个“别字”,因此一生中有四五个名。此外,当时人们怕儿子养不活,多把儿子的乳名起为猪、狗、牛等,希望儿子象牲口一样容易养活养大。旧时还给儿子穿耳戴耳环,或在手上带上玉镯或银镯,以作辟邪保平安,也注意防止天花、麻疹、水痘,而今天则主要是通过赠送玉器、金器来表达这种祝福。
3.成年礼
在大旗头村,没有特别的成年礼,结婚后就意味着成年了 ,一般的仪式包括上妆、拜神、吃汤圆,而标志事件是成婚。
4.入学礼
开学读书,大都在七岁开始。解放前都是乡间书塾,一年之中,也无所谓学期,什么时候都可开学,大多都选人—年之初,在大旗头每逢初三、初七、十三、十八、二十二、二十七忌开学。在大旗头村,早晨时,天未亮,就用布盖头,由命好的女人将孩子背去文塔。入学礼是在文塔拜文昌(早上天未亮上香,为了看不见猪、牛),同时吃“白角”、“朴生”(一种用糯米粉做皮、猪肉、头菜作馅的农家食品)。此时,其他学生还没上学,只有老师因事先巳约好在教室等候。拜神的东西,除了烧肉、糕点之外,还有油角,而且是没有馅的空心角,意为灵通聪明。拜过老师之后,就由老师开笔授书了。
最切开学的启蒙课本是“红皮书”,即《三字经》、《千字文》、《幼学诗》、《四书》。这些书本不是放在书包而是放在—个小藤箧里,进了教室后用丝巾系在学童的腹部,老师问:”你的书在哪里?”学童回答:“书在肚里”,随即在怀内取出书来。老师首先选出《三字经》后面的一段,连教三遍,待学童会念了,就开始握着学童的手,在摹字本上,用红笔照着字帖写。最后,老师满面笑容收下了来人的红包之后,开笔仪式便完成。
七、建房仪式
根据调查,当地村民的建筑礼仪,现在主要分为“择吉破土”、“上梁撒粑”、“乔迁新居”等过程。
“择吉破土”仪式,一般要先请盲公算好吉日,然后准备苹果2-4个,猪肉2斤,红公鸡一只,元宝8-10迭,神符香烛及酒茶各三杯。待吉日的傍晚时分,由主家中年纪最老的长辈在选好的房址上主持祭拜土地神。祭品分为五方(分东、南、西、北、中)摆设,燃香点烛,拜毕各放鞭炮一串即可。一般是头天傍晚拜神,第二天清晨7-8点钟左右开工。请来的建房师傅先于工地贴上“开工大吉”红纸,再行“破土”仪式。届时主人家需发给师傅每人红包一个(红包内装人民币5-10元。解放前红包一般小洋一块或大洋二角)。之后,主人家请建房师傅酒饭一顿,名曰:“拜工头”。在建房过程中,做到上大门门梁之时,又发给师傅每人一个红包,上大梁时亦然。
“上梁撒粑”仪式,由主人家择吉日进行。由舅家送来煎堆几十个为礼,名曰“上梁粑”。主人家准备花生、银子、小孩背带(内装小孩衣服数件)、公鸡一只等为祭品。建房师傅加工好房梁,梁上写有 “五世其昌”“百年好合”等红字吉语;梁上挂红布一块,前长后短,红布内装订铜钱一串及姜块、柏叶等物。此红布一直挂在梁中部,上梁后不可取下。表示主让人家后人吉祥,有吃有穿。吉时一到,众人拉梁上架,燃放鞭炮,由大师傅上墙用这些礼物绕梁柱转一圈,将鸡冠在梁上点血(此“上梁鸡”仪式后由主家一直养着,不能宰杀),再将公鸡绕梁一圈,接着将公鸡丢下,下面的人要用手接住公鸡交给主人家。依次再将小孩衣服一起丢下,由主人家接住。最后“撒梁粑”,先丢给主人家三个煎堆,其余煎堆向各方撒下,下面的人争着抢夺“梁粑”来吃,越热闹越好,表示主家新房建成后粮食有余有剩(据说在解放前,围观上梁仪式的人都喜欢抢“梁粑”吃,现在生活水准高了,已经很少有人捡煎堆和“梁粑”来吃了)。上梁仪式当天,主家置酒请师傅及亲戚朋友共同庆贺。
“乔迁新居”:新屋建成,入住前还要请祭祀先生喃呒佬敬神,念《安土经》祈祷家庭平安、幸福、发达。其念词曰:
“臣闻莫非土、莫非神,
礼食皈依于主宰。
无不饱、无不纳,
养赖于咸容舒诚一人之敬(神)。
以今奉道,在于福地,家堂安旺,
五龙奠位,集福迎祥。
宅主炷清香,普同供养。
供养万家之天后、化地祇元君、
土府邮司、高皇后土英夫人、土公土母土侯土君。”
接着敬东、南、西、北、中央之神。其中对南方之神有“南方土神赤道夷、南方赤龙赤牛神君、南方巳午未三位神君、南方祝触丙丁神君”等念词中的神名,很有地域文化特色。
念词又曰:
“左青龙神君,右白雀神君,前朱后元母神君。
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大神。五方五土龙神。
前后地主官人,来龙聚宝地脉龙神。
地司太岁殷效元帅,土府邮司有圣众,家堂香火有感威灵。
