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从《客家漫步》中看客家民间习俗


  (郑景云,女,华南理工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作为中原南下的客家人,作为漂泊千年“处处无家处处家”的客家人,他们一路走来,“走”出了灿烂的客家文明,走出了美丽的客家民俗,用客学研究专家谭元亨说过的一句话:“这种民风何处寻?这一民俗之美,理应大书特书!”是的,美在客家,美更在客家的民间习俗。

  客家人的民俗传承于中原文化,在千年来的迁徙中也吸收了南越、闽越等地方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情。在黄发有先生的《客家漫步》中,客家民俗风情从一个个温馨的民俗小故事中娓娓道来,芳香四溢。

  《客家漫步》中涉及了诞生、婚嫁、祭祀、服饰、饮食居住几个方面的民俗。下面以这几个方面展开来看:

  一、诞生礼仪

  这是标志着一个人出生的庆贺和祝福,是人生中的开端礼仪。

  (1)“胞衣迹”——“走遍天下忘不了胞衣迹!”

  胞衣,即婴儿胎盘,在梅州客家地区,人们十分珍视自己的“胞衣迹”(即埋藏胞衣的地方)。客家人把胞衣当作是很神圣的东西,认为其与婴儿有特殊感应关系。因此,历来有对婴儿的“胞衣”保密的习俗。婴儿出生后,婴儿胞衣只有当祖母的才有权处理(如果祖母不在,则由父亲处理,)一般是将胞衣埋藏于自家祖居地范围内,具体埋藏胞衣的地点只有当事的祖母才知道,终生保密。《客家漫步》中提到,外出的人“每到年关,总是匆匆忙忙地往几千里外的老家赶。并且借三婶的口说出一句话‘走遍天下忘不了胞衣迹!’”

  客家人把自己的出生地称之为“胞衣迹”。客家人的“开埠精神”决定了客家人长年在外“闯世界”、打拼事业,但是,客家人无论身处何地,都不会忘了自己的出生地——“胞衣迹”,这也就是客属的华侨和或外出的人都逢年过节就往“胞衣迹”赶的原因。

  (2)做三朝

  还是在“胞衣迹”故事中,《客家漫步》提到了“洗三朝”这个民俗。“老家的小孩出生三天后,都要请接生婆去‘洗三朝’。洗三朝的汤水中兑入了许多草药汁,接生婆一边洗,口中一边唱着祝福的歌诀。周围的客家地区还在汤水中放上一把锁和一只秤砣,锁叫‘长命锁’,砣叫‘千斤砣’,自然是祝愿孩子长命百岁、命运宝重”。

  在客家地区,小孩出生三天,要做“三朝”。首先是选个吉时;再是给小孩洗澡水中要加入药材,包括了香附、艾草、布荆叶等,有些地区是在药水中加锁和砣(福建上杭地区),意义如上所写。也有些地区是在药水中加入一些红蛋,或是放入比较大的圆卵石“做胆”,表示孩子将来才会大胆。在洗三朝的过程中,要分发红蛋给观礼的族民吃,接生婆在帮小孩洗的过程中举手投足都要说祝福话,过程很是神圣。做过三朝的孩子就会健康地成长了。

  二、婚嫁习俗 

  客家人的婚姻礼俗受古时风尚影响较重,主要仍以传宗接代为目的。客家人男婚女嫁讲究“明媒正娶”,客家社会正式的婚姻关系是一种“嫁娶婚”,招赘之风并不盛行。客家人的婚姻方式,随着社会的变迁,虽有更改,但大致上还是参照旧制办理。具体的婚嫁行礼过程和我国传统过程相似,并且提及较多,在这里把客家地区特有的两种婚嫁习俗“夜嫁”和“哭嫁”提出来。

  (1)夜嫁

  《客家漫步》中提到:“客家人迎亲、拜堂的时间一般择在午夜子时至凌晨,所以接亲队伍都要夜行。”“客家人嫁女娶亲总是在晚上。”“郑玄注《周礼》云:‘古娶妻之礼,以昏为期。’《酉阳杂俎》则云:‘在婚礼必用昏,以期阳往阴来也。今行礼于晓。’又说夜里迎亲是氏族社会抢亲风俗的遗存。对于夜里出门的习俗,民间亦有不同解释,有的说夜里出门不易碰到出殡、死人、妖邪等不吉利的事物,有的说夜里出行天微明时抵达寓‘暗里投光’之意。”

