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一章 太平人民医院改革创新的艰难行程

  东莞市 鱼米乡 虎门镇 名早扬
  太医人 求自强 改革中 谱新章

  广东省东莞市太平人民医院坐落在中国历史名镇——虎门。这里,以清朝道光皇帝委任的钦差大臣林则徐在珠江岸边销毁英美不法之徒走私的大量毒品鸦片而震撼世界;以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英勇抗击英国侵略者而在中国近代史留下浓重一笔;以“一·二八”淞沪抗战〔1〕的抗日名将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故里在此而声名远扬;以改革开放初期创办中国第一家“三来一补”〔2〕工厂而闻名于世;以建有全球最大服装展览和贸易平台而名扬五洲……历史在继续,时代在发展。当代虎门人没有固步自封停滞不前,他们在这块英雄的土地上用大手笔继续谱写出改革发展的新篇章。太平人民医院全体医务人员和管理人员,秉承虎门人敢为天下先的改革创新精神,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虎门这块热土上精心描绘了一幅医院改革创新又新又美的画卷,演奏出了新世纪改革创新的美妙动听的乐章。

  第一节 独特的地理环境

  太平人民医院所在地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它地处珠江三角洲核心地带,水陆交通便利在以水运作为重要交通手段的时代,它是珠江流域通往五洲四海的交通枢纽,又是扼守珠江口的国防战略要地;在以公路运输为重要交通方式的当代,它仍然是联接珠江三角洲各个地区之间陆路交通的重要节点;在20世纪80年代,它更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成为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风水宝地。虎门经济发展蒸蒸日上,带动了社会各行各业的大发展。人民安居乐业,过着太平富足的生活,呈现出一派幸福祥和的景象。太平人民医院正是在这样一种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社会氛围中脱颖而出,成为地方区域性中心医院改革发展的先行者,为虎门及其周边地区人民群众的卫生保健事业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一、历经沧桑举世闻名之地

  虎门是风水宝地;虎门是交通要地;虎门是改革福地。这里就是太平人民医院改革事业风生水起和创造辉煌的地方,它见证了太平人民医院从小到大的不断成长,见证了太平人民医院的改革者们历经艰辛不放弃,敢于改革创新的雄心壮志,见证了太平人民医院的创业者们经过艰苦创业,获取改革创新的辉煌成果,从而迎来人们共享美好太平的幸福生活的欢声笑语。虎门对于太平人民医院来说可以用一句话概括,虎门福地成就了太平人民医院的事业发展。

  (一)背山面水独特宝地

  流淌千百年的珠江,在蜿蜒千里流经花城广州之后,水流变得不再那么湍急,但它依然浩浩荡荡向东奔流而去,在进入伶仃洋之前遇到阜然隆起的两座名为大小虎山的山头。这两座山头好似两个巨人巍然屹立在珠江的东西两岸,也恰似两个巨人卫士扼守护卫着通过伶仃洋珠江口进入广州的东大门,人们形象地把在珠江东岸边的千年古镇命名为虎门。虎门扼守着珠江口的咽喉,出了虎门,珠江江面顿时开阔,进入到浩浩淼淼的伶仃洋。可见,虎门是一个气吞山河的地名,非常形象地概括了虎门的战略地位。虎门镇珠江东岸一带,很早就有一个叫“虎门寨”的地方,后来人们又把“虎门寨”简称为“虎门”。因民族英雄林则徐率领虎门军民销烟御敌,虎门名声大振。

  虎门本来就是一块风水宝地,如果不是鸦片战争的原因,虎门名扬四方肯定是因为它的富庶。遥想当年,珠江船艇来往穿梭,装满各种货物的船只停靠在虎门码头,商贾云集,熙熙攘攘,一派繁忙景象。可见,那时候的虎门在珠江三角洲是一处商品交易集散地,在商贸经济时代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虎门地处珠江三角洲核心区域,土地肥沃,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类型,日照充足,温暖多雨。在农耕经济时代,背山面水的虎门是一块得天独厚的富饶之地,在勤劳者的耕耘下,田野四季瓜果飘香,五谷丰登,民众安居乐业,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虎门镇历史悠久。在今虎门辖区内,早在1924年就曾将原为农村圩市的太平改为镇,1955年又改称为虎门区,1958年改称为“东莞县太平人民公社”。人民公社建制取消后又改称为太平镇,1985年虎门镇与太平镇合并成为现在的东莞市虎门镇。人们为什么要把“虎门”称为“太平”?这肯定与人们渴望太平盛世不无关系。旧中国的虎门虽然是一块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特别适合于人类繁衍生息的地方,但由于那时社会制度腐败,特别是清朝道光年间罪恶的鸦片战争在虎门爆发,带给中国人民的是灾难与痛苦。世世代代居住在虎门的人们痛恨侵略战争,盼望过上平安富裕幸福太平日子,于是就把这种美好的期盼体现在“太平”这一个吉祥的地名之中。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建立到现在的60多年来,在祖国和平崛起飞跃发展的太平盛世,虎门人民的生活已经从温饱变成了富足,他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注重卫生保健,及时医治疾病,获得身体和心理健康是个人和家庭幸福的重要因素。“没有健康就没有小康”,正因为如此,现在太平人民医院不仅继续保持了“太平”这个寄托人们良好愿望的名称,而且更加注重用实际行动为老百姓的卫生保健服务,为虎门及周边镇街人民群众享受太平美好健康幸福生活尽心尽力。

  (二)交通枢纽便利之地

  作为南国重镇,虎门的交通相当发达,水陆空三路通畅无阻。自古以来,虎门水上交通四通八达。通过珠江主河道向上游可以方便通向西江、北江和东江流域各地;向下游可以通过伶仃洋通往香港、澳门和海南岛,然后通过南海远航五大洲四大洋;通过珠江三角洲的河网,可以方便到达珠江三角洲任何地方。现在的虎门港是属于国家一类口岸的国际港口,直接对外开放。