历代先祖、历代宗亲,同堂祀奉。”
新宅主人在祭祀先生喃呒佬的带领下对神灵躹身奉拜、再拜、三拜,祈祷“今日安旺,一五龙神归位,八卦旋方,佑庇家居,兴旺人口平安,老少怀安,福寿绵长,日有言歌之宴,夜无犬吠之惊,灾非不染,祸患潜清,言之不尽,均占吉兆。”解放前,官宦人家对此更加重视,大摆宴席,讲究排场。祭祀经词中所谓:“金银白米镇于中,金谷常衬玉芙容,家居康泰人多众,丁财贵寿福重重”是他们祈神安土的现实功利目的。
乔迁新居是当地最隆重的仪式之一。一般在吉日凌晨零点过后,由家中年龄最长者先到新建成的主人房留宿一夜。到清早八、九点钟搬家时,其礼节需在抬家俱出门、出巷口、下斜坡、转弯口、入新门口等处,都要燃放鞭炮,表示一路畅顺,一帆风顺。近年来,当新房建好后,平时可将旧房物品在吉日前搬进去,但主人房的大床及衣柜等物只能在“乔迁新居”当天搬入新房。之后,全家人在新居敬供祖先,并置酒招待亲友,名曰“入火”。届时,亲戚朋友一般送镜架为贺,但舅家必须送鸡、竹米箩(给主家装米用)为礼;姑爷则要准备许多红包,对当天前来吃新房酒的各方客人,都要分送红包一个,形如自己建成新房一般。这些,都体现出特定传统民俗的传承和衍化。一般人家,当天酒席为15—20桌为多。
20年前村内盖三间二层楼房约需人民2万元(砖木屋,无装修),现在因物价上涨,盖相同面积的楼房需要10多万元才能完成。
八、丧葬习俗
丧礼程式包括买棺、报丧、守夜、出殡、守孝等程式。有亲人死后,在世亲人不能剃头发和胡须,也不许洗头发。对亲人死后的处理包括:化妆入棺、换寿衣、穿寿鞋、带面罩,其中必须到宗祠水塘买水净身,而守夜当晚家人要离床睡禾草。
出殡的时候包括:下棺、摆路祭——上山、扫财、分财——分散钱给参加出殡的人。 葬礼后的仪礼、信仰、禁忌有一定要迈火堆或小便、洗椰子叶水;家属在第一个月内不入别人家里。在今天则要迈火堆或小便,而头饰采用冷色调。有关丧葬的一个传说,讲郑润琦之墓曾被盗过,盗墓者已被打靶正法。
解放前,当地均实行土葬,土葬分为一次葬、二次葬两种。一次葬即人死后直接入土安葬,将尸身置于棺材之中,摆成仰身直肢状,墓坑长方形浅穴土坑,外部筑坟立碑。二次葬,是在人死后入土三年(或五年、十年不等),再打开棺材捡骨,用白酒将骨洗净,然后按人体坐姿,屈腿、头上脚下,装入称为“金罂”的陶瓮之中,重新埋入地下。埋前墓坑烈火烧过,以防潮湿,此又称“捡骨”。可能由于岭南气候潮湿多雨,采用“金罂”陶瓮,便于更好地保存其祖先之尸骨。解放后,多改土葬为火葬,人死后全都送到殡仪馆火化,但大部分传统葬礼仍然保留至今。
丧俗过程比较复杂。当老人重病时,其外嫁的姑妈、姑爷等带水果、牛奶、蜜糖、鸡、水鱼、蛋糕或老人平时喜欢吃的食物前来看望,有钱人家还请佣人服侍病中老人。觉得老人病危垂死时,要将他从房间移出厅堂睡,睡时双脚朝着大门。此段时间,子女儿孙一般不能离开,并准备一切丧葬应用之物。人死后,立即通知棺材店送棺材过来。丧家搭灵堂“开丧”供灵,并由孝子向各方亲友报丧。
“开丧”:人死了,厅堂上的字画、镜画都用白布遮盖,尸体也盖上白布,在距尸体脚后一尺之处点上一盏油灯,曰:“脚尾灯”或“照路灯”,以为死者照冥路。又于死者口中放入饭粒或金银珠玉之类,以使死者在阴间不致挨饿或无钱使用。设香炉,燃上香烛。用碗装上一些钱币(过去用铜元,现在用硬币)放于油灯旁。门口点上白色的蜡烛,挂上蓝字的灯笼,灯笼上写上死者的寿数“几十有几”,这寿数是死者的终年再加三岁,叫做增加天一岁,地一岁,人一岁。所以广东有句歇后语“死人灯笼——报大数”。现在则不挂蓝灯笼了。
死者的儿、女、媳、孙要穿“大孝”守灵。男的是粗麻衫,头上、腰间用粗麻布带束着,赤足或穿草鞋,白布鞋等;女的头带粗麻布,身穿粗麻衫裙,腰间也系麻布条,脚上和男的同。在尸旁席地而坐。其他亲人按亲疏关系穿上规定的白布衣,或只腰间系白布带。守灵期间,要防止狗猫等禽畜在尸身上跳过,否则死者就在地下永远受苦。
“择日”:以死者年庚及气绝时日,请祭师“喃呒佬”推算,选择入殓及出殡的吉时。说是倘不慎犯冲撞,即犯重丧恶煞,极为不祥,所以有死后几天才入殓、出殡的。
“易衣”:为死者换上准备好的“寿衣”。易衣的时间不一,有在气绝后即易的,有在入殓前易的,更有在临终前易的。衣服的式样,大概是男的用长袍,女的用褂裙,清代及以前有官职的穿“朝服”、“朝冠”,女的根据丈夫的品级戴凤冠霞披。衣服的品质和数量,视贫富而定。富者绸绫之衣十二件,贫者布衣七件或五件。
