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有漫长的海岸线和广阔的海面作为渔场,海洋渔业是清代广东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代南海西面航路上的阳江县是重要渔业区,此地的渔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关于这一方面情况的史料文献不多。本文参酌各种文献〔1〕,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一、 阳江地区海洋渔业的资源条件
阳江地区海洋渔业发展所依托的条件是沿海分布漫长的海岸线、众多的港口,以及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以及有悠久生产历史经验的渔民群体。
1. 海岸线长、渔港众多
清代阳江县海岸线东西相距约二百七十里。”〔2〕沿海港口商业较为发达。最重要的渔港是位于戙船澳的闸坡,“商务为邑中各澳之冠,商廛栉比,(原注:商店三百余间)渔船云集(原注:渔船四百余艘)……港内广三百余丈,长四百余丈,水深四五尺,形势弯抱,可以避风,盖全县最良之港湾也。”〔3〕其次是东平港,“海壖一带有商店二百余间,疍棚百余间,前后杂以民居。石仔地、沙嘴两处亦居商,商务以渔业为大宗,船以罟艇为多。港东西有龙眼井,水甚清冽,秋冬不涸,可供汲饮。”商业繁盛仅次于闸坡。〔4〕大澳港的“大澳市有商店数十间,邑人居十之九,渔船亦多在此湾泊,”商业仅次于闸坡、东平,但西南方向有不能避风的缺点。〔5〕 溪头港,“平坦处面积约百余万方尺。嘉庆十八年辟作商场,至咸、道间颇臻繁盛,贸易以鱼盐为大。”〔6〕 北额港商业虽不及闸坡、东平等港,但位于与电白交界处,港口前面有地势平衍的大坪,“坪东西广约百丈,南北长百余丈,商民杂居,交易以渔业为大宗,常有渔船舣于海壖。西北环儒垧河,南临大海,商务夙亚于闸坡,亦滨海一市场也。”〔7〕 清代阳江各处港口渔船丛集,清代人有诗云:“骄椶日午海人墟,半是煎盐半捕鱼” 〔8〕。
阳江是通往西南沿海重要航路,是东南江、浙、闽,以及本省潮州府、广州府商船往海南、雷州、廉州、高州,以及东南亚的必经之路,途径的外地船只可以入阳江各港口补充淡水粮食、交易货物。加上阳江本地“器用多资他郡” 〔9〕所以有较多外地商人在阳江经商。光绪三十四年在阳江城、闸坡、织篢都建立了商会,〔10〕进一步促进了港口的商业繁荣和本地海洋渔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南海航路上交通的发展。
2. 丰富的鱼类海产资源
阳江地区沿海渔场有丰富的海产资源。道光《阳江县志》卷一《物产》记载:“阳江滨海,海物惟错。然鱼鳖螺蛤之类,江乡所在多有。”将文献上记载的鱼类资源整理之后,有斑鱼、跳鱼、鲻鱼、鳜鱼、鲥鱼、鰽白、鲈、黄皮鱼、葛(虫)鱼、黄鱼、鲳鱼、鯍鱼、马伍、带鱼、鲨鱼、贴沙鱼、左口鱼、奥鱼、黄雀鱼、沙钻鱼、牛尾鱼、潺鱼、赤鬃鱼、针鱼、银鱼、张罂鱼、龛钉鱼、墨鱼、柔鱼、章鱼、锁管鱼、角鱼、印鱼、青鳞鱼、重鳞鱼、赤鱼、海鲤、飞鱼、河豚、水母、牛鱼、海马、海碓、海豚、江豚、人鱼、海鳅(鲸鱼)、鳝鱼,等海产鱼类50种。除了鱼类,阳江沿海还有品种其它海产。如鲎、海蟹,龙虾、海胆、丝蚶、毛蚶、蚝,以及青螺、沙螺、牛耳螺、猪肚螺、鸡爪螺、带子螺、银母螺、梭子螺等十多种海螺。〔11〕
清代阳江县海产资源不仅资源种类多,而且量大,这为本地海洋捕捞渔业的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
