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正面临着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恶化、气候变暖这四大世界难题的困扰甚至冲击,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的威胁。人类的未来希望在海洋。占地球表面积70.2%、水资源96.5%的海洋与国家安全和权益维护、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全球气候变化等密切相关。海水中、海(洋)底地表(海沟、洋中脊等)及其地层下丰富的矿产资源,也都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休戚相关,海洋的开发利用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战略问题。许多海洋国家正竞相加大投入力量,把研究海洋、利用海洋、开发海洋、促进人类发展与海洋生态的和谐相长列为基本国策,并日益强化自身的海洋国土意识,在战略、政策及体制上进行探讨和不断地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求最大限度地维护本国的海洋权益。这一切都揭示着:世界“海洋热”正在到来,蓝色经济将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因此,面向海洋的综合开发、利用、保护需要我们未雨绸缪、“杞人忧天”,积极应对,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因为它决定着中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决定着广东未来的发展。
随着人类对海洋的再认识进一步加深,世界各海洋国家和地区也在各自加强着对海洋经济运行的管理、监督、评估和保护,并在宏观上把握对海洋经济的健康发展和海洋产业的结构调整。最明显的变化之一就是提出蓝色经济概念。由海洋经济到蓝色经济,体现了发展理念的不断创新。与传统的海洋经济相比,蓝色经济有着更加科学、更加深刻、更加丰富的内涵。它更加注重于海洋高端产业发展,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海洋优势产业;更加注重海陆统筹布局、科学开发和综合利用各类海陆资源;更加注重海陆统筹布局、科学开发和综合利用各类海陆资源;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引领、提升海洋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更加注重突出海洋生态文明,强化生态建设、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永续发展。
一、中国已将国家海洋事业提升到国家安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核心战略层面
本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海洋事业高度重视。十六大提出“实施海洋开发”、十七大又提出“发展海洋产业”的战略要求。为此,国务院批准实施了《国家“十一五”海洋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2008年以来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和挑战,也为我国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新的挑战和机遇幷存的历史时刻,我国也面临着全球气候变暖、人口老化、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人与自然、生态交互失序等问题的困忧,因此,将沿海打造成蓝色经济区,促进蓝色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加速抢占、建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和制高点,更好地保卫我国的海疆国土和资源,保障国家安全,大力发展沿海省市的蓝色经济,已成为国家发展大战略。
从2008年2月起,国务院布局沿海各经济区域的发展规划陆续出台。先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2008.2)、《关于进一步推动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2008.8)、《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12)。2009年又有《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2009.3)、《支持福建加快建设海西经济区意见》(2009.5)、《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09.6)、《(珠海)横琴发展规划》(2009.6)、《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2009.7)。以福建省为主体的“海西经济区”发展规划,在大多数的评论中重点解读为与台湾发展经济、共创双赢、共同打造“海峡经济区”,几乎无人提及它也是我国沿海各省市联动,大力推进蓝色经济这一更大的国家大战略的重要一环。我们有必要对此加以强调。