  虎门境内公路四通八达,广(州)深(圳)珠(海)高速公路在此交叉逥旋,沟通省会广州和深圳与珠海两个特区城市,成为连接珠江三角洲各地的重要公路交通枢纽。广东省通S256(从化至虎门)和S358(惠州至庙街)贯通全境。中国第一座大型悬索桥——虎门大桥横跨珠江,把珠江东岸和西岸紧紧地联结起来。虎门大桥全长15.76公里,航道斜索跨径888米,当时为中国最长的斜拉索公路桥,1997年6月建成后,天堑变通途,结束了粤东、粤西隔江相望的历史。一个小时公路车程可以到珠江三角洲的任何一座大中城市。

  在航空方面,虎门北接广州白云机场、南邻深圳机场、西近珠海机场,幷且与港澳机场邻近,航空运输通往世界各地,为虎门经济的腾飞插上了翅膀。

  (三)改革发展领先福地

  虎门是近代中国迎接西方世界的重要门户,从这个门户延伸到珠江三角洲腹地,曾涌现过洪秀全、梁启超、孙中山等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代表人物,一度成为近代一系列思想变革的滥觞之地。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之后,虎门这个重要门户之地注定不会甘于沉寂,因为它有着历史和地理两大先天条件。近代中国因为国家积贫积弱,结果“落后就要捱打”,虎门人最早目睹了这一幕,所以他们对改革开放的急迫要求是别人无法比拟的;虎门在地缘上毗邻香港和澳门,占有对外开放的地利之便。改革开放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号角在中华大地刚一吹响,珠江水暖“虎”先知。所以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尚未召开的1978年8月,一家编号为“粤字001号”的“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就诞生在虎门。由于首战告捷带来巨大的示范效用,在此后的30多年来,虎门的创业者和改革者们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在改革开放的大道上阔步前进,太平人民医院的创业者和改革者们也汇集到这支改革开放的大军之中,创造出了非凡的业绩。

  二、虎踞龙盘成就太平事业

  阅尽人间沧桑的虎门是一个颇具象征意义的地方,在一贫二白的旧中国,虎门象征着贫穷落后。鸦片既是药品又是毒品,但是英美等帝国主义分子通过虎门向中国走私鸦片,干的却是伤天害理贩卖毒品的勾当,这种罪恶行径严重危害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和阻碍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中国人背上了“东亚病夫”的不雅绰号;新中国日月换新天,虎门旧貌换新颜,在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虎门代表着富裕幸福太平安康。改革开放的春风首先吹开虎门这座“南大门”,推动南粤大地和整个中国社会涌起滚滚改革大潮,促进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发展,也促进了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太平人民医院地处虎门这个颇具象征意义之地,肩负历史重任,必然要勇立潮头,引领公立医院改革开放风气之先,为人民的幸福健康做出新贡献。

  (一)沧桑地求变健康幸福地

  近代中国历经鸦片战争以后,经过一个多世纪几代人的浴血奋战,终于使民族得到独立,人民得到解放。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以来首要的历史任务即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基本完成,中国人民开始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历史任务而共同奋斗。人所共知,幸福的内涵极其丰富多维。其中最重要的一维莫过于人的身心健康和长寿。在虎门这个特殊的地方——中国近代史的开篇之地从事医疗卫生事业,太平人民医院的管理团队和全体医务人员深感身上肩负着历史重任,并以此作为改革创新的内在动力。在完成强国富民的新的伟大历史任务中,太平人民医院敢于担当,勇于探索进取,竭尽全力为树立虎门幸福和谐美好的新形象增光添彩。

  (二)地缘优势推动卫生事业

  地缘优势为太平人民医院创造出如虎添翼的良好条件。虎门人民盼望过太平幸福的日子,太平人民医院理所应当热心服务虎门人民。虎门镇位于东莞市西南部,珠江口的东岸,全镇总面积178.5平方公里,下辖28个行政村和3个居民社区。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时,虎门镇总人口数为638657人〔3〕;虎门属镇级行政建制。虎门镇毗邻广东省省会广州市和特区城市深圳市,这样一来它可以使地处虎门的太平人民医院得到两座大城市的医疗卫生科技、人才和信息等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虎门镇东与东莞市长安镇为邻,东北毗邻东莞市大岭山镇,西北隔东江支流连东莞市沙田镇,北与东莞市厚街镇接壤,西隔珠江口与广州市南沙区南沙街道相望,东南隔狮子洋与深圳市宝安区相望,这样的地理位置使它可以辐射更多的人口,满足这些相邻地区人口的医疗卫生需求。

  不过,事物总是具有多面性影响的,特殊的地缘和便利的交通给太平人民医院创造了增添医疗顾客的条件,但也有可能因此失去医疗服务客流。因为交通便利和毗邻广州和深圳这两个大城市,又毗邻香港与澳门特区,如果虎门当地医院的医疗条件不好或医技水平不高,病人必然流失。这种客观实际情况给太平人民医院带来不小压力。但是他们化压力为动力,奋起直追相邻大城市的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坚持稳步高效发展,始终把吸引病人、留住、服务好病人作为价值取向,赢得本地区常驻居民和流动人口的口碑和内心信任,稳住了医疗服务客源,促进了医院的发展。