“买水浴尸”:由“大孝”子孙中派出一人手捧瓦盆,到河(井)边跪下点上香烛,撒放纸钱,舀水半盆,哭啼着捧回家中,为死者洗脸浴尸。俗称“买水”,以便死者乾乾净净,无遗憾地奔赴另一世界。
“入殓”:有大殓、小殓之分。小殓即移尸棺中,必须以陪葬品置于尸旁,一般有死者生前喜爱之物及褥、被、枕,以及石灰、炭屑、雄黄等物,力求填满棺内,使尸体不能移动。凡为子女的,必须“亲视含殓”。大殓即盖棺,入殓之主持人,死者为男性,须由族内“父兄”充任,死者为女性,则由外家“父兄”充任。盖棺后,先由“大孝”用槌敲棺钉一下,再由仵工钉好棺木。入殓时,忌与死者生肖相克者在场现看。故由巫师(喃呒佬)用黄纸写上“某某年岁,生人勿近”贴在门前,避免冲克。入殓时禁止啼哭,更不能让眼泪滴落尸上,说这样会使死者不忍离去,甚至不得超生。盖棺时,环送的亲人不能让影子落入棺内,说是会将灵魂关在棺中。入殓后将棺木放在低矮的棺凳上,在灵堂继续供奉,到择定的日子出丧安葬。停柩一般为二三天,停柩厅堂在孝帘外用桌子设一灵位,以亲友前来祭奠。
“吊唁”:亲戚好友接报后皆来吊唁。进门后在尸体前献香行礼,礼后自觉从装钱币碗中取币一枚。吊唁时,“大孝”要跪在一旁“回礼”,女的要陪哭。吊唁者将“奠仪”给丧家,丧家立即回给“利是”。入夜后,亲友来丧家慰问,俗称“坐夜”。有坐一时数刻便去的,有坐至半夜才走的,丧家要设“夜宵”招待,至亲的则坐到天亮。
“出殡”:出殡亦需择定时日,讲究排场。送葬之人至少有数十人以上。送葬队伍,由孝子手捧死者遗像走在最前面,还有另一孝子拿着数丈高的一棵鲜竹(竹尖留有竹叶)为魂幡(上挂死者姓名及生辰享年)走在灵柩之前。此竹魂幡,俗称“铭旌”。在出殡前于灵堂念经超度之时,即由孝子先用“红包”向亲戚索取,并先对竹林跪拜后砍下自己选中的一棵带回灵堂,再由祭祀先生“喃呒佬”制作使用。送葬队伍的灵柩之后,又依次为一路吹打前行的八音鼓乐(民国中期后有用西乐队的)、孝媳、孝孙及众亲友。同时带上亲戚所送的礼品:有“三牲亭”、“祭帐”、“挽联”等等。棺木用五彩绸棺罩罩着,由四人(富有者多至六十四人)抬着而行,棺木左右,有人负责沿路“撒纸钱”。这叫“买路践”,说是恐有野鬼拦住死者,故出钱买路之意。仪式甚为隆重。
送完殡归来,俗例预先准备一个火堆,一盆桔汁水在门口,未入门之先,要用桔汁水洗手,跨过火堆,方能入屋,意为洗净死人的污秽。然后,再请一个有名望的人替故者安灵点主。丧家须办酒宴招待所有送殡之人,表示对亲友的谢意。民国年间本村郑氏有一人号称“七爷”的乡长逝世之后,族中搭祭台,用整头烧猪祭供,请道士先生念经数天方才出殡。仪式所用的新竹魂幡也很高很粗,灵堂之中用铜鼓搞打伴灵祭祀。出殡后,因客人众多,宴客餐桌达近百桌,还需轮番入席。所花费的银钱无数。这种习俗,如同《广州府志》所载:“丧礼者有用乐,如苏轼所讥:‘钟鼓不分哀乐者’。近来士夫悉尊邱浚仪节,然亦有仍用鼓乐者。”民间认为,人老去世是不可避免的正常现象,应该让死者高高兴兴地升级天界并保佑后人,因而鼓乐超度死者灵魂,并办酒招待亲戚,俗称为“白喜酒”。
“做七”,传说人有七魄,死后每七天散一魄,所以每七日给以一次大祭祀,名叫“做七”。“头七”、“二七”是较简单的,至亲的人聚在一起,向灵前拜奠后,聚会吃饭。“三七”就很隆重了,灵前陈列各种祭品,多是死者生前喜爱吃的、用的,还有纸扎的房屋,纸人、纸马、纸轿、纸汽车。生前好友、至戚都前来拜祭,大摆筵席有至几十桌的。晚上做水、陆道场,请僧、尼、道给死者念经做法事超生,香烟燎绕,红鱼清罄,诵经直至通宵。晚上还有丰富的“夜宵”,亲友可以开局打牌娱乐,已没有开丧时的悲伤气氛了。
“四七”只举行简单拜祭。“五七”是外嫁女做的,也设道场诵经,规模大小就要看婿家经济情况。“六七”也简单,“七七”则宴请邻舍。“七七”过后,撤去灵堂,丧礼结束。
近年来,丧礼简化多了,“做七”的习俗取消,死后一两天就入棺出殡,不再停尸(或棺)在家堂。提倡火葬后,丧礼多在殡仪馆举行,在灵堂上奏哀乐,向死者遗像鞠躬致敬,由死者生前好友一人致悼词,最后向死者遗体告别。丧礼就完成,死者的骨灰再送回祖坟之山安葬即可。近年政策规定,骨灰只能放在殡仪馆骨灰楼或葬于公众坟场,旧山坟除定为文物者处一律要平坟头。
九、宗教信仰与日常禁忌
