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在市场经济下保证农业的持续均衡发展


  原载《地域研究与开发》“专家访谈” 1994年第13卷 第2期 P8-9

  90年代将是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市场经济将步向成熟。人口的增加,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育,使农业生产上存在的问题更加严重。为保持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政府应采取措施,加强宏观调控手段,保持农业持续,均衡发展。

  农业不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生产,并且是人们生活最重要的自然环境因素,而耕地是农业的基础,保护耕地已成为保证农业生产的首要任务。为此,政府各级部门应重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国土规划工作。根据土地利用原则协调好农业用地与非农业用地的关系,科学规划用地,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法制地位,采取行政,政策利经济措施,切实保护好耕地,并保护好农业生产环境,确保农业发展的基础。这应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国策之一。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原来就是因为共农业发达,带动经济的全面发展而成为发达地区。然而,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有些地方的决策者似乎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把发展农业当成负担,不惜浪费耕地甚至破坏耕地。广东省个别市仅1992午一年非农业就占用1/4耕地,而大部分是盖上黄土成了“荒漠”。个别市到1992年保留的耕地仅为1980年的316%,几乎无地可耕,而原来耕地却成黄泥水污染源。广大农业科学工作者和农民不得不大声疾呼:保护耕地,保存生存基础!

  农业生产可分为二大产业和一大支柱。二大产业是:以粮、油,菜等人民生活必需品生产为主的基础农业和以商品生产为主的商品农业。一大支柱是以森林为主体的生态支柱。粮,油、菜也是商品,但它们是特殊的商品。

  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农业生产将以市场为导向。然而,由于基础农业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应采取特殊的政策,引导并保证其稳定发展。所谓“无农不稳”,实际上是“无粮不稳”。以粮食为代表,包括粮、油、菜等在内的基础农业在保证社会安定中有其特殊的作用。粮食是不能少或缺的主食。它与肉、蛋、奶及蔬菜等主要副食品价格又密切相关,更与劳动力价格密切相关。象我国这样的发展小国家,要保证粮食的正常供应和价格的合理、低廉,才能保持副食品价格的稳定,才能保证社会的安定;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劳动力价格较为低廉,从而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因此,一般来说,粮食生产应是基础生产,应是低盈利的生产,然而,一定要保证其生产能稳定发展,以满足社会需求。在象我们这样一个有近12亿人口的大国任务是何等艰巨,为此,除了发展集约化,专业化、企业化和规模生产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外,还应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采取行政、政策措施和经济手段,首先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一般农区应尽的义务,同时采取建立粮食发展基金,“以工补农”,和“以商补农”,保证粮食价格等办法使粮农得益有保证,保持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油料生产也是如此。蔬菜原为一般副食品,然而,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尤其是农村城镇化的进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蔬菜为主要副食品在人民生活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使以共为主的副食品生产的所谓“菜篮子工程”也已成为基础农业的重要内容。蔬菜还有必须新鲜供应利均衡供应的特点,也应有相应的政策措施,以保证其均衡生产。

  林业是大农业的一部分,它既是生态系统的支柱,更是农业生产的生态环境支柱,其中,包括水源林。水保林、防护林以及风景林等在内的生态林,是不盈利或低盈利的生产,但却有巨大的农业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它不但可以看作是基础农业的一部分,而且是极其重要的农业环境基础设施的范畴,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国土规划中应保证其应有的用地,而且要作为基础设施一样投资建设,还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农业商品生产是指基础农业生产以外的商品农业生产项目,包括外向型创汇农业,它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展生产,并参与市场竞争。但是政府部门在采取措施保证基础农业稳定、持续发展的同时。也应通过提供信息服务,完善经营管理体制,加强农业科学研究,鼓励应用高、新科技等手段,引导和促进农业商品生产,并加速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以更有效地保证农业的持续均衡发展,使社会经济发展有充分的物质保障。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