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翁松燃:台港澳应有更多层次的交流


  罗祥喜(以下简称罗):恭喜您出任中华港澳之友协会会长,并感谢您就港台关系等问题,接受本刊的专访。您曾长期在香港工作和生活,是资深的两岸及港澳问题专家,能否先介绍一下“中华港澳之友协会”的由来与演变?

  翁松燃(以下简称翁):中华港澳之友协会的前身叫“港澳之友委员会”,创办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中英开始香港问题谈判前后;创始人是蒋介石时代的敎育部长杭立武先生,杭立武先生同时也是国际关系研究中心的创办人。这个组织成立之后,除了香港外,也联络世界各地的相关人士,目的是希望替港澳地区争取比较自由、民主的解决方案。

  杭立武先生之后,由张希哲先生出来领导,并进行了改组。这是十年前的一九九二年,今年是十周年。改组之后就叫中华港澳之友协会;协会的宗旨有小小的改变,即希望台港、台澳间有一些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交流,以增进彼此的瞭解,促进各种各样的双边关系,这个活动现在已经变成中华港澳之友协会最重要的活动方向。九七之后,我们当然也希望能够帮助港澳落实一国两制,但现在我们觉得真正最重要的工作是促进两地之间各种各样的交流。

  总之,今天港友会的工作重点跟早期相比,已经大不相同了。当年中英谈判及制定基本法的时候,台湾政府的港澳政策曾希望能够影响那些内容,但今天没有这个意思了。今天的重点就是建立一些关系,做一些交流、互惠的事情。香港方面的团体,假如也有类似的想法,或者有台湾的业务必须推广,我们都可以帮点小忙。我们资源很有限,资源是各处拉一点,跟所有民间团体一样,都需要张罗;但是有项目的时候,可以找具体的、个别的、可能补助的单位来帮忙。

  主流社会的交流很重要

  罗:那么,您认为应该如何促进台港、台澳间的各种交流呢?

  翁:我认为,台港之间应该有越来越多主流层次的交流,建立各种比较扎实、有益、互惠的关系。经贸的交流当然很重要,文化的交流也一定要。除此之外,各种社会团体也应该加强交流。台港之间,原来有很多障碍、误解。过去港人在英国的长期统治下,对台湾有一些偏见、误解或疏离感,有些到今天还在继续;台湾人对港人、对香港也一样有些误解。我觉得,比较多数的人都能够瞭解到这一点,所以希望大家一起努力,拉近双方的关系;如果加上澳门,就是希望三个社会主流阶层,能够多一些沟通。进行沟通,就可以建立关系;而建立关系,再怎么说都是好的。

  做些非政治性的沟通工作

  目前台港政府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香港有不成文的禁令,不许政府高级官员去台湾;台湾是鼓励去的,但却拿不到签证。既然台港之间比较有点政治色彩的都做不到,那我们就做一些比较没有政治色彩的,做些有益双方瞭解的交流活动,希望能够促成两地主流社会更多的合作。学术交流、文艺展览、影剧合作,都可以是努力的方向。

  台港政府之间,由于牵涉扯不清的政治定位问题,无法建立直接的关系。因此我想,非政府机构,像中华港澳之友协会这样的团体,应该可以做一些非政治性的沟通工作。假如我们的活动有助于台港政府间的沟通瞭解当然好,但是港澳之友本身不会涉及政治工作,我们不要变成任何一方不能接受的组织,否则就没得做了。因此我们可以做的事情是建立网络。

  同时,两岸现在的来往虽然很多,关系很密切,但仍然有些地方需要借重港澳,比如说海协会到澳门去设点,道理当然是因为目前两会谈判无门,但是工作、业务还是要进行。港澳作为两岸重要的媒介作用,在很长一个时期里还有它的意义。虽然如此,香港要扮演中介的角色,台湾要利用香港的中介作用,实际上都要求双方有更多的瞭解。但是,台湾政府跟港澳两地的政府,又没有正式的关系,那就很麻烦了,因此,很多事情是委托比如行业协会去谈判,但总是觉得还不够。在这样的情形下,可以由港澳之友协会这样的组织从旁帮点忙。这里帮忙的意思,不是说我们就成为任何一个政府的白手套,去参加谈判;这个我们不做,那些事是海基会、海协会的事情,我们没有这个授权,没有那个权力,也没有这个意愿;我们祗是做一个民间团体可能做、应该做,而且做来可能比较有效的一些事情。这方面的事情还是有很多的。

  对香港有感情,希望尽可能做些事

  罗:对于前面提到的“港友会”的努力方向,您认为前景乐观吗?

