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新著《海洋社会学》是国内外首部比较全面、系统的、该领域的学科体系性专著,读后感受最深的是:必须高度关注海洋和海洋社会建设,必须在认识、保护、利用、开发中建设和谐海洋社会。
由范英、江立平主编,刘小敏、董玉整副主编的《海洋社会学》是国内外首部比较全面、比较系统的海洋社会科学体系性专著。我花了几天时间阅读这部66万字的专著,受益、感受多多,其中感受最深一点就是:必须高度关注海洋和海洋社会建设,因为人类未来主要希望在于科学认识、保护、利用、开发海洋。
一、为什么必须高度关注海洋和高度重视海洋社会建设?
《海洋社会学》(以下简称该书)自始至终都围遶这个问题展开分析、回答这个问题。该书前言一开始就指出:“21世纪的人们,包括中国在内,面临着陆地社会的密植与挤压,无疑需要向辽阔而又生疏的海洋进军,以拓展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以往海洋权益,多为个别霸主所控,这种很不公平的现象,已引起世界海洋国家的觉醒与抗争,并急起改变现有的痼疾。”该书最后一段指出:“现在,人类对海洋社会建设充满憧憬和信心。人们全面认识海洋,不仅看到了海洋的富饶美丽,还看到在纷繁复杂的海洋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因此把海洋社会作为人类社会建设之重要方面来认识和研究,提出了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海洋社会的美好愿景。21世纪的海洋,带给人类无限的希望。未来的海洋社会,将会是一个更加美丽富饶与公平和谐的天地。”
地球产生、存在已有45亿年历史,还将存在40多亿年。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在海洋,人类在地球上存在还只有数百万年。地球是由陆地和海洋构成的,地球上面积71%是海洋。人类在地球上出现以后,就同陆地与海洋存在不可分割联系,就出现了陆地社会与海洋社会。人类要万岁、万万岁在地球上生活和生存,就离不开陆地和海洋。
由于陆地与海洋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过去人类长期主要生活在陆地。
今天,由于陆地社会发展出现诸多问题、诸多“危机”,由于海洋的特点,今后人类生存、发展的“出路”,希望主要在科学认识、保护、利用、开发海洋。
今天和今后,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哪些“危机”呢?(1)地球上的人口不断增加,已突破70亿,不久的将来将突破100亿、200亿……。人类要生存离不开水。现在人类生存已面临“水”危机。现在陆地上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淡水资源短缺,幷且有一部分被污染。目前全球至少有10亿人口缺少乾净的饮用水,到21世纪中叶,世界上3/4的人口将面临严重的淡水资源短缺。(2)食物短缺危机。地球上还有相当一部分人食品短缺,营养不良,甚至饥饿而死。(3)陆地上各种不可再生资源(如石油、煤、铁等金属矿)有限,由于大规模开采濒临枯竭。陆地上存在能源危机,石油、煤、天然气等能源枯竭,那么陆地社会上生存的数10亿人的生活、生存将会“寸步难行”。上述几个“危机”只是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的几个主要“危机”。解决这些“危机”出路何在?
人类要解决面临的上述“危机”,只能从地球本身上去解决,不可能(至少在相当长时期内)到地球之外去解决,这就要面向海洋,进一步科学认识、保护、利用、开发海洋。这是由海洋的特点决定的。
海洋与人类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该书指出:“人类从远古的涉猎、古代的开拓到现代的开发和当代的深化,积淀了大量的海洋实践认识。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为人类提供了发展贸易往来、获取资源禀赋、拓展居住空间、走向立体生存的希望。”〔1 〕浩瀚无边的海洋,藴藏着极其丰富的各类生物、矿产资源、动力资源、水资源……。针对人类现在面临着挥之不去的能源、粮食、环境、交通、水等各类危机。该书指出:“在未来的海洋开发中,人类可以从海洋中获得陆地上所能获得的一切自然资源。海洋被寄希望为人类摆脱危机的有效途径,海洋资源是支持人类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2 〕
该书全面论述了海洋资源、海洋经济、海洋文化、海洋政治、海洋军事、海洋外交、海洋价值各个方面对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极端重要意义。该书在论述这些问题时,都有详细的资料。本文由于篇幅关系,不准备引用各种数据。总之,已有科学研究证实,生命孕育和诞生源于海洋;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气候调节器,是地球水循环的源头,不仅解决全球水源问题,而且提供人类7%的氧气;海洋是一个庞大的天然资源宝库,地球上大部分的生物资源,矿物资源和能源都在海洋,人类生存和发展将更加依重于海洋资源。
二、如何认识、保护、利用、开发海洋?如何建设和谐海洋社会?
