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海南省三亚市的生态环境建设
原载《热带地理》 2001年第21卷 第3期 P202-206
【摘 要】三亚市位于海南岛最南部,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势。近20年来,生态环境建设虽取得初步成效,但问题也较突出,如林业尚存隐患,耕地锐减,水域受蚕食和局部环境恶化,城市绿化美化不足等。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任务主要是:合理布局城镇,建设具有经济-生态良性循环的城乡体系;完善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建成强有力的陆地生态支柱;保护好水体环境,搞好碧水工程建设;保护耕地、保证农业持续发展;整治环境,提高环境质量。为此必须采取相应措施。
【关键词】三亚市 生态环境建设 区域“科学风水”景观建设 森林生态体系 碧水工程 持续农业
中图分类号:X1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221(2001)03-0202-05
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在良好生态环境条件下,保证以土地资源为基础的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由于人口的激增,城市和工业的发展,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经受到威胁,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已是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根据三亚市建成“国际性热带滨海风景旅游城市”和“生态旅游城市”的定位,搞好生态环境建设更有重要的意义。
一、生态环境的优势和生态建设的成效
(一)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势
本市全境位于海南岛最南部,地处北纬18°37′27″以南,北靠五指山山脉,横亘着海拔1000m以上的崇山峻岭,构成良好的生态屏障。南濒南海,浩瀚的海洋是地球最大的环境“净化器”。依山傍海的地理位置使本市具有较典型的热带季风海洋气候,气温高,全年长夏无冬,生物活动和物质转化十分迅速,生物系统演替较快。同时,本市地貌结构优越,地势呈北高南低,利于降水形成,水资源相对丰富。地形则多样,并以丘陵山地为主,适宜发展林业[1],建成强大的陆地生态支柱,有利于保持生物多样性,从而拥有巨大的环境自净能力和环境容量。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是本市环境建设的优势。
(二)颇有成效的生态环境建设成就
1.初步建成林业体系 本市地带性植被为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雨林,但历经发展橡胶、1958年“大跃进”、多次体制变更以及刀耕火种、烧山打猎等反复破坏,给林业造成严重的伤害,使天然林大量丧失。自80年代以来,林业已逐步获得恢复和发展,1994年全市基本消灭了荒山、荒地。到2000年全市林地面积达1320hm2,森林覆盖率达64%,初步建成林业体系。
2.农业稳定发展,城乡关系较为协调 据统计,1999年本市作物播种面积达30068hm2,分别为1990年和1980年的111倍和129倍,作物复种指数达249%。说明本市农业的稳定发展,而且农业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基地化、产业化和规模化生产逐步发展,集约化程度也明显提高,农业基础地位继续得到加强[2]。另一方面,本市的城市建设和工业生产也获得较快发展。但本市城市的发展主要重在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城市规模基本得到控制。2000年全市城镇面积仍不足土地总面积的1%。本市工业的发展则能同时注意环境整治,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抓好工业“三废”的处理。农业基础的增强和城市、工业的正常发展,确保了城乡经济—生态关系的协调。
3.减灾防灾措施在不断落实 台风、乾旱、高温干热风以及暴雨洪涝是本市主要自然灾害,每年都给生产和生活造成严重的损失。为减少和防治自然灾害,本市采取的措施在软件建设方面是大力发展气象事业,加强天气预报服务。硬件建设方面则是大力发展林业,尤其是着重于生态林和防护林的建设,并且建立了10个自然保护区(其中有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138×104hm2,为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水利设施建设也有了良好的基础,全市建成了较完整的蓄水防洪、引水灌溉及城市供水体系。截至1999年全市蓄水总库容达253×108m3〔1〕,并建成江河堤防工程体系,在沿海海岸带则加强了对沿海防护林、红树林和珊瑚礁的保护,构筑“生物长城”。此外,城市和公路交通线的绿化也取得显着成绩。
4.整治环境污染成效明显 近十多年来,城市和工业的飞跃发展使本市“三废”排放量增加了266倍,废气增加945倍,固体废物增加261倍,但与此同时,由于逐步重视环境污染的整治,对“三废”处理及综合利用能力也不断提高。到2000年全市工业废水处理率已达467%,工业废气处理率达997%,工业固体废物处理率达985%[3]。本市因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治理成就而荣获国家环保总局授予的全国第一批(33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称号。目前,三亚市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以及污水排海工程正在建设,不日将竣工投入使用,到时城市污染处理和环境质量将达到新的水平。
