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近海环境的保护


  加强对近海生物的资源保护
  原载《珠江经济报》   1999年4月14日 第3版

  海洋生物资源是海洋生产力的表现,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重要的物质生产保证之一,同时,也是海洋环境因素。1995年,我省海水产品产量达19721万吨,占全省水产品总产量的557%,比1980年增长375倍,年平均增长1095%。在海水产品中,海洋捕捞量达16141万吨,占海水产品总产量的819%。海洋生物包括鱼类、甲壳类、贝类、棘皮动物、海藻和各种海洋微生物等。种类繁多的海洋生物组成了海洋中的食物链,在繁育和生长过程中参与对进人海洋的部分废物的“消化”和转化,起了转化环境污染物、净化自然环境的生化作用,也是自然界中物质再生产的重要途径之一。

  目前,海洋生物资源出现的问题,一方面是由于环境污染、不合理的海洋开发或海岛开发工程、红树林受破坏等原因,造成近海海洋生物繁育和生长的自然环境恶化;另一方面是过度捕捞近海鱼类,直接破坏近海生物资源。据统计,1995年全省拥有捕捞渔船463万艘,总吨位6928万吨,总动力17937万千瓦。但是,机械动力在293千瓦以下的渔船竟达454万艘,占捕捞渔船总数的981%,其中,机械动力在45千瓦以下的渔船达369万艘。在作业方式上,共有拖网、围网渔船117万艘,总吨位达4205万吨,占捕捞渔船总吨位的607%。从以上有关数据可以看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海洋渔业迅速发展,海水捕捞业和养殖业都有较快的发展。但是,在海洋捕捞业方面,仍然缺乏大型现代化渔船,大部分渔船船体小,而且仍有不少帆船,经不起风浪,造成海水捕捞业作业范围长期以近海浅海为主,捕捞方式粗放,大量采用拖网、围网方式,大鱼小鱼一网抓,从而破坏了渔业资源。我省近海海域是多种鱼、虾、蟹等产卵和幼体繁育的重要场所,滥捕近海鱼类会影响海洋生物的世代繁衍。70~80年代以来,粤东汕头海区和珠江口海区的近海渔场,由于过度捕捞,已使不少原来盛产的经济鱼类严重减产,不但产量越来越少,鱼的个体也越来越小。

  为保护好近海生物资源,保证海洋的生产能力,维护生态平衡,除了应采取措施保护好海洋自然生态环境外,还应采取措施使近海鱼类得到繁殖:应减少近海捕捞强度和捕捞量,发展远洋深海渔业;严禁不适当的捕捞方式;同时,应对有的海域采取休渔期,保护好鱼类产卵期和幼体生长期;进行对部分鱼类的增养殖;建立海洋鱼类自然保护区;同时,必须加强渔政管理,依法保护好近海自然生态环境和鱼类资源。 

  莫让生物链断开
  原载《珠江环境报》  2001年5月30日 第7版

  在人类飞越大空进入月球的年代,我在庆幸:踏上月球的幸好不是广东人,不然,如果月宫里真有传说中的蟾蜍,也将难免遭杀食的厄运。的确,我们对于野生动物的捕杀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五、六十年代的广东大地,在任何一处农村随时可见天上成群的飞鸟,江河中成群的游鱼,山中更有狼群、虎踪。每年早春一声雷,溪间、水田里便可见出没产卵的鲫鱼、鲤鱼。这并非仙景,而是实实在在的南粤大地。然而,随着人口增加,城乡建设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使野生动物逐步丧失活动和生存的空间,加上人们对野生动物的滥捕乱杀,很多野生动物已濒临灭绝之灾。现在,不但珍稀野生动物难见,就是普通的麻雀也难寻觅。五十年代我们曾把麻雀划为“四害”之列,从城市到农村动员“干军万马”要把它杀绝。后来,虽然“平了反”,将其算作益鸟,但是,麻雀的命运并未从此改变,由于农药的毒害和被人们作为佳肴而大加捕杀,致使难见麻雀踪迹。在粤北始兴县车八岭自然保护区传说曾有人见过华南虎的脚印,但仅是传说,谁能证实真的见过野生的华南虎?

  对许多广东人来说,不管什么野生动物,包括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泥土中爬的,全部是“补品”,都可以吃。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每天消耗的蛇类就有数千吨之多。穿山甲、猫头鹰、麻鹰、野山鸡、娃娃鱼、虎纹蛙等,都是国家明文规定保护的野生动物,但是人们照捕、照杀、照吃不误。近年来,国家加强对野生动物保护的力度,对走私、贩卖、宰杀濒危珍稀野生动物者,一经查获都处以严惩。但是,不少酒楼、宾馆认为有利可图,纷纷以身犯险。而在食客中不少的是“大款”,但是更多的是一些有权有势的党政干部。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吃野生动物时有的官员们会打趣说,这是国家保护的,不能吃。有人就会说,那是死的,保护也没用,不吃是浪费。实际上,要保护好野生动物,关键的环节还得纠正不正之风,铲除腐败。

  省人好吃野味,说是有补。事实上,经调查研究证实,不少野生动物例如青蛙和蛇,生活在野外环境,大多附有寄生虫,有的动物有可危害人类的疾病或病菌。吃这些野生动物时,若处理不当,不但于身无补,还会危害健康。最大的问题是滥捕乱杀野生动物使自然界生物链不连续,使害虫失去天敌而大量繁殖,丧失生态平衡。对此,人们必须大量使用农药消灭病虫害(目前我省每年使用的农药已多达8-10万吨)。农药的使用又造成环境污染,不但毒害有益的动物,而且污染水源和食物,毒害人类。近几十年来,一方面由于卫生事业的发展,  已消灭了不少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但另一方面,又不断增加各类癌症及其他奇难杂症,其中不无与环境污染有关。

