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客家人到了老年,就像成熟的果实,放射出金灿灿的光芒。老年人经
历了人生的历练,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了一定的物质财富和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发挥“余热”,为后人作则,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精神财富。
第一节 老人是宝
永定客家老人历经了人生的风雨,并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发挥“余热”做好
事,对家庭和睦、社会和谐起了重要作用。因而他们也得到家庭、社会的尊重,晚年过得更幸福和快乐。
永定客家老人在料理家务和培养教育后代、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做公益事业
等方面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老人通过长期生活磨练,形成了勤劳习惯,料理家务得心应手。因为他们的
儿子和媳妇要务农、做工、经商……忙得不可开交,于是料理家务、带好孩子一般就是老人的事。这样,年轻人就可以全身心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有的老人道德高尚、文化知识丰富,他们利用这一优势,培养教育孙辈成才。老人历经人生磨砺而形成宽厚处事、善于包容的优秀品格,善于处理和化解家庭、邻里出现的矛盾,使家庭和睦、邻里团结。
旧时,永定客家人的社会是宗族社会,每个姓氏的家族都有一个族长。这个族长是由德高望重、有办事能力的老人来担任。永定客家人的族规,一般规定是:“敬祖宗”、“重宗长”、“共患难”、“禁乱伦”、“禁欺凌”。当族人违反了族规和家法的条款,族长为了维护宗族内部的既定秩序,树立宗族的对外威信,便会依据族规的基本准则作出决定,进行惩处。比如,族长可以对“作奸”、“乱伦”、“大盗”的族人,在祠堂前的“沉塘”溺死处理。族长还处理宗族内部分家析产、婚嫁丧葬、斗殴争论、置产买业等事务。一般由族长进行调解仲裁处理的决定,而族人必须服从。族长还要主持兴建和维修宗祠以及修族谱,并组织和举办大型祭祀祖宗的活动。
一些发了财的永定客家老人,“取之社会、回馈社会”,建功立德,如牵头修桥铺路建凉亭,做公益事业。老人对家庭、家族、社会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真可谓是“老人是个宝,家庭、家族、社会少不了。”
永定客家人有着尊老敬老的传统习惯。比如,无论家里吃饭和作客,都让老人坐上位,让老人先夹菜,同桌席其他人才能开始吃,而最好吃的要让给老人吃。老人生病了,子孙请医生治疗,并在生活起居方面照顾得很周到。过年给老人发压岁钱。因为九月初九过九月节,“九九”隐含长久、长寿的意思,这一传统的节日也都有敬老的意思。
旧时,“儒租田”代耕者每年规定交纳的粮额折钱,除一部分钱支持儒生读书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钱用来购买祭品祭祖宗。特别是大房宗族祭祖完后,则将供品集中在宗祠里按规矩分配:男丁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分肉1斤, 70岁以上分一只鸡或鸭,80岁以上的自主选择。