二、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市生态环境建设总的趋势是大局良好,局部恶化。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一)林业发展未如人意,尤其沿海防护林仍受破坏
本市林业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是生态林面积不足,林况差,生态效益低。目前全市仅存34×104hm2天然林次生林,而且大多为幼林或灌木林,成熟林不多。据统计,虽然全市有生态林877×104hm2,占林地面积665%,但绝大部分(占955%)为防护林,且全市林业中人工林占最大的比例,树种则多为生态作用不高的桉树、木麻黄和松树,部分为台湾相思纯林。另外,本市192×104hm2(含农垦系统)的橡胶林中,不少由于缺乏管理而退化成残次林或荒山。可见,林业整体生态效益不高。
市区附近部分丘陵地由于采石而被挖成大石坑,既有碍景观,也蚕食了森林植被。一些公路绿化林因缺乏管理而奄奄一息。有些沿海防护林已被砍伐,并把林地改成虾池或草坪,“绿色长城”遭破坏,沿海红树林尚未得到恢复。因此,本市林业建设任务仍十分繁重。
(二)耕地锐减,人口急增,人地关系日趋紧张,土地的环境负荷突出
根据统计资料,本市耕地面积已从1977年的15760hm2减少到1999年的12075hm2,22年间共减少3685hm2,减幅达234%。与此同时,全市总人口却由1977年的2697万增加到1999年的4710万,增加2013万人,增幅达746%,平均年增长率达1664‰。人均耕地由原来的586m2,减为现在253m2,减幅达568%。耕地的锐减和人口的急增,使耕地人口负荷十分沉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三)围垦造地和建设占用而不断蚕食陆地水域,海岸带局部环境恶化
沿海地区围垦造田、造地和非农建设占用,使部分河流水域以及池塘不断被填埋蚕食,水面不断缩小,陆地水环境容量减少,将加剧自然灾害。沿海岸带除防护林受破坏外,海域珊瑚礁曾遭炸毁、挖取而受残,红树林也长期遭过度破坏,仅零星分布,现又仍受排放污水污染影响等使之难以恢复。近海因滥捕酷渔等原因,造成海洋生物资源的衰退。
(四)城市绿化、美化仍为不足,乡镇缺乏规划建设
目前市区街道绿化尚未达标,住宅环境绿化不足,更缺乏花草点缀,因而未显热带滨海城市特色。更为突出问题是本市经济发展刚刚起步,财力不足,故大部分乡镇仍缺乏规划和建设,不少乡镇仍是农村旧墟场,基础设施极差,卫生环境问题突出。不少乡村公路路况差,沙泥路面经常尘土飞扬。
此外,本市防灾减灾基础设施也仍不足或未达标准,抗灾能力尚差。更有甚者,在环境污染整治的同时,农田化肥、农药的使用也在大幅度上升。据统计,2000年全市化肥的使用量就比1999年增加680%〔3〕,严重地污染农业生态环境。
三、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任务
生态环境建设是区域城乡与林(业)、草(地)、农(田)、路(道)、水(域)、生(物)等系统布局相协调,结合环境整理,达到最大环境容量和最佳环境景观的建设工程,也可俗称为区域“科学风水”景观建设工程。本市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如下。
(一)合理布局城镇,建设具有经济—生态良性循环的城乡体系
本市作为海南省一个较重要的市,应在现代化进程中处于领先的地位,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农村城市化。目前本市农村城市化水平并不高。1999年全市城镇人口为1447万人,城市化水平为313%,而且,大部分城镇人口主要集中在城区,其他10个镇、3个乡和5个国营农场仅有城镇人口234万人,仅占全市城镇人口的162%。
农村城市化并非把全市都建成城市。城市化主要特征是实现农村大多数农业人口向城镇第二、三产业转移和实现农业现代化,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强度则大幅度减轻,但到时,城镇仍是小区域,农村仍是大区域,并且是第一产业基地和生态腹地。为保证城乡协调发展,必须科学布局城镇,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和人口布局[3]。
三亚市作为生态旅游城市,从地理环境和农村腹地等条件考虑,应以中等城市为宜,严格控制城市规模,重点搞好基础设施,加强绿化和美化。新扩大城区应以组团式发展,在其周边的田独、荔枝沟、羊栏等镇和南红农场为基础建成卫星城镇。其他各乡镇布局上要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以旅游和农副产品集散两个主要功能为主导,根据本市小河流域地理特点,以流域为单元,在沿海地区重点布局城镇体系,并创造条件促进人口由山区向沿海转移,以腾出广阔的丘陵山区建设林业和发展农业。以城镇带动农村,以农村支撑城镇,促进全市经济的全面发展。
随着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和农村人口的度减少,为适应农村现代化,必须进行中心村布局和规模规划,搞好农村交通、通讯、能源、供水以及环境绿化、美化建设。具有生态意义的环境建设还有乡村公路硬底化工程、农村生活垃圾包括人畜粪便无害化处理或环保产业化工程等建设。