  (三)经济发达促进医院腾飞

  改革开放以来,虎门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成为珠江三角洲首屈一指的先富裕起来的地区。经济富裕推动了医疗卫生需求的迅速增长。一方面,经济富裕引发了人口迁徙性的快速增长。人口数量的增加又引发巨大的医疗卫生需求。另一方面,因为经济富裕带来人们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富裕的民众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空前提高。随着对生命质量和对健康的价值认识相应提高,居民对医疗质量和医疗水平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正是在这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下,太平人民医院抓住历史机遇,顺应公众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审时度势,改革创新,促进医院各项事业大规模和高质量地发展,从而不断满足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事业的需求。

  三、独领风骚区域中心医院

  东莞市太平人民医院创建于1954年,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与发展,已经成为一所学科齐全、技术雄厚、设备先进、服务优良、环境舒适的集医疗、急救、保健、康复和医学教学与科研于一体的区域性中心医院。

  (一)服务理念获得社会认可

  医院全体医务人员努力传承医院优秀文化,秉承“团结、奉献、优质、开拓”的院训,践行“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宗旨,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书写了“诚信仁术、服务永恒、追求卓越、关注民生”的光辉篇章。50多年厚德务实,享誉莞邑大地,先后获得“广东省百家文明医院”、“广东省抗击非典嘉奬集体”、“南粤女职工文明岗”、“东莞市文化建设标兵医院”、“东莞市医院管理一等奬”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二)医院科室齐全功能健全

  太平人民医院在“以人为本,技术兴院,服务立院,人才固院,文化强院”的战略思想指导下,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日臻完善,幷且形成了在东莞市内和周边地区颇有影响的特色专科医疗科室。

  一级临床科室16 个: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口腔科、皮肤科、中医科、麻醉科(手术部)、康复疼痛科、感染科、肿瘤科和精神科(谘询门诊)。

  二级临床科室19 个: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肾内科、血液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普外科、胸外乳腺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骨科、烧伤整形科、妇科、产科、儿内科、新生儿科、手足外科、肛肠科。

  医技及辅助科室14个:药剂科、检验科、输血科、病理科、医学影像部、理疗科、手术部、消毒供应室、内窥镜室、营养科、超声科、心功能检查室、肺功能检查室、电生理室。

  其它还设有:预防保健科、体检科、儿童保健康复科、中心实验室等专业技术科室。

  医院按“三甲医院”学科建制要求,拓展医疗服务,完善专科功能,形成了在东莞市内和周边地区颇具影响的儿科、心内科和泌尿外科三大重点专科。

  儿科:开放床位150张。是广东省综合医院中规模最大的儿科专科,著名新生儿科专家陈自励教授受聘于医院。设有独立的PICU(儿童重症室)与NICU(新生儿监护病房),建立起危重新生儿、儿童转运系统,担负着本镇及周边地区危重儿童生命支持任务。新生儿病区在东莞市最早实现无陪护,对早产儿和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救治已形成本院特色的管理系统,成功救治出生体重800克的婴儿。近3年年门诊超过20万人次,年住院达7000人次,危重患儿抢救成功率达95%以上。学术水平在东莞市处于领先地位。

  心内科:开放床位90张。学科带头人肖建民是从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内科引进的博士后。该科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起搏器植入、心内电生理、主动脉球囊反搏等尖端诊疗技术处于东莞市领先水平。大面积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重度顽固性心力衰竭等方面达省内先进水平。与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卫生局联袂开展东莞市6至11岁儿童先心病患病率、致病因素及规范化治疗的研究,将开创东莞市政府职能机构与医疗机构科研合作的先例。

  泌尿外科:开放床位40张。该科医生中硕士学历以上的占70%。拥有先进的泌尿外科专科内窥镜诊疗室,在腔内泌尿外科、前列腺增生的防治、膀胱癌的诊治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成熟开展腹腔镜、前列腺电切镜、经皮肾镜、输尿管镜的微创手术操作,微创手术比例达90%。经皮微造瘘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仅需通过8mm左右的通道进行肾结石、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碎石取石,一次手术结石清除率达90%,居国内先进水平,并率先将世界领先技术——前列腺腔内剜除术应用到东莞地区。

  太平人民医院是省内外多家医学院的教学基地。1990年以来开始接受中山大学医学院(原为中山医学院)、暨南大学医学院、广东医学院和广州医学院硕士、本科和专科医学生实习。2011年5月31日,该院顺利通过暨南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的评审认定,实现了医院发展从量的飞跃到质的飞跃。医院将藉助暨南大学医学院强大的学科和师资力量,不断从医学院吸取先进管理、教学和科研经验,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服务水平,增强医院综合实力,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

  医院近年来还与广东省多个重点专科建立长期技术协作关系,广州医学院院长何建行、省人民医院心儿科主任张智伟等一流专家都曾应邀来医院指导业务。近年来,医院协助各级医学会成功举办了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及省、市级继续教育高级研修班、珠江三角洲重症医学学术论坛等10多个专业学术研究班和讲座。

  (三)人才学有专长形成团队

  医院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医院的核心竞争力靠的是人才,医院的实力说到底是人才的实力。经过多年来的引进和培养,现在太平人民医院人才济济,形成了一支能够胜任工作、能够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医护人员队伍。现全院共有在岗员工1393名,在医务人员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140名,中级职称191名,初级职称761名,博士后1名,博士2名,在职博士3名,硕士66名。随着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仍在加大力度培养和引进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

  第二节 改革的历史轨迹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太平人民院建院57年来,经历了从小到大、由弱变强、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从最初走过创业初期,进入到稳步发展时期,又迎来今天太平人民医院创新发展的辉煌时期。

  一、走过最初创业时期

  新中国是在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上建立的。解放初期,除了大中城市和少数农村地区有基本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外,在广大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缺医少药的状况。那时候的虎门偏居南国边陲一隅,情况自然也不例外。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解决群众缺医少药的问题,1954年东莞县人民政府在虎门建立了太平医院。当时医院人才奇缺,设备简陋,仅能为老百姓治疗一些常见病、多发病。