永定客家地区都有子女给老人做寿的传统习俗。60岁以上的老人就可以做寿,“男做齐头,女做一”,即男60岁、70岁、80岁做,女61岁、71岁、81做寿时,一般发红帖宴请亲友,亲友们要备礼物祝寿,多为活鸡、寿面、寿桃、花炮等。寿家厅堂中挂寿幛,摆香案,做寿的老人由配偶陪坐厅上,接受儿孙和女婿及至亲晚辈的拜寿。寿宴的特色是宴席是要有寿面寿桃。开宴时,最先上寿面(必须用线面,以示长寿),席间,还要由厨师在每桌去添面,称作“添寿”。这一切,都是孝敬老人的具体表现。正如《百孝歌》所云:
自古圣贤把孝传,孝道成为百行源。奉劝世人多行孝,先将孝歌表一番。
天地重孝孝当先,一个孝字万福全。为人须当孝父母,孝顺父母如敬天。
孝子能把父母孝,下辈孝儿照样还。自古忠臣多孝子,君选贤臣举孝廉。
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只在吃穿。孝亲不让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
可惜多人不知孝,怎知孝能感动天。福禄皆因孝字得,天将孝子别样看。
孝子贫穷终能好,不孝虽富难平安。诸事不顺因不孝,回心转孝天理还。
孝贵心诚无它妙,孝字不分女与男。男儿尽孝须和悦,妇女尽孝多耐烦。
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是孝来又是贤。
和睦兄弟就是孝,这孝叫做顺气丸。和睦妯娌就是孝,这孝家中大小欢。
男有百行首重孝,孝字本是百行源。女得淑名先学孝,三从四德孝为先。
孝字传家孝是宝,孝字门高孝路宽。能孝何在贫和富,量力尽心孝不难。
富孝鼎烹能致富,贫孝菽水可承欢。富孝孝中有乐趣,贫孝孝中有吉缘。
富孝瑞气满潭府,贫孝祥光透清天。孝从难处见真孝,孝心不容一时宽。
赶紧孝来孝孝孝,亲山我孝寿山天。亲在当孝不知孝,亲殁之孝孝难全。
生前尽孝亲心悦,死后尽孝子心酸。孝经孝文把孝劝,孝父孝母孝祖先。
为人能把祖先孝,这孝能使子孙贤。贤孝子孙钱难买,着孝买来有用钱。
孝定心正心能正,孝字修身身能端。孝字齐家家能好,孝字治国国能安。
天下儿孙尽学孝,一孝就是太平年。戒淫戒赌都是孝,孝子成才亲心欢。
戒杀放生都是孝,能积亲寿孝通天。惜谷惜字都是孝,能积亲福孝非凡。
真为心善是真孝,万善都在孝里边。孝子行孝吉神护,为人不孝祸无边。
孝子生世身价重,孝子去世万古传。此歌句句不离孝,离孝人伦难周全。
念得十遍千个孝,消灾免难福寿添。
赡养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传统美德。永定客家人非常重视尊老敬老,赡养老人是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自古以来,永定客家人赡养老人都是以家庭为主,而少数单寡孤独的老人则由政府赡养。据《清朝光绪永定县志》记载:明朝洪武初年,诏天下郡县,各立“孤老院”。明朝成化十四年成立永定县后,首任知县王环创建“养济院”,原址在县城南。明嘉靖十五年,知县毛凤将“养济院”迁于县东山麓;嘉靖三十七年,知县许文重建。县境内贫病孤老之民而养之,人月给米3斗,薪30斤,冬夏布一匹,死则棺一具。清代永定养孤贫老人53人,每人每日给银一分,每年发银203.52两;冬、夏布银10两。清道光十三年(1833),县丞张炜倡在峰市设普济局,凡旅途中死亡无亲友及贫困死亡无法埋葬的,由普济局供给棺材,雇人送厉坛殡殓。永定客家人还有利用公田的粮款来赡养单寡孤独和给老人送终的习俗。
第二节 作则后世
永定客家老人具有“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精神。他们利用自己丰富的社会和生活经验以及广泛的人脉关系,处理家庭事务和邻里关系以及做社会公益事业,为家庭作则,为家族作则,为社会作则。
一、为家庭作则
老人社会经历多,对家庭之间、家庭和邻里之间出现的矛盾,能够采取包容和宽厚的方法来处理,不仅使家庭团结、邻里和睦,甚至有时还可以避免一场悲剧的发生。