  翁:港友会是会员制,目前有三四百位会员。有兴趣、愿意来做点事情的人还是不少。有项目的时候,我们会去找资源来推动;有项目的时候,真正要找点资源,一定可以找到。所以,港友会目前的工作前景,我们是乐观的。我们也没有太大的野心,我们是有多少可能做、该做、有机会做的,就尽量去做,我们并没有什么使命感,非要如何如何不可;做事情的人也都是义工性质。

  我们有一批年轻人,很热心,可以请他们多帮忙;有经验的人也不少。像这样的团体的活动,说它完全不受当地内部政治的影响也不太可能,多多少少会有,但还是可以做一些事情。就像我出来做这个工作,对我自己没有什么意义、好处,其他跟我出来做事的人也是一样。我在香港住了那么多年,对香港还有点感情,也还算熟悉,知道一些事情,加上也想做点事情,因此,如果有可能的话,会尽能力做一些。这也是一种机会啦。

  两岸都释放了不少善意,但基本立场都没有松动

  罗:除了港澳问题外,您更是资深的两岸问题专家,您怎么观察近一个时期以来两岸关系的发展?

  翁:现在两岸都释放了不少善意,但基本立场都没动:大陆一定要台湾接受“一个中国”,但台湾不但不接受,而且有离“一个中国”越来越远之势,最近还有所谓的“正名”运动。两岸的基本立场都没有松动的迹象,目前要解开两岸问题的“结”是非常困难的。在这种情况下,假如双方能够进行某种形式的谈判,不管这个谈判从什么地方如何开始,也许可以慢慢累积一些东西,对双方都有好处。如果两岸关系因此有所好转,台独的声音可能会比较收敛一些;目前已经有的、经济方面的发展势头,自然会产生作用,那才是真正的统一之道。

(原载《中国评论》2002年8月号)

 

翁松燃

  一九三四年生于台湾台中县农家;台湾大学法学士,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政治学硕士、博士。曾任美国俄亥俄州莱特州立大学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及政治与行政学系主任、台湾“国统会”研究委员、陆委会谘询委员等,是著名的法学家和政论家、资深的两岸及港台关系问题专家。现为台湾暨南国际大学讲座教授、“总统府顾问”、中华港澳之友协会会长。

 

  附:中华港澳之友协会简介

  中华港澳之友协会成立于一九九二年四月三十日,系由成立于一九八六年三月六日的港澳之友委员会扩大改组而成。由时任中国人权协会理事长杭立武博士发起成立。

  嗣后中国人权协会鉴于一九九七年及一九九九年港澳回归日渐接近,支援港澳事务日益繁重,乃于一九九一年七月十日经理事会决定:支援香港澳门之友委员会应独立运作,依法令规定,完成立案手续。

  同年九月七日举行第二次常务委员会议,决定以“中华港澳之友协会”名称,向主管机关申请立案为社团法人。台湾“内政部”于一九九二年三月二十三日函覆,同意该会之筹组。随即登报公开征求会员,拟订协会章程草案及工作纲要草案等,于一九九二年四月三十日举行中华港澳之友协会成立大会。

  该会为非营利之社会团体,以联系国际人士、海外港澳移民、增进对港澳居民之友谊,共同协助港澳居民,维护港澳地区之自由、民主、安定、繁荣为宗旨。

  该会现有会员三百九十七人。由全体会员选举理事、监事若干人,组成理事会及监事会,并互选常务理事、常务监事,另就常务理事中选举会长一人,综理全盘会务。理事会分设国际、联络、研究、财务等四个委员会,策划执行各项会务。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