3.清代阳江疍户社会地位的变化
以疍户为主体的渔民群体,是海洋渔业发展的生产力。明清阳江的疍户分为内河捕捞与海洋捕捞两类。阳江从事海洋渔业的疍户称为“六澳疍户”,是海洋渔业的主要劳动力。
明代列疍籍,设河伯所,实际将疍户视作贱民阶层。明代疍籍制度是摧残渔业生产力的落后制度。清代发生了一些变化。雍正七年清帝发布了禁止歧视疍户的谕令,广东当局为此采取了改善疍户地位的政策。〔12〕 清代河伯所大部撤销,明代的疍籍制度实际上已经瓦解,疍户的法律地位较之明代有所上升。嘉庆5年觉罗吉庆专门发布了告示,禁止文武官员和兵弁胥吏不得勒抽苛索沿海渔户疍户。并称“有口将此示刻石者,许在港口等处刻石永禁”。这个禁令被刻在石上,分别在遂溪县和澄海县发现。〔13〕 这个禁令并为后来官员处理同类事件时所援引。〔14〕这对改善渔业生产环境有一定的用处。
清代还对渔课进行了改革。清代广东各地渔课归入县的杂课中征收,使疍户免受河伯官的苛索。在阳江,“康熙四十六年(渔课)增入盐课,渔户藉以自给。干隆十年奉文,渔课于大中号渔艇匀摊,而后江千穷疍永免派累矣。”〔15〕 这项渔政制度的改革,是符合海洋渔业生产实际情况的。因为从事海洋渔业的渔船较大,生产量多,收入高,“就岁所获,可当中人十家之产。”〔16〕
阳江县海岸线长,历代都受海盗的骚扰和劫掠,使海洋渔业的生产环境受严重影响。清代加强了阳江沿海重要海港和要隘的防卫。同治中,将阳江县升为直隶厅。〔17〕 直隶厅是清代将行政制度和军事制度合一的地方制度,直属省管辖。阳江设直隶厅后,“领县丞一,驻双鱼所城。巡检二,分驻太平、海陵司。狱一,驻城内。”〔18〕守卫阳江的军事力量有所加强。
军事行政制度的加强有利于阳江渔业、农业与文化的发展。清末民初时人还追述同治中设直隶厅之后阳江一度出现的繁荣景象:“改厅以还,盖院试人数视昔逾倍。自同治末至光绪中,里闾安谧,由今(晚清民初)议之,宛然太平景象。”〔19〕由于海洋渔业的发展,晚清疍户中富者增多,财产增加,沿海港口疍船云集:“今疍户六澳俱有,闸坡澳尤伙。近多拥厚资,购房屋,与良家子女联婚,间有读书者,视昔李志(道光志)所载情形丕变矣。”〔20〕这是疍户地位改善,海洋渔业发展之后才有的情况。
二、 清代阳江地区的渔业技术
清代阳江海洋渔业的发展表现在:出现了较为大型的渔船,适合大规模海上作业的渔具,以及渔业生产经验的进步。
1.出现了较为大型的渔船
明代实行海禁政策,禁止民间同番,所以沿海疍户船只多为平底单桅的船只,只能在浅近海活动,产量很低。清代的疍民渔船为了适应海洋渔业的需要,渔船形体趋向高、大,且航速较快。
《广东新语》卷十八《舟语》记载八橹三桅的大船,是大围网类的索罛船,或安置定置网具的沉罾船。嘉庆二十五年两广总督的奏疏说:“今查有捞罾船一项,系渔民聚族而居、出海采捕之船,无论大洋、浅水、沿海、港口,均能驾驶,足可配兵缉捕……”〔21〕。这种捞罾船就是清代南海的拖风船。拖风船的特点是船身大,帆面宽,拖力强,吃水深,尤适于深水远海作业。嘉道以后,“拖风船只日益增多”〔22〕,成为广东沿海疍民的重要作业方式。清人庄大中《海上竹枝词》记载:“湿网初收海气腥,疍家生小住烟汀。帆船一队拖风驶,不许潜窥港汉停”。〔23〕东平港,“船以罟艇为多”。 〔24〕 记载的都是阳江的拖风船。
有了大船,阳江县的渔船活动范围就不局限于近海,甚至远到北部湾和琼崖海面,清代文献记载:“近闻沿海各州县有广、肇一带虾罟、拖风等项船只往来港口,日久停滞,占踞捕鱼,儋、崖二州尤甚”〔25〕。清代渔民到东沙、西沙频繁了,广东沿海流行粤谚:“欲发财,趁东沙”〔26〕。阳江渔船的活动范围扩大了。
2.大型围网作业的出现
