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提高效益上水准


  ——2000年新春评论之三

      效益,是企业的生命。加强管理也好,改革创新也好,归根结底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保险公司的效益好了,保险行业的效益也就水涨船高,就能更好地发挥“社会稳压器”的作用,这对推动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仅是有利的,也是急需的。

  应该说,经过去年行之有效的整顿,保险业的潜在风险受到遏制,被保险人的利益得到保护,市场秩序明显好转,这为保险企业实现长期效益目标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就近期效益而言,去年全国保险业保费收入是增长的(同比增长1017 %),支付赔款是下降的(财产险支付赔款同比下降356个百分点,人身险支付赔款同比下降 35%),上缴税收是增加的(同比增长 141 %),实现利润是上升的(同比增长4259%)。但是保险监管部门仍然认为,企业的经济效益还不理想,有些公司管理水准不高,创新意识不强,产品单一,服务落后。因此,今年保险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要调整产品结构,改善服务品质,加快发展,提高效益。

      提高效益的话题在日前召开的全国保险工作会议上反应热烈。保监会部署今年六大主要工作,第三项即为“突出经营效益,加快业务发展”,效益在今年工作中的份量之重,仅从使用“突出”这个词便可见一斑。各家保险公司老总对此形成共识,讨论发言十有八九离不开效益话题,工作计画大都强调“以经济效益为中心”。领导如此重视效益,今年的工作有了好开头。

      提高效益,转变观念首当其冲。要将经营理念从偏重保费收入和市场占有率转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严格控制成本,降低费用,在充分满足社会对保险需求的同时,获取合法利润。不追求单纯的市场规模,真正以效益为中心,对国有公司和股份制公司同样重要。只有不断调整产品结构,改进服务,才能赢得市场,赢得客户,实现有效益的发展。

      要把保险经营纳入效益的轨道,必须服务于国民经济全局,积极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今年,我国将加速推进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养老、医疗、住房、教育等各项改革将使居民消费预期发生变化,迫切要求商业保险提供服务,保险公司要大力开发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等相关产品,抓紧研究推出与住房、教育等改革相适应的新险种,积极稳妥妥地开展住房按揭保险、子女教育保险等险种。高科技产业等高风险投资的发展,需要提供更加完善的风险保障,保险公司应积极开发相应的各项保险产品。

      要实现经营效益的稳步提高,必须适应市场需求,优化产品结构。过去在粗方式经营思想的驱动下,一些地方片面追求保费收入,搞了一些严重亏损的险种,风险很大,要坚决停办。对已有的骨干险种要通过改造和完善,使其符合国际惯例。要抓紧开发能够防范利差损风险的保障型寿险产品、分红保单和投资连结产品。切实改变大而全的传统产险保单形式,研究制定火险及各种附加险保单,改进机动车辆险保单设计;着力拓展市场潜力大、目前尚未充分开发的各种责任保险产品。推进保险公司专业化经营,开发有特色的拳头产品。

      保险业作为服务产业,向服务要效益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我国保险业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公众保险意识不强,如何改进服务,提高信誉,增强公众对保险的信心,是保险业必须考试通过的一道难题。有人戏言,保险公司是天晴卖伞,下雨收回。此言虽然偏颇,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保险服务不够到位。新的一年,保险公司要牢固树立保户至上的服务宗旨,实事求是宣传保险产品,制定规范的服务规程,严格行销员的培训管理,大力推进服务技术创新。中国人保今年提出利用机构网路遍布全国的优势,变分散服务为集中服务,一方面在全国推出集报案、投保、谘询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服务专线电话95518,为保户提供方便的专业服务,另一方面继续推进以机动车辆保险创名优工程为龙头的优质文明服务。中国人寿计画加强新险种开发力度,力争在短期内开发一批有特色、吸引人的好险种,尽快推出中国人寿的投资连结产品。平安保险公司开始建立以网上商务为主体的“平安理财”专业网站,逐步发展成为集保险、证券、投资理财为一体的综合性金融理财社区,并同时建立面向客户的电话服务中心。 各家保险公司各辟蹊径,使服务品质跨一个新台阶,公司的经济效益就肯定能够上新水准。

      一年之计在于春。新的一年刚刚开始,让我们加强管理防风险,改革创新增活力,提高效益上水准,把全年的保险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原载2000年2月3日《中国保险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