  (2)哭嫁

  《客家漫步》中作者借观看堂姐的婚礼来描述客家地区的婚嫁习俗。其中提到哭嫁这一客家地区传统婚嫁习俗。“客人吃晚饭时,堂姐已经在厢房里和婶婶哭成一团,她的一些小姐妹也靠在门口,双手抹泪。客家人多有哭嫁的习俗,并认为‘不哭不发,越哭越发’、‘新人不哭,娘家无福’。”“客人们吃完晚饭后,迎亲队伍点响了‘梳妆炮’,族中妇女和姐妹开始帮堂姐梳妆打扮,哭嫁的声音也越来越响。”

  客家民俗中有哭嫁这一项,有些地方新娘在婚前一段时间要邀请姐妹一起练哭嫁歌。哭嫁的风俗有三种形式。一是有韵无词的哭,用哭音的高低快慢来哭;二是有韵有词的哭,即在哭音的基础上加上歌词;三是骂哭,即如果新娘出嫁前待遇不好的一种发泄方式。哭嫁在古时是妇女对出嫁的恐惧心理形成的一种表达情感方式,但演变成为客家地区一道独特的民俗。

  以上两种婚嫁的现象演变至当代的客家地区已不大多见,尤其是夜嫁的现象基本已绝迹。因为客家人在办喜事时喜欢找风水先生挑个吉日吉时,而且在白天办喜事可以办得更加热闹,更多的人可以分享这种喜悦,因此,现在婚嫁基本都是白天举行。至于哭嫁,现在也比较少,现代的客家人生活越过越好,这种习俗就逐渐被人们所淘汰,但是在某些客家山区也还保留这种传统的习俗。

  三、服饰习俗

  《客家漫步》中用一个“苍凉的凉帽”的小故事展示了客家地区一种独特的凉帽。

  “它是用薄薄的篾片或麦杆纺织成的一种独特的斗笠,它的顶部缝着布,有的还绣着花,花型多系梅花。在圆形凉帽的边缘,除了脸的正面一方,还垂挂着五寸来长的折迭的均匀的布条,有青色的、蓝色的、白色的,还有花色的。它是客家妇女在山路上行走时,凉帽上布条随人体的摆动而飘舞,清风徐来时更是姿态万千。”“这种被客家人亲切地称为‘凉笠哩’的凉帽据说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关于这种帽子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是作遮脸用:客家人原系中原士族,那时的妇女是不能抛头露面的。但由于战乱他们辗转流离,来到闽西、粤东和赣南的山区,这时的妇女由于生活所迫是要参加劳动的,但又不能随便见人,因此,她们就想办法在男人们戴的斗笠上罩一块黑布来遮脸,在眼睛位置开两个洞。但是长久的劳作这种打扮不方便,就将罩着的布剪开,改成在四周挂布条,随后又干脆剪去遮盖脸部的布帘,就成了今天的样子。另一种说法是作防身用。客家人的长年迁徙使得他们要应对各种危险,妇女也得作好防身的打算,因此,设计出一种带布条的帽子,一来可以遮脸,一来可作恐吓作用。

  此外,客家服饰讲究朴素实用,宽敞简便。普遍喜穿素色,尤以蓝、黑、白色最为流行。质地多为粗布,漂蓝缎乌成衣,自织夏布做帐,也有用夏布做夏衣穿的。受劳作因素,客家妇女不缠足不束胸。

  四、饮食习俗

  民以食为天,饮食最能代表一个民族的文化风格。客家流行一日三餐,二餐吃乾饭,一餐吃粥。原乡客家人不像福佬人早餐吃粥,客家人早上就要开始劳动,所以早餐中餐吃乾饭,晚上才吃粥。客家大本营夏季炎热,吃粥容易消化。