闻名于世的高头乡“圆楼王” 承启楼建造者江集成,他还是一个十分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和化解矛盾的高手。他因要回借款却被借款人殴打一事的处理方法,就是一个生动的例证。因为建承启楼一时手头紧,一天,他想去收回些借款来应付开支。为了不致耽误农活,便一早起床往一家借户跑去。一进门,才说明来意,岂料借户性子火暴,蛮不讲理,任凭他好说歹说,就是不还;最后还挥起一根柴棒,照着他头部一劈,登时他的额头开了个裂口,血流满面。邻居见势不妙,忙上前扶搀着他离开。
他挨打的消息很快传到他家人的耳朵里,他的儿子、侄子一个个摩拳擦掌,带着耙头钩刀,赶来。一场风波眼看一触即发。他忙把儿子侄子挡住了,若无其事地说:“你们不可造次哟,他哪有这么大胆敢打我,是我一时没站稳脚跟打了个偏,跌倒在地伤了额门的,怎么能怪别人呢?”家人听罢,一个个怒气全消,拥他回家。一场将要发生的恶性械斗风波就这样停止了。
但是,事情就是那么巧合:中午时分,说也怪,那个借户谁知害了什么病,硬朗的身子竟突然间死了。晚上,江集成给子侄们说:“俗话说得好,忍气留财。早上我的额门的确是那个借款人劈伤的。但我想:君子不跟牛斗力,凡事不是忍一忍就过去了?要是早上你跟人家认真起来,两虎斗,就算没拼个你死我活,那么中午人家死了,他家准会找上门来,告到官府,那还了得!自古以来,当官的那个不贪?吃起官司,我这辛辛苦苦花了半辈子创下的家业,就得荡个一乾二净。”
江集成的子孙通过这件事,使他们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让人一分,天宽地阔”,“忍是福”。后来,江集成的处世方式深刻影响他的子孙后代,因而使他的后代人丁兴旺。在他以下有建字辈儿子4人,千字辈孙儿20人,赞字辈曾孙72人,翰字辈玄孙360人。亲传五代内,男丁达456人。真是福的造化。
二、为家族作则
旧时,永定客家人的宗族观念是很深的。每个姓氏家族都有一个族长,族长是由德高望重、办事公正、有能力的老人来担任。族长在整个家族中是有绝对权威的。因此,他能公平、公正来处理整个家族中出现的一切大小问题和安排好各种事务。
高头乡高北村承启楼、五云楼、世泽楼3座楼的大家族的最后一位族长,之所以被当选为族长,是因为人缘好、处事比较公平、有办事能力。族长有绝对权力率领全族人,可代表全族人对外行事,承启楼的祖堂就是行事权力的地方,他就是在这里主持族人议事,安排各种事务、祭祀,调解各家的矛盾。因为随着社会制度的改革,族长制度也随之终止。
2008年,承启楼需要选一名楼长来负责本楼卫生、对外联系等方面的工作。选举时,每户1票。当时有24户在家投了票,当选者得到21票,以绝对优势当选。他当选的原因是人缘好、处理事情比较公平合理。现在的楼长和以前的族长有所不同,管的主要限于维护楼内卫生,另外协助乡政府处理其他事务。
三、为社会作则
永定客家老人发了财,非常热心公益事业,回馈社会。
赖庚兴,清代乾隆、嘉庆年间人,贡生。他独创“乌丝烟”新产品,创立“利”字型大小商标,使其新产品“乌丝烟”行销四川、江西和海外,成为永定富翁之一,但他致富了却不忘为家乡永定做社会公益事业。嘉庆五年,他建了冾溪凉亭;嘉庆十一年,他在通往汀洲的金砂乡主驿道上建了金砂永济桥、倒水里石拱桥、金砂凉亭……
永定客家人崇文重教,出了许多读书人;到了晚年回到家乡颐养天年。他们知书达理,乐于帮助乡人排忧解难。清代翰林巫宜福帮助湖坑镇南江村村民平息因建土楼引起的风水纷争的故事就是一个生动的事例。
坐落在南溪南江村桥子头的东成楼,在择基兴建时,原规划为方楼。然而,,事有凑巧,方形的一角,恰好对准本村黄婆太的墓地。该墓地为猛虎下山形,而这相对的一角,恰似拉满弓弦的箭簇对准虎头一样,从而引起触犯风水的纠纷。砌石脚时,墓主一方极力反对,不准基建。于是,双方引起争执,互不相让,无法解决,几酿成仇。这时有些好心人建议,约请巫翰林出面调解。
