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银行证券保险加强协调合作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保监会2000年6月3日在上海首次联手举办“中国金融发展战略研讨会”,三大监管机构首脑戴相龙、周小川、马永伟先后作主题发言,共同探讨21世纪我国金融发展战略,此乃今年金融界的一大动作。这表明,面临加入WTO对金融业的机遇和挑战,我国银行、证券、保险业出现了加强协调与合作的新动向。

  这是新形势下金融业发展的一个新信号。分析家认为,金融行业内部强调协作,对全面提高我国监管的整体水准将起到重要作用,也必将促进金融业的服务水准和竞争能力的提升。

  目前,我国对银行、证券、保险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体制,是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实行金融分业管理,使各类金融机构的业务更加专业化,既便于内部管理又有利于货币当局的外部监管,可以从总体上提高金融机构的运营品质,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金融竞争扩大和金融资讯化加速,银行、证券、保险业务的各种相互交叉正在扩大。去年以来,为适应金融全球化发展和中国加入WTO的需要,三大行业之间已经出现了互相渗透、共同发展的趋势——

  1999年8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并颁布了《证券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管理规定》和《基金管理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管理规定》,允许符合条件的券商和基金管理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从事同业拆借和债券回购业务。

  同年10月27日,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保监会宣布,国务院批准保险公司通过投资基金间接进入证券市场。

  今年2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又联合发布了《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允许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以自营的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券作为抵押,向商业银行借款……

  金融国际化的大趋势,促使我国金融业的经营和管理既要按国情行事,又不能减缓融入国际大潮的节拍。在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框架之中,银行、证券、保险都在慎重伸出触角,积极探寻彼此之间新的业务增长点。

  相对于银行、证券业而言,保险业发展晚,规模小,面临外资保险巨头大军压境急欲增强实力,因而对加强行业合作、优势互补,有着更为现实的客观需求。

  在保险与银行合作方面,不少保险公司都盯上了“银行保险”这一保险业新的增长点。银行网点多辐射广,通过银行销售寿险产品,是近年来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在法国,1997年的寿险总保费收入的60%是通过银行保险分销管道实现的。而在我国,银行从1998年开始为保险公司推销,平安、新华、泰康、太平洋、中国人寿等保险公司的寿险产品,都已在部分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网点设有代理点。尽管这项业务还有待宣传和完善,但因对于银行、保险公司和客户三者均有益,其市场前景显然看好。

  至于保险同证券业的关系,因去年底保险资金获准间接入市而有突破性进展。保险资金运用管道不畅,是妨碍我国保险业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中国保监会成立后,积极反映保险公司的呼声,通过政协提案获得国务院批准,保险资金可以购买证券投资基金入市。今年3月,平安、新华、泰康、华泰四公司获准将入市资金比例从5%提高到10%。而太平洋保险公司近日又首获批准,入市资金比例升至15%。目前,保险公司正酝酿参股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定向募集开放式基金,在不断扩大保险投资领域的同时,还以重要的机构投资者身份促进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

  置身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背景下,我国金融业发展正步入新的阶段:银行在加快机制转换、业务创新;证券业在抓紧按国际规则进行市场化运作;保险业呢?则将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培育、发展和完善市场;促进公平竞争,努力提高业界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建立健全保险法律法规体系、保险监管体系和保险公司内控制度,防范化解经营风险,使保险业的改革创新、业务发展、对外开放再上一个新台阶。

  既要坚持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又要适应业务交叉发展的需求,离不开银行、证券、保险业之间的沟通与互补。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三大监管部门正在加强协调与合作,银行、证券、保险业的各家经营机构也要加强协调与合作。三大行业定期进行业务磋商,交流信息,优势互补,携手解决分业经营和监管中的问题,定能推动金融业整体向前发展。

  (原载2000年6月6日《中国保险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