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广州市综合农业区划》的编制
原载《地理学在广东发展的回顾》中国评论文化有限公司(香港) 2003年11月 P384-386
改革开放,万象更新,百业待兴,为此,我国制订了《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其中把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列为第一项重点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是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因地制宜规划和指导农业生产,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工作。由广州地理研究所陈朝辉执笔编写的《广州市综合农业区划》专著于1986年完成,共40万字。1988年由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该成果1989年获广东省农委和农业区划委员会授予优秀科技奖一等奖。1991年获国家农业部、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授予优秀科技奖二等奖。
一、主要内容
该区划的地域范围包括原广州市管辖广州市区的东山、越秀、海珠、荔湾、芳村、天河、白云和黄埔等8个区以及花县(即花都)、从化、番禹、增城、龙门、新丰、佛岗和清远(即清远市区及清新县域)等县,土地面积166万km2,占全省(含海南)陆地面积的78%。
该书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区域农业自然资源、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阐述和评价,然后根据广州市作为华南的门户以及最大城市的特点,提出市郊和郊县不同区域农业的发展方向和生产布局,农业发展的战略措施。最后,根据地域差异的理论,进行区域分区和提出不同农业区的发展方向及相应措施。其中,对广州市农业生产既是城郊型农业,又具有广州山区腹地的山区农业提出许多新见解,对本市及全省农业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二、新观点和合理化建议
编着《广州市综合农业区划》正当改革开放初期,该专著根据广州市在全省以及华南的城市定位以及农业地域特点,提出了许多新观点和合理化建议。
(一)加强农业投资,率先在全省实现农业现代化,巩固农业国民经济基础的地位。
(二)建成为大城市和港澳服务的城郊型农业。主要是对城市提供高质农副食品,服务城市,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三)广州市郊林业不同于一般山区林业,不但要发挥更大的生态效益,还应对美化城市,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和旅游条件发挥更大作用,因此应建设以改善生态环境为主体的林业和风景林。同时,不但城市要绿化,还应把广州市八大出口公路线建成林果绿色走廊。
(四)根据新丰县黄砾滇山区夏季种植冬春蔬菜品种的情况,首先提出“龙门、新丰、清远、佛冈等部分海拔较高的山区,因夏季气温比平原低,日夜温差大,云雾多,光照较少,可以生产反季节蔬菜,其他山区可以摸索经验开展生产,逐步形成生产基地。”其后在广东山区综合科学考察“山区大农业”又推广这一经验,并先后在阳山县扶贫试点和高州农业开发中发展反季节蔬菜生产,稍后丰顺县八山乡扶贫工作中也推广山区反季节蔬菜生产。到90年代反季节蔬菜生产便发展成山区重要生产项目。
(五)提出把花卉生产列入城郊农业八鲜(菜、肉、鱼、禽、蛋、奶、果、花)品种之一,建设生产基地,并争取出口创汇,促进花卉种植业的发展。
(六)石灰岩山区(清远北部)应以旱作为主,发展节水农业和林、经结合,发展经济林业。林业则应以生态林为主。
(七)提出发展“生态农业”和无公害农业(即绿化农业产品生产)的观点。
(八)对野生动物首先提出在加强保护措施的前提下,进行引养和人工繁殖,变消极保护为积极保护,并创造条件发展规模人工养殖,建成生产基地,以适应人民生活提高的需求。
(九)提出控制人口增长和大城市规模,严格控制占农用地,积极发展卫星城镇,促进农村商品化生产,使农村致富,以利农村现代化实现的理论。
(十)根据不同山区地域特点,建立不同类型山区生态——经济良性循环模式和林—水—电—林生态—经济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