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整合古今资源 开拓“客侨文化”

  ——关于东莞市凤岗镇古今文化的调研报告

  为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下称“纲要”),我组和我会专家最近到东莞市凤岗镇进行了古今文化调研,发现这个早在上世纪80年代先富起来的珠江三角洲乡镇,无论是历史(古)或是现实(今)的文化资源,都甚有特色而深厚丰富,但开拓不够,甚至有的尚未开发,十分可惜。该镇领导已重视这个问题,特请我们前往调研并出谋划策。经实地考察和文案研究之后,我们认为该镇的古今文化实际和开拓方向,颇有普遍意义,特作调研报告如下。

  一、文化定位及其依据

  从古至今,该乡镇居民主要是从北方中原地带的南下移民,其中有广府民系,但以客家民系移民为多。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移民在此生息若干代后,又有部分后裔迁移海外谋生,至今在海外的乡籍华人华侨,比现在的本乡镇常住人口还多两倍。据此,我们为该镇作出文化定位:“凤岗客侨文化之乡”,幷且明确提出其文化特色是:“客家第一珠玑巷,岭南独此排屋楼”。这是以整合其古今文化资源,并从开拓新的文化领域——“客侨文化”而提出来的。具体的内涵和依据是:

  (一)何以称“客侨文化”?该镇在海外的华人华侨,主要是客家民系的后裔。以此称谓更具体而确切,这可与其他民系有别,又以此而更有普遍意义,因世界各地属客家民系后裔华人华侨甚多,从而无论在海外或是在其故乡,古今文化资源均富,故以此新的称谓而将其作为一个新的文化领域去开拓,更有创意和新意。

  (二)何以称“客家第一珠玑巷”?粤北南雄珠玑巷,因位于古代粤赣交通要道——梅岭古道要冲,自古是中原南下移民的中转地,故“珠玑巷”已成中原南下移民源的代名词。从历史资料看来,经珠玑巷南下移民后裔,多数属广府民系,而客家民系则多数是从福建、江西经韩江、东江或海岸南迁岭南。东莞凤岗居民的先祖正是如此。据《凤岗历史博物馆》提供的史料称:最早迁入该镇雁田村的邓氏先祖,是唐朝元和元年(806年)从河南南阳迁江西吉水,再经南雄珠玑巷迁入的,此后宋、元、明、清各朝,均有诸多姓氏迁入该地各村定居,迄今全镇共有206个姓氏之多,比经南雄珠玑巷南迁的156个姓氏还多50个,可见堪称迁入姓氏数量之冠;从清朝嘉庆年间开始,凤岗人陆续出洋谋生,清朝咸丰年间,作为“契约华工”(俗称“卖猪仔”)迁出海外更多,遍布世界36个国家和地区,迄今共计31610人,是该镇现有常住人口的两倍,可见其“客侨”在世界的分布地之广、与祖籍人口比例之高也是名列前茅的。所以,堪称“客家第一珠玑巷”。

  (三)何以称“岭南独此排屋楼”?该乡镇虽然面积只有82.5平方公里,但迄今尚存的清末民初时代的炮楼达120多座,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开平碉楼功能类似,但风格不同,大多在建筑上有点洋气而更重客家色彩,分布在全村建筑中大致排列成行,尤其是多数炮楼四邻,建有列列排屋,构成炮楼与排屋一体的景观,这是广东各地(无论是广府民系碉楼区,或是客家民系围屋区)罕见的,所以我们视其为炮楼与排屋一体的建筑结构,并为其取名为“排屋楼”。从文化学的角度上说,“土楼”是客家民居的早期结构,范围特大的“围龙屋”是客家民居更大发展的中期结构,“排屋”与“炮楼”则是客家民系移至滨海地区,与广府文化以至海洋文化所结合的后期结构,其突出特点就是外观开阔、内在连通(尤其是排屋与炮楼连通),从而在建筑文化上,体现了客家民系的移民进化进程,既有传统客家风味,又有广府海外侨风,堪称“客侨文化”的典型建筑,为岭南所独有。