1.社坛活动
社坛,是供奉后稷神的,故称社稷,俗称社公。祭祀社坛,传说与古代祭祀地袛有关,佛山也不例外。因相沿日久,举行祭社多有不同。古代有祭祀春社,春节祭祀多在元宵节进行,而在大旗头村则在正月初十进行。神话传说,古代社坛原有瓦遮盖,由于当时人民不珍惜粮食,吃饭时散满地上,后稷上奏玉帝,派昴日星君,命属下的鸡下凡啄饭,免得民间浪费粮食,昴日星君恐鸡后代被人宰食不允。后稷立誓保证,日后鸡如被人宰食,甘愿无瓦遮体受雨淋。后来人们果贪美食而杀鸡,后稷致遭责罚,所有社坛上盖全被风吹塌,从此,社坛都是无卜盖的。
社坛供奉之神不是偶像,多是以石头代替或以石碑刻上后稷之神。尚书第门口左墙角有一个社坛,是东向村民拜祭土地的场所。另外,在村西池塘边现猪舍的位置据说原来曾有一块泰山石敢当。我们在调查时,发现在村西有一块刻有“桥头土地”的残碑,至于是否是供奉“大桥头村”的土地,现在还不能确认。
大旗头村口的文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祭祀的功能,在文塔的三层,分别供奉有土地神、文昌帝君和魁星君,四时香火不断,分别保佑村落风调雨顺、人才辈出。
该村东南西面郑姓最多,钟姓集中在北边,从古至今两姓亲如兄弟,互相开亲。村寨讲究风水,村民主要信仰道教和佛教,也有某些传统民间宗教的传承。以前村中建有大庙一个,上写“帝王古庙”扁额,庙里供关帝公、土地公、文昌君、金刚君等,庙前有古榕一棵,地面全铺石板,有石香炉一个,庙上盖顶(有盖叫庙堂,无盖叫公寺或宗寺),但非密封,而是伸出屋顶之后上升盖户而成,由郑钟两姓共有。
求雨水:解放前若长期乾旱,则请几个“喃呒佬”主持求雨,在池塘边祭祀,称为“拜斗”。仪式全由由妇女组织,男人不得参加。她们共同集资购置三牲礼品祭祀,仪式所需时间为一天一夜。祭毕,每位妇女手拿火油点火,至巷口要往上烧,表示驱赶邪物,以求龙神降雨。
临村河南村亦有“洪圣庙”一座,约30平方米,从河边十几阶梯至达古庙,内供奉洪圣公。传说大旗头村的老虎岗的老虎口对着“洪圣庙”,有一名风水师经过时留一语:“老虎过河叨猪崽,叨完猪崽又叨罗”。故该村建此“洪圣庙”封住虎口、镇住老虎岗。庙内有一神像手持神锤,脚踏老虎。至土改时该庙被毁,遗址就在今河边高压电线塔之处。
2.拜祭家神
在佛山,家中所祀奉的神特多,但大概可分为两大类:祖先神位和菩萨神位。
门堂中神案安放历代祖先牌,牌的两旁,在大旗头村有钱人是观音像在左,关公像在右。祖先灵牌,又称神主牌,木制,中有“主套”,在大旗头村则用黑墨或金油写在红纸上再贴在主牌上,“主”字先用墨写成“王”字,然后用红原砂点“主”,即在“王”字上头加一点。佛山的有钱人家的神主牌用小木屋装藏,精雕细刻、铆金饰银,十分高贵;不过在大旗头则多数人的神主牌形状差不多,也比较普通。
乡间住宅,各家各户,新旧民居都安有菩萨。门口有土地、石敢当等神位。大厅中央山墙上设神楼或神案。在神楼祖先牌的左边安放观世音菩萨挂象或陶瓷座象,两旁贴上或雕刻上神联:“银台宝镜开仁寿;玉案香云报吉样”。有的人家在神案上摆着关公神象,在关公神位的两旁站有持青龙偃月关刀的周仓和手捧帅印的关平。神联为:“精忠照日月;义气贯山河”。据说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普渡慈航,救苦救难,神通广大,向人间挥洒杨枝甘露。关羽则精忠报国、勇冠三军、义气凛然、披肝沥胆,能镇妖压邪、旺家兴业,保佑出入平安,身体健康。
其次还有门官、天官、灶君、地主。在佛山,大床底下还设有“契公”、“契娘”神伎,据说它们专职保佑夫妻和儿童的平安,奉拜时只能以茶水代酒,因伯他俩醉后误事。而大旗头则是在床头安放梳妆台俗称“婆靓台”,用以保佑儿童即使从床上跌下来也不会受伤。
“拜当天”即向苍天祈祷跪拜,是个临时摆设的神位。多设在大厅门后中央,而大旗头村则是在天井向着门口,逢春节、中秋,七月十四、清明、端午、观音诞既二月十九等,用八仙桌罩上桌围、放上烛台、香案、供品、茶饭祭拜苍天诸神。
由于家神众多,所以不少家庭主妇、老奶奶往往为事神而操劳,不惜花钱。她们只有一个愿望一开仁寿、报吉祥,以期精神上的满足和慰藉。
3.婚丧禁忌
凡哥、姐未结婚的,弟妹不能言婚嫁,否则俗称“爬头”,是不吉祥的。但也有例外的,不过在结婚那天,要在新郎的房间的门上吊上一条长裤。
