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山区水果可防寒害减风险——利用小环境适地适种
原载《南方农村报》 2003年12月27日 第9版
本报讯 (记者周晓凤 通讯员李洁尉)日前,广州地理所题为《广东山区水果经作规模开发地理环境评价研究》的科研成果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鉴定委员会专家认为该研究是一项很有特色的创见性研究,研究成果居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
广东省山区面积占全省的65%,经济相对落后。大力发展热带、亚热带果作生产成为发挥山区优势,促进山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十多年来,山区果作生产迅速发展,但许多地方由于引种果作种类不当,或因布局不合理,栽培不成活或成活不结果,冬春受冷害严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每年当强冷空气南下,作为广东省主要水果生产地区之一的梅州市水果便遭受冻害,损失极为严重。尤其是1999年12月下旬北方冷空气入侵广东,大量热带、亚热带果作因布局不当而被冻死、冻伤,全省直接经济损失达10多亿元,仅梅州地区就损失了3亿多元。
专家指出,为保证我省山区果作业的健康发展,避免或减少损失,必须因地制宜,适地适种,并合理布局。广州地理所科技人员应梅州市政协和当地政府的要求,承担这一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他们经过3年的努力,通过大量调研、实地观测和分析验证,得出果作冻害是引种、栽培的果作品种不适应当地小环境,经受不起寒冷“锻炼”等原因所致,并首次提出山区“冷湖效应”的理论观点,发现气象台观测的极端低温与野外极端低温的差值、山区垂直高程极端低温的分布特点和分布规律,从而指导果作生产。
以陈朝辉教授为首的科研组提出对策:选择和培育抗寒性强的优良品种;不同果作相结合,综合利用土地资源;进行果作布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生产,减轻冻害的影响。陈朝辉教授对记者说,“一句话,就是要利用山区小环境适地适种(注:“种”指品种)”。具体以蕉岭县新铺镇为例,从水土保持考虑,丘陵山地坡度在25度以上坡地应作为水土保持林业用地,故在此地带内还应选坡度在25度以下、土层在1米以上坡地才能用于发展热带南亚热带果作;相对高程25-35米以下地带可作一年生果作和农业生产用地;海拔高程200米以上坡地则仅能发展中亚热带温带的喜温果作和林业。
鉴定委员会专家们认为,上述研究为广东省山区水果经作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对山区果作合理布局、规模生产等有重要指导作用,建议推广应用。
【名词】 冷湖效应
由于冷空气比重较大,每当冷空气团入侵广东省井在其控制之下,常出现晴冷天气,此时,空气中湿度很低,于是夜间地表产生长波辐射,大量热量向太空散失,形成的冷空气沉积于地表之上,与湖水相似,饮称之为“冷湖效应”。一旦出现冷湖效应,该地上空则出现逆温层,就会对热带果作造成伤害。所以,进行冷湖效应地域分布,冷层深度(高度)与逆温层存在高度、极低气温温差分布等的测定,能为合理布局山区果作生产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