  (一)太平有了人民医院

  1954年,东莞县人民政府决定在虎门设置全民性质的地方医院,由县卫生科科长姜振业、人事干部黄葵负责筹建。当时征用虎门寨“方氏祠堂”及“凤鸣书院”(现红旗小学一带)为医院院址。 

  太平医院于当年8月11日正式挂牌开办。组成人员由公立太平卫生所加上接受收编的私营“太平西医联合诊所”及县卫生科从石龙医院防疫站抽调人员等三部分组成。医院占地面积约400m2,设门诊部和留医部。1955年4月,正式更名为太平人民医院,直属东莞县编制。1956年,收购六国楼(旧式茶楼)辟为门诊部,医院本部只作留医部。建院伊始,仅设30张病床。除传染病人外,只分设男女病房,所有内、外、儿科病人,统一安排床位。暂不设妇产科(后来由太平联合留产所并入组建)。首任院长高树春,黄葵任指导员,医务主任张崇炜,护士长骆彩见,其时只有员工32人。

  1957年全院职工增至61人,其中主治医师2人,医(护)师级2名,医(护)士级12名,其他卫生人员18名。

  那时候医疗设备简陋,直到1958年,医院才以1500元购置了1台二手老式15毫安手提式X光机。

  1958年,太平人民医院曾易名为虎门人民公社中心医院。是年,医院被佛山地区授予“红旗医院”称号。副院长叶志坚曾代表医院出席省先进单位、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 

  1959年麻疹肺炎大流行,医院组织力量积极参加救治,充分发挥了地方医院在防病治病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太平“福音”时期

  1958年10月,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率中山大学大学生蹲点虎门支农,他提出将基督教福音堂出让给医院使用,这无疑是医院的“福音”。但是好事多磨,直到1961年1月,医院门诊部才迁至基督教太平福音堂。而留医部到1962年7月才迁入太平福音堂。这一年,医院克服重重困难新建了办公室、财务室、门诊候诊室等6座用房,建筑面积450m2,奠定了医院整体的布局。这个时期医院设备仍然简陋,仅有1台1960年筹借2.3万元购置的上海产200毫安组装X光机,用该X光机在次年初诊断出右心膈角区小肺癌及胫骨肿瘤各1例。

  (三)在曲折中存续时期

  1966年至1976年,属于文化大革命动乱时期,在国家国民经济面临崩溃边缘的危险情况下,其时医疗卫生事业在计划经济的束缚下基本停滞不前,根本谈不上有比较大的发展。响应把医疗卫生放到农村的号召,虽然在这一特殊历史阶段太平人民医院也有医疗业务开展,但是基本上处在疲于应付的状态。

  二、进入稳步发展时期

  历史见证太平人民医院的发展与国家的经济发展基本保持一致,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之前,太平人民医院基本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改革开放以来,太平人民医院进入稳步快速发展的轨道,直到发展成为东莞南部的医疗卫生中心,医疗辐射面覆盖长安、厚街、沙田等周边镇及深圳市宝安区北部、广州市番禺区南部等珠江三角洲腹地,事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一)新建太平人民医院

  1989年11月,上级任命邓树棠为医院院长。进入20世纪90年代,太平人民医院紧紧把握改革开放的黄金机遇,相继实施三个“五年发展”计划。1991年,陆续添置磁共振、彩色多普勒、生化分析仪等一批先进医疗器械,幷且积极聘专业人才。虎门镇政府大力支持医院建设,在港口路划出一幅土地供建新的太平人民医院使用,在旧院院址上新建的一幢门诊综合大楼竣工投入使用。1993年后,在创建二级甲等医院活动中,医院进一步调整了行政职能科室的设置和职责,相继建立起院务委员会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药事管理委员会、病案质量管理委员会、院内感染管理委员会等机构。设置9个职能科室。

  (二)建成二级甲等医院

  经过几十年几代人的辛勤工作与努力奋斗,太平人民医院在1995年通过广东省卫生系统医院分级管理评审委员会“二级甲等”医院评审,这成为太平人民医院进入规模建设的新起点。

  1996年起先后增设了手外科、器官移植科等临床科室。开设了甲状腺、糖尿病、乙肝、不孕不育、疼痛、小儿哮喘、精神病、法医鉴定等专科门诊及博涌综合门诊部。在1996年至2006年的10年间,太平人民医院能够在业界形成影响力的是器官移植科,这个曾一度称雄全国前三的科室因实行资格准入制于2007年转为泌尿外科。

  2000年,医院领导班子换届,党总支书记、院长邓树棠负责全面工作,新增陈就好、单梓南两名副院长,分别分管医疗护理业务和行政、财务及后勤保障。医疗行政管理实行院长领导下的院、科二级负责制,逐步落实院务(政务)公开制度。

  2003年,全院占地面积已达38649m2,建筑面积达46336m2,自筹资金兴建的虎门大道新医院首期工程11576m2,二期工程3432m2相继投入使用;第三期工程17层住院大楼建筑面积达38000m2进入全面装修。固定资产达1.8亿元,年门诊达39789人次,实际开展病床数达430张,年出院病人总数达13721人次。上岗医务人员867人,其中正高9人,副高66人,中级职称162人。

  至2006年,全院门(急)诊已达1026618人次,出院病人14742人次,医院引进放射介入治疗系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投入临床使用,是太平人民医院综合技术水平提升的新高点。