二、发展蓝色经济已成为沿海各省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
今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山东视察时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这表明瞭中国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的决心和谋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国家海洋利益的增多和国家海洋战略的深化,我国正在转型为海洋文明型国家。从全球经济的角度看海洋,目前世界贸易总值70%以上来自海运,海洋和涉海经济已经占到世界经济总量的80%左右。就中国而言,在陆域国土不到30%的沿海经济带,承载着全国40%以上的人口(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口向沿海地区集中的趋势还在继续),创造着70%以上的国民生产总值,吸引着80%以上的外来直接投资,生产着90%以上的出口产品。因此,中国的未来在海洋,我国沿海经济带的各省、市肩负着进一步发展蓝色经济、加快培育这一新的经济制高点的任务,肩负着在国家大战略的规划和指导下,配合国家各主管部门共同管理好、开发好300万平方公里的海疆以及争取并维护好我国在国际海底区域的应有权益。
承载蓝色经济发展的经济区是以海洋、临港、涉海产业发达为特征,以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导向,以区域优势产业为特色,以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为前提,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经济功能区。广东省是一个海洋大省,海洋资源和自然禀赋以及海洋经济的规模也位列沿海各省前列。广东沿海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热带气候区。在高温多雨的条件下,物质循环迅速,有利于陆地和海洋形成一个旺盛的、强大的自然生态系统。广东省濒临南海的33个市、县共有陆域面积59119平方公里,占全省陆域面积的33.23%,其中沿海乡、镇、区面积17314平方公里。而广东的海洋国土属南海的一部分(也是没有国际纠纷的部分),总面积约45万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5782公里,其中大陆岸线长3368公里,占全国陆岸线1/6强,在全国沿海省市占第一位。沿岸10米等深线以浅的滩涂面积约300多万亩,也居全国第一。海岸系数0.032公里/平方公里,有海岛1431个,其中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岛759个(全国是6500多个),几乎全在海域水深40米以内,岛屿岸线总长2414公里,总面积1595平方公里。广东省海洋总产值已连续13年位居全国首位,约占全国1/5。
广东是中国的南大门,是捍卫我国30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的重镇,它面向东南亚,扼来往西太平洋至印度洋的交通要冲,即是我国联系世界经济的桥梁和纽带,也是我国沿海南北航线的必经之地,是物流、人流、技术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大通道,具有优越地理区位优势。广东省海洋资源潜力巨大,类型丰富,自然环境优越,为海洋开发奠定了良好的自然基础,为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资源保障。广东省也已具备了加快发展蓝色经济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要素,正向海洋国土综合开发的深度和广度拓展,培育出众多涉海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广东省委、省政府历来都十分重视海洋经济的发展。自1993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共召开了六次“广东省海洋工作会议”。广东省海洋经济总量能连续13年居全国首位,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1/5,与历届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措施有力是分不开的。近几年,省政府又陆续发布了《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广东省实施〈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方案》等一系列文件。今年3月,广东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办法》,现在又开始在研究起草已经全国人大常委会6月24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草案)》的实施办法,为海岛保护、有法可依的开发海岛制定立法保障。
