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走出海岛开发的误区


  原载《珠江环境报》1998年8月26日

  广东省海岛土地资源丰富,据调查全省共有700多个海岛,其中,陆地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共604个,土地总面积141368平方公里。陆地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岛屿有17个,从粤东沿海到雷州半岛沿海都有分布。

  广东省海岛除东沙群岛为珊瑚礁岛(海洋岛)外,其余全是大陆岛,分布在大陆架上。岛屿周围为浅海滩涂,其中有红树林滩、草滩,也有沙滩、泥滩、砾石滩和礁石滩等。这些浅海滩是海洋生物繁育和生长的良好场所,也是进行海水养殖的场所。有的海岛沙滩沙质优良,可作旅游浴场。部分滩涂还可建设盐场。

  长期以来,我省海岛作为战略海防要地,与外界隔绝,岛内生产则“以粮为纲”,仅从事农、渔、盐生产,交通闭塞,经济落后。改革开放初期部分岛屿部队撤出,居民出走,逐渐成为荒岛,部分岛屿仍在“沉睡”。到80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的深入,才使海岛开发提上议事日程,海岛渔业、盐业、农业发展起来,也逐步发展旅游业和加工业。1995年全省海岛国内生产总值约为1980年的4倍,人民生活大大提高。

  但是,我省海岛开发也存在不少问题:有的地方把海岛当沙、石场开采出卖,严重破坏环境;有的乱采矿产,使海岛成废地;有的挖塘引咸或伐林垦殖等,使生态环境恶化。尤其是90年代初在追“四小龙”的口号下,出现了“海岛开发热”、“房地产热”、“开发区热”和建“旅游度假村热”,有的几乎把海岛当成“宝葫芦”、“百宝箱”或“杂货摊”,要把海岛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大工业基地”、“××的夏威夷”等,还要建“大港口”,发展“大交通”,要建成特区的特区……,于是掀起建桥热、围地热、大搞建设规划,似乎个个海岛都可以建成“大上海”或“大香港”。头脑发热的海岛开发使部分海岛开发走人歧途,破坏了海岛和海洋生态环境。

  我们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要搞好海岛的开发和建设,也要保护好海岛和海洋生态环境,因此,必须走出海岛开发的误区。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