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珠江三角洲农业现代化的方向


   原载《珠江三角环境与空间发展研究》 科学出版社,1988年  P76-83

  以广州为中心,包括深圳和珠海两个经济特区在内的珠江三角洲,是我省最大的农业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80年代以来,由于对外开放政策的落实,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十分迅速,面对这种经济/发展和对外进一步开放的形势,未来的农业出路何在?是本文讨论的中心问题,也是该地区环境与空间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珠江三角洲农业的地位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本文讨论的珠江三角洲范围包括东起惠阳、西至恩平、北抵三水、花县、从化的整个珠江下游三角洲平原地区,共8市16县〔1〕。土地总面积28万多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57%。1986年人口共1483多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4强。其中耕地面积1086多万亩,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275%。本区域内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开发历史悠久,耕作水平高,商品经济较为发达,历来是本省粮食、糖蔗、蚕桑,塘鱼,水果的重要产区和商品基地。1985年本区域生产的粮食、糖蔗和水产品产量分别占全省的15%,43%和39%,粮食商品率达32%以上,几乎为全省提供一半的商品粮。香蕉,荔枝,柑桔等水果产量也为全省之冠。不少农副土特产驰名海外,故历来是广东省水果、塘鱼,畜产品,蔬菜以及农副产品加工制品重要的出口基地,每年出口量占全省40%以上,是我省农业主要创汇的地区。

  由于珠江三角洲开发历史悠久,经济发展水平高,故区域内大,中,小城市密集。其中,除大城市广州外,还有佛山,江门,深圳、珠海,惠州,东莞,会城等中、小城、镇。城镇居民人口达535万,占总人口的354%,是目前我国城市居民人口比例最大的地区之一。同时,又毗比邻港澳地区,对外交往十分便利,农副产品出口条件优越。因此,本区的农业生产既要满足区内城镇居民的需要,又要发展出口创汇产品,促进经济发展。该地区的农业在全省农业商品生产及全省经济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另一方面,由于本地区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发展,以及人口的增加和农村城市化过程的加快,珠江三角洲的农业也面临着不少问题,主要如下:

  1.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业生产力受削弱

  近几年来,珠江三角洲乡镇企业迅猛发展,大量农业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据统计,从1983年至1986年本地区各市(地)农村人口减少的幅度达到8-13%,主要是农业劳动力的减少。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以妇女和老年劳动力为主,有些县市这两类劳动力占农业劳动力的70-80%,而且文化素质低,这必然使仍然以手工劳动为主的农业生产受到削弱,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2. 耕地大幅度减少,使农业基础缩小

  耕地是农业存在的重要基础,但是,区内由于人口的激增和城市的扩展,使近郊耕地减缩。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的耕地面积每年减少30%,比本省其他地区耕地减少的速度快2-3倍,只仅次于潮汕平原。1985-1986年广州市,佛山市和江门市就减少了267万亩耕地,占全省减少耕地总数的278%。这种趋势对农业生产是极大的威胁。

  3. 粮食和农副产品产生不断萎缩

  珠江三角洲1986年粮食生产比1984年减少了44%,蚕茧减产76%,糖蔗1986年比1985减少了14%。全省农业低盈利农产品生产在下降,珠江三角洲下降更快。由于有些产品是人民生活必需品,有些是重要工业原料。这种趋势将影响人民生活提高和经济发展。

  4. 乡村工业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

  由于乡村工业分散,不易管理,防污设施差,致使环境污染难以制止。南海,顺德等地乡镇不少农田和水源受工业污染已相当严重,这对于农业生产也是极大的威胁。

  目前珠江三角洲经济十分活跃,对外交往日益频繁,每日来往人数甚多。一方面社会对农副产品的总需求日益增加,另一方面农业的基础则在被削弱,矛盾是错综复杂的,有土地利用、大农业结构,城市化环境保护、工业,交通等问题的交叉,如何理顺各种关系,寻求本地区农业发展的新途径,是珠江三角洲环境与空间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二、珠江三角洲农业未来发展的出路