广东省作为经济强省、海洋大省,有着厚实的经济基础和广阔的海域,作为全国经济建设的排头兵,在当前全面贯彻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规划纲要》的时候,在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的高潮中,坚持先行先试,积极探索新的社会、经济发展路径,将海岸线经济、近浅海产业逐步延伸到深海,大力发展蓝色经济,并为国家的海洋事业的战略调整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积极参与国家海洋大战略在南海区域的实施,积极引进和大力培养海洋科技人才、培育海洋高新技术产业,为国家海洋战略的顺利实现作出贡献。
三、海洋文明是蓝色经济的基石和发展倍增器
作为一个海洋大国,考虑、谋划我国蓝色经济与海洋事业发展,不仅要看到海洋所藴藏的丰富资源,还应有更深刻的世界眼光,更高层次的思考,更大的思想胸怀和发散型思维,要用经略海洋的发展思路来构筑我国的海洋战略,而海洋文明作为蓝色经济的基石和发展倍增器,其勃兴与创建,更应是这一战略的重要一环。
海洋文化源于海洋,是人类与海洋互动中对海洋的认识、利用的结果。近一个世纪以来,人类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对海洋予取予夺,到现在开始认识到在海洋的开发利用中要保护海洋,认识上的飞跃进一步提升着海洋文明更为灿烂的内涵。人类的这种执着追求和海洋的博大变幻无穷,铸造了海洋文化不断进取和提升的探索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最快、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正是沿海各省市,其快速发展与固有的海洋文明有着不可分的关系。正是沿海人民长期受海洋文化的熏陶,潜移默化中形成了变革图强的思想,探索冒险的精神,全面开放的理念,吃苦耐劳的品格,支配着人们去不断地开拓创新、寻求发展。中国的未来和可持续发展依赖于海洋,没有强大的海洋科学事业,没有强大的海洋经济,中国永远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强国。在全球“海洋热”之际,我们要紧紧抓住这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加快发展蓝色经济,这离不开对海洋文化的再认识、重视、弘扬和发展,建设成海洋文明型国家。
在中国沿海,我国海洋文化经数千年的历史沉淀而丰富深厚。在文化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世界经济文化发展潮流的今天,如果缺失对海洋文化的再研究和体验,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可能会付出更多的代价,走更多的弯路。加强海洋文化的研究和弘扬,有助于促进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助于增强全民海洋意识,有助于探索科学发展道路,有助于借鉴世界海洋强国成功经验,有助于丰富中华民族文化宝库。我们在认真研究海洋文化时,对其产生、发展、特点、内涵,对其历史文化和现实文化,其表现和各种类型,其继承与创新,所有这一切与人类生产力水平、社会发展的关系和演变路径,从而去探索、把握和催生适应新时代的海洋文明。广东是我国各省市中海洋文明底藴最为深厚的省份,是最能把先进的海洋文化吸收、创新并融合到中华文明之中的地方。通过加快发展蓝色经济,更能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海洋工业文明,继而影响内地的思想解放,为我国向海洋文明型国家的转型和定位做出新的贡献。
四、对广东发展蓝色经济的思考
(一)广东具备发展蓝色经济的坚实基础
1.优越的地理区位和自然禀赋
南海是太平洋西北部的一个半封闭的边缘海,主要受季风活动及地形的控制。广东的海域虽位于南海的北部和东北部地区,但仍是亚热带性海洋。其东北部海域是著名的黑潮暖流和南海暖流的主要活动区,而且红海湾和万山群岛外海又是重要的上升流区,加之珠江、韩江等众多入海河流、海水的营养物质丰富,海洋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高,具有很高的经济、生态价值和生物多样性。海域广阔,既有深水海区,又有浅水海区和沿岸淤积迅速的海滩海涂,岸线曲折,多港湾,河流众多,径流量大,岸滩发育,滩涂面积大,是可贵的后备土地资源。南海有锰结核生成,滨海矿产多,发展高科技产业大有可为。南海北部油气资源丰富(北部湾盆地、珠江口盆地),去年,又发现了储备巨大(十亿吨)的可燃冰。广东海岸呈现岬湾相同格局,岸线显得比较曲折,有大小港湾120多处,不仅是发展浅海和远洋捕捞以及海水养殖的重要基地和旅游胜地,而且也是内陆通向海洋的门户。
2.绵远流长的海洋文化和人缘优势
广东沿海地带的居民,自古以来兴渔盐之利,并有悠久的海上贸易传统。他们的海洋意识强,吃苦耐劳,富有拼搏精神。他们“以海为家”,向海洋索取,在海边繁衍生息,创造出与时代同步的海洋文化。历史上广东沿海市县自然灾害多,人民生活贫困,为寻谋生之道,往往背井离乡,出洋谋生,因而也成为国内华侨和华裔人数最多的地区。在全世界4000万华侨、华裔中,2/3以上祖籍在广东,除港澳外,分布于全世界近200个国家和地区,不少在当地事业有成,随着祖国日益昌盛富强,纷纷到祖国大陆发展,首选地就是改革前沿的祖居地——广东。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社会、文化的高速发展得益于这方面的优势颇多就是明证,这也是广东发展蓝色经济的优势所在。
