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超 常 发 展


  《中国保险报》编者按 改革开放带给各行各业的巨变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保险也不例外。二十多年前还是可有可无,说停就停,现在却要同柴米油盐酱醋茶一起,成为百姓开门八件事之一,发生在保险业的变化真是天翻地覆。本报从今天起,特意在一版《改革开放成就篇》专栏推出“与时俱进话保险”系列报导,用事实说话,看成就,谈变化,更加坚定我们在保险全球化时代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信心。

  一则令人为之一振的财经消息日前在各大媒体广为传播: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到2002年10月20日突破100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0%以上,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中国人寿这一惊人的增长速度,是中国保险业高速增长的一个缩影。今年1-9月,全国保险业呈现加速发展态势,保费收入2260亿元,同比增长51%。而同一时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为79%。

      如果我们穿越时间隧道,审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历程,我们就会震撼性地发现,用“超常”一词来形容保险业在我国的发展,的确再贴切不过了。

  从一家公司到一个产业

      伴随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保险业进入前所未有的快速市场化改革时期,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

      变化中的保险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冒出。1989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前,中国的保险市场主要是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统天下。而到今年10月,全国已有了54家保险公司;保险专业仲介机构由零变为170家,另有约7万家兼业代理机构;全国保险从业人员已有一百多万之众。而且,这些数位处于动态之中,不断被刷新、扩大。

      变化中的保险业务,呈几何级数增长。从1980年全面恢复保险业务以来,我国保险业保持了32%的年均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速,全国保费收入1980年时只有区区46亿元,而到2001年急剧增长为21094亿元,增长了459倍。保险公司总资产达到4591亿元。仅2001年,保险赔偿和给付金额就达5983亿元,为国家上交营业税577亿元。

      变化中的保险市场,走向全面对外开放。在1992年美国友邦进入上海前,全国没有一家外资保险公司营业。而到目前为止,已有34家外资保险公司获准在内地筹建和开业,还有20个国家和地区的111家外资保险公司在内地的14个城市设立了184个代表处,等待进入中国保险市场。

      变化中的保险服务,呈现多姿多彩趋势。从坐等上门的官商作风到强化以客户为中心,各种形式的服务活动遍及城乡各个角落,保险公司的服务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保险品种由最初单一的财产保险,逐步扩展到包括财产险、人身险、责任险和信用险四大类,适合不同层次客户需求的新险种越来越丰富,开办“保险超市”正从概念变为现实。2001年,投资连结、分红、万能类新产品和新单业务保费收入占到寿险收入的322%,成为寿险业务新的增长点。

      变化彰显发展。“从一家公司到一个产业”,是对保险这一朝阳产业超常发展现象最简洁明瞭的概括。保险业的超常发展,既反映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也表现出市场经济对保险的巨大需求。

  形成多元化竞争格局

      市场经济的典型特征是竞争。可16年前,全国保险市场却是一家公司垄断。改革开放给保险业带来的最显着变化,莫过于初步形成一个多元化的市场竞争格局。

      保险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兴起于90年代,新世纪初出现高潮。1986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牧业保险公司成立(后更名为新疆兵团保险公司),最早打破人保的一统天下。接着是平安保险公司1988年在深圳蛇口问世,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1991年在上海组建。1992年,美国友邦保险公司获准在上海设立首家外资保险分公司。1996年,新华、泰康、华泰、永安、华安等股份制公司同时问世,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改组为中保集团,1999年又发展成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再保三大国有独资公司和中国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前后,中外合资保险公司和外资保险分公司成批获准设立,成为我国有史以来成立保险公司最多的时期。现有54家保险公司中(含筹建),按投资主体划分:国有独资5家,股份制15家,中外合资20家,外资分公司14家;按业务性质划分:保险集团公司2家,财产险公司22家,寿险公司27家,再保险公司2家,政策性保险公司1家,呈现出明显的专业化分工特色。