  (四)凤岗镇现有外来人口近40万,使这个原有常住人口2万余人的小乡村,一下跃为相当于中等城市的市镇。这些新增人口,大都是来自珠江流域各省区的“打工一族”,以及来自香港、澳门、台湾和海外的投资客商。自改革开放以来,进入该镇打工人群流动量大,但留住较长时间者也为数不少,其中多有家属同住,堪称“新客家”。尤有意思的是,现在该镇的排楼屋中,有不少“新客家”居住,似乎重温当年该镇客家先祖初迁入时的移民生活,意味着“新客家”既在承传本地客家先祖的传统文化,又将他们原籍省区的文化传入,为凤岗文化增添新的血液与活力。所以,“客侨文化之乡”的“客”,也包括“新客家”及其文化。外来投资办厂的客商,也当属“新客家”成员,尤其是来自台湾的客商,多属客家民系后裔(东莞其他市镇更多),更是名正言顺的客属。由此,称凤岗(以至东莞市)为“客侨文化之乡”更有新的内涵和更广的基础,更有新的时代精神和现实意义。所以,应将所在的外资企业及其文化,纳入本地文化范畴,将现有的广场文化活动固定下来并以更多方式发展,使“新客家”也有自己的文化方式与文化节日,从而与“老客家”更好地和睦共处,既在文化上各显异彩,又相互结合交融,使其逐渐形成为一种新型的客侨文化。

  (五)该镇有一座很有文化内藴的古建筑,名为“回龙庵”。据新发现的《黄洞回龙庵石碑》记载,该庵是清干隆年间重修,捐资者达170多姓氏;光绪年间又重修,海内外捐资者达683人。这是该镇自古乡邻聚集过节的地方,所以特受历代乡亲重视。此外,尚有义建崇烈堂碑、遗爱堂春祀碑、遗爱堂崇祀碑等文物,记有乡籍华人华侨捐款助学或助乡者姓名,也多达7000余人,外籍遍布亚美各国。前些年新建的凤岗历史博物馆和邓氏博物馆,也有许多记载客籍先贤和乡籍华人华侨的历史文物和事迹记载。这些古建筑、石碑、博物馆,可谓凤岗客侨文化的历史缩影,又是当今客侨文化的集粹,因为近年许多乡籍华人华侨都在重返故乡时,必到这些文物景点观光,拾回历史记忆,谱写新的篇章。所以,可以此作为归侨文化中心,以每年元宵节或重阳节为依托,依民俗定个“回龙节”,作为本地特有的客侨文化节日,届时动员世界各地乡籍华人华侨回乡欢度。

  (六)凤岗自古有重教兴学的传统,很早即兴建作为尊孔尚儒的“文庙”,陆续办了多家书院、文社、书室、学校。其中尤有特点的是清道光年间在广州办的“庆茹书室”,专供凤岗学子赴省城参加科举考试前温读,免费食宿,为其“奋志攀登丹桂”提供良好环境。据查,凤岗在清代出有进士1人,文武举人各1人,文武秀才25人。民国初期各村纷纷办私塾、书室共57间。解放后也持续重教兴学,改革开放后更以多种措施鼓励学子攻读、上大学。如此优良教育传统,也应当并正在向新的一代、尤其是“新客家”传承和倾斜,必更有一番新的教育文化景象。

  (七)清代中叶嘉庆年间,被皇帝亲笔赐题“广东第一才子”的客属大书法家宋湘,成名前曾应邀在凤岗创办幷亲笔题写校名:“纂香书室”,执教多年,迄今墨迹尚存。也许与宋湘同时被尊为“岭南三大诗人”有关,他在凤岗任教期间带头兴文办教,也带来一代诗风,使凤岗自嘉庆年间起,兴建“兴贤文社”,作为文化雅集场所,文人学士常在此舞文弄墨,吟诗作对,每当节日盛会还免费招待吃饭,由此使凤岗自古有诗文风尚,迄今不絶,每年均有各种文艺比赛,笔会不停。如能以此风的首创者——宋湘大师为旗号,统办各项文坛赛事,冠以“宋湘大奬”立项,会更有本地文化特色,也有助于整合古今客侨文化。

  (八)凤岗是著名象棋大师杨官璘的出生地,自幼在此长大,成名后多次返回故乡,家乡人以他为荣,也因此而使凤岗人特爱象棋。尤其是凤岗镇在他生前,曾多次举办“杨官璘杯”象棋邀请赛,蜚声国内外,刮起了象棋旋风,造就了凤岗特有的象棋文化氛围,对凤岗的文化建设起到很大促进作用。希望此风长盛不衰,延年连代,作为凤岗的一块永恒文化品牌。

  (九)凤岗镇位于东莞市东南,与深圳市、惠州市接壤,贯串三市的观澜河—石马河流经10公里,全镇属丘陵地带,是有山有水的良好自然环境;改革开放以来,着重发展电子信息和服装制作产业,污染较少而有现代文化内涵:加之丰富多彩的古今人文资源,更是营造善业宜居的好环境。该镇现已规划建设“一河两岸”净化、緑化工程,并建设12.5平方公里的生态文化园,将其建设为具有生态运动康健区、综合娱乐服务区、生态农业体验区、自然生态保护区、爱情主题景观区等功能的观光休闲文化区,使“客侨文化之乡”在具有“客”味、“侨”味的同时,又具有原始的、古檏的、现代的文化风韵,是很实在而有远见的。

