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序 二
《探幽大旗头——历史、文化和环境研究》这本学术著作的编撰,凝聚了佛山科技学院课题组多位学者、教授的汗水和心血,是一项工作浩繁、难能可贵的科研成果。它的问世,诚可喜可贺。
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大旗头村,是全国首批十二个历史文化名村之一,享有历史上“广东第一村”的美誉;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近百年来,它“藏在深闺人未识”,殊为可惜。改革开放后,逢盛世而修志兴,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了很好的开发和利用。对大旗头村的学术研究,近年也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这项研究伊始,课题组获悉我从三水区地方志办公室离岗退养,是人称“三水通”的几个“幸存者”之一,便上门请我“出山”,予以协助。我欣然答允,原因有三。其一,我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土著”,乐平镇蚺蛇村人,老家距大旗头村仅两里之遥,该村郑氏始祖,是明朝年间从我村迁去开村的。我的祖母从大旗头村嫁过来,姑婆则嫁去该村,亲缘关系十分密切。孩提时我常到大旗头村探亲,村前的文塔,是我瞻仰的第一座塔;塔旁的古榕下、水塘边,是我玩耍之地;偌大的郑氏宗祠、尚书第,曾使我恍如进入迷宫寻不到出口而茫然四顾。古村,在我的脑海里烙下了扑朔迷离、博大精深的童年印象。其二,我从事地方志和年鉴编修工作近二十年,对三水的自然地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人文景观、各行各业的情况都积淀日久,如数家珍;尤其对清朝末年那次历时十年、纵横三省的三水农民起义,广东水师提督郑绍忠的史料,及大旗头村的历史和现状,都有较为深入的瞭解。其三,我可以提供线索,搜集资料,寻找知情人,审阅和校订书稿。于是,我陪同课题组的教授,顶烈日,冒酷暑,风尘仆仆,跑了不少地方。我们多次到大旗头村调研,寻觅当年郑绍忠修筑的,残迹尚存的灰沙石板路,南边黄花围,及青岐灶岗堤,采访收藏有关史料的人员。这是一件颇有历史意义和深远意义的工作,我义不容辞,竭尽微力。
在资料搜集、综合研究和编撰文稿的过程中,课题组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统揽全书;坚持实事求是,注重调查研究的思想路线;坚持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和严谨、科学的态度,如实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他们围绕大旗头村的历史和现状,以及有关方面进行学术探讨和研究,从自然地理到民俗风情,从农民起义到人文景观,从政治经济到科学文化,从建筑特色到旅游价值,从历史渊源到家族兴衰,从文物保护到开发利用,无不勾稽古籍,搜集史料,征询口碑,参考掌故,实地调查,深入研究;继而旁征博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厚积薄发。他们历时年余,数易其稿,终于卓有成效地完成了这个学术研究课题,编撰并出版了这本内容丰富、史料翔实、图文并茂,可供“存史、资治、教化”的学术著作。
清朝光绪年间,郑绍忠斥巨资建造大旗头村,原意是显示荣耀、财富和为了享乐。他也许想不到还有另一种大相径庭的最终结果,是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山大学历史系师生曾驻村多日,考察其建置沿革、建筑特色及历史价值,编写出一份长达数十页的调查报告。此后,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局限,对古村文物的普查和研究,便沉寂了三十余载。近年来,大旗头村被开发为古迹旅游景点,继而被评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成为三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慕名而来寻幽探胜的游客,尤其是摄影创作的爱好者,络绎不绝。《探幽大旗头》的出版,正逢其时也。
我认为,《探幽大旗头》是目前最全面、系统和深入,且多角度、多侧面地记述、研究大旗头村的,颇具学术价值的一部著作。它给我们详尽地勾画了大旗头村与郑氏家族变迁盛衰的一道道轨迹;它为我们古为今用,深入挖掘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开发和利用,做了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子孙”的好事。
在继承和发展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进一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今天,我们殷切期待更多如《探幽大旗头》这样的好书问世。
这本书付梓之前,课题组的教授邀我作序,盛情难却,遂不自量力,草成此篇,诚望读者、方家指正。
植伟森
2005年10月12日
(植伟森 原三水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三水年鉴》副主编,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三水区作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