  探索珠江三角洲农业发展的出路,必须充分考虑下列问题。

  1.粮食是人民生活最基本的必需品,粮食生产丝毫不能放松

  本地区有近1500万人口,每年需要基本口粮达370×104t左右,加上工业用粮和饲料粮,粮食总需要量在500×104t以上,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30%,占全国的3%左右。但是,粮食和其他人民生活基本需求的农副产品以及工业原料的农产品相比价格偏低,属低盈利生产,这种状况必须改变。为了保证粮食供给,达到社会安定,必须有计划地抓紧粮食生产。包括粮食在内的农业基本性生产仍然应作为一切农业地区的应尽义务,实行国家干预。珠江三角洲占有全省275%的耕地,当然也应尽其义务发展粮食生产。

  2.社会对鲜活农副产品需求大

  本区内有535万多城镇居民,日常生活需要菜,肉、蛋、奶、鱼等大量鲜活农副产品,其中,许多副食品必须由本区农业提供。另外,向港澳地区以及其他海外市场提供部分农副产品,尤其是名、优、土特产,也是本地区农业生产的重要任务。这既是政治经济的需要,也是珠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优势。

  然而,必须充分考虑港澳市场只是600多万人口的市场,容量毕竟有限,而且它是世界性的开放市场,不是本区农副产品包销市场。本区只能提供部分有竞争能力的农副产品,即质高而价格合理的产品。另一方面,由于种种原因,本区已有不少农副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逐步衰退。例如,驰名国内外的岭南佳果香蕉和柑桔等水果,在港澳市场的竞争中受美、泰、菲等国产品的排挤,已难以坚持,其他产品也有类似情况。

  3.人、地矛盾会更紧张

  由于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村城市化过程还会加快,并且人口还会增加,而生产和建设不可避免地仍要占用部分耕地,因而人,地矛盾还会更加尖锐,农业发展空间会越来越窄。

  上述存在问题,确定了珠江三角洲农业的发展方向仍然应该是坚持粮食(包括城市需要的菜蔬)等基础农业生产和商品化农业生产并举的方向,并积极发展创汇农业。为了解决社会总需求与农业基础萎缩的矛盾,以及农村城市化过程,应加速农业现代化,提高土地和劳动生产率。这是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也是全省以及全国农业的根本出路,只是珠江三角洲的农业应该在这方面加快发展,使之成为全省及全国农业发展的先导和榜样。这也是本地区未来农业的重要任务和方向。

  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建设创汇农业是本地区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但决不是唯一的方向。农业生产永远是地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以内需为主。对于珠江三角洲来说,“两头在外”,即向本区域以外的省内外其他地区争取原料,发展商品生产和建立创汇产业应该作为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内容,并且以此为条件,促进本地区农业现代化的更快实现。

  三、珠江三角洲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1.尽快实现专业化,集约化的农业商品化生产

  据统计,1985年至1986年,珠江三角洲农民为城市居民提供农副产品占全省的45%以上。并且由于经济的发展比其他地区快,人民生活提高幅度也较大,这种需求还会增加。同时本地区是省会所在地,是全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交通的中心,又是全省旅游的中心和全国对外交往的南大门,流动人口多,消费水平也较高,因此对农副产品商品需求量迅速增加,现有分散的小农生产已难以适应这一需求,必须发展专业化,集约化的商品化生产。

  另一方面,近几年来,珠江三角洲的农业商品生产在原来基础上有较大的发展,1986年该地区国土农业产值平均每亩1182元,比全省平均(587元)高出1倍。但是,由于该地区工业的迅速发展,已使农业的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相形见绌。1986年全地区农业总产值仅占工业总产值的125%,农业劳动生产率只有1309元,仅为工业劳动生产率的1/10左右。这将妨碍农业的发展,故此,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保持农业的后劲。唯一的出路在于实现农业现代化,首先,必须尽快实现农业的专业化,集约化的商品生产,为农业现代化管理和高技术应用创造条件,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专业户的联合和农业劳动力的转移。

  2.迅速发展高技术农业

  珠江三角洲人口平均密度已达每平方公里530人,比全省平均高80%。人平仅7分耕地,土地资源短缺,农业生产任务繁重,必须挖掘土地潜力,充分利用光、热、水资源。为此,必须发展高技术农业,以便迅速地提高土地单位面积产量,并提高农产品质量,以便参加市场竞争。