  (三)实现新的历史跨越

  2007年开春,医院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陈就好任党总支书记、院长,单梓南任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姜双东任党总支委员、副院长,苏汉祥任党总支副书记,郑广柏任党总支委员,当时面临的形势都是周边镇区医院的发展速度正在超越我们:厚街医院门(急)诊人次超过太平人民医院28%,出院人次超过29%;长安医院门(急)诊人次超过太平人民医院24%,出院人次超过48%。近在咫尺的虎门医院和虎门中医院的规模都不及太平人民医院,而他们的手外科及眼科也向太平人民医院发起挑战。内是涣散的人心,外有咄咄逼人的竞争压力,令上任伊始的医院班子认识到要谋发展,唯有改革!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但是改革,必定会有阻力。以陈院长为首的医院班子顶住内外压力,首先从后勤服务、成本核算、干部管理等方面拉起改革的大旗。

  1.中层干部实行竞聘上岗和目标管理责任制。2007年下半年,该院实施科主任护士长竞聘上岗。通过资格筛选、科室推荐、竞岗答辩、评委评议、领导审核等竞聘程序,使一批德才兼备、员工信任的优秀人才走上科室管理岗位。几年来,通过4批科主任、护士长竞聘上岗,充分调动了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科主任、护士长不仅有科室副主任、秘书、组长的提名权,还在岗位设置、专业发展、设备更新等科室管理方面发挥更大的权力。现在,该院的科主任护士长平均年龄不超过43岁,他们精力旺盛、知识前端、能力出众,是推进医院持续发展的生力军。

  2.推行成本核算,完善绩效管理。2007年下半年,该院实施科室全成本核算。2008年元月,该院实施了六类岗位绩效工资分配方案。第一类科主任、护士长,第二类住院科室(医生),第三类护理人员,第四类医(药)技科室专业技术人员,第五类门诊、急诊人员,第六类行政管理部门人员。通过经济效益、医护质量控制、医德医风等方面定期考核,形成了重绩效、重质量,多劳多得的激励机制,提升了员工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让绩效工资成为实施医院管理的有效工具。目前该院科主任平均奬金4300元,护士长平均奬金3300元,医生平均奬金2300元,护士平均奬金2100元。

  3.全面实行后勤服务社会化。2007年起,医院先后将卫生保洁、保安、洗衣、食堂、停车场管理等后勤项目全面推向社会化。通过后勤改革,医院减少近300个岗位,而换取的是到位的服务和效率。

  2007年门诊总诊疗人数119.1万人次,较上年增长5.3%;出院病人18482人次,较上年增长18.75%。

  2008年门诊总诊疗人数130.8万人次,较上年增长9.85%;出院病人21807人次,较上年增长17.99%。

  2009年门诊总诊疗人数132.27万人次,较上年增长3.55%;出院病人26385人次,较上年增长20.99%。

  2010年门诊总诊疗病人数149.9万人次,较上年增长13.3%;出院病人30297人次,较上年增长14.8%。

  2007年到2011年这5年是医院快速发展的5年,实现了病床床位增加100%,固定资产增加100%,业务收入和人均收入增加100%的显着成绩。这一个个鲜活、过硬的数字证明:太平人民医院以陈就好为院长的领导班子正以昂扬的斗志率领整个医院团队迈开新的步伐,正在实现医院发展的新的历史跨越。

  三、改革发展未有穷期

  天地沧桑,风雨兼程。太平人民医院的发展实践证明,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是医院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以改革创新促进发展,是未有穷期的事情。在现阶段,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寻求关键环节和重点方面的新突破,促进医院事业的新发展,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一路前行的太平人民医院改革者和创业者需要深入思考和认真实践的重要课题,因此新的领导班子牢记使命,不负众望,正在以思想的新解放推动医院改革的新突破,以改革的新突破推动医院的新发展,开创医院改革发展的新辉煌。2009年,东莞市卫生局医疗卫生规划明确提出“建成以市人民医院为中心、太平人民医院和石龙人民医院为两翼的医疗格局”。医院班子迅速把握时机,将工作重点向内涵建设转移,目标直指“三甲”医院,强势推进医院实现科学发展。

  (一)努力挖潜,提升软硬件设施

  2007年该院床位仅430张。在不增加建筑面积的情况下,将原来只能安放600张床位的病房改造成容纳1000张床位且带独立洗手间的病房。同时,医院自筹资金更新医疗设备。其中百万元以上设备7083万元(21台套),占26.7%,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DSA)、医用磁共振成像系统(MRI)、全数字X射线摄影系统(DR)、16层螺旋CT、高档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奥林巴斯电子胃镜等。几年来,该院完全依靠自力更生投入基建与设备2.65亿元。扩建的医院停车场有480辆个车位,是目前东莞市最大的医院停车场之一。

  大力开展信息化建设。2000年该院提出走自主研发的信息化建设道路,建立医院统一的应用、数据和网络平台。自行设计适用的信息化建设规划,掌握核心技术,包括系统结构、数据结构、软件源代码。尤其近3年不断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逐步实现了医院业务与管理的各项数字化应用,无论在医院信息的理论和理念的创新,还是在技术和应用方面均处于全市领先,在省内也保持在先进的行列。2011年在全面数字化的基础上,采用海量存储和云计算的部署,更深入的数字挖掘,逐步实现知识性和智慧型的医疗信息应用与服务。目前,该院的信息化应用集成平台全面覆盖了医疗业务,包括电子处方、电子病历为核心的整体应用,连同一体化的数字影像、检验科室系统,更先进的应用于独立的急诊急救系统,全无线覆盖PDA医护查房系统,与中山医共建的远程会诊系统、病人自助检验检查报告系统,危重病人远程监控救助系统等。同时,信息化全程贯穿质量控制管理和核算电子管理,包括医院行政管理、社保、病案、院感、防保、核算、物价等流程化质控体系,真正实现了2层结构。在国内最早实现了统一的功能应用一体化、数据和网络管理集中化的医院信息平台,其效能比同类医院高出2倍,而成本仅为1/3。