娘家有人在元宵“上灯”时,外嫁女不得回娘家,否则会“踏断灯绳”,意即上灯的孩子早夭。
清明节的那一个月,以及农历五、六、七月都被认为恶月或凶月,每个月的初三、初七、十三、十八、二十二、二十七忌结婚(也不迁居);“盲年”即当年无“立春”节气的一年,不结婚。
安嵌大床后,床上必放置物品,切忌空床。
迎亲或送嫁途中,忌遇出殡。结婚吉日,忌打破任何器皿。
旧时在外恶死(包括溺死、车祸、火灾、雷顿、遭凶杀及自杀)的,忌将尸首抬回家中,只在村口或闸外停尸入棺。大旗头村的做法是把尸首先土葬待出殡之日招魂后,才将灵位移入厅堂。
大旗头村送殡者要插扁柏,送殡者忌直接回家,用柚水洗脸,跨火盆,踩青(即走草地),一般人多到商店(农村则到庙宇、祠堂)走一圈后才回家,谓忌有野鬼相随。送殡时从丧家取回的“利是”要即时用光,也忌分文带回家;丧家送的毛巾,忌作洗脸用,多用作抹布。
丧家亲属戴孝的在出殡后一个月内,忌踏入他人家门,即有要事也只能在他人门口商量。
停尸时,忌把门全打开,以便尸体变僵尸的时候扑到人。忌怀孕的动物在尸体上越过,谓这样会成“僵尸”。
凡戴孝者忌参加婚礼,忌观看建房或凿(挖)井,忌接近孕妇,忌抱婴儿,忌参与一切喜庆事。传说戴孝者身上有凶气,恐化吉为凶。
丧事之家忌三年内年末开油锅煮煎堆,有的人在年初一开油锅,因为已是另一年了。新年里也不往别家拜年。
送殡忌迟到。如灵枢起行才到,则为大不祥,谓之“赶棺材不上”,大旗头村这里送殡一般是不会迟到的。
4.日常禁忌
女人的内衣裤忌晾在过路处,认为被“骑过”会行衰运,小孩则长不高。
忌将麻绳捆在腰间,这是“大孝”的装束。
男人忌戴绿色帽子,这是表示妻子不贞。
出外时遇到鸟粪落在头上或身上,便立即回家,认为是不祥的先兆。
吃饭时忌翘起脚来摇摆,说是“人摇福薄,树摇叶落”,在大旗头村被视为没有家教的行为。
用碗盛饭后忌将筷子插在饭中央,因这是在丧事中给死者“拜脚尾饭”的形式。
忌把饭碗反扣桌上,因为人死后,才将其碗反扣于地,在大旗头村被视为没有家教的行为。
吃饭时忌将筷子横放在碗面,那是供奉死人的做法。在大旗头村被视为没有家教的行为。
男子忌吃过夜的熟鸡蛋,说吃了会阴囊胀大。
年晚开油锅时,忌说一切不吉利的话。
建厨打灶,灶口忌向东,说是“灶口向东,朝空晚空”。最好是向西,意为“朝鸡晚鸡”就是有得吃的意思。
有孕妇的家庭忌搬迁。非搬不可时,则购一新扫帚,由孕妇将全部家俱挥扫过才搬,这就不会“犯胎神”,大旗头有犯六甲的说法。
屋内有燕子筑巢是风水好,忌将燕子赶走。
忌用竹扫打扫厅堂,因家有丧事才用竹扫在厅堂“除秽”,要用椰衣扫把。
打扫时要从大门口扫向屋内,否则钱财会外流。
床口忌对着镜子,这样会魂魄不安。
孕妇到别人家中,忌坐到别人床上。
早晨出门忌见僧尼及孕妇与披头散发的妇女,说是大不吉祥。
病者延医诊治后,药方必须正折,如反折则医而无功,谓药物与疾病相反。忌把药渣留在家里,要把它扔到大路上。
5.店铺禁忌
忌坐在货柜上,认为会令生意不顺。忌用脚踏在门槛上。
忌清早开门遇见披头散发女人,认为会令一天生意不景气。
忌店员面朝里,背对店门而坐。
店铺拜神或有庆典,忌烧香半截熄火,或烧鞭炮时中途不响。
店铺每逢初二、十六要拜关公,开店时要摇摇算盘。
6.听视上禁忌
一更鸡叫有火灾,二更鸡叫有盗贼。
早起听到老鸦叫,当天做事不吉利。
十、村落组织制度
村落组织制度的沿革状况方面,由以前的乡长、保甲长(勇哥)、族长多层管理,到今天的以村委会管理为主,家族内部自我约束相结合的方式。在大旗头村有着比较严格的村规,比如村中人到外地打劫、偷东西等不良行为,被发现后必然严惩。
村规民约制度:解放前由60岁以上和59岁称为准父老的男子可集中开会,此会议称为“父老会”,负责制定条约并监督执行。平时开会时间不定,有事则召开,由祠堂管理者召集商讨有关事宜。若遇人违犯条约,则由“父老会”议定处理意见,同时宣布条约进行处理。如果被处理人不服,可以到乐平请“五乡父老会”再议(乐平乡还设有人数更多的相同性质的乡老会)。一般处理方法是:偷牛一头的惩罚,若当事者是光棍者则抓去坐牢,屡犯者由父老决定是否枪毙。据说解放前就曾判处过一名犯偷盗牛马者的死刑。若是以下犯上,即小辈欺长辈,或仆人欺主人,则由父老拿去用竹条抽打,以示处罚。若是偷稻谷等则需赔钱。因这些处理仪式,多在祠堂中进行,祠堂又是供祖先神的地方,使民间管理条约具有一定的家庭、宗族宗教神圣性,村民们都能很好地遵守。