  高技术农业包括采用现代化技术设备武装农业,应用新技术和优良品种,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当前应把农田水利建设,改造低产田,捉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做好防病治病,改良品种和搞好农副产品加工等为重点。工厂化农业也是现代化高技术农业的重要内容。顺德县建设工厂化花卉生产,引种优良花卉品种,发展创汇农业,已初步有了成效,各地可选点进行试验、推广。实现高技术农业的重要措施是加强对农业的投资,增加农业投资,尽快实现高技术农业,才能建立牢固的经济基础。

  3.建设生态农业

  建设生态农业是保证农业自然资源永续利用的重大措施,是现代化农业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妥善办法。

  建设生态农业首先应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此必须搞好水土保持工作和环境污染的治理,并建设农业生产的保护伞——建立林业生态支柱。珠江三角洲生态环境建设的具体措施是:

  (1)搞好西江、北江、东江等流域水土流失的整治,建设流域上游的生态屏障。重点是北江和东江上游的整治,

  (2)治理由广州、佛山、江门等大,中城市造成的环境污染,防止并杜绝工矿,小城镇及乡镇企业造成的污染;

  (3)发展区内丘陵、山地林业,并结合发展南亚热带果树,建设以果林为主的农田防护“林”带,使这些“林带”既是果林,又是农田防护林。因此,可用荔枝、杨桃、橄榄、番石榴、龙眼、浦桃等合理混种,适当间种阔叶树种,形成混交林。

  建设生态农业的另一内容是搞好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的合理布局。可利用本地区塘鱼生产的优势,建立农,牧,渔业良性循环的农业生产体系,并进行各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发展立体农业(间种、套种等),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又使之得到保护,提高地力。各县、市和乡镇,可以选点进行生态农业的试点和推广。

  四、珠江三角洲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利条件

  农业现代化是珠江三角洲农业发展的出路,也是应尽快实现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个目标虽有不少困难,然而也有许多有利条件。

  1. 经济比较发达,资金较为充裕

  本地区农业商品经济历来就较发达,自开放改革以来,农村经济空前活跃,农村资金也较充裕。1936年该地区工农业总产值共44698亿元,占全省工农业总产值的568%,其中农业总产值4965亿元,占全省的266%,外汇收入占全省的30%以上,其中“三来一补”企业收入占全省的50%以上,人平收入高于全省平均1~14倍,因此,资金积累较多,有利于增加对农业的投资。

  2. 科学技术力量较强

  珠江三角洲是广东省省会所在地,是全省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的中心。该地区农业科研机构较为齐全,科技人才也较多,仅地市一级以上全民所有制农业技术人员就达9000多人,占全省的39%,每万农业人口中有农业科技人员比全省平均多一倍。还有许多与农业有关的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拥有较先进的科研手段。广州市目前农业科研工作已有了较大的进展,前年还成立了蔬菜,花卉和果树三个科研中心,在郊区合资建立了现代化饲料加工厂,养鸡场和牛奶场。省农业科学研究院及大专院校与农村联合进行现代化农业科研,应用科学技术发展农业生产也有较大的进展。

  3.引进技术和资金的优势

  该地区是我国沿海较大的开放地区,有引进技术和资金的优惠政策,使该地区有较充分的活力,利用世界现代化的技术和引进资金,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实现。1986年本区利用外资的合同共7000多项,占全省的77%,利用外资额达8亿多元,占全省的56%。

  4.国内外广阔市场的促进作用

  由于本地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农副产品需求不仅在量方面迅速增长,在质方面也迅速提高,它对农业现代化起促进作用,尤其是面临港澳国际市场的剧烈竞争,必须向现代化迈进,才能提高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才能取得自身的发展。

  五、农业现代化的措施和步骤

  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可以归结为生产社会化和生产手段科学化。前者是生产关系和管理经营的形式,可通过积极引导来实现。后者是生产过程的问题,从种子到农产品加工各环节都要引入最新技术。而科学化则是主导方向,必须通过生产手段的科学化,才能引导生产的社会化尽快实现,并使之巩固和发展,所以生产手段的科学化是实现珠江三角洲农业现代化的关键。