  在广东菜的三人流派中,广州菜、潮州菜都曾经历过秦代以后的“汉越融合”阶段,而客家菜则不是。这是因为客家人在迁徙过程中,历尽艰难险阻,多群体有组织而迁,整族而徙,成片聚居。在一个相对而言的广阔地区内,客家人比例大,反其客为主,自然其生活习俗不易被同化,反而同化了当地生活习俗,包括不少不同地区迁至此地的人的不同生活习俗。因此,作为古中原特色的菜肴风味自然也保留下来。第二个原因是,就地理条件和物产而言,东江地区与客家人祖籍中原较为接近,两者都属内陆腹地,远离海边,用以入馔的副食品都是家养禽畜和山间野味,海产品较少。客菜有“无鸡不清,无肉不鲜,无鸭不香,无肘不浓”的说法,因此,早已形成的菜肴特色乃得以保留和延续,从而使客家菜在较长的时间里自我成型,自我演变而自成一家。

  家常便菜,腌菜干、萝卜干常年不断,配以时令青菜,苋菜,白菜,芥菜,藜瓜,番瓠最为普遍。家家户户都能制作一些小菜,如生搓腌菜,生搓萝卜子,爽脆味美,富有地方特色。还有豆酱,豆腐乳等,是常见菜。豆腐乾、酿豆腐等豆腐菜也很出名。

  大米除做饭、粥外,还可做粉干,钵糕,笼床糈之类。粉干以洁白嫩细,柔软滑韧的特点闻名遐迩。还有糯米做的糍粑,大禾米做的米果,品种如糕、圆、冻、果之分,其味有甜,咸,碱之别。每逢喜庆之日,家家户户都有制备,敬神,饷客,馈赠亲友均宜,亦是农村年节传统食品。

  风味小食有肉圆和灯盏糕等。肉类食品,烧大块、白斩鸡最为有名,是宴席中主菜。卤猪肉、菜干蒸猪肉是平时传统菜肴。

  五、客家酒俗 

  客家人的酿米酒很是出名,是客家招待人的必备的一项。据《客家漫步》中提到:

  “客家米酒的酿造原料是糯米,酿制时先将原料用水泡透,然后沥干水,将米盛进木制的饭甑,再把饭甑放入预先舀入适量清水的大锅,用柴火将原料蒸成‘酒饭’。等‘酒饭’被晾到微温时,酿制者按一定比例配入特制的‘酒饼’,再把‘酒饭’装入酒缸糖化发酵,上面盖上蓑衣或稻草等保温村料。数天之后,‘酒饭’便酒气熏气,这就是让人‘寻尾嘴’(越吃越爱)的‘酒酿’。当酿制者认为发酵已经恰如其分时,便在酒醅中兑入适量的凉开水,再把酒醅装入密封的酒瓮。只要储存得合理,这些酒醅数年不坏,而且越陈越佳。”

  这一段描述把客家酿米酒的过程写得很清楚。客家人十分好客,每当亲朋戚友到来,他们都喜欢以家酿米酒相待,这种米酒又称“水酒”,如是初开坛提取的酒,称之为“酒娘”,也称“娘酒”。这就是常说的“客家娘酒”的由来。这种“酒娘”好喝,度数虽然不高,但后劲大,容易醉人。

  客家人在喝酒时,很注意礼节。一般使用四方桌,俗称“八仙桌”,一种可供八个人同坐的木头桌。上座时,他们很重视席位的安排,一般按亲朋戚友的尊卑入席就坐。宴席间的大小位,是这样安排的,如正厅只排有一张桌子,这时以面对大门的左侧为首位,右侧为第二位。然后从左到右,穿插论序,面对正厅的右侧为最小。如果安排二张桌子,这时候以左边桌位为大,右边为小,席位大小也是穿插而行。如果安排三桌,称之为“一品席”,这种情况,以首席为尊。如果安排五桌,一般要排成“梅花席”。 

  宴席间第一回斟酒(亦称筛酒),是按尊卑长幼次序先后斟酒,最后再给自己斟酒。酒斟好后,酒壶嘴不能对客人,要对着自己,否则就是失礼。敬酒时,敬酒者要站起来,左手摁胸(表示尊敬和诚意),右手举杯讲几句祝颂的吉祥语,并且要先喝表示敬意。有人迟到,视不同情况罚酒1-3杯,妇女半杯。如中途退席,要喝1-3杯,才能离席。