经济自给自足:如需要生活用品则去附近一两公里远的隆安集市(现在改为乐平市场),逢新历二、五、八赶集。大旗头村有一些独特的村规,例如:屋子只能转让给郑姓的人;有人犯法则要把他送到祠堂,让村里60岁以上和59岁称为准父老的男子聚集在一起共同商量然后处理,村里规定如果村里有子孙考取进士、状元或者做了大官,要在郑氏祠堂前立下石碑,家里有大事要舅舅来出面处理。这对古村落的发展和保存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据了解说以前东向富(地主)、西向、南向穷;而北头钟、郑和谐相处。
关于分家:如果是长子结婚,就可以搬出去,抽签决定分到的房屋的位置。具体仪式是首先将族人召集到祠堂,由长老商议,负责把产业怎么平分,每个兄弟得一份,长子嫡孙多一份。接着拜天官,以视公正,各弟兄也要拜,而且要发誓,同意根据此办法分家产。最后,父老将签放在器皿里,各兄弟按顺序抽取。
家族内的家规对于妇女来说也是比较严酷的,比如妇女不守妇道,将会被休或者浸猪笼。大旗头村并没有什么正式的和自发的原始宗教,总的来看是信奉某些道教中的人物。信奉神明偶像主要有观音,常家里摆有其像,原因是女的留在家中,选择观音还因为他大慈大悲,有亲和力。他们还信奉七娘,据讲农历七月初七,他们都会拜七娘,而且也会请道士在每一家贴上符。在文塔里,供奉从低到高是土地公、文昌帝、魁星君。此外,还信真武,此村曾被水浸,传说真武是水神。在村里注重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准则,讲究报恩,因为郑绍忠家有报恩楼(即大仙楼,为纪念恩人);同时认定“天下为公,舅父为公”。维护社会公德的习惯法例主要有村规、道德准则、上祠堂审讯、打靶等形式,当然现在已经不存在了。
郑钟两姓都各自建有宗族祠堂。祠堂是村中最好的建筑物。平时宗族祭祖,族内年青人结婚的婚礼,制定乡规民约等等也多在这里举行。解放前祠堂有许多公共田地(祖屋田),就用来作为祠管理的开支。
十一、古董
慈禧太后题“寿”字和玉雕大白菜 据《三水县志》记载,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郑绍忠做60大寿时,慈禧太后赐亲笔手书的“寿”字匾和一碧绿玉雕大白菜,并赐兵部尚书衔。
慈禧亲笔手书的“寿”字匾高近2米,宽1米多,由樟木做成,“寿”字上方盖有“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方印,是一件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目前,该“寿”字匾收藏于区博物馆。
令人惋惜的是,慈禧赐给郑金的玉雕大白菜则流落民间,不知所踪。
花屏与瓷器 据大旗头村老人回忆,原来郑绍忠府第以及大旗头村的其他一些家庭有许多古董,建国后,经过土改、文革等几次运动后,已经被破坏殆尽或流失了,现在仅存花瓶、碟子,收藏于三水博物馆。
围屏 据讲张之洞曾赠与九十九门的围屏,但是现在已经找不到了。
十二、民间传说
1.有关郑绍忠的传说
据大旗头村的郑公昶等老人回忆,他们从其前辈那里听到过这样一个说法。郑金少时家贫,为帮补家计,只身去佛山打工,做过六、七间米铺的舂米工都不长久,因其能日食斗米,其老板厌之,往往藉故辞退。有日在街市上与一相士巧遇,相士看大口金身材伟岸,有将相之貌,故对其言:汝将来必是红顶带拖翎一品大将,做个舂米工未免屈其才,汝不妨在社会上闯荡干一番事业乎?咸丰、同治年间,佛山武馆众多,时人好武,常以打斗比武为乐。郑身材高大,善技击,大口金很多朋友与人比武,都请他助拳,且逢打必赢。咸丰二年(1852年)秋,有一次,对手请来一道人与大口金比武,因失手打死道士,郑金被迫返回乡里,久匿不出。其母看到郑金神态有异,责问之。郑具陈前事,且曰:“吾杀人,必死无疑!”母嘱他到范湖表兄(一说舅父)陈金处躲避,且多次求签,皆得“胜杯”(好意)。后响应号召,咸丰四年(1854年)六月随同表兄陈金起义。关于这段传说也有说郑金是与街头卖艺的人(或武馆的教头)比武,失手将其打死。
2.老虎岗的传说
