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保增长过程中要严格把好立项关避免重复建设现象

  历时一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来势凶猛,对几乎所有的国家都造成了程度不一的严重影响。去年底,为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国政府提出投入人民币4万亿元的刺激经济的方案。对如此巨大的投入如何加强监督,合理使用,避免重复建设,实现理顺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发展,缓解失业,改善民生等目的,着实令国人极为关注。

  重复建设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建国六十年来,在基本建设中,盲目上项目、重复建设造成严重浪费的情形时有发生。长期以来,广东由于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导致区域发展不协调。如广东机场、高速公路、港口、大型公共设施等相当一部分集中在珠三角,而其他地区则很稀落。约占全省陆地面积1/4的珠三角拥有6大机场(含港澳),而其他占全省3/4面积地区仅有3个小型机场,利用率很低。即使在珠三角机场,也缺乏彼此间分工协作,部分机场实际处于半休闲状态。另外,重复建设也导致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协调。部分区域的工业结构大致相同,主要是电子信息、电器机械、石化、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材、汽车及摩托车、森工造纸等。工业结构相同,产品相互竞争,导致内耗,未能形成结构互补和错位发展。

  在历届政府工作报告中也都在制止重复建设问题上写下了重重的一笔,但年复一年,涉及重复建设的项目、工程仍然在建,如何避免重复建设已成为民众的长期关注热点。什么是重复建设?老百姓认为“有了,而且够用,但又再去建、过剩(包括场馆建设和令产能过剩的项目)造成了浪费(或无序竞争)”这才视为重复建设。

  一、充分认识重复建设的危害性

  无论何种源头,重复建设均表现为同一项目以不同的面目和形式翻版出现,大量的占用土地、资金、水力、电力、劳动力等资源。其所造成的结果与危害主要如下:

  1.重复建设项目大都资源配置与效益低,致使供过于求,引起区域间、或行业间无序竞争甚至是攀比。

  2.重复建设项目上马,表面上带了些令人兴奋的发展因素,但透过其假象,留下的却是浪费了纳税人的辛劳血汗钱,特别是往往占用或耗尽了国有的稀有不可循环或再生的一次性资源。

  3.重复建设还造成企业和项目小型化与分散化,产业集中度和资本集中度低,难以实现规模经济和集约化经营经济,效益差,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低。还可能引起银行不良贷款增加,从而诱发金融风险和经济动荡。

  4.在短期内,大量投资集中在当前市场紧俏而且获高利润的物资,但当大量的重复建设项目建成投产时,市场条件的变化可能使原紧俏的物资或产品不再紧俏,致使建成项目的生产能力因需求量的不旺而没有发挥的余地或造成产能过剩。而另一方面,大量的、急需的民生工程将由此被削弱,甚至被忽略。

  二、产生重复建设现象的原因分析

  1.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方面的缺失。某些人习惯于把建设项目的多少和大小作为政绩工程。

  2.在政策导向上缺乏强有力的立项与监管机制,“长官意志”统领,信息不公开、不透明,公众与社会监督严重不足。

  3.由于权域概念的混乱,产生行政权与行事权的交叉或混乱,形成多头“管”与“办”建设项目,各条各块“占山为王”、无序建设。

  三、避免重复建设的几点建议

  在实施各项规划和设立新的建设工程项目时能否用好纳税人的钱,避免重复建设,做到“好钢用在刀刃上”,也紧紧牵动着老百姓的心。

  1.须从思想上高度认识重复建设的危害性,各级政府及其规划、投资、主管和监管等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克服本位意识,真正做到协调发展。

  2.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和法规,如:《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协调融合,控制信贷风险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国家发改委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坚持“先系统科学论证后层级责任审批”的原则。不管是国家或地方政府的投资,还是民营私立企业投资者报建的项目,尤其是涉及土地、环境和稀缺资源的利用项目,均应同一标杆、严格把关,决不能因为是私人的投资或因“财大”、“权重”就放松使用稀缺资源和批准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项目,从源头上控制重复建设的项目出现。在重大项目上应发挥各级人大的监督作用。

  3.特别需要切实做到重大项目的资金存于“保险柜”内,做好多少再给多少,实现“立项、质量、效益”的优化和统一。

  4.立重大建设项目的信息披露制度。将重大建设项目的规划、论证、立项、实施、监管等全方位信息置于老百姓的监督和参与之中。发展规划部门必须坚持全省一盘棋的运筹理念,切实坚持科学发展观,根据我省当前与今后的社会发展与民众需求相结合的需要,合理安排重大和重点建设项目。要立足实际,坚持调研先行,科学论证,集体决策,统一规划,全程监管。

  5.加快推进珠三角一体化。从应对金融危机保增长,避免重复建设方面来看,省委、省政府正在着力打造的“广佛同城一体化”、“珠三角一体化”是与我省现阶段的社会和经济建设发展相适应的很好模式。珠三角一体化的基础是产业一体化,也就是经济一体化,经济龢民生上的合作利益一体化是最重要的,否则就会丧失交流的可能。在“一体化”的前提下,“广—佛—肇”、“深—莞—惠”和“珠—中—江”三个经济圈,在土地、资源、环境的利用,工农业、电信、特别是在交通、能源等大型基础设施领域等方面的建设项目,将进一步加强协作,改善经济圈内三市(地)的投资环境。同时,大珠三角的一体建设将全面统筹实施发展规划。因此,珠三角一体化的社会与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共同的需求,可以在同一平台上规划,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也是避免重复建设的一个很好的保障模式。

  执笔:蔡明招(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广东省政府参事室(文史馆)专题调研组(本文系国际金融危机的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专题之八)
  2009年8月15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