翰林巫宜福是永定县大溪乡巫屋人,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二甲进士,入选翰林院,在国史馆担任编修,因作《感事》诗得罪上司,便辞职回乡,隐居大溪。他为人正直,处世公正,德高望重,热心桑梓公益,乐意我乡亲排忧解难,是一位急公好义的大好人。南溪亲戚登门拜谒,请求他调解争端,他欣然应允,专轿前往南溪,出面调解。
巫翰林在南江村桥子头落轿后,就到实地进行踏勘,果然看到新楼楼基的一角,好似弓弦上的利箭一样对墓地当头,实为乡间风水之大忌;同时,瞭解到楼主除此地建楼外,别无选择。于是,他便分头找了墓主和楼主,征询双方看法和意见,待瞭解双方的看法和意见后,便胸有成竹地把双方有关人士邀集前来,共同协商。他规劝双方要以团结和睦为重,和乡亲、睦宗族,妥善解决纷争。
经过这一番耐心劝说,双方表示尊重他的调解后,巫翰林便因势利导地提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把对准墓地的楼角裁角取直,削去箭头,这样,既不再影响风水,又保留了宅基地。同时,他还替楼主着想,认为如果仅裁一角,从建筑总体上来看也不协调,干脆把其余3个楼角都裁角取直,把原规划的四角楼改为八角楼。双方都乐意接受他的调解,皆大欢喜。这样,一场几酿成仇的纷争便告平息。巫翰林高超的调解方法造就了罕见的“八角楼”,使闻名于世的永定土楼大家族中增加了一个重要成员,他与“八角楼”的佳话也将流芳千古。
第三节 生命总结
永定客家人和其他客家人一样,都是通过千年迁徙、万里长旋的中原汉人的后裔。他们爱国爱乡、崇文重教、勤奋刻苦,一生执着追求,创造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包括立功、立德、立言、立嘱、著作、家训、家规、遗训、劝勉。
一、立功
永定客家人爱国,涌现了一批精忠报国有功之臣。如金砂张振伊总兵就是突出一例。在清朝康熙年间爆发了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三藩之乱”,广西也和江南其他省份一样,都叛乱朝廷。张振伊总兵变卖了家产,率领4个儿子,去广西征讨叛军,英勇作战,收复广西全境,立下赫赫战功,成为清康熙王朝的有功之臣。
二、立德
永定客家人很注重后代的品德培养,首先用自己良好的品德修养来影响子孙后代。
湖坑镇新南村的苏谷香,在上海、苏州、杭州、无锡等城市开设“永泰兴号”烟行,靠做条丝烟生意发家,成为富甲一方的大财主。他不仅建造了一座著名的圆楼——衍香楼,还将自己做生日或做寿省下的钱用来做慈善事业。至今在金丰片还流传着苏谷香和他的儿子们“不做生日做慈善”的佳话。
苏谷香50岁那年,有许多人议论,他那么有钱,他的半百生日,一定很隆重、很热闹。然而,他家却一直没有动静,一打听,才知道他的50岁生日已经过了,生日那天,他才吃一碗长寿面。
一晃又是个10年,他已经60岁了。这是他的花甲之年,应该花大钱风风光光做大寿吧。有多少目光投向他,投向他的儿子们,投向他的家。但是,一年过去了,仍然不见他家的热闹场面,他又是一碗长寿面,过他的花甲之寿。他是不是太吝啬了?不,他并不吝啬。他每次生日都有“销单”。但是,他的“销单”开支不是花在生日上,而是花在修桥施路上。他的儿子们在他的影响下,也是一个生日一碗面,将做生日省下的钱也用在修桥施路上。他和儿子们先后兴建了奥杳屋桥、石菽石桥、薛屋凉亭和洋多凉亭。
三、立言
永定客家人都很注重文化传承,都希望自己的后代人才辈出。特别老人在临终前留下遗言,要孝道,要以耕读为本。
清代永定名士、贡元陈玉章,是培丰镇长流村人。他在逝世前,立下遗言:要子孙后代尊老敬老,家庭要团结,要耕读为本。他所置的产业“皆为祭烝及书资公益之用。”他的遗嘱被他的后人刻在石碑上:
“凡人当孩提时无不知爱敬长,及其长大渐至不孝不友者,良由少读诗书不知理义或听妇言故也。尔兄弟各宜内教俾各妇皆尽孝友之道,则家和矣。或有一言稍不孝友,立当面斥,此次既不为所惑,后次将不敢复言矣。此为全家上策,倘或偏听、乖骨肉、不成人子、不成兄弟,断不得分我家业。尔兄弟其谨识之勿忘。余所置之产业及尔兄弟纳本利银添置之产业,无论多少,皆为祭烝及书资公益之用。总不得以我之产业分定个人名下。纵后辈无论如何贫寒亦不得以我产业典当出卖。如有此等子弟,必须逐出,其买者亦不得昌盛云。”
四、立嘱
爱国爱乡、敬祖爱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寻根问祖是港澳台和海外永定客家人的共同心愿。他们中许多人终生未能了却心愿,在临终前留下遗嘱,希望后代要完成他们的遗愿。
吴伯雄的父亲吴鸿麟爱祖敬宗的生动事例,令家乡父老深为感动。他当过台湾桃园县县长,是一个爱祖敬宗情结极深的人。他一生最大的憾事就是未能回祖藉地去敬祀祖先。1995年临终时,他再三叮嘱吴伯雄要回故里省亲谒祖。
吴伯雄遵照父亲生前的嘱托,在他6次回大陆访问,其中有两次回故里省亲祭祖:第一次是在2000年11月21日,他回到祖籍地——永定县下洋镇思贤村的吴氏宗祠祭祖。第二次是在2008年8月14日,他趁赴北京观礼第29届奥运会之机,又回祖籍地思贤村的吴氏宗祠祭祖和访问思贤小学,并向吴氏宗祠捐赠和思贤小学捐赠资金和教学器材。
吴伯雄不仅自己爱祖敬宗,还经常教育他的儿子要慎终追远、饮水思源,要他们有空一定回家乡看看。在他的影响下,他的次子、桃园县现任县长吴志扬于2011年6月14日第一次回永定县思贤村省亲谒祖,也和父亲吴伯雄回家乡一样,受到吴氏宗亲的热烈欢迎。
五、著作
新科永定才子贵。永定客家人酷爱读书,涌现了许多才子,留下了许多传颂千古的诗篇和著作。受到清代著名大文人纪晓岚高度赞誉的胡斐才所着佳作《四书撮言大全》就是典型一例。
胡斐才,号渠圆,讳蓉芝,是下洋镇中川村世德堂人,清朝乾隆年间的秀才。他一生专心著述,终于写成一部受到纪晓岚高度赞誉并作序的《四书撮言大全》的著作。
乾隆癸未(1763),喜欢搜集私人著作的福建提学使纪晓岚到汀洲主考巡使,读了胡斐才的手抄书《四书撮言大全》,拍案叫绝,鼓励他出版此书。后来,此书在苏州木刻出版发行,纪晓岚为之作序,高度评价说:“《四书撮言大全》汇群言之腋,集诸说之成,有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而后,此书名闻四海,成为清代士林参加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影响很大。
胡斐才中秀才之后,专心著述,勤而致痴。有一年端午节,他正埋头写书,其家人送粽子和蜂蜜放在书桌上。胡斐才凝神构思,忘记一切,竟然拿起粽子蘸着墨汁来吃,人们笑他是“书痴”。后来,中川村口的石碑楼上刻有清代揆席吴粱刻有“墨粽流芳”4字,说的就是胡斐才专心著述、勤而致痴的历史典故,它成为激励后人勤奋学习的生动标记。
六、家训
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家谱中的重要部分,在中国历史上个人的修身、齐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永定各姓氏的族谱中都有记载《家训》。在永定客家人的宗族社会里,作为有绝对权力的族长在家族中所行使的职权,都是根据《家训》和家规的有关规定实施的。因此,《家训》在维护家族团结和良好的道德氛围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永定罗氏家训》除了有永定其他姓氏家训的一般特点外,还有一条在一般姓氏家训中是不多见的“戒溺女”规定,这对于永定罗氏家族保护女婴有重要作用,对现实也有重要意义。全文如下:
奉先祖:物本乎天,人本孚祖。如木有根,无根则朽,如水有源,无源不久。尊祖之道,旧章恪守。竖表立碑,修茔复土。祠堂享祀,趋跄奔走。言念先人,光前裕后。