大旗头村当地有一个流传的故事,讲村西南有名叫“老虎岗”的小山。形状酷似老虎,有四尺伸开的脚掌、虎尾、虎头和虎舌。附近高岗村有一户先祖死后,在风水先生的指点下,葬于老虎岗虎头的虎眼部位,谓“老虎开眼”。以后该族人水生风起,十分昌盛,而老虎岗对面的朱姓、罗姓的河南村人口大减。有一年清明,该风水先生路过老虎岗,见该户后人正在祭祖,便向他们说:自己口很干,想要根祭祖用的甘蔗解渴。但该户人家没有理睬,于是该风水先生十分生气,便到对面的河南村,对村民讲:该坟葬于虎眼,使虎目、虎口张开,而虎口对面正是河南村,故该村一直不景气。村民问其原因,他答道:“老虎过河,叼走猪(朱)崽,叼完猪崽又叼罗。”至今该歌谣一直在当地流传。后来,经风水先生指点,在乐平涌边建了一座玄坛庙(一说洪圣庙),庙里供奉有手持神锤,脚踏老虎的神像,以保村庄。传说河南村自此改变了从前灾难多、人死得多的状况,出现了发家致富。而在当地就留下了在清明节祭祖吃蔗的习俗。
郑绍忠生前就十分喜欢老虎岗,决定选墓地在那里,并将全岗买下。大口金传说是老虎托生,兵营也称“虎营”,死后又葬于老虎岗正应了郑绍忠戎马生涯的传奇一生。此后,由于郑绍忠的身份职位,无人敢葬在此岗,亦不可能葬在此。直至土改后,此地不再为私有,才开始有人将先人下葬于此。
3.关于“兵书宝剑马”
据郑洵候老人讲,有一次郑金率大洪国士兵巡营时,碰巧广东提督蒋益澧也带清兵巡营,两队人马隔的很近。郑金望见蒋益澧骑坐骑,是一匹纯种“蒙古马”,人称“兵书宝剑”,此马十分剽悍英俊,郑金平时素喜良马,不由得脱口而出“好马!”郑润材见郑金如此欣赏此马,遂问:“主帅是否想要其马?”郑金应允,并嘱咐道:“要马,不要伤人!”郑润材号称“飞毛腿”,脚程速度极快,只见他带随身亲兵闪电般地直扑对方,清兵还没有反应过来,郑润材带人已冲到近前,郑润材窜将过去,纵身一跃将蒋益澧从马上扑倒在地,骑在马上,带亲兵返回大队。清兵还没有明白发生什么事情,等郑润材冲回去后,才缓过神来,急忙将蒋益澧从地上扶起来,蒋见大洪兵只是抢自己的马,没有要自己的命,感到十分万幸。郑金投降后,准备将马还给蒋益澧,但蒋没有见他,一是怕自己丢马落地的事情传扬开去不好听,二来也对郑金当时没有取他性命心存感激,遂派人谓郑金,将马送予他,并嘱托郑金今后要报效朝廷,多立战功。此后,蒋溢澧在很多时候都极力保举郑绍忠。郑绍忠也骑此宝马,立过很多战功,并封为建威将军,正一品,赏尚书衔。但郑绍忠一直认为蒋益澧对自己有知遇之恩,在建威第大厅第二层建有大仙楼,供奉蒋益澧。另外,也对立过汗马功劳的宝马十分有感情,马死后,便葬在村东处,现在墓地已经被建筑物盖住。
4.关于“郑绍忠吃肉”
据说郑绍忠素喜吃肉,由于他的口大,特别喜欢将整块大肉全塞在口中,说:“这样吃肉才好咁(过瘾)!”吃饭时,若见到同桌人一口口的吃肉,就说他们“唔够咁(不过瘾)!”。但郑家其他后辈都不能这样吃肉,唯郑润琦可以,郑绍忠很喜欢他,称这个孩子像我。后来,在郑家两代行伍的人中,也就数郑绍忠、郑润琦名气最大。
5.关于大仙楼和“大仙”
据说郑金率大洪兵在怀集城外驻扎,准备与清军作战。是夜,郑金在帐中睡觉,朦胧中只见一个手持拐杖的老人步入营帐,用手杖捅郑金,说“还不快走!”。郑金惊醒,急步赶出帐外,只见四周清兵已围了上来,遂与润材和亲兵上马冲出包围。是役大洪国兵损失惨重。后来郑金在大旗头村修建威第时,便在大厅上修建一个大仙楼,将梦中的老人作为救命恩人供奉。
大仙楼上除供奉大仙(梦中救命老人)外,还供有陈金、左宗棠、蒋益澧、方耀的牌位,除陈金外,其他都是生牌。这些人都是对郑绍忠有恩之人,郑绍忠幼时家贫,据说郑金一直将陈金作为先师,而将这些人并排供奉,足见郑绍忠的胆量和忠勇之心。
汪海洋、李世贤带太平军攻打嘉应,汪海洋队伍中有很多广东人,他们对汪海洋并不服气,也觉得汪海洋不可靠(汪先后离开过石达开、陈玉成)。当时清兵在与太平军作战时,多次战败,包括方耀也因为战败而被降职。此时,蒋溢澧极力向左宗棠推荐郑绍忠,于是左宗棠调郑绍忠守长沙圩,晚上郑率兵向太平军发起攻击,在战场上许多广东士兵倒戈,这样一直杀到天亮,从嘉应杀到福建。天亮后,郑绍忠才发现杀错了左宗棠的两营人,感到相当害怕,自知已犯死罪,加之自己又是投诚过来,恐怕难免一死。于是自缚其身来见左宗棠请罪。左宗棠将绑绳松开,对郑说:“战场上月黑风高,误伤在所难免,你不要将此事放在心上,望将军以后多杀匪寇,以不负朝廷期望。”郑绍忠自是对左宗棠感激涕零,左宗棠日后也十分欣赏郑绍忠,将其视为心腹。