  事实表明:为了拯救人类自己,应尽快拯救野生动物。

  爱惜和保护好沿海红树林
  原载《珠江环境报》  2000年6月21日 第3版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滨海泥滩上的热带森林植被类型,主要树种有秋茄、桐花树、海芒果、果角木等,我国台湾南部、福建南部、两广和海南省以及南海一些岛屿周围海边都有分布。我省从粤东沿海到雷州半岛沿海的红树林分布树种逐渐增多,树高和郁闭度也逐渐增加。珠江口西部、台山镇海湾、电白东港以及雷州半岛雷州湾,均可见到茂盛的红树林。

  红树林是海洋生物、海洋鸟类栖息和繁育的良好场所,也是海洋环境质量状况的指示植物,由于它具有防御风浪、保护堤岸、促淤造陆以及净化海洋等良好的生态作用,被称为“海上的绿色长城”,也是热带海洋奇特的水上森林景观。

  长期以来,因围海造田造地、挖塘养殖和环境污染等原因,大量红树林遭到破坏。尤其是在珠海西区三灶岛的围垦、开发,使其附近海域的红树林消失;一些海岛围海造地,或是把海岛沙石开采出卖等,也祸及其周围的红树林。红树林的消失使原来的海洋生物和鸟类丧失栖息、繁衍的场所。这是我省沿海生态环境恶化的一个原因。

  为保持我省海域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为海洋生物和鸟类提供繁衍和栖息的场所,提高海洋环境自然净化能力,应让广大的干部、群众提高对红树林生态作用的认识,爱惜和保护好红树林。当然,一些海区需要围海造地,建设海洋或海岛开发工程,必须占用一些红树林地,但是,在围海造地或建设海洋、海岛开发工程前应做好规划,在可能的情况下,留下一定地段海域保留红树林。部分红树林则应划定为自然保护区,使之得到保护。同时,还可以采取人工的办法,利用一些滩涂营造人工林,扩大红树林面积,在我省沿海岸线和海岛周围建造“海上的绿色长城”,成为我省沿海的生态屏障。同时,由于红树林有较好的景观价值,也可以作为旅游资源。

  防护林带的建设
  原载《珠江环境报》 1999年3月17日 第3版

  沿海地区是海、陆交汇地带,地理环境特殊,气候变化强烈。我省沿海大陆岸线长达3400公里,还有大小岛屿700多个,海岛岸线长1600多公里。岸线部分为丘陵,多平原台地,地势低平,大面积沙滩地沿岸分布。由于面向浩瀚的南海,每年常受台风危害。大风形成风沙,不断的陆地迁移,吞埋农田和村落,沿海大片沙地又难以利用,历史上成为乾旱缺水的贫瘠地带。

  1955年,我省在粤西沿海电白县博贺港滨海沙地上引种木麻黄成功,逐步推广种植,几年间形成防护林带。它不但能抵御沿海风沙侵袭,捍卫附近的农田和村庄,还有减少近地风速、改善生态环境等作用,使大面积的沙滩无用地变成有用地,部分沙地还可以从事种植业,因此被称之为滨海地带的“绿色长城“,成为海洋开发基地的重要防护林。潮阳县沿海外四农场,在滨海沙地造林绿化、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利用部分沙地种植潮州柑,成为致富的典型。

  80年代初,我省又在沿海沙地上引种大叶相思和湿地松等树种成功,增加了沿海内地的适生树种,特别是“阔叶林”树种,更有利于沿海的防护林建设。

  但是,长期以来,我省的沿海防护林除常受台风破坏之外,还常被采伐作薪柴、木材或乱伐林垦植,因此,经常是残缺不全,严重削弱其生态作用的发挥。海岸带是海洋开发的前沿,在开发海洋产业、发展海洋经济的过程中,不但要积极保护海洋自然生态环境,加强沿海防护林建设,包括搞好海岛防护林建设,也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大措施。沿海防护林是生态林,以发挥生态效益为主,要全面切实规划建设,沿海各级地方政府要把沿海防护林建设经费加以落实。同时,为保证沿海防护林建设,全省应加强立法保护,使之成为保护沿海生态环境的“绿色长城”。 

  保护我省沿海生态环境应采取的措施
  原载《珠江环境报》  2000年7月12日 第3版

  为保护我省沿海资源和环境,保证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及其可持续利用,除加强对海洋环境污染的治理外,对围垦和其他海洋工程应采取以下措施加强管理和整顿:

  一、尽快开展我省沿海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为超脱地方政府和部门的干扰,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应在省人民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组织专家编制规划(可分为总体规划和分海区规划)。在规划实施前,应暂停一切围海及其他海洋工程施工。

  二、进行围海和海洋工程的全面整顿。规划编制完成之后,应报请有关上级政府部门批准实施,然后根据规划对围海和海洋工程进行全面审核,凡不符合规划的工程应一律进行清理和整顿。

  三、开展海洋科学管理的研究,完善海洋管理法律法规,并制订实施规划的措施。

  四、建立和健全海洋管、监组织机构。为避免海洋管理中只顾部门利益或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应设立机能齐全的统一管理和监督机构。

  五、规划编制和有关法规的制订,应十分重视沿海生态环境的综合保护,应划定沿海防护林带、海洋生物和红树林保护区,建成保护体系并立法保护,对部分海洋生物的繁殖期还应规定季节性保护措施。

  六、应责令有关部门,对被破坏的岗地丘陵和山地尽快绿化,填海的荒地应垦殖或绿化,以美化环境。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