3.强大的海洋产业经济
广东省是经济强省,也是海洋大省,其海洋经济产值已连续13年居全国首位,特别在海洋电力业和海水综合利用业仍有自己的优势。目前,广东已形成以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海洋化工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等五大海洋产业为主体,海洋电力业、海水利用业、海洋船舶制造业、海洋生物制药业、海洋工程建筑业等全面发展的海洋经济体系。近年来,广东人民在省委、省政府有力有为的领导下,万众一心,解放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为蓝图,大力发展沿岸经济,钢铁、船舶、涉海大型装备、石化、港口建设、高速铁路、公路等纷纷做大做强,这些重大建设与发展蓝色经济相辅相成,陆海联动,相得益彰。
(二)发展蓝色经济,广东的海洋战略必须再定位
随着人类对海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以及全球面临着的环境污染对海洋生态的影响日益显现,全球气候变化的世纪难题,海洋经济让位于蓝色经济。我国沿海各省市不断加强对发展蓝色经济的扶持力度。广东省海洋经济产业的先发优势逐步减弱,表现在海洋总产量增幅明显落后于其他省市;主要海洋产业产值在全国排名不占明显优势;广东单位岸线海洋经济密度仅为1.41亿元/公里,排名第六(居中游偏下),远远落后于上海(23.77亿元/公里)和天津(11.72亿元/公里)。因此,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我省海洋经济过渡到蓝色经济的发展战略。
1.“三个转变”的战略思想
(1)从传统海洋开发到现代海洋开发的转变。开发重点从渔业、盐业、运输、造船转移到加大海洋科技投入,广泛吸纳、培养涉海科技人才,扶植科研院所,培育海洋高科技术型产业和产业开发如制药、海水增养殖业、海洋石油和天然气、可燃冰等。
(2)从“以海养海”到“以海补陆”、海陆共同发展的转变。既要通过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生产力及开发新产业,又要做大做强海洋产业,海陆比翼齐飞。
(3)从粗放型开发到生态式开发转变。生态式开发即是运用生态经济学理论,强调各经济现象之间的共生共存关系,使社会各经济要素得到合理的组合,不求“单项”最大,只求整体最优、最可持续,使社会、经济、环境生态的发展始终处于协调、稳定的良性循环状态,产生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它包含三个方面内容,即开发与环境保护同步;维护生态平衡;按生态系统的特点进行物质循环式的开发利用。
2.产业优化的战略思想
广东海洋产业结构还存在以下问题:
(1)传统海洋产业技术装备落后,高新技术应用率不高(据说科技贡献率仅为30%,而海洋强国则达70%以上)。海洋养殖生物安保理论已成为海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而良种化和设施化是海洋农业发展的重点。因此,提升海洋农业(牧业)高端技术水平,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完成海洋农业向良种化、工程化、规模化、安全化、精准化和产业化的技术跨越;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和流行,保障海洋农业食用安全;实现高效可持续发展亟待发展高效育种及遗传管理技术、工程化和健康养殖技术、病害预报与防控技术、食品质量安全保障技术、产品深加工、活性物质和海洋药物研发技术、环境质量信息与预警预报技术。
(2)新兴海洋产业发展不够理想。如滨海旅游业、油气勘探、开采、加工等。国家对南海深水资源开发给予瞭高度关视,温家宝总理2006年春节在视察石油企业时指出,油气资源开发,要“稳定东部、加快西部、准备南部、突破海上、加强国内、开拓国外”。而“突破海上”,就是要突破深海油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针对南海的区域特点及面临的挑战,开展有针对性专项工程技术研究,解决技术瓶颈问题,形成南海开发所需的工程技术能力,加快深水勘探开发重大装备建设,将重点放在深水钻完井工艺技术、深水浮式平台技术、深水管道和深水立管技术、水下生产系统技术、天然气水含物开发技术等方面研究。我省在这些方面都应争取积极参与,特别在深水装备方面的研发、生产布点等。
(3)第三产业发展(目前已占50%左右)还不能适应新时期的要求,特别是海洋信息谘询服务、金融业、公用事业等。
(4)海洋产业发展的宏观调控与协调工作机制还应进一步健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摆脱资源消耗型生产方式,解决行业间用海矛盾突出,海洋开发的整体效益差等问题。
解决之道应在于政府间各主管部门加强协调和指导,促进开发与保护同步发展,加强宏观管理,提倡海陆一体化开发,优先全局发展,以市场为导向,提高综合开发效益,实施“科技兴海”战略。
3.“科技兴海”的战略思想