如何认识、保护、利用、开发海洋?如何建设和谐海洋社会?我阅读该书,感觉到该书从哲学和科学两个层面论述了上述问题。
该书从历史发展纵向分析了各个历史时代各地区、各个国家人群认识、保护、利用、开发海洋的哲学理念。该书特别强调,当今和今后人类要正确认识、保护、利用、开发海洋,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的指导。
该书各章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的统一,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实践论、矛盾论、生产力论、人民群众论分析、论述了上述问题。
要正确认识、保护、利用、开发海洋,建设和谐海洋社会,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从海洋实际出发,调查研究、掌握大量的海洋客观存在的各种资料。这需要全世界人类共同长期不懈的努力,是一个无限的过程。人类至今为止,对海洋的认识、保护、利用、开发还处在初步阶段。
该书强调,人类要正确认识,保护、利用、开发海洋必须坚持科学的实践论指导。实践不能离开唯物论和辩证法,不能离开科学的指导,不能孤立讲“实践第一”,盲目实践,盲目利用、开发海洋资源,会带来灾难性后果。
该书强调人类要正确认识、保护、利用、开发海洋、建设和谐海洋社会,必须坚持科学的矛盾观指导。我认为,科学矛盾观认为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基本属性是对立性和统一性。“斗争”只是矛盾对立性一种表现、一种形式、一种状态,切不可把矛盾斗争絶对化。如果把矛盾斗争絶对化,人们就无法正确认识、保护、利用、开发海洋,就不可能建设和谐的海洋社会。该书第六章论述了海洋社会与陆地社会的辩证关系:同源而生、同责之身、同道以成、同胞情谊、取长补短、枝叶交错、辅牙相倚、琴瑟和弦、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同舟共济、融和贯通。我们认识、处理、解决海洋和海洋社会各种矛盾时,必不能以斗争是絶对的“斗争哲学”为指导,必须坚持和谐哲学,坚持对立统一,坚持在对立中求统一,坚持和谐、和平、合作、共存、共荣。
人类要正确认识、保护、利用、开发海洋,必须坚持认识的全面性、辩证法的联系观点、系统性原则、发展的持续性。该书在分析海洋和建设海洋社会的各种问题时,都坚持和运用了上述辩证法一系列观点和方法。
人类要正确认识、保护、利用、开发海洋,建设海洋社会,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论。该书各章分析有关海洋和建设海洋社会各种问题时,最终都落脚到解决和发展海洋生产力,提高全人类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扩展人类生存空间。
人类要正确认识,保护、利用、开发海洋社会,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论。该书各章在分析海洋和建设海洋社会各种问题时,都指出人民群众是主体,认识、保护、利用、开发海洋、建设海洋社会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必须依靠人民群众,为了人民群众。该书最后一章是“海洋建设:海洋社会的以人为本”。该书最后一节是:海洋社会建设以人为本不动摇,论述了:坚持海洋社会建设以人为本的全面性;坚持海洋社会建设以人为本的系统性;坚持海洋社会建设以人为本的持续性;坚持海洋社会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性。
人类要正确认识、保护、利用、开发海洋,建设和谐海洋社会,涉及到大部分人文社会科学,所有自然科学和当代各种新兴尖端学科。由于海洋世界的变化多端性、不稳定性、深不可测性、各种灾难(地震、火山、海啸……)频发性等各种特点,以往人类对海洋世界认识、保护、利用、开发还处在初级阶段。今后,人类认识,保护、利用、开发海洋关键要依靠各类科学综合运用。
科学发展观的灵魂是科学。人类未来的希望在于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地球上人类未来主要希望在于科学认识、保护、利用、开发海洋建设和谐海洋社会。要想理解这个问题、请阅读《海洋社会学》吧!
(刘歌德: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
注释:
〔1〕范英、江立平主编:《海洋社会学》,中国出版集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年版,第4页。以下凡引此书,不再注明出版单位。
〔2〕《海洋社会学》第8页。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