(二)完善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强有力陆地生态支柱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调节气候、净化、美化环境和为人类提供多种生活物质等各种巨大的功能,保护并建设好林业生态体系是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措施。本市林业建设的任务主要是完善林业生态体系。
1.加强丘陵山地生态林建设,提高林业总体生态效益 本市丘陵山地广,但是据林业部门统计,目前本市真正以水源和生物保护为主的生态林只有039×104hm2,只占全市林地面积的298%,显然,本市丘陵山地生态林面积严重偏少。因此,应尽可能增加丘陵山地生态林面积,使之成为本市林业的主体。应把现有丘陵山地上的次生原生林、灌木林,尤其是海拔500m以上的山地、丘陵地区的河流两岸,水库周围的水源林都划作生态林地,严格封山育林,恢复原生物植被,部分复林困难的坡地则应采取人工的办法使其尽快恢复成热带雨林或热带季雨林,充分发挥其生态作用。
2. 完善城区风景绿化建设,以提高森林覆盖率并美化环境 应从显示本市热带生态城市和旅游城市特色的角度,加强城市街道、公园、周边地区、旅游区和公路的绿化。为美化环境,在绿地建设中应多栽种树冠大、浓荫的热带阔叶树种,至于棕榈科树种,除特殊地段外,一般只宜作间种、点缀之用,更应少种木麻黄和桉树。有些地方可栽种热带果树,也应以具浓荫的果木为主,给人以阴凉和美感,又显热带景观。公园绿化应以树为主,乔、灌、草相结合。如果把公园仅作草坪,不但生态效益低,浪费土地资源,也难以管理,因此不应提倡。
现有采石场应整治和绿化,严禁再在城区周边和公路两旁采石破坏自然环境。
3.保护和恢复沿海防护林,增强防灾抗灾能力 沿海防护林是沿海的“绿色长城”,应纠正把防护林地改建虾池,或改成草坪的“自毁长城”行为。把滨海建筑成石堤虽然美观,但难以阻止海沙入侵,还必须经常花费大量人力进行清除积沙。把防护林改成草坪不但丧失阻挡风沙的作用,随时受风沙肆虐,而且草地难以经受住海风和阳光的吹、晒,长期需要人工喷水养护,要耗费大量钱财,其生态效益又低,是“吃力不讨好”之为,应尽快复建防护林。
4.调整、改造橡胶林,提高其经济、生态效益 本市共有橡胶地192×104hm2,其中属本市乡镇035×104hm2,国营农场157×104hm2。近20年来,由于管理体制的变更和橡胶市场的变化,部分橡胶疏于管理,致其老化、残缺,甚至丧失生产能力。对这些残次橡胶园必须调整、更新或改造,部分可改造成果园或经济林地,部分恢复成林地,特别是水库库区周围和河流水源地的胶园更应退园还林。
由于国营农场行政上属农垦系统管理,地方和农垦的行政分割造成本市在生态环境建设的统一规划和建设上的困难,应尽快研究解决。
5.重建沿海红树林,建成海上“绿色长城” 红树林不但是海上“绿色长城”,而且是多种海洋生物栖息、繁衍的场所,为加强对海岸和海洋生物的保护,应在保护好现有红树林的同时,在有条件的滩段实施人工栽种,扩大红树林分布区域,重建海上“绿色长城”,并为本市增加海上观赏景观。
6.经济林、果林和用材林体系的综合利用和建设,以兼顾生态效益 本市地处热带,光、热资源丰富。在发展经济林、果林和用材林时,部分林地可以采用混种、间种的方法,建成多层次、多品种结合的混交林,充分利用光、热资源。事实证明,多种经济林、果林和林木若为纯林并不适应生态环境,如果建成混交林,不但可提高地力,综合利用土地资源,更能发挥其生态效益。
(三)建成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持生物多样性
自然界各种生物也是重要环境因素。它们构成食物链,参与自然界物质循环过程和生态平衡。因此,保持生物多样性是保持生态平衡的重大措施。
三亚市拥有热带气候和多样地形,适宜多种生物生长、繁育。但几十年来,森林反复遭破坏,野生动物不断遭滥捕、乱杀,珍贵植物遭滥采,近海渔类资源遭过度捕捞,红树林、珊瑚礁长期遭破坏,加上环境污染和农药、化肥的大量施用,生态环境的恶化,使野生生物资源日趋减少,有的物种甚至濒临灭亡,生态危机。为保持生物的多样性,恢复自然生态环境,必须在发展林业的同时,建成完善的自然保护区体系。
目前本市的自然保护区仍不完善,缺乏连续性,也缺乏严格、有效的保护和管理。因此尚不能有效保护生物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根据自然条件,应从本市北部山地,至南部滨海海域建立包括丘陵、山地、农田、陆地水域、海岸带防护林、近海红树林、珊瑚礁及其海洋生物等各类自然保护区,既应注重保护区类型的多样性,还应注重区域的连续性,形成自然保护区体系,使之不但能有效地保护植物资源,还能有效地保护移动性大的野生动物资源。应特别重视对多灾多难的沿海防护林的保护,划定保护区并立法保护。还要加强近海生物资源的恢复和保护,采取投放人工礁的办法,为海洋生物提供庇护和繁衍场所,并尽可能利用人工礁把红树林、珊瑚礁和海岛连成片,扩大海洋自然保护区范围,以便有效地保护好海洋生物资源和环境。
建立自然保护区体系应采取行政手段和立法措施,加强管理。本市作为重要旅游地区,可以在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的条件下,利用边缘地区和风景点开发旅游业。
(四)保护好水体环境,搞好碧水工程建设,建成水环境生态支柱
水体环境或称水域环境,包括陆地水域和沿海海域。水资源被称为“生命之源”。水域环境是重要生态系统,是全球生物圈中两大重要的生态支柱之一。因此,水环境建设也是十分重要的生态建设。
根据土地详查资料,本市水域面积72304hm2,只占土地总面积376%。但本市濒临浩瀚南海,具有良好生态屏障。水资源具有的环境容量和净化力,与水面面积、水体体积、水质、流动性及生物条件相关。本市水域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陆地水域面积小,仅占陆地面积376%;本市地处海南岛一隅,无外来水源,而且海南全岛面积不大,本市地势又呈南北倾斜,高差大,河流短促,降水形成地表径流后即流人海洋,自然环境储水能力低;城市周围因围海造地,水面不断减缩;陆地水域和沿海海域都受环境(含渔船等)污染影响,局部水质恶化;滥捕酷渔、围垦造地和污染使水域生态环境恶化,沿海鱼类资源、红树林和珊瑚礁等水生生物群体受严重破坏。因此,水环境生态建设任务也十分繁重。