  (二)推进专科建设,打造医院特色

  2009年院领导班子提出了“大综合、强学科、精专业”专科建设的发展思路,以“三甲”医院为目标,从管理理念、专业队伍、诊疗技术、设备配置等进行全方位达标建设。目前,全院临床科室达34个、医技及辅助科室14个,1间分院、3间院外门诊部。确定儿科、心内科、泌尿外科为该院重点专科。努力完善专科功能,拓展医疗服务,形成一批在东莞市内和周边地区颇具影响的特色专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肛肠科、口腔科、康复医学科都形成鲜明的专科特色。

  该院与中山医各附院、广州医、省人民医院、呼研所、南方医、妇儿中心等多个高等院校的重点专科建立起技术指导关系。该院还建立起东莞第一家综合医院中心实验室,为临床与教学发展提供一个科研平台,也为东莞市医疗资源共享提供一个合作平台,医院的知名度和整体形象不断提升。

  推进科研与教学建设。该院每年将业务收入的1%作为教学科研经费。近3年获各类立项共56项(其中省科技厅5项、省卫生厅1项、吴孟超基金1项和市科技局立项49项),获得国家级项目1项、省级1项、市级13项,有经费资助项目共14项。发表学术论文325篇,其中SCI源3篇,核心期刊80篇,东莞市科技成果奬7项。

  该院落实三级教学管理体制,7个临床教研室、20个教学组,形成较为完善的教学组织。近3年该院接受省内外各医院的进修生共35人。与中山医合作举办2期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课程班,联合培养研究生36人。2011年5月通过暨南大学附属东莞医院验收。

  (三)凝聚核心价值,锤炼医院文化

  2007年新一届院领导班子上任伊始,提出了“小医院、大科室”的管理理念,强力推进医院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2009年院领导班子制定了依托“技术兴院,服务立院,人才固院,文化强院”,打造“市内一流,省内著名,全国知名的、提供高品质服务”的医疗品牌的医院3年发展战略,把“病人至上,真诚关爱”确立为医院的核心价值观。提出了“大综合、强学科、精专业”的发展思路。在这个战略指引下,医院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坚持持续改进,完成了视觉识别设计(VI)系统的设计和应用。在谋求医院发展的同时,谋求个人发展。实施“育人工程、名医工程、人心工程”,引进了心内科肖建民、肿瘤内科蔡良真、消化内科秦荣等3名学科带头人;先后举办了5期共计150课时医院管理培训班;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修学习;逐步提高员工收入等,增强医院的凝聚力。

  太平人民医院经过50年来的建设发展,社会效益不断提升,在内涵建设、学科建设、文化建设和医院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突破,为虎门及周边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贡献。但是,成绩只能说明过去。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居安思危,艰苦创业,发展才是硬道理。要在虎门这个地方增强医院的竞争能力,太平人民医院必须挺立潮头,改革创新,奋发图强。于是医院启动了扎扎实实的创建三甲医院的工作,把这项工作当作是对自己的一次挑战,也当成是一次发展的大好机遇。的确,太平人民医院创建三甲医院,对促进医院整体实力提升,促进医院服务水平提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不断满足虎门人民日益增长的卫生健康要求,这是太平人民医院义不容辞的责任。太平人民医院的发展可以为虎门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一是居民看病更方便,小病大病全能治疗,省去了到大医院排队等候的烦恼;二是居民看病更便宜,不但可以降低小病的医疗费用,大病在本地区进行治疗与康复,也可以节省大笔的医疗费用和交通食宿费用;三是资源配置更合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可得到较好缓解。建设幸福虎门,太平人民医院应当有所担当,应有更大的作为。医院创建“三甲医院”,意味着责任的增强,意味着要为虎门人民的幸福指数提高做出更大的贡献,以适应虎门社会经济发展对医疗卫生提出的新要求。

  2011年是太平人民医院发展的关键之年,该医院全院上下同心同德正在为升级三甲医院奋力拼搏。2011年4月25日太平人民医院第五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隆重召开。院长陈就好作了题为《凝聚力量,奋力拼搏,为创建“三甲医院”而努力奋斗》的医院工作报告,为创建三甲医院吹响了新的号角:“创建三甲医院将是医院50多年发展历程中最重要的里程碑。她凝聚着我们的希望,承载着我们的未来,我们志在必得!‘三甲医院’创建成功,将为我院今后发展开拓更加广阔的空间,医院的学术地位、品牌建设都将得到极大的提升,成功创建 ‘三甲医院’,更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发展前途与生活质量的改善。全院员工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创‘三甲医院’达标建设,为医院、也为我们自己奋斗出更加美好的明天!”完全有理由相信,只要敢于创新勇于探索,扎扎实实地工作,实事求是地努力奋斗,太平人民医院创建三甲医院这个目标一定会顺利实现。

  第三节 创新的系列特色

  太平人民医院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区域性医院,发展成为今天的地级市的具有相当规模和良好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区域性中心医院,有很多可以总结的经验。本书将从第二章开始分章详细介绍这些经验,而本节仅对此先作一个总体概述。

  一、坚强的领导班子与先进的管理方式

  纵观太平人民医院近几年来的改革发展成果,之所以能够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正是得益于医院领导班子的不断改革创新和鋭意进取。在关键时刻,医院改革发展方向如何选择?最重要的是必须确立正确价值理念作为导向。为了使医院所有员工同心协力搞好医院的改革,促进医院的发展,还必须有强有力的制度管理作保证。

