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是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往来活动。社交礼仪,是人们在与他人社会交往过程中外在表现的行为规则与形式的总和。
自古以来,永定客家人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把社交礼仪视为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循和恪守的礼仪规范。这种礼仪规范,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在风俗习惯基础上形成的大家必须共同遵守的品行、程式方式与体现的道德修养。它内涵广泛,包括称呼、介绍、接待、问候、致意等方面。
第一节 族戚称谓
永定客家人继承中原遗风,一向遵循《家礼》讲究礼节,非常注重本族与亲戚的称呼。
一、本族称呼
祖父母:祖,本也,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向人称家祖父、家祖母。殁称先祖父、先祖母,又称先祖考、先祖妣。人称令祖父、令祖母。
父母:父,甫也,始生己者。母,慕也,婴儿所慕也。向人称家父母,家严慈。父,人称君、家尊、家大人,?又称令尊、令堂,或称尊公、尊堂、尊翁。
父子:向人称愚父子。人称贤桥梓(桥梓:《家语》中说南山有桥,高而仰,父道也。北山有梓,低而俯,子道也。称人父子曰贤桥梓本此。)
妻:向人称内人、内助。向亲戚称妻。人称尊夫人。
子:向人称小儿,儿子。人称令郎。
子妇:向人称儿媳(俗称生婢)。人称令媳。
女:向人称小女。人称千金。
婿:女之夫叫婿。向人称小婿(俗称婿郎)。人称令婿。
兄弟:向人称家兄、家嫂、舍弟。人称令兄、令嫂。
姊妹:向人称家姊、舍妹。人称令姊、令妹。
侄:兄弟之子叫侄。向人称舍侄。人称令侄。
二、亲戚称呼
伯叔祖父母,无异称。
外祖父母因家有祖父母,外以别之。
外伯叔祖父母,无异称。
妻父母:称岳父、岳母(欧阳修云:今人称妻父曰岳父为泰山,以泰山有丈人峰。称妻母为泰水)。向人称岳父岳母。殁称外考外妣。人称令岳父岳母。
妻伯叔父母:向人称妻伯、妻伯母,妻叔、妻婶。人称令岳伯、令岳伯叔。
母舅、舅母,无异称。
姑丈、姑母,无异称。
姨丈、姨母,无异称。
表兄弟,无异称。
表姊妹、姊妹丈,无异称。
妻兄弟:向人称内兄/内弟。人称令舅。
连襟:妻之姊妹夫。向人称敝连襟。人称令襟丈。
称好友妻:尊嫂。
三、亲属称谓一览表
所称对象 称 呼 自 称
父亲的祖父、祖母 曾祖父、曾祖母 曾孙、曾孙女
父亲的父亲、母亲 祖父(爷爷)、祖母(奶奶) 孙、孙女
父亲的伯父、伯母 伯祖父(伯公、伯祖)、伯祖母 侄孙、侄孙女
父亲的叔父、叔母 叔祖父(叔公、叔祖)叔祖母 侄孙、侄孙女
父亲的哥哥、嫂嫂 伯父(伯伯)、伯母 侄子、侄女
父亲的弟弟、弟媳 叔父(叔叔)、叔母(婶婶、婶母) 侄子、侄儿、侄女
父亲的姐、妹、姐夫、妹夫 姑母(姑妈)、姑父(姑丈) 内侄、内侄女
父亲的表兄、表嫂 表伯父(表伯)、表伯母(表母) 表侄、表侄女
父亲的表弟、表弟媳 表叔父(表叔)、叔母(表婶) 表侄、表侄女
父亲的表姐、表妹
表姐夫、表妹夫 表姑(表姑妈)
表姑父(表姑丈) 表内侄、表内侄女
母亲的祖父、祖母 外曾祖父、外曾祖母 外曾孙、外曾孙女
母亲的父亲、母亲 外祖父(外公)、外祖母(外婆) 外孙、外孙女
母亲的伯父、伯母 外伯祖父(外伯祖)、外伯祖母(外伯婆) 外侄孙、外侄孙女
母亲的叔父、叔母 外叔祖父(外叔祖)、外叔祖母(外叔婆) 外侄孙、外侄孙女
母亲的兄弟、嫂嫂、弟媳 舅父(舅舅)、舅母(舅妈、舅妗jìn) 外甥、外甥女
母亲的姐、妹、姐夫、妹夫 姨母(姨妈)、姨父(姨丈、姨夫) 姨甥、姨甥女
母亲的表兄、表弟
表嫂、表弟媳 表舅(表舅父)
表舅母(表舅妈、表妗) 表外甥、表外甥女
母亲的表姐、表妹
表姐夫、妹夫 表姨母(表姨妈)
表姨父(表姨丈) 表姨甥、表姨甥女
父母 父亲(爸爸)、母亲(妈妈) 儿、女儿
丈夫的祖父、祖母 祖翁(爷爷)、祖姑(奶奶) 孙媳妇
丈夫的外祖父、祖母 外祖父、外祖母 外孙媳妇
丈夫的父亲、母亲 公公(爸爸)、婆婆(妈妈) 媳妇(儿媳)
四、本宗九族图
直
系
女族 高祖
父母 男族
曾祖姑 曾祖父 曾伯叔
祖父母
族祖姑 祖姑 祖父母 伯叔祖
父母 族伯叔
祖父母
族姑 堂姑 姑 父母 伯叔
父母 堂伯叔父母 族伯叔
父母
族姐妹 再从
姐妹 堂姐妹 姐妹 已身 兄弟 堂兄弟 再从
兄弟 族兄弟
再从