孝父母:羊能跪乳,鸟有反哺。惟人最灵,谁无父母?生我劬劳,提携捧抚。罔极恩深,捐躯难补。朝夕温恭,殷情寒暑。抚养无方,承欢安慰。矧敢拂违,自罹罪罟。
睦兄弟:孔怀兄弟,同气连枝。如手如足,痛养关之。骨肉天性,安忍乖离?弟恭兄友,雁行依依。患难相顾,疾病扶持。毋生嫌隙,雅奏埙篪。旨哉圣训,兄弟怡怡。
和夫妇:阴阳交和,雨泽斯行。夫唱妇随,家道乃成。夫为妻纲,正心修身。妇主中馈,内助殷勤。毋伤反目,毋玷家声。雍雍肃肃,如鼓瑟琴。君子偕老,诗咏睢麟。
严闺阃:男妇有别,授受不亲。嫌疑须避,内外须分。责在家长,约束严明。防微杜渐,寡欲清心。三姑六婆,断绝逢迎。词严法肃,玉洁冰清。闺门之内,聿着仪型。
亲宗族:属在冈宗,谁非骨肉?一本万殊,瓜延瓞续。吉则相庆,凶则相助。婚姻不通,昭穆严肃。分多润寡,悯孤恤独。义学义田,古道敦笃。语亦有之,敬宗收族。
敬师长:德无常师,主善为师。先生长者,德业兼资。随行隅坐,向难析疑。勿生厌薄,勿敢荒嬉。耳提面命,敬而听之。程门高弟,立雪忘疲。隆师重道,自古如斯。
信朋友:同类为朋,同志为友。有无相通,守望相助。然诺勿欺,订交勿苟。白头如新,握手话旧。况在士林,择交某某。直谅多闻,尤宜亲厚。善乎平仲,相敬耐久。
力耕种:艰难稼穑,无逸陈书。食为民天,敢不念诸?春田秋圃,莫令荒芜。游民失业,非曰良图。深耕易耨,水旱无虞。毋失其时,仓廪不虚。仰事府育,其乐何如!
勤诵读:为学日益,不学无术。圣人论学,首重时习。春诵夏弦,苦心孤诣。嘉言善状,典型在昔。玉不受琢,焉能成器?猛着祖鞭,出人头地。道德文章,功建名立。
存忠厚:刻薄成家,理无久享。悖入悖出,毫厘不爽。幸灾乐祸,刀唆冤枉。鬼神能欺,赫赫在上,。善恶之报,捷如影响。敦无天良?须加培养。在家存心,阴德无量。
尚勤俭:俭可助廉,勤能补拙。开财之源,非勤莫克。节财之流,惟俭是则。士农工商,各精其业。怠惰奢华,切宜刻责。休待老年,徒伤落魄。克勤克俭,是为美德。
习礼仪:相鼠有齿,相鼠有皮。人而无礼,走肉行尸。廉耻道丧,蠢虫无知。大家子弟,俭点威仪。一方一动,中矩中规。束身名教,可法可师。人贵自立,勉之望之!
戒淫恶:勿听淫声,勿视邪色。勿看淫词,勿为妄说。我重闺风,人重名节。恕道存心,淫念自绝。况有鬼神,难容恶薄。淫人妇女,报在妻妾。跳过此关,英雄豪杰。
戒为非:天之生人,各有本分。富贵贫贱,皆由前定。素位而行,事由已尽。勿学庸流,行险侥幸。偏得无厌,终归穷困。端方君子,行不由径。顺时听天,安分守命。
戒赌博:人生世间,为善最乐。正业多端,随事可学。独恨愚顽,甘心赌博。同流合污,此争彼夺。浮念浇风,自斯阶祸。富者立贫,贫者益薄。欲正家规,先除此着。
戒酗酒:古人制酒,非以为祸。冠婚丧祭,礼用清酌。浇爵尊斝,献酬交错。惟彼贪失,不知节约,终日醉乡,颠狂失措。耗气损精,形骸脱落。戒之戒之,量饮无过。
戒争讼:免讼有道,忍忿息争。一事不忍,贻累终身。纵云理直,听断难凭。易生嫌隙,和气焉存?多藏机械,民行焉兴?倾家荡产,后悔无门。莫学痴汉,惯入公庭。
戒溺妇:男妇虽别,性命一般。呱呱而泣,胆战心寒。水中一抛,于心何安?乍离母腹,旋入鬼关!生死反掌,天理伤残。故杀子孙,律法难宽。奉劝慈亲,救命血盘。
戒洋烟:世人何蠢,误嗜洋烟。枪炮齐整,名声森严。男妇混杂,晨昏倒颠。倾家荡产,绝嗣戕年。全无利益,自取尤愆。堕其术者,猛着祖鞭。
七、家规
永定客家人非常重要家庭教育。家长亲自制定家规,培养后代成为有高尚的道德和有文化修养的人。
坎市镇青坑村举人廖瀛海制定家规教育后代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他在清朝康熙年间中举,后任江苏吴县知县。他秉性忠直,见义必为,居官勤政爱民,严以律己。他为了使后代能成为有道德有才学的人,特制定家规:
“一、读书:生员、监贡、举人、进士、鼎甲为之,即作幕教读,亦不失为斯文,故为第一。文职出仕亦在读书之列,武职亦在出仕之列。然读书尤以立品为先。二、业医:良医功并良相,有太医院之设,故为第二。三、地理选择:地灵人杰有好地,必有好子孙,是以地理重焉,选择风水之助,必并及之。然学为己,非以为人故列三。四、商贾:生意为求财之路,为养命之源。行货曰商,居货为贾,皆所以为为财也,礼义生于富足,财亦安可少哉?故列第四。五、耕田:耕田为最苦之业,然能力农使丰衣足食,即为读书商贾之地也。故列第四民以农为次,良有深意焉。与其浮夸,毋宁务实。六、星卜为下:其余手艺i,即糊口而已,然百姓百务路,肯学亦可。至于打铁一艺,则余所深恶焉,尤不愿我子孙有学此者。戒使性、戒赌博、戒烟酒、戒游手。要勤俭、要谦恭、要慎言、要和气。慎交游、慎起居、慎闺门、慎祭祀。此四戒四要四慎,乃人生立身行己、持家善世之务。凡我子孙,须一一恪遵;凡我子孙,毋忽毋违。至于量大,则尤为难学。然必福大之人,方能量大也。”
后来,他的家族人文鼎盛。他的子孙后代不辜负他的期望,恪守家规,最终造就了一个“四代五翰林二进士七举人”的罕见的人文奇观。
八、遗训
永定客家土楼,有众多内涵丰富的楹联,充分体现了客家文化,也是前辈对后人的期望和遗训。
民国2年(1913),湖坑镇洪坑村的林逊之建造了闻名世界的土楼王子——振成楼。当时他是全国众议院议员,有很高的中国传统文化造诣,为振成楼作了许多楹联,其中“振纲立纪,成德达材”。“干国家事,读圣贤书”两副楹联,对他的后代寄托很大的期望,希望他的子孙后代要做一个维护国家利益、有德有才的人,告诫子孙后代要做国家大事,就必须读好圣贤书。
他的子孙后代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和遗训。七八十年间,振成楼出了40多位大学生,其中不乏院士、知名专家和教授、博士(不含海外乡亲)。最为知名的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林尚安,他长期从事聚乙烯烃优质材料合成及功能高分子的研究,成绩卓著,已出版专著4部,发表高水准学术论文150多篇,申请获得发明奖20多项,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级优秀教学特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国家及省部级科研、教学成果奖12项,以及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993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九、劝勉
永定客家人非常重视读书,许多读书人在生前都写了不少儿歌,劝勉后代读好书,求上进。
坎市镇青坑村清代翰林廖鸿章写的《勉学歌》最为突出。他的《勉学歌》为子孙后代提供了一套很好的读书方法。在《勉学歌》影响下,他的后代出现了一个四代五翰林的人文奇观,在我国科举史上创造了奇迹,“独中青坑”的佳话流传至今。其歌词内容如下:
“东方明,便莫眠,
沉心静气好读文。
盥洗毕,闭房门,
高声朗读不绝吟。
食了饭,便抄文,
一横一竖要分明。
听了书,莫撄情,
书中之理去推寻。
过了午,养精神,
还要玩索书中情。
沐浴毕,听讲文,
书中之理须辩明。
食了夜,聚成群,
不是读书便说文。
剔银灯,闭房门,
开口一读到天明。
好生哥,这般勤,
何愁他日无功名。”
总之,永定客家人创造了生命价值,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是永定客家人的子孙后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和传家宝。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