6.关于郑绍忠祖父墓地的传说
郑绍忠祖父远周公原来在广西经商,生意失败后十分贫困,甚至死后都没钱下葬。远周公死后,郑绍忠的父亲志宏公向同族的一个人要回曾卖给他的一块地,作为墓地。该族人认为该地风水不好,也就将地还给了志宏公,于是将远周公在此下葬。但由于当时十分穷困潦倒,请不起风水先生,买不起棺木。而该地风水又不好,所以,就将远周公的身体调过来,草草安葬。
郑绍忠发迹后,被追封三代,其父亲、祖父都是一品大员(曾祖父会秀公、祖父远周公和父亲志宏公被追封为振威将军,从一品)。郑绍忠父亲每当想起当年的境遇,远周公还葬在草坟内,就觉得内心十分不安,准备重新安葬远周公。他请来风水先生来看风水,风水先生建议他不要重新安葬,破坏这里风水,但志宏公坚持要这样做。于是风水先生说:“既然你主意已定,在打开坟墓时要用蚊帐在外面罩住,一旦听到里面有动物的声音,就要马上用蚊帐扣住。”后来,果真在开墓时,从墓内飞出两只麻雀,他们赶紧用帐罩住,但其中一只麻雀飞走了。这样,郑绍忠的父亲命人将坟墓重新填上,不敢再有迁坟的念头了。据说,这两只麻雀本是一文、一武,飞走了一只文雀,留下了一只武雀。于是,郑家后来出了多位武将,如郑绍忠、郑继忠、郑润材、郑润琦等,却很少出文人。在郑绍忠修大旗头时,为了弥补此风水之不足,在村口修建一座文塔,以期望后人能取得功名。
7.关于对联的传说
当年郑绍忠因识字不多,而误砍郑氏宗祠,发誓要后人文章盖世,才高八斗。故在解甲归田之后,村中大兴土木之时,更设下一文房四宝之风水局,希望后人能以文章传世。据说某年,某月,某日,某一子孙由省城返乡,不论坐桥,骑马,均须经过下列村庄,依序为:大海洲村,良岗头村,南蛇村,企岗村,方能到家门。有一酸丁秀才得知,在其必经路上摆下擂台,设一上联,声言若能对出下联,则五体投地,口服心服,若不能对,则没日才可归家,其上联为:“大旗插在企岗边,惊动南蛇,奔走良岗出太海”。此联有情有节,更巧妙的把近村庄的各个名字串在一联,实属难对,至今,只见上联,未见下联传出。
8.关于郑芝兰及其后人
据村里老人讲村北的郑大夫家庙主人是郑芝兰,此人一向营商,在省城广州市也开有商铺,但主要在海南岛经商。他赚下不少金钱,于是,在村之北,紧邻钟姓之后,广建华厅,称名“发”花园自成一阁,与东向将军府第相比,高墙阔门,显尽大将军威仪,布局望而生畏,仿若行军宿旅,一切井井有条;而郑芝兰的房屋格局则显尽儒商本色,亭、台、楼、阁无一不备,上下错落有致,回廊互通,大有庭院深深深几许之感。
2003年,曾有一位88岁的老将军到访,原来此老乃退役海军某部政委,现在老干保障部荣养天年的邓楚伯先生。邓老先生轻车简从,在镇负责同志陪伴下,突然到访郑芝兰的郑大夫家庙,但由于居住此处的郑氏后人中,老者大多故去,年轻者,早巳移居广州、香港和海外,幸有替他们看管门户的同姓兄弟赶回,打开大门,邓老先生方能进内,在此逗留期间,上房,下屋,一一细看才尽兴而去。
据郑英玲先生讲,郑芝兰之后人曾经帮助过共产党从事地下工作。据他记述说:“先父郑子桂与邓楚伯有些关系,1943年左右,先父于韶关营商,邓楚伯与他时有来往,即使知悉其为共产党工作,但因亲友关系,不予理会。后来更在暗中协助,结果,除了韶关店铺为地下工作站之外,更在大旗头村中设一个交通站。”
参考文献:
[1] 三水市地方志办公室编,《三水县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5。
[2] 刘志文、朱小丹,《广州民俗》,广州:广东省地图出版社,2000。
[3] 中山大学中文系评《红》六组,三水县大旗头村郑金地主庄园调查,《中山大学学报》,1973。
[4] 刘志文,《广东民俗大观》(上、下卷),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3。
[5] 刘志文、严三九,《中国民俗大系?广东民俗》,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
[6] 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下),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