  (一)领导集体坚强得力

  太平人民医院走向成功的关键,得益于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可以说,该院员工和上级领导慧眼识英才,为医院选拔和配备了一个顾大局、讲团结、勇于进取、充满活力的领导班子。医院犹如一艘船,领导班子是把握航向的,领导班子的作用就象船长和舵手。迷失航向的船会有触礁沉没的危险,只有船长指挥正确和舵手及时拨正航向才能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以太平人民医院院长陈就好为班长的医院领导班子,具有坚强的领导能力和高超的领导水平。他们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鋭意改革的前瞻性眼光,有不甘落后敢于创新的精神,有敢打敢拼的实干作风,善于在虎门这一片市场经济的海洋中拨开迷雾认清方向,从而把握发展机遇和选择正确航向,操纵和驾驭太平人民医院这艘大船沿着正确航线行驶并顺利到达目的地。

  (二)价值理念导向明晰

  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经济面临着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太平人民医院在虎门这个市场经济发育相当完善的地方则面临着“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医院、怎样建设医院”这样一个重要问题。在关键时刻,医院在经营模式方面提出“按市场化经营模式运作,提高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能力”的发展战略;在具体操作上医院具体明晰地提出“阳光医疗、关爱健康、以人为本”的改革发展思路,并在经营管理中得到了有效的落实。这样一来,既保证了医院发展的动力,也保证了医院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因为在社会发展的现阶段,如果不按市场化模式运作,不讲经济规律,不讲经济效益和不搞成本核算,医院的发展就会缺乏后劲,缺乏动力,甚至会有倒闭的危险。但是,作为一家社会主义的公立医院,又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公益性质,防止医院走到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的歪门邪道上去。

  (三)制度管理规范有效

  加强医院管理是获得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手段。现代管理学认为,让人完成工作任务不能仅仅依靠领导成员个人的威信或者个人的以身作则,而是要依靠制度的约束力,促使被管理者有责有权,按照预设目标自觉自愿去完成任务。太平人民医院在发展过程中牢固树立制度意识,健全了各管理委员会,做到事事有人管。医院根据管理需要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制定了各种不同类型的规章制度,幷且根据具体情况变化不断修订和完善这些规章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形成一种有章可循、照章办事的良好工作氛围。医院实行岗位责任制,实行责任人制度,人人履行职责,个个都是责任人。通过完善的管理制度,规范员工的行为,从而减少或消除医疗投诉,促进了医患关系和谐。

  二、重视服务理念与创新品牌形象

  太平人民医院提出了“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强化员工为顾客(患者)提供满意和周到服务的意识。医院以“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为核心,以“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医院整体服务水平,增强医院竞争能力”为目标,弘扬医院人道主义精神,展示医院以人为本理念,擦亮医院品牌,不断提升医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医院塑造一个全新的医疗卫生服务形象。

  (一)“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

  经过深思熟虑,太平人民医院提出“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道理非常简单,顾客(患者)可以没有太平人民医院,因为虎门乃至附近地区大中城市有诸多医院可供他们选择,但是太平人民医院不能没有顾客(患者)。医院通过改革创新强化医院管理,加大科技兴院力度,办好特色专科来实现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简称“强院”),而“强院”则是更好地为患者服务(简称“为民”),通过“为民”服务来实现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实现以人为本,使老百姓享受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过上健康幸福的生活。“强院”作为“为民”的有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核心举措,不仅需要进一步细化管理,还亟须转变医院的业绩观,确立“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就是要把顾客(患者)满意程度作为衡量考核医务人员业绩的重要标尺。因为,只有让顾客(患者)满意,医院才能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发展的美好愿景。没有“强院”,“为民”将失去根基,而没有“为民”,“强院”也将徒有虚名。对“增强医院竞争能力”目标的追求,是医院“以顾客为中心”理念的具体体现,是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幸福虎门的必然要求。

  (二)以服务实力来树立品牌

  据专家研究,病人的就医行为遵循惯性流向的规律,即就医者对就医医院会根据习惯来做出选择,而这种习惯一般以大多数人的认可来形成,用通俗语言来说取决于医院的“口碑”,而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态度以及合理收费对形成公众就医习惯或者说形成“口碑”具有重要作用。一家地处经济发达地区且又交通便利的区域性中心医院,用什么招数来吸引顾客(患者),使他们就医时愿意、乐意来光顾?太平人民医院的秘诀,是以优质高效的服务作为医院吸引顾客(患者)的主要方式。为了在社会公众中树立良好口碑,医院以持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为核心,不断推动临床、科研工作的开展,不断提升医院的综合实力和树立品牌形象,让患者就医时心甘情愿、自觉自愿选择到太平人民医院享受高质量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

  (三)以提升服务增强竞争力

  太平人民医院的业务建设坚持以基本医疗服务为基础,以品牌专科为主导,以健康体检为辅助,形成独具特色的业务营销战略格局。在做好人民大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前提下,医院特别注重加强重点专科的打造,不断推出服务创新项目,大大提升了医院的服务能力和增加了经济效益。太平人民医院作为一家公立医院要在虎门这个市场经济快速增长的地方生存与发展,必须讲究经济效益和经营之道。从经济效益上看,因为特色专科是治疗慢性、难治性或一些特殊病种的,需要较长疗程治疗和特殊专业技术治疗,病人就医前的经济支付意识通常都比较强,所以是利润空间较大的项目,是医院收入的重要来源。因此医院加强了创新服务项目即专科特色品牌建设,以提升和增强竞争力。

  三、以医院发展增进医务人员福祉

  太平人民医院超常的发展,是全体医务人员和管理人员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在医院发展过程中,如何调动和保持全体成员的积极性,是管理者经常需要思考和面对的现实问题。医院在发展过程中正确处理医院发展和个人利益的关系,不断完善分配制度,促进公平分配,充分保障个人正当权益的实现;在共享发展成果的过程中,注重医院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形成医院发展和个人发展的良性循环;在建设和谐医院过程中,注重医务人员内心世界和谐的形成。