首先“保水应先保林”,建立森林生态体系是保护水环境的根本措施。地处海岛环境的三亚市,以林保水更显重要,没有森林就难得有水源。因此,首先要发展和保护林业,以利保护水源。
第二,保护水体环境,并努力增扩库塘和江河水面。首先应珍惜和保护陆地水面。在进行建设中应注意对水面的保护,不能随便围填。同时,要保持塘河,使水畅其流,提高生态效益。此外,尽可能增扩陆地水面,尽量利用山丘间小盆地、河谷地修建水库、山塘,储蓄水源。江河上应尽可能利用有利地形条件修建水闸或“水陂”,拦截河水,缓慢水流,增加陆地水面,以利地下水渗透,储蓄地下水源,从而提高防洪、抗旱能力和水域生态作用。
第三,整治好水体环境污染。要防止和减轻对江河和沿海海域的污染,保护好水质,以提高水体净化能力和环境容量。
第四,保护好水源和水生生物资源。在水源地和有条件的水域,以及沿海海域要划定和建立水源或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保护好水质和水生生物。
(五)切实保护好耕地,保证农业的持续发展,建成陆地生态体系的重要一翼
农业是保证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主要手段,同时,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也发挥着有效的生态作用,而且因单位面积作物的产量较高,生态作用十分巨大。作物生长过程中还能利用人畜粪便作肥料,“变废为宝”,并参与净化大气、土壤和水体的作用,也是自然环境的“净化器”。此外,作物光合作用还参与大自然的水循环,起调节气温的作用。因此,保护好耕地,保证农业持续发展也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一环。
全市农业用地达193×104hm2,占全市土地总面积1002%(含农田和果园)。当前,由于大量耕地被占用,加上环境污染和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恶化了环境,严重威胁农业的发展,也是生态环境的隐患。因此,保护耕地,保证农业持续发展,已是生态环境建设的当务之急。要保护耕地,应贯彻执行《土地管理法》,切实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落实建设占用耕地占一补一制度。同时,要制定全市生态农业和高效农业发展规划,建立生态农业和高效农业示范基地。此外,开发节水农业技术和提高生产效益。最后,实现全市农业无害化,农业产品绿色化生产。
(六)加强环境整治,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环境质量
在进行环境生态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环境整治。这是环境资源“开源、节流”的两大措施,并发展环保产业,“变废为宝”,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环境污染问题已引起关注,并已采取措施加以整治。根据《三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的要求,到2005年,实现全市各项环境质量标准达标。随着本市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远期应将环境保护提高到新的高度,把清洁生产作为产业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工业结构与布局的调整。为此,应逐步淘汰污染严重而治理成本高的工业企业,并重点在电力、建材、化工、轻工等行业和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开展资源综合利用,使环境质量有更大提高。
四、实施规划的主要措施
(一)端正认识,克服偏向,积极投资建设
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关系国家和地方长远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公益事业,也是一项综合的社会建设工程,必须花钱才能办得到。因此,必须克服“一切向钱看”,“有利人人争,无利人人憎”,唯利是图的倾向,舍得投资建设。同时,生态环境建设是区域环境布局与环境整治相结合的景观建设工程,主要是通过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建成最佳的自然生态系统的过程,应尽可能采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方法设计和建设,但是,也必须应用传统的、基础的科学方法。因此,还必须克服急功近利,赶时髦等想法,要经过多年努力才能达到目标。
(二)统一领导,搞好部门的协调和科学规划
生态环境建设涉及城乡、土地及环境相关的各种部门和行业,必须统一领导,并依照部门服从总体的原则,在全市生态环境建设总体规划的框架下,做到各部门的协调,搞好科学规划。
为了能做到科学规划,还应克服本市行政分割的弊端。同时,考虑到三亚市是以宁远河为主体,还有三亚河、红河和藤桥河等小河流组成的区域特点。必须以河流为纽带,进行山、水(河流)、田和城乡组成的河流流域生态环境综合的治理和建设,因此,必须由市政统一领导,在总体规划指导下,协调部门和区域(地方和农垦)进行流域环境整治和建设的总体规划。
(三)组织强有力科技队伍,做到科学工作科学实施