广东近二十年来海洋产业的快速发展有赖于实施“科技兴海”战略,但在新形势、新的目标下仍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除继续大量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海洋高科技并应用于培育新的海洋产业外,还应由政府支持和鼓励科研院所参与相关开发技术研究与示范,特别是(1)海洋生物资源调查;(2)海洋能源、资源调查,包括其分布、开发技术;(3)海岛资源开发,包括军用、民用、军民共用,岛上、水下等;(4)海岸带和海岛可持续发展研究,包括围填海、连岛工程(如造桥)乃至海洋工程对其环境等的长远影响,无人居住的海岛开发、保护等;(5)海洋资源评估技术;(6)海洋环境保护技术研究与开发;海岸带区域大型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估;(8)临岸区域水资源开发、保护以及环境优化等。
4.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第17部分指出:“海洋环境(包括大洋和各种海洋以及邻接的沿海区)是一个整体,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我国政府承诺执行国际首脑会议决议,率先制定并公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正式把海洋可持续利用作为海洋工作的指导思想及21世纪的战略原则提了出来。所以,广东发展蓝色经济要更加注重并遵循这个战略原则。
(三)几点建议
1.建议在省政府设立一个专门领导、协调全省海洋事业的领导小组,抓紧制定和实施全省蓝色经济发展规划,强化各主管部门履行综合管理、协调监督职能,使海洋渔业、港口、运输、海上石化、天然气、滨海旅游等产业协调发展,发挥整体协调发展、综合开发与保护的新优势。
2.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先导作用,大力引进、培养涉海科技人才,依靠“科技兴海”战略,进一步理顺科技管理体制,加强纵向协作、横向联合,组织省内外海洋科研单位、高校、科研院所和驻粤相关央企联合攻关,形成广东省发展蓝色经济的科研、科技服务体系,抓住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加快成果转化。
3.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政府主管部门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及五年计划时,要“海陆一盘棋”,加强可行性研究力度,从提高全省海、陆一体的生态环境质量的角度综合统筹,大力保护海洋资源,加强平时的综合管理、监督的制度设计,做到开发、利用、保护同步。
4.海洋自然灾害对人口密集、交通方便、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影响最为直接,危害极大。南海是全球台风活动最频繁的海区之一,对广东沿海有影响的每年平均有12.7个,其中登陆的每年平均3.6个。有时风暴潮若与天文大潮的高潮相叠加,危害更大,对海上作业威胁不言而喻。广东省海岸带和海岛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震带的西南,特别是粤东一带海域和陆地,都要给予重视。因此,建立和健全海洋监视,监测网络,逐步从近海走向深海,全力配合国家建立天—空—海面—水下—水下地质层多维观测平台网络建设,实现气、海观测数据共享、设备共享,特别要加强海洋灾害的预警预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不断利用最新科技产品完善、增强防灾救灾体系,提高预警及应对灾害能力。
5.加强立法,推进依法沿海进程。加大海洋执法力度,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健全机构、落实编制、保障供给。
6.拓宽渠道,拓宽门槛,引进民资、外资,加强与国外同行、同业的联络和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实行跨行业、跨地域合作,共同参与开发海洋高新产业。
7.加强海洋文化研究,服务蓝色经济的发展。发展蓝色经济的沃土是海洋文化。海洋连接着世界大多数国家龢民族,是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来往的重要途径,在相互交往中,不同文化发生对峙碰撞、兼容互补、借鉴再生、形成了海洋文化具有海纳百川的包容性;不同地域的人民通过海路相互进行物质交换,如中国古代就已开辟的海上丝绸之路,使海洋文化藴含着频繁互动的交流性;不同文化的融合,养育了人民兼容并蓄的思想,对外开放的心态和走向世界的开放性。在人类通过海洋进行交流,在涉海实践中又使得其包容性、交流性、开放性等不断得以丰富和发展,成为沿海各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基础,海洋强国的思想、理念、精神的强大支撑。在当今文化经济并妍齐放之时,有关海洋的历史文化、商贸文化、旅游文化、民俗文化、文化艺术、体育文化、科技文化、生态文化、教育文化等,有的古已有之。如今枯木逢春,推陈出新;有的方兴未艾、前景广阔,随着蓝色经济的崛起,必将使海洋文化大放异彩,并成为人们创新的观念和思想内涵。
(孔令人)
2009年12月7日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