  (一)薪酬分配制度公平合理

  马克思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4〕邓小平曾说:“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5〕这就是说,人们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一切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为了谋取自己的利益,取得和改善自己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于医院员工来说,获取正当物质待遇是努力工作的动因之一,工作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受益回报的过程,而这种回报是以合理的工资福利待遇来体现的。所以,医院注意尊重医务人员的物质利益。为了体现公平合理的利益导向,实现每个人正当的利益要求,医院在事业发展过程中努力提高员工待遇,为保障全院员工有合理的预期收入,形成了一套比较规范的薪金分配制度,让员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医院强调“医务人员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他们的辛勤劳动理应得到合理的回报。”医院在注重“脑袋”投入的同时,注重“口袋”的投入,花大力气改善医务人员的生活待遇。医院在个人收入分配上按照“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设计分配方案,把医务人员贡献大小与业务水平高低与分配挂钩,特别向关键岗位关键人才倾斜,使有所付出,就有所值,有所得,竭心尽力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让他们的收入水平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保持同步增长。这样一来,更加充分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了整个医院团队的凝聚力,从而形成了群策群力共同为医院事业发展奋斗的良好局面。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质利益对人才的牵引和拉动作用越来越大,物质待遇是决定人才流动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医学职业是一种实现人生价值的崇高事业,下大力做好员工工资福利工作,有利于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献身医疗卫生事业,有利于太平人民医院的建设和发展。

  (二)推进和谐医院文化建设

  太平人民医院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培育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使得医院呈现出蓬勃发展生机,取得了丰硕成果。医院文化建设包含了三个层次的含义:第一,建立一个具有凝聚力度的团队,使这个团队的成员从单纯以职业谋生的员工,变成自觉执行团队使命的员工,从而忠心耿耿为团队的使命效力。他们将“病人至上,真诚关爱”与以人为本的管理结合起来,使医务人员在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中,认同社会主导价值观。第二,通过文化体育活动,把医院建成一个快乐幸福的组织,并以此增添凝聚力。作为高级知识分子为主的广大医务人员,看重的是自身事业的追求和自身价值的实现。因此,医院始终强调“对人最大的关心,就是对其成长成才的关心。”医院把员工的工作责任、学习机会、晋升、成就感等激励因素融入对医务人员的关爱工作之中,为他们的成长成才创造条件,为他们施展才华搭建舞台。第三,通过倡导文体活动调节业余生活,制定规范促进全体员工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的终生学习。

  (三)关爱员工内心和谐幸福

  太平人民医院的管理者对员工充满人文关怀的情怀。关爱是员工幸福之基础,关爱是员工幸福之根本,关爱医务人员的幸福说到底就是关爱患者的幸福。在关爱员工物质生活幸福的基础上,更要关爱员工的内心和谐。这种关爱体现了对员工人生价值的承认。人生价值包含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也包含了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关爱员工从一个侧面体现着这种尊重。市场经济条件下太平人民医院的医务人员会追求什么样的人生价值?这里也许没有必要把医务人员的人生价值追求赋予崇高和不朽的命题。如果从表面上看,令人尊敬的白衣天使虽然也是通过医务职业挣钱谋生养家糊口,但是,金钱和物质并不能满足他们对幸福和有意义人生的追求。上班下班,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他们就这样快乐地工作着,个人幸福也在其中,但是医务人员归根到底还是在关爱患者的幸福。从爱己及人到超越个人利益,从替众生除病解痛到延长他人的生命,从而使自己有限的生命变得充实和有价值。救死扶伤,让别人活得更好,从而使社会变得和谐、美好,这已经成为每个医务人员对幸福生活的一种理解和追求,这也许就是他们之所以受人尊敬而具备的价值共识。

  虎门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百年沧桑,虎门巨变。穿过历史的沧桑,在当代中国,新一代虎门人书写了改革开放新的历史篇章。虎门在改革开放年代龙腾虎跃,潮起潮落,日新月异;虎门在太平盛世时期莺歌燕舞,开拓创新,英雄辈出。近山知鸟音,近海识鱼性,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太平人民医院对此深有体会;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太平人民医院在此尝到甜头。虎门为太平人民医院的发展奠定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太平人民医院为虎门增添了绚丽灿烂的光彩。本章所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是一个不一样的虎门,一个不一样的太平人民医院。由此,想带给读者不一样的感慨:太平人民医院好,改革创新热情高,全院上下齐努力,风流人物看今朝!

  注释:

  〔1〕 “一·二八”淞沪抗战:1932年1月28日~3月3日中国军队在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指挥下奋起抗击侵华日军进犯上海的作战,又称“一·二八”事变。淞沪抗战总指挥蒋光鼐是虎门人,其故居坐落在虎门镇南栅村三蒋自然村。

  〔2〕“三来一补”指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是中国大陆在改革开放初期尝试性地创立的一种企业贸易形式,它最早出现于东莞虎门,1978年9月,东莞虎门太平手袋厂正式开工,这工商批文号“粤字001号”的企业,成为了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加工厂。

  〔3〕 参考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从2010年11月1日零时开始,11月10日结束。主要数据2011年4月28日发布。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2页。

  〔5〕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6页。

  参考文献:

  1.范英、刘小敏、董玉整、钟焕清主编:《机制管理创新模式概论——全国文明先进典型高州市人民医院改革巡礼》,中国学术评论出版社,2010年版。

  2.范英、刘小敏、董玉整、吕玉波主编:《文化管理创新模式初探——全国文明先进典型广东省中医院的综合考察》,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年版。

  3.《东莞市虎门镇志》编纂委员会编:《东莞市虎门镇志》,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4.广东省东莞市太平人民医院网编辑:《东莞市太平人民医院介绍》、《东莞市太平人民医院历史》,2011年8月4日(百度快照日期,下同,不再说明)。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