与大型渔船相匹配的是多种大型渔网的出现。明末以后出了适于捕捞大鱼群的围网、围刺网和捕捞底层鱼类的拖风网。
围网是一种围捕集群鱼类的大型网具。《广东新语》已有围网作业的记载:“有曰索罛,下海水深多用之,其深入、九丈,其长五、六十丈。以一大为上纲, 一为下纲,上纲间五十一藤圈,下纲间五寸一铁圈,为圈甚众,贯以索,以为放牧。而以一大船为罛公,一小船为罛姥,二船相合以罛连缀之……鱼入则二船收索以合罛口,徐牵而上”〔27〕。索罛是一种双船围网,用于围捕深水鱼鲜。《广东新语》载:“有曰深罛,上海浅水多用之,其深六、七丈,其长三十余丈,每一船一罛,一罛以七、八人施之。以二罛为一朋,二船合则罛,朋别有船,六、七十艘佐之,皆击板以尺鱼……”〔28〕。深罛是对船围网,规模比索罛大些,所以有数十船佐之。这种作业的优点是能够合围捕捞较大的鱼群,渔产品的交换也在涨上进行:“每朋即有一只(船)随之酿成鱼,彼船带米以济此蛋,各蛋得鱼归之,米船两相贸易……”〔29〕。这些围网船作业距离海港较远,在海上作业的时间较长,所以需要小船接济,说明这些渔船的产量很高。
3.观察海潮和鱼类活动规律
渔民善于掌握南海潮水的涨落规律,根据潮水变化捕鱼。其经验之一是观察蟹对潮水的生态反应:“蟹善候潮,欲来举二而迎之,潮欲退折六跪俯而送之”,〔41〕 “蟹以潮之消长为多少,潮长则蟹少,消则蟹多”〔30〕,沿海渔民“每视其俯仰以知潮之消长”〔31〕。
渔民也善于根据地理特征预测天气,如阳江海边有山。“尖秀挺特,春夏常有云覆其颠,云开必风。语去:望夫见,海上好收船。”〔32〕
渔民对季候风和潮水、鱼群之间的关系有了深刻的认识。能以观望风信指导渔业生产〔33〕 。“风信”概念和拖风渔业的出现,表明渔民对南海季风气候与鱼群之间关系的认识在清代中期已达到成熟的阶段。
渔民也很善于观察鱼类的生态习性,掌握鱼群的活动规律。《广东新语》对此亦有记载,如掌握了鲈鱼有随季节来回江海的规律,白花鱼也是在咸淡水分布,黄花鱼只有在沿海之边有,“鳕鱼,鲷白皆以仲春出,大者重数十斤,入自大洋,望之如黑云……”〔34〕。渔民知道石首科鱼类对声响有反映,创造了以声响驱鱼的方法。《广东新语》载:“……以板惊鱼,凡鱼首有石者皆恰入罛,无者则否” 〔47〕。敲罟渔业,主要是以辨别罟鱼的声音来掌握鱼群的动向,《广东新语》对此有详细的描述:“自十月至十一月,以日昊尽浮出水,渔者必以暮取之,听其声,犀,则知其未出大澳也;声老,则知其将出大澳也。声老者,黄花鱼啸子之候也,其啸子必于大澳。故于大澳取之” 〔35〕。据研究,黄花鱼有一颇为发达器官——鳔,能伸缩振动发出声音。渔民掌握了鱼类这些特征以追踪鱼群的动向。
阳江渔民捕乌鲳,“渔人削木为鲳形以引之,见成队则击板群呼,声震海上,或摇蓑衣作招人状,倒影水中,则投网愈众。故俗谓:乌鲳最笨。”〔36〕
4.热销广东各地的阳江海产
清代阳江地区很多海产销行广州府等经济发达地区。清初著名诗人屈大均《广东新语》的鳞语与介语中,提到不少鱼类和介类。《广东新语》多处特别提到阳江的海产。如“黄、白二花,味胜南嘉。”〔37〕。如马膏:“南风大雾天则成队顺流至。”〔38〕 “白鲳、乌鲳为佳,白者尤美。”〔39〕屈大均还记载:“蜡鱼产阳江。似鲫而白。肉柔腻。性喜温暖。腊月时。渔人立水中。鱼争附足。可掇也。”〔40〕 “鰽白之鲜者。阳江最多。”〔41〕 “阳江有红蠃焉。殻黑而肉微红。味絶甘。生海中。千百成群。若蜂房相结。海人钩取其一。则千百群起。”〔42〕