  客家人喝酒时,为了增添酒兴和热闹气氛,在各种宴会场合,或俗、或雅、或简、或繁,都有猜拳助兴的习俗。猜拳时还有一些规则,比如出三时,不能拇指、中指、食指一起出。出一时,大拇指要侧向,不能往上翘。出二时,如使用大拇指、食指表示,出手时要侧向,不能象灯驳壳枪一样食指指向对方,以表示礼貌。

  六、建筑特点

  在《客家漫步》提到很多客家的特色建筑。

  如山亭——“在客家人聚居区的山岭间行走,哪怕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只要有路,你就一定会不断地看到默立路旁的简陋山亭。……这些年来,我漂泊于大江南北,再也没遇上像客家人这般关切路人的人群。大概只有像客家人这样‘漂泊千年’的人群,在深深体味了行路之难后,才会对事不关己的路人投注将心比心的温柔。”确实,不断迁移的客家人千年来在“走”着,只有不断地“走”着的人才能体会到亭的意味,这使我们可以暂时歇息,以便“走”更长的路。

  如土楼——“在闽粤赣交界地区的山岭中,尤其是汀江流域的下游,一座座奇特的土楼演绎着神秘的‘山中传奇’。这些由客家人用生土夯筑的民居,与周围的地形融成有机的整体,就像是从土地中生长出来的蘑菇群。”

  客家的土楼曾被称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中国古建筑的奇葩”,曾经还被美国侦察机拍摄误以为是中国某军事基地的土楼,是客家人建筑中最闪耀一颗明星。

  如石笔——“在福建、广东的客家聚居区,在一些客家宗祠的前面,矗立着一种非常独特的石质建筑物,高者达五六丈,低者也有三四丈的高度,它们状如旗杆,上面浮雕着彩云缭绕的瑞兽祥鸟,出神入化的刻石工艺令人叹为观止。”

  这有点类似于故宫的华表,但样式不太相同。这一支支的石笔蕴含着客家人崇文尚武的精神,记录的是客家子弟的奋斗史绩。客家地区一向尊师重教,做读书人是客家人的重要的价值所在。

  传统的客家房屋建筑的特征,多为厅堂厨房间阁四方式。以土木结构平房为主,有上下厅,左右两摆横屋左右对称,前后左右各有天井。厅中央天子壁上必有神龛供奉祖宗,厅与厅之间有厢房。典型的前有坪,后有园,四扇大门,还有门楼。厅两侧房间为寝室,厅堂平日用餐会客,年节祭祀;横屋多用来做厨房、禾仓,放农具家具杂物。浴室多在屋内,猪牛栏和厕所则在屋外。各种建筑,城关一般采用砖木结构,农村多为木架土墙,边远山村纯木建筑也不少。乡间还有“九厅十八井”的庞大建筑和修起高大围墙防寇的“土堡”建筑,至今在农村仍很普遍,它便于家族聚居,便于兄弟分居。城区房屋原也以上下厅或三四厅平房为主,城中房屋或为祠堂,后来一部分门面演变成商店。

  据中国民俗辞典载:福建西南部及广东广西北部传统客家住房样式为群体式院落住房,因客家长期聚族而居,帮成群体式。多为土木结构,外墙用厚达一米以上的夯土承重墙,与内部木构架相结合,并加若干与外墙垂直相交的隔墙。外墙下面一般不开窗,故形如堡垒。一种为大型院落,平面前方后圆,内部由中、左、右三部分组成。院落重迭,屋宇参差;一种为平面方形、矩形或圆形的砖楼与土楼,大者直径达70余米,用三层环形房屋相套,达300余间。外环房屋高四层,底层作厨房及杂间用,二层储藏粮食,三层以上住人。其他两环房屋仅高一层,中央建堂,供族人议事、婚丧典礼及其他活动之用。兄弟分居时,原则上平均分配,但长子不离灶,如有厕所则属于“满子”(最小的儿子),俗谚云:“长子座灶,满子座屎窖。”

  《客家漫步》中涉及的客家民俗之广,不足以一一述之,仅从几点已足以展示客家民俗之美。民俗本身就是文化的积淀,愿从这几方面能品尝出客家文化的美。

  

参考资料:

  

  〔1〕黄有发:《客家漫步》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

  〔2〕谭元亨:《客家与华夏文明》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3〕谭元亨:《客家文化审美导论》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