侄女 堂侄女 侄女 子 侄 堂侄 再从侄
堂侄
孙女 侄孙女 孙 侄孙 侄孙堂
曾侄
孙女 曾孙 曾侄孙
玄孙
(元孙)
第二节 请帖格式
一、宴请帖式
(一)通用结婚请酒帖式
请 贴
恕全
列驾 忝姻叔第 率男 顿首拜
请
请 贴
谨请于 年农历 月 日为 结婚预日洁繁恭
正 举行乔迁新居之庆请光临
府满门
恭敬
请 贴
送呈 台启
谨定于 月 日(星期 )为某某某举行婚礼,敬治喜酌恭候
光临
筵宴在 时入席
喜筵设 时入席
结婚时,请女方娘家们来男方家做客、祝贺,结婚前应给女方家送请贴,如果请贴上的称呼只写姻亲家名字,女方娘家的邻居不会来。
男方家吃喜酒,如果请贴称呼姻亲家名字后面加上“列列”两字,这样娘家亲人及其邻居都会来吃喜酒,并送上红包或其他礼品。
婚事主事人首先会问男方主事家长,喜事请客情况,如果郑重地在请贴上加写“列列”两字,丈母娘就会挨家挨户请邻居们去男方家,客话叫(增光)。
(二)满月请酒帖式
请 柬
喜得一男(一女)谨于 月 日
为小儿(小女) 弥月洁治汤饼外候 舅妈 大人 玉赐
愚外侄 鞠躬
月 日
(三)双寿请酒贴式
请 柬
月 日为家严慈 秩双寿恭备薄筵
敬请
玉赐
顿首 月 日
席设:
二、祝寿送礼领谢贴式
(一)祝寿送礼贴式
谨具:桃仪×××盒 ×××××斤 华封之敬 ×××、×××同贺
_________________名正肃
(二)祝寿送礼贴式
谨具: 寿幛全轴、寿联成副、寿屏全堂、寿筵全席、寿烛双辉、寿酒两坛。 奉申 敬 祝
_________________名正肃
(三)祝寿领谢帖式
遵严[慈]命 谨领 致谢 ×××鞠躬
汤猪全体(猪一头)、柔毛一牵(羊一头)、丹青成幅(画一幅)、喜炮连声、鲁酒成坛、镜屏成幅、绸衣成领、贺仪成封、细茗对盒(茶叶两盆)、寿烛双辉、仙桃成盘、寿面对盘、大武一头(牛)、德禽十翼(鸡十只)、玉尺十尾(鱼十条)。
第三节 席次礼仪
永定客家民间的社会礼仪多循古制,席次礼仪非常讲究,尊卑之分更加明显而突出,名望地位高者上座,岳父母、姨、姑、长辈或贵宾副正上座,低的下座,陪客坐副座。如寿宴,则舅父母、岳父母正上席;姑父母、叔伯父母副正上席。如婚宴送亲宾客,则介绍人正上席,舅姑姨父母副正上席。以客人、外姓人为尊,重要席位尽量安排给他们坐。
以往,永定客家民间宴请时使用的桌子为方桌,俗称“八仙”桌,一张桌子最多只能坐8人。在餐厅或正厅,有正席和旁席之分:南北正对为正席;东西旁对为旁席。例如:只宾主两人一席,坐时一般正对;贵宾坐北席(面向南),主人坐南席(面向北)。也可以改为旁对:以西席(面向东)为尊,东席为次;贵宾坐西席(面向东),主人坐东席(面向西)作陪。所以过去民间有所谓“西宾”、“东家”之说。“西宾”被视为待客的一种特殊礼遇。如果多人,除了西、东两席位,年长者在北席就座,陪酒的晚辈安排在南席。
如果一桌满8人,按永定客家人的礼俗一般应以厅中北席右边位置为首席,左边为次席,然后,再从右到左按次序轮番穿插安排席位。
过去排位讲究“左男右女”,即左主右次。那是根据自身方位定左右的,跟现在一般定法正好相反;从观者面对角度定左右。所以“男左女右”实际上是“男右女左”(右大左小)。
一、宴席摆席礼仪规范
单桌席 双桌席
副 正 右次上 副上 正上 左次上
右次上 副上 正上 左次上 右次上 副上 正上 左次上
二、宴席坐位礼仪规范
(一)单桌
6 5
2 1
4 3
8 7
注:单桌5、6是老人位,8是筛酒位。
(二)双桌
两张桌子的席次排位跟一张桌子排位又略有不同,虽然桌席以右尊左次原则,但具体大位应安排在两桌北席中间以不靠边为宜,即右桌北席左边为首,左桌北席右边为次,然后再从右到左按序轮番穿插排位:
12 10 9 11
4 1 3
8 5 7
16 14 15 13
注:双桌9、10、11、12是老人位,15、16是筛酒位。
(三)三桌
正向3张桌子一字形摆开,应以中间桌为尊,右桌为次,左桌为小。席次按大小先右后左顺序安排。如果是“一品席”,也就是一正席两旁席摆法,应以正席为尊,然后先右桌后左桌,再按尊卑席次安排。
3 1 2
(四)四桌
正向4桌一字排开,则右起第二桌为大,第三桌为次,第一桌为三,第四桌为小。席次尊卑按大小桌从右到左穿插安排。如果厅小,正向4桌一排摆不下,则可以缩为两排,每排两桌,席次尊卑相应略有改变。
(五)五桌
5席一般摆成梅花形状,俗“梅花席”,暗含“梅开五福”这句口彩。
5桌以上,从第六桌开始,除尊位安排给年长者,其余席次就坐时可以不拘大小。还有一种特殊模式的桌席排列,那就是新娘新郎闹房时桌席,把两张或3张连成一席。这样摆法使气氛更显热闹、团结、和谐。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