  要实现生产手段的科学化,则需要采取三方面的措施:①加速科技人才的培养。②重视农业科研工作。③进行农业现代化的装备。

  1.加速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

  利用本地区的大专院校和农业科研机构培养大批农业高级科技人才,不但要有育种、栽培、防病和农副产品加工方面的人才,还应有科学管理和商业服务的高级人才。不但要在数量上使科技人员在农业人口中的比例达到较先进国家的同样水平,而且农业技术人员要有名符其实的科技水平,还要有效地采取措施提高科技人员的待遇。一方面要逐步提高农村人民的文化科学水平,普及农业科技,采取措施,使珠江三角洲走在全省的前列。

  2.加强农业科研工作

  本地区农业科研工作首先考虑下列几个方面:

  (1)名、特、优农产品品种的提纯复壮和繁育,引种、引养新的优良品种;

  (2)农作物低毒防疫防病和生物防止病虫害,和养殖业的防疫防病方法;

  (3)稳产,高产,优质,低消耗的栽培或饲养技术;

  (4)农副产品的保鲜,加工,贮藏和包装,特别是方便食品的加工和包装;

  (5)先进的农业机械,重点是减轻劳动强度的耕作机械和收割机械;

  (6)生产管理和市场信息等;

  (7)引进,消化、吸收国外的先进农业技术。

  3.尽快搞好农业现代化装备

  主要是农田水利建设,高产稳产农田建设,以及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和生态农业的建设等。

  为了达到农业生产手段科学化,最关键措施是加强农业的投资,应从农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高度,重视农业的作用,一定要扭转二十多年来实际农业投资减少的趋势。农业投资在国家建设投资中应占一定的地位,特别要重视基本农业生产的投资,农业才能稳定。

  在实施步骤上可以以点带面逐步推广,首先,建设好城郊型农业商品生产基地,作为整个珠江三角洲农业现代化的试点,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近期内可在广州、佛山、江门、深圳、珠海等经济实力较强的城市以及条件较好的城镇,按照规划建设一批占地少,效益高,为城市提供鲜菜、鲜果、鲜奶、鲜肉、鲜鱼、鲜蛋、鲜花等“七鲜”农副产品或珍禽、珍畜及特种水产品的商品生产基地,取得经验推广到整个郊区,再逐步扩散到整个珠江三角洲。也可引进资金和技术建设一批外向型的“农业工厂”,并逐步推广。

  由于耕地减少,城市型农业的工厂化生产将会普遍出现。

  当然,耕地永远是农业的基地,并且其生产潜力是有限的,国土承载力也有一定的限制,故此,控制人口的增长和保护好耕地应是农业正常发展持之以恒的重要任务。

  另方面,搞好能源,交通和农村建设也是农业现代化不可缺少的任务。珠江三角洲也应在这些方面走在全省的前面,为全省提供经验。 

  此外,为了提高本区农副产品出口创汇的竞争能力,还应该在认真重视农业科技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加工业,生产优质、易运、易食产品。

  THE DIRECTION OF THE AGRICULTURE MODERNIZATION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Chen Chaohui

  (Guangzhou Institute of Geography )

  Abstract

  There are 8 cities and 16 Counties with an area of 28000 square kilometers and a population of almost 15 million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inclubing Guangzhou city (the provincial capital) and Shenzhen and Zhuhai special zones economic. The delta is the biggest agricultural zone in Guangdong Province, in a position of the important open zone along he coast of China. There are many dense cities and towns in the zone. It is near Hong Kong and Macao. Its communication is very convenient. The task of agriculture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provides not only farm troducts for the people in city and town but also exportations for developing pural economy. But many problems as land  environment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farm products will  become more severe by the populgtion increasing  quickly the rural  labour  translatting to other occupations without agriculture and the national construction developping. With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it is necessary to realize th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step by step, it is that to realize specialization contralization and commeriality of  agriculture gradually, and to adopt high technology agriculture and “ecologic agriculture” so that it is possible to use natural resouces perfectly, to protect natural resouces better and to raise the land production efficiency. Therefor, it is necessary to cultivate more scientists and technician of agriculture,to pay more attention agriculture research, and to make advancement with modern equipment.

  注释

  〔1〕包括广州、佛山、江门、中山、深圳、珠海、惠州、东莞8市和花县,从化、番禺、顺德、南海、三水、高明、鹤山、台山、开平、恩平、增城、新会、宝安、斗门和惠阳等16县。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