  二、对文化界具有普遍意义的几点启示和建议

  (一)在贯彻《纲要》要求,促使珠江三角洲“同城化”的措施中,如何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在“双转移”中如何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是珠江三角洲各市,以至我省各地普遍关注的问题。东莞市凤岗镇以整合本地古今文化资源,打造自身特色文化品牌而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发展创意文化产业的理念和做法,是值得借鉴和推介的。另一方面,珠江三角洲地区与世界经济联系特别密切,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益遍全球的情况下,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每个地区,如何保持幷发挥自身文化特色与优势,是当今世界政要和学者特别关注的重大课题,正如曾经当过美国国务卿的基辛格所说:“文化的歧异与多端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人类资源。一旦失去了文化的差异,出现了一个一致的世界文化,……就可能剥夺了人类一切智慧和理想的源泉,以及充满分歧与选择的各种可能性。……如果去除了人类的多样性,可能到最后会付出持续的意想不到的代价。”东莞凤岗整合古今文化资源,打造自身特色文化的做法,正为这重大课题提交了值得推荐的答卷。

  (二)确切地说,不仅凤岗属“客侨文化”区域,东莞市还有些乡镇也属这种文化区域。此外,我省梅州、河源等地客家民系,历代迁移海外的侨民也很多,同样分布世界各国,应当同属客侨文化地区。这些地区的文化,与江门、中山、珠海等广府民系的侨乡文化明显不同。这说明我们提出“客侨文化”的名称和概念,将其作为一个文化领域去开拓,是很有实际依据并天地广阔的。鉴于梅州已亮出“世界客都”的品牌,河源正在打造“南越王”赵佗开创的“客家古邑”文化,唯东莞市迄今尚未打出自身文化品牌。我们特建议东莞市领导,是否可以从凤岗做起,将“中国客侨文化之乡”作为全市的品牌。这样做,不仅是打出自身独特的文化品牌,而且会起到更积极而广泛地团结海内外客属及其后裔的重大作用,幷且也在学术上具有将客家文化研究推上细化的新台阶、开拓新领域的意义。如有此意向,我们可协助筹办具体事宜,促成此事。

  (三)“打工一族”和海外客商遍布珠江三角洲地区各市,为广东改革开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族人群,不仅在经济和文化上为珠三角输入了新的血液与活力,而且在人口上也大大改变了许多市镇的数量和结构。在东莞市尤其如此,凤岗还不是最突出的,但却是最注意这族人群的,为其名以“新客家”称谓,颇有客家人的气度和感情,移民不分先后,客属新老是一家。所以,凤岗将“新客家”及其文化,列入本乡镇人口和文化的组成部分,以多种方式沟通交流,共造和谐社会,是值得倡导的,在东莞全市和珠三角各市,均有普遍意义。如果东莞市有意打造“客侨文化”,我们希望也能将“新客家”文化纳入其中,这会使内容更丰富,更有时代精神和地方色彩。

  (四)凤岗特有的“排屋楼”,既与开平、台山等广府民系地区的碉楼不同,也与客家民系地区的土楼、围龙屋有异,有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也有其独具的历史时代文化内涵,应当作为一项独特的文化遗产,申请呈报市级、省级,还可以申请国家级、以至世界级。希望东莞市和省文化厅予以重视和支持。

  (五)凤岗以宋湘、杨官璘等本地文化名人为品牌打造文化,发挥名人文化效应,是很有岭南文化传统特色的。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广东率先以名人命名学校或地名,如:中山大学、中山县、中山路,仲凯农校、执信中学、仲元中学等。显然,这也是整合古今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的一种有效方式。我省各地均有本地的文化名人,大可借鉴这种理念和做法,充分利用本地文化资源,打造独具自身特色的品牌文化。

  (六)凤岗结合本身的自然环境和古今文化资源,建设具有客侨特色的善业宜居环境和生态文化园,以此作为“文化引领”、突破发展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的“瓶颈”的措施,是实际可行的、有远见的、值得推广借鉴的。这项举措,也是使“客侨文化之乡”得以持续发展、具有无穷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做好科学的规划和策划。

  调研组人员:

  组 长:黄伟宗(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中山大学教授、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会长)

  副组长:司徒尚纪(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中山大学教授、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成 员:谭元亨(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郑佩瑗(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执 笔:黄伟宗

  (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广东文化组、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
  2009年7月15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