      一个完备的保险市场,必然有保险仲介机构的加入,近些年我国的保险仲介从零起步,迅速扩大。兼业代理机构成为内地发展最早的保险仲介机构,也是目前最主要的仲介组织形式,全国约7万家兼业代理机构中,银行代理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自1992年保险行销制度由友邦传入内地,寿险行销员从无到有,目前已达120万人,各家寿险公司相当大数目的寿险保单都是通过行销员售出的。行销增员和银行保险,成为我国寿险业务高速增长的两大动力。专业保险仲介机构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快,从1999年12月到2002年6月已成立170家,其中,保险代理公司127家,保险经纪公司17家,保险公估公司26家。据中国保监会统计,2001年,保险公司仲介相关业务全年保费收入占到保费总额的8368%。

      市场主体的增加推动了市场竞争,国有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已从绝对垄断变为2001年的627%,股份制保险公司发展势头强劲。一个以保险公司为主体、保险仲介机构为纽带、中外保险机构并存、充满竞争的市场格局崭露头角,为“入世”后扑面而来的国际竞争作好了必要的铺垫。

  深化改革与依法监管

  我国保险业正步入黄金发展期。近13亿人口为商业保险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发展,积极拉动内需的消费政策,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市场开放与竞争形势,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刺激了我国保险业的超常发展,保险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显着上升。

      2000年4月10日,江泽民总书记在《领导干部保险知识读本》的批语中指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保险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促进改革、保障经济、稳定社会、造福人民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同时他又一针见血指出,“保险事业在我国还刚刚起步,必须大力普及保险知识和提高全民的保险意识。”

      的确,我国保险市场还很不发育,国民保险意识相当淡薄,用衡量一国保险市场开发程度的常用指标——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来横向比较,2000年,我国这两项指标的世界排名分别为61位和73位,与世界平均水准相比,保险深度低66个百分点,保险密度低360多美元。目前,保险与银行、证券同为我国金融业的三驾马车之一,可是保险业的总资产还不足金融业总资产的3%,只相当于发达国家一个中等保险公司的规模。尤其是保险产品和服务还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保险需求。要缩小差距,发展是第一要务,出路在于改革。

      保险体制改革从党的十五大以来趋向纵深,保险市场的宏观管理与微观运行体制逐步建立。产、寿险分业经营已基本确立,原实行混业经营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1996年完成了分业经营,现已分立为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和中国再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和新疆兵团保险公司也已于2001年完成了分业经营,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的分业改革方案目前正在实施之中。保险公司不断加强结构治理,制定并实施综合性、多元化发展战略。三大国有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革正加紧操作,内部运行机制正在向适应市场发展的方向转变。股份制保险公司引进外资参股,优化股权结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切实转换经营机制,业务快速发展。一些保险公司,包括国有保险公司和股份制保险公司,正在做上市的准备工作。观察人士注意到,进入今年10月,平安保险引入汇丰大股东、新疆兵保易帜中华保险,保监会主席吴定富上任伊始考察中国人保股改工作,一连串不同寻常的动作,预示保险业将出现更大力度的改革。

      管得住才能放得开,与保险市场的超常发展相适应,政府部门加强市场监管,并逐步纳入法制化轨道。从1995年全国人大颁布实施《保险法》以来,国务院和监管部门先后制定和实施了系列配套行政法规和规章。中国保监会1999年成立后,大力推动建立政府监管、企业内控、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四位一体”的风险控制体系,严肃查处侵害被保险人利益的市场行为,面对加入WTO后保险市场的全面开放,监管方式加快与国际接轨,在对保险公司市场行为和偿付能力并重的前提下,重点进行偿付能力监管,有效地维护了保险市场的秩序。随着10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通过《保险法》,我国保险业将快步进入依法监管、依法经营的新阶段。

  改革开放,带来我国保险业超常的发展成就,即将召开的十六大又将为今后的保险发展提供更强劲的动力。透过保险全球化的风云,展望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保险市场,未来发展空间巨大,充满勃勃生机。

  

  (徐霄插图,原载2002年10月29日《中国保险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