清代流行粤菜,粤人酒宴中少不了鱼翅、鱼肚等海珍,阳江沿海鲨鱼很多,“其翅为海错上品,愈大愈珍。”〔43〕阳江所产鳘鱼,腹内白膘制成的鱼肚,“可充上馔”。〔44〕蚝是阳江著名海产。漠阳江水流入海,形成咸淡水分界线,适宜蚝的生态环境。其中野生蚝以“肉色紫白,肥美多膏”闻名,以产于海陵三汲山最多,另外人工养蚝处为“蚝塘”,产品称“大蚝”。〔45〕《广东通志》专门提到肇庆府产的珍珠蚝。〔46〕这就是阳江的野生蚝。“小者生浅海石上,味尤浓厚。”〔47〕清代阳江渔船网取河豚,去其毒,“六澳拖船所获最多。曝干名龟脯”。〔48〕阳江海中所产的“石柏”(珊瑚树)作为装饰品被卖到广州府。〔49〕阳江海中的海苔树,“分红黑二种,火稍炙之,随手作各种古树。甚有画意。”〔50〕总之,清代阳江沿海海洋经济发达,其海产品已经闻名全省。
三、余论
通过对清代阳江渔业情况的描述,我们应该认识到,要发展经济,必须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因此,我们要在发展农业经济的同时,也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要将国土的概念延伸到广阔的海洋;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合理利用资源,保护山地、平原、水源、海洋等人类赖以为生的生态环境。
注释:
〔1〕本文主要参考了道光《阳江县志》与民国《阳江县志》。民国《阳江县志》为民国22年刊、本,叙事至宣统辛亥止,所记民国事絶少,实为“新增道光壬午之事”,见李默《广东方志要録》315页。
〔2〕民国《阳江县志》卷六《地理·海岸线附》
〔3〕〔4〕〔5〕〔6〕〔24〕民国《阳江县志》卷六《地理·港湾》
〔8〕 (清)庄大中《海上竹枝词》,民国《阳江县志》卷三十八《杂録下》
〔9〕〔19〕(民国《阳江县志》卷十《风俗》)
〔10〕民国《阳江县志》卷十《善堂·商务附》
〔11〕 〔36〕〔38〕〔39〕〔43〕〔44〕〔45〕〔47〕〔48〕民国《阳江县志》卷十六《物产》
〔12〕参看吴建新《清代广东当局的疍户政策》,广东社科联主办“广东疍民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广东中山.2011.3
〔13〕《革除陋规各安恒业告示碑,《广东碑刻集》,491—491页;1992年《澄海县志》,800页
〔14〕嘉庆十六年《奉列宪严御牌事》,《广东碑刻集》,320页;《两广部堂禁示碑》,《广东碑刻集》,1010页
〔15〕 道光《阳江县志》卷八,《猺蛋》
〔16〕康熙《澄迈县志卷之三《赋役·鱼课》,故宫珍本丛刊
〔17〕《清史稿》卷七二,志第四七,《地理十九·广东》
〔18〕《广东舆图》卷五,《肇庆府》
〔20〕民国《阳江县志》卷十《风俗·猺疍》
〔21〕道光《琼州府志》卷十七《船政》
〔22〕《广东海防汇览》卷三十四《禁奸一》
〔23〕民国《阳江县志》卷三十八《杂録下》
〔24〕《广东海防汇览》卷三十四《禁奸一》
〔26〕陈天锡:《东沙、西沙群岛资料汇编》10页,P64~69页
〔27〕〔28〕〔34〕〔35〕〔37〕〔40〕〔41〕《广东新语》卷二十三《鳞语》
〔29〕道光《广东通志》卷123,《海防略一》
〔30〕〔31〕〔42〕(《广东新语》卷二十三《介语》
〔32〕民国《阳江县志》卷1《山川》
〔33〕干隆《澄海县志》卷19《生业》
〔46〕道光《广东通志》卷98《物产》
〔49〕(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二十七《草语》
〔50〕(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二十五《木语》
吴建新(华南农业大学农史研究室研究员。)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