进行生态环境建设还要有相应配套的科技研究工作,因此,需要一批科技人才。在组织科技队伍中,应吸取两个教训,一是因任务紧迫以致在用人上滥竽充数;二是舍近求远,崇洋媚外,不求实际到国外招聘人才,造成科学工作不科学的教训。应重视人才素质,无偏见地使用人才。此外,还要克服“长官意志”,为追求个人名利而大搞所谓政绩工程,造成“建设性破坏”的不科学行为,保证科学工作科学实施。
(四)多方筹集规划、科研和建设的必要资金
生态环境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才能保证实施。为此,首先要以立法为据,以保证政府主管部门和地方财政的正常拔款,同时,要从土地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筹集资金。此外,要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建立环保产业的投资,多方筹集建设资金。
(五)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
生态环境建设关系地区的形象和经济发展环境的大局。因此,要进行广泛、深入的科学普及宣传教育,提高干部群众的认识。对中、小学生更要从小注入环保意识,自觉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参考文献
〔1〕陈朝辉,鲁争寿.海南岛的土地类型[J].热带地理,19822 (4);43-50.
〔2〕《三亚市农业发展规划》编写组.三亚市热带农业研究[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81-97
〔3〕陈朝辉.珠江三角洲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J].自然资源学报,199812(13):40-46.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SANYA CITY OF HAINAN PROVINCE
CHEN Chao-hui
(Guangzhou Institute of Geogrophy Guangzhou 510070 China)
Abstract: Sanya City is situated in the southern most of Hainan Island. In the last 20 years, it has reaped the first frui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such as: hiddden troubles exist in forests, cultivated land is decreasing rapidly, wetland and waters are nibbled continuously, the environment in some areas is getting worse, the green spaces of the cities and towns are still insufficient, and so on.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above-mentioned problems, the principal task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re: to set up a rational allocation of cities and towns, forming an urban and rural system with a fine cycle of economy-ecology; to set up a perfect ecological system of forest, making it into a strong ecological pillar of land;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of the waters, carrying out a clean water project; to protect cultivated land, so that to keep up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it is suggested to take some appropriate measures: invest mor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ake good coordination of various departments, make a scientific planning; form a strong team of scientists and technicians; raise necessary funds for plann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construction; strengthen propaganda and education, and deepen people s understanding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Key words: Sanya City;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cological system of forest; Clean water project; Sustain-
注释:
〔1〕三亚市统计局。三亚市统计年鉴[R].2000:11-109 本文为2000年为海南三亚市编制“十五环境规划”基础上的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