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参事室文教组的参事一直很关注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问题,2008年下半年,在学习了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决定》之后,我们认识到,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种软实力,它必须为劳动力素质提高和产业转型提供教育、技能的支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不仅有经济意义,还有文化意义、政治意义;特别是在当前,对推动广东科学发展有不可低估的作用。2008年,文教组带着“职业技术教育对支撑广东省产业转移、劳动力转移的作用”的课题前往东莞、清远、河源等市进行调研,通过调研,进一步体会到省委、省政府《决定》的前瞻性和科学性,进一步认识到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较深入地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必须认真给予解决。
一、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党和政府很重视教育和人才培养问题,这是科学发展的基础。清远市年财政收入8亿元,他们拿出2亿多建起了清远职业技术学院,规模较大,他们把2007年定为“教育年”。河源市将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列为“十项惠民工程”之一,至今,全市已建立技术院校18所,其中高等职业学院1所,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1所,省级重点中职学校4所。调研中我们发现,在所有高、中职业院校发展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观念问题。在社会各阶层多把注意力集中于追求高学历和名牌正规大学的情况下,许多家长望子成龙,不愿子女进中职或高职,认为进这类学校低人一等,没前途。甚至将进中职当作考普高的跳板,进高职的学生本身也有自卑感。东莞市有一位中专校长说,他们学校90%的学生,把进中专看作考大学的跳板;加上教育主管部门将招生分类、分级,造成职业技术院校生源不足,学生质量低。广州白云职业技术学院是民办本科高校,他们反映:“除个别独立学院线上生源较充足,能在线上完成招生计划外,其他絶大部分分院需要通过降分和第二次补填志愿,才能完成招生任务。”
(二)政策问题。首先是主管部门,对各类职业院校投资不足,主要靠地方投资,但贫困地区财力有限,拿不出钱办职业院校。清远市反映:“一是校园校舍不够,无论是市属还是县(市区)职校,普遍是校园小,校舍少。特别是宿舍和实训场室不够;二是设施陈旧简陋;三是运动和生活场地不够。要改善办学条件缺乏资金投入,学校发展处于两难境地”。河源市也提出要求:“确保落实职业教育法提出的按学生人数平均经费标准,足额拨付职业教育经费”,他们还要求建立河源工业技术学校,需总投资4亿元。但他们拿不出这笔资金。其次是师资缺乏,待遇不公。其原因是职教院校职称评定不公,没有独立评价体系,许多职技院校教师待遇不及普通院校,也享受不到的退休、养老保险。民办职教院校尤甚。三是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身份不明,定性不清,待遇偏低。例如高级技工学校毕业生究竟属于何种学历,是中专还是大专?身份不明,待遇自然不公。
(三)体制问题:①从我们调查研究的清远和河源市情况看,都存在结构不全、界限不清的问题。职教院校的层次应该是:职业技术学院本科,职业技术学院专科,高级技师学院(专科)、技工学校。但河源、清远这样的地级市,没有一所本科职业技术学院。我们在报上看到清远市技师学院和技工学校招生广告,在我们实地调查时才发现这原来是一个单位、两块牌子,实际上是技工学校。技师应属于相当大专学历,技工属于中专学历,中专如何培养大专的学生?②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管理体制上的二元结构。具体地说普通中专归教育局管,中技归劳动局管。这种管理模式会造成很多矛盾,实际上是一个利益分配问题,如何解决可探索;③技工学校过于分散。河源市技工学校校长反映,归属河源市的每一个县都办了一所技工学校,而且每个县都规定,考生都不能考外地的技工学校,这个规定损害了技工学校的发展,是本位观点和地方利益驱动的结果。
二、几点建议
(一)加强对省委、省政府《关于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决定》的学习,特别是准确领会关于实现“双转移”的内涵和目的。我们理解“双转移”是发达地区和较后进地区在产业和劳动力转移中达到互动双赢。发达地区要提升自己的产业素质和劳动力素质,并带动不发达地区的产业发展、转型,从而开创广东经济发展的新局面,进一步与世界经济接轨。而有些人仅仅把“双转移”理解为发达地区对后进地区的财力支援,有的是将发达地区的落后产业转移到落后地区。有的是忽视了本地区的优势来操作“双转移”,等等。所以,进一步学习领会“决定”精神,很重要。
(二)可以试行发达地区和后进地区职教联动。发达地区出钱,利用后进地区已有的职技院校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和劳动力,向发达地区输送。河源、清远的同志都提到,像东莞、深圳、佛山校园土地紧张,不必花巨资去扩办那么多技术院校。他们可以利用清远、河源的技术院校,为发达地区培养人才,而发达地区给予必要的财政补偿就可以了。发达地区产业输出和准入门槛,也要规范。他们不希望输入低端产业,特别易造成污染的产业。
(三)要尽快理顺职业技术教育的体制和结构。目前河源、清远两市还缺乏本科职业技术学院,应尽快建立。培养技师、技工的院校性质分工要明确,技师和技工定性也要明确。要克服技工学校分布过于分散的现象,集中人力、财力,重点发展市一级职业技术院校。
(四)鼓励和深化校企合作。企业要给学校资金、人力和技术支持。技校应邀请企业参与课程开发和教材编写。企业多提供实习场所。鼓励企业的能工巧匠应聘职业院校教师。
(五)加强对农民工和退伍士兵的技能培养。对后进地区、山区、少数民族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可试行免费教育,深化智力扶贫。这就要求加大对培训这部分人的财力投入。
(六)建立和健全培养职业院校教师的机构。克服职业技术教育教材编写和发行滞后现象。提倡职业技术院校开展科学研究,提高科学发现和发明的技能。只有这,才能更好地推动双转移。
调研组人员:
领 队:余庆安 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副主任
成 员:黄树森 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
李钟声 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
王守昌 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
高凌飙 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
陈传誉 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
邓小群 省人民政府参事室人事业务处副处长
执 笔:王守